週日趁著老公在家,我努力躺在床上把一直沒有完全康復的感冒和頭痛養好,DDC則是肩負起一打二的責任,帶著Q姐弟出門玩滑板 & 滑板車。大約玩了兩個小時,他們回到家時我看到的卻是一個倒地大哭的QDD、和面無表情的DDC。
我(望著趴地哭的兒子):他怎麼了?
DDC:不要理他,他實在太任性了。 回家的時候不搭電梯要走樓梯,走樓梯的時候硬要邊走邊自己拿滑板車、他拿不動、我幫他拿又生氣。走好久好不容易走到家門、又不進門硬要去搭電梯。 真的太任性了!
DDC說完,賭氣地到客廳滑自己的手機,頭都不抬起來看一眼;QDD呢,則是哭了5分鐘發現沒人理他,就自己爬起來去看書了 😂 對比這父親嘔氣的畫面,真是讓我既好氣又好笑。
是說DDC怎麼不想想,平時他下班回到家,聽到我抱怨兒子有多調皮時,總是雲淡風輕地說「哪有什麼好生氣,你看看他這麼可愛」。 現在呢? 才和半獸人相處不到幾小時,就在那邊和他賭氣,標準也差太多(攤手)
雖說各行各業都有辛苦的地方,但是必須要說「全職媽媽」這份工作,絕對是考驗體力耐力EQ之最辛苦的職業之一啊!
#置身事外時都覺得孩子可愛
#身在其中才知有多艱難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在深水埗雍文皮號進進出出的,幾乎都是花甲老人,一身潮look的Marco Lam身在其中,特別引人注目。掌店的黃先生也說:「我們的客人都是補鞋老師傅,像林先生這樣的客人實在少見!」Marco在這裏採購鞋底、鞋踭等配件,他不是要補鞋,而是要造鞋,藉鞋子留住雙手的溫度。「手做皮鞋充滿手工感,它不如量產的...
身在其中才知有多艱難 在 QQmei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週日趁著老公在家,我努力躺在床上把一直沒有完全康復的感冒和頭痛養好,DDC則是肩負起一打二的責任,帶著Q姐弟出門玩滑板 & 滑板車。大約玩了兩個小時,他們回到家時我看到的卻是一個倒地大哭的QDD、和面無表情的DDC。
我(望著趴地哭的兒子):他怎麼了?
DDC:不要理他,他實在太任性了。 回家的時候不搭電梯要走樓梯,走樓梯的時候硬要邊走邊自己拿滑板車、他拿不動、我幫他拿又生氣。走好久好不容易走到家門、又不進門硬要去搭電梯。 真的太任性了!
DDC說完,賭氣地到客廳滑自己的手機,頭都不抬起來看一眼;QDD呢,則是哭了5分鐘發現沒人理他,就自己爬起來去看書了 😂 對比這父親嘔氣的畫面,真是讓我既好氣又好笑。
是說DDC怎麼不想想,平時他下班回到家,聽到我抱怨兒子有多調皮時,總是雲淡風輕地說「哪有什麼好生氣,你看看他這麼可愛」。 現在呢? 才和半獸人相處不到幾小時,就在那邊和他賭氣,標準也差太多(攤手)
雖說各行各業都有辛苦的地方,但是必須要說「全職媽媽」這份工作,絕對是考驗體力耐力EQ之最辛苦的職業之一啊!
#置身事外時都覺得孩子可愛
#身在其中才知有多艱難
身在其中才知有多艱難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在深水埗雍文皮號進進出出的,幾乎都是花甲老人,一身潮look的Marco Lam身在其中,特別引人注目。掌店的黃先生也說:「我們的客人都是補鞋老師傅,像林先生這樣的客人實在少見!」Marco在這裏採購鞋底、鞋踭等配件,他不是要補鞋,而是要造鞋,藉鞋子留住雙手的溫度。「手做皮鞋充滿手工感,它不如量產的精密,可能有瑕疵,這正正是它的個性所在。」
Marco四十出頭,在皮具行業已打滾逾廿年,熟行情,曉設計,懂物料。七年前租下一個小小工作室,做各類諸如銀包卡片套的細件皮革,自娛自樂,工藝成熟,開班授課。三年前開始,專注發展手造皮鞋。
與皮鞋的淵源,其實比他的本業更深。Marco父親是個鞋匠,七十年代在九龍城一帶經營山寨鞋廠。工序繁多,畫紙樣、剪裁皮革、拉幫、穿線、打洞等,但無一不依賴人手。「小時候,我站在老師傅身後,看着他們拉幫,一口一口地上釘,瞬間一雙鞋子就變了出來,整個工藝很神奇!」皮鞋樣板製造了出來,銷售部員工拿着樣板挨家挨戶地推銷。當時舶來皮鞋並不流行,屬奢侈品,那些沒有品牌、價廉物美的本地皮鞋才是普羅大眾間流轉的生活用品。九十年代,香港經濟騰飛,人工租金飆升,Marco爸爸的鞋廠隨大潮流北移。「我爸是鞋匠,並不是生意人,他不懂得營運。」鞋廠後來無法從勞力密集的手做模式轉型至機械化大量生產,終黯然結業。
慶幸的是,鞋廠不在,但手藝還在。「整套技術深印腦袋,一直有着這些記憶。」兒時日復日在師傅身後的觀察,點滴累積成課堂。Marco一把工具拿上手,記憶如泉湧,再加上在Youtube「溫習」,只花了一星期,就把知識及工藝重整起來。每次動工,Marco都體會工藝之艱難,匠心之可貴,深感若後繼無人,多麼可惜,於是開始了業餘鞋匠的生涯。
Marco先跟客人溝通,了解需要及喜好,構思適合的鞋款,並量度腳形,根據尺寸訂製鞋楦。有了鞋楦,便可開紙樣。此步驟,最考驗鞋匠。因為皮鞋結構比起銀包、手袋的複雜,且涉及的部件多,故鞋的紙樣一般有十來張,有的更有二三十張。憑想像把鞋款轉化成一張張平面圖,絕對考驗鞋匠的心思,稍為大意,落筆有誤,鞋子最後可能無法成形。「紙樣可算是一雙鞋的靈魂!」紙樣珍貴如餐廳的秘方食譜,昔日的鞋匠並不會隨便授人。
根據紙樣開皮。Marco選用樹羔皮,是一種未經染色的原始皮,以便手髹顏色。打開一大幅牛皮,只見Marco打上一個個叉。原來他在檢查皮質,一發現蚊叮等瑕疵就打上記號,避免使用。皮剪裁好了,接邊、組裝、穿線,鞋子便成形了。
然後在鞋楦上拉幫,為皮革定形,再加上鞋底。打磨,上色,拋光,一對皮鞋就誕生了。這些步驟中,數最特別的,一定是Goodyear Welt Construction,是一種中高端皮鞋常見的縫合鞋底技術,有了這技術,鞋底日後磨損了,能整塊移除掉,並換上新底,延續皮鞋壽命。甚麼叫匠心獨運,看他造皮鞋就明白了!Marco未來目標是造球鞋,只要這顆匠心尚存,大概沒有事是不可能吧。
記者:周燕
攝影:謝致中
剪接:謝致中
Shoe Artisan.M workshop
地址:葵興大連排道36-40號貴盛工業大廈一期13樓C座1309室
營業時間:歡迎查詢, 只接受預約
電話/WhatsApp電話:6626 1087
Email:yoursleatherworkshop@gmail.com
雍文皮號
地址:深水埗荔枝角道250號地鋪
電話:5703 0793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身在其中才知有多艱難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炎天暑月,天水圍宛如一座密樓圍城,滴風不漏。
高樓下,一路之隔,有一處奇怪空曠地。內有一家小醬油廠,和一排排深啡色的瓦缸。
醬油廠和瓦缸是一個中年男人的命根。
男人叫黃國輝,九龍醬園第三代掌舵人。他一生,與醬油有糾纏不清的關係。
曾經忽視到珍而重之。
今天,他每年的生日願望,是長命百歲。人健在,醬園才可繼續在空地上,親吻陽光。
九龍醬園,100年老字號,但無論工廠招牌,產品招紙,甚至黃國輝的卡片上,都很少出現九龍醬園一名。有的,只是美珍這兩個大字。當中原來有轉折。1917年,黃和甫(黃國輝的爺爺)和幾個鄉親合作,創立「美珍醬油菓子廠」,生產豉油、醬料、涼果、酸果等,主要賣埠歐洲。生意一直不俗,直至1941年,香港淪陷,因正值日本攻打美國,見「美珍」招牌有個美字,頓生憤懣,切斷外銷之路。當時已傳到第二代黃洪(即黃國輝的爸爸),將美珍改名,其時醬園設於九龍城,遂信手拈來「九龍」一名,專注內銷,獲不少街坊食客賞識,亂世現生機。戰後,他們決定保留九龍醬園字號,服務香港,美珍繼續主攻外銷市場,花開兩朵。「所以九龍醬園,其實即是美珍。」
五十年代是豉油盛世。「我聽阿爸講,香港嗰時有五大家頭,華珍、宜珍、冠珍、美珍、品珍,我們排第四,嗰陣好巴閉,做豉油真係有出頭天。」當時香港經濟起飛,九龍醬園出口內銷生意兩得意。那時坐巴士不過一毛幾角,他們卻能靠賣豉油,年賺過百萬。全盛時期,西環、中環、銅鑼灣、天后和筲箕灣皆有分店。九龍醬園,於醬油界是無人不曉的巨人。
奈何到八十年代,地價急升,需要大片土地的豉油業大受打擊,又因粗製、廉價豉油氾濫,令珍字輩老派豉油廠一顆一顆墮落,有的移民,有的轉行,有的不再生曬豉油,輝煌日子成絕唱。美珍醬園,也要從九龍城搬到元朗屏山,部分廠房被迫北移至大陸,門市只餘嘉咸街一家,他們更獨靠美珍的外銷生意,補貼九龍醬園的本地生產。黃國輝說笑道:「如果當時無賣塊地畀政府,留到依家,可能好似人哋賣豉油賣到起咗XX花園。」八十年代是豉油業最艱難的時間,偏偏黃國輝卻在這時接手祖業。
人在異地 方知誰最珍貴
天天吃着豉油,小伙子不會細味其中,到失去時,才發覺有些東西留在心中。黃國輝18歲到加拿大留學,大學讀農務系,習慣當地生活,惟獨吃不慣西餐,轉吃中餐,卻又覺得不對勁。初時以為水土不服,後來才知是豉油「出事」:「我食靚豉油長大,以前唔覺亦唔識珍惜,身在福中不知福。」有次,爸爸到加拿大探他,帶來一樽自家出品,他吃後,雙眼發光,是從前吃慣純正的味道,是自己深處味覺的記憶。他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祖業。
1981年,29歲的黃國輝,決定回流香港,試過出外找工作,「漁農署、ICAC都請我,係幾巴閉。」但還是心繫家業,最終被父親說服,加入醬油廠。黃家三兄弟中,只有他肯承繼。「始終要有人做。阿哥喺加拿大當會計師,細佬啱啱結婚有家室,我最吊兒郎當,所以阿爸氹我入局,哈哈。」開初他抱着一試無妨的心,但一栽進去,才發現有他珍視的價值。
黃國輝在外地十年,浸過鹹水,知道天空很闊。但自從踏進廠房,他才驚覺原來一家小小的醬油廠,一樣是個大千世界。祖傳家業,秘釀一支豉油,材料、時間、工夫全部都很重要,絕不能急功近利。
製豉油,先要將黃豆烚熟。再將麵粉與黃豆拌勻,給菌營養,讓它通氣。接着是上糟,將黃豆放進攝氏40至42度的房間內,發酵一星期。然後於缸內,淘入攝氏18度的鹽水,在陽光下生曬,平均曬期100日。
「陽光可分解黃豆內的胺基酸,是最天然最乾淨的方法。」九龍醬園的豉油之所以好味,全因其堅持生曬,跟外頭用機器弄乾,風味是兩碼子的事。陽光好,黃豆的胺基酸分解得快一點,豉油會呈黑漆,味道濃郁,豆味猶存,色香味俱全。但若陰天下雨,黃豆未能及時分解胺基酸,色澤未夠,味道稀淡,惟有多熬一會,延長收成期。一切就是這樣要望天打卦,導致不能大量生產。
擇善固執 帶來意外收穫
九龍醬園現時共賣五種豉油,不少都走高質路線,專攻食家市場。經天然生曬的,主要分為「頭抽」及「二過」兩種釀製方式。最招牌的是「頭抽」,用燉雞打個比喻,一隻雞燉一鍋湯,頭啖湯永遠是最濃縮,自然鮮味十足,稱作「頭抽」,加水煮下一鍋的,必然會變淡,那稱作「二過」。其「金牌生抽皇」及「金牌抽油皇」均是頭抽,放瓦缸100日,味香濃,豉味足,賣百多元一瓶,依然有價有市。次一點是天頂、原生抽、甜豉油等,是抽走頭抽後,再加鹽水曬100日而成,正是二過,各賣七十餘元,味道次一等,但依然甚具風味。
他們的豉油與別不同,還因其古董瓦缸,白天吸收,晚上懂透氣呼吸,令豉油味道更鮮活,是石缸無法比擬的味道。可惜瓦缸屬古董,買少見少,加上佔地甚廣,不合成本效益,所以不少醬園,寧用化學方法取替,摒棄傳統。「瓦缸釀製,好多時會帶來一些意外收穫。」黃國輝順勢一指瓦缸邊緣,看到一些鹽的結晶,他說,那是盆鹽。
原來用瓦缸生曬黃豆時,水分蒸發,結成鹽霜,證明鹽度飽和。他隨即用鏟子,從盆中刮出棕啡色的結晶,再放到鋼造網子上,用錘子逐塊敲打。這就是盆鹽,味道帶豆香,鹹而鮮活,用來煮湯,往往令味道更添層次。但盆鹽難求,不常有,所以較少公開售賣,只在食家熟客之間流傳。黃國輝續道,有時夠產量也會賣,但要一百元一小瓶,屬寶中之寶。
即使能製作出高質產品,但豉油生意,在香港,還是不易為。九龍醬園內銷本地,只佔公司的10%,黃國輝需要靠外地訂單,才可找到生存空間。「我們現時最大出口國是荷蘭,荷蘭一個省的訂單,都大過香港啦。貨櫃小的20呎,大的40呎,一落地就收錢。」他們把豉油、醬料、酸果等,用美珍名義,出口到外國,有華人的地方,有中菜的地方,就有他們蹤影。反觀香港市場呢?實在細小,「邊度有得賺呀?計時間、心機、人工,最多打個和。」但黃國輝卻甚聰明,知道香港食家多,懂得欣賞高質豉油,專攻優質市場。論質素,美珍出口到外國的,根本沒法比,就算是AA級,也不過從石缸中榨取。「外國人唔識分,睇價錢做人。係香港食家食客先食得咁招積。」黃國輝從來沒想過放棄香港市場,他只想在狹窄的路上,找出生機。
是故九龍醬園也兼賣不少偏門的失傳食品,如夏天時令的仁稔。「以前錦繡花園附近滿山都係,後生仔未必知係乜!」現時在香港難找,他們惟有從國內特地找回來,每年只有五六月當造,較罕有。將它用豉油與糖醃製,製成小吃,酸酸甜甜,清爽盎然,是悶熱夏天的最佳涼伴。「齋做豉油,齋做香港,真係無得賺,惟有兼做其他,咁先有利可圖。」
不離不棄 路上注滿記憶
黃家大部分人,已經移民加拿大落地生根。惟獨他和父親,這些年為醬油廠鎮守香港。「我唔鍾意嗰邊嘅生活,嘢食唔得,我條根喺香港,始終唔想離開。」他寧願辛苦點,做太空人兩邊走,也從未想過離開。爸爸幾年前過身,工作到九十歲,每個星期落廠一次。黃國輝迄今也六十有七:「我沒冀望下一代接手,反是希望自己健康,做多30年。」他的子女都身在加拿大,暫未有人想回來幫手。兜兜轉轉,就只剩下他,孤身走我路。
黃國輝如老爸一樣,天天回廠,一個人,偶而會想起從前的日子。那是人生中最快樂的時光,只是當時不知道;他拖着爸爸的手回廠上班,「以前未有屯門公路,行青山公路入廠,好遠,路邊都是牛,好似去旅行咁開心。」言教不及身教,老爸日復日的工作,竟影響了身邊的年輕人。黃國輝應承過爸爸,一日人在,一日都有九龍醬園。
「我好記得,爸爸好勤力,總係做嘢到深夜。有一次,晚上離開工廠,街冇晒街燈,阿爸開車摸黑搵路,搵咗足足一個鐘,佢一直搵光嘅地方。」當年摸黑找路的畫面,就這樣烙在心中,當身在一片漆黑中,他仍相信會有路,和有光。
九龍醬園
地址:中環嘉咸街9號
營業時間:8am-6pm(星期日休息)
電話:2544 3697
撰文:莫小巧
攝影:謝致中
========================================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即like《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即刻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
http://goo.gl/KwjNOE (@eat_travel_weekly)
身在其中才知有多艱難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 大同、周浩導演專訪
本集將專訪周浩導演,談他7/8將將上映的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大同」,他本周也特地來台灣宣傳這部影片,7/4晚上在誠品電影院還舉辦了上映記者會,主持人當天也在現場,為大家收錄了完整的致詞,還有去年一同入圍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灣生回家」製作人田中實加,也現身力挺這部影片,記者會現場他也說明了推薦的理由。
致詞: #CNEX董事長 #蔣顯斌先生
#CNEX執行長 #陳玲珍女士(同時也是本片的監製)
#灣生回家製作人 #田中實加女士
由華人影史第一位蟬聯兩座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中國導演-周浩-執導的紀錄片《大同》,自去年金馬影展放映後即獲得廣大迴響,電影預告上線三天內就突破30萬點擊率,許多人看完後直呼不可思議,竟然有人能夠這樣近距離貼身拍攝中國地方行政系統運作,就連金馬影展執行長聞天祥老師都說:「看完《大同》,好想知道導演會怎麼拍柯P。」
這部片費時三年跟拍山西大同市長耿彥波推動都市更新的過程,改革的手法與規模之浩大,讓其他身在民主國家的觀眾們難以想像,在去年日舞影展便得到評審們讚譽《大同》是能夠近身拍攝中國官場現形記的紀錄電影,更給予「評審團特別獎」的肯定。
周浩是一位多產型的紀錄片導演,13年內完成了9部紀錄片,手上經常同時好幾部片子在進行著,其中有超過半數在國際上大小型影展都得過獎。《大同》是他第二部金馬獎得獎作品,前一部則是2014年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棉花》,紀錄中國成衣產業底層工人的故事,挾著金馬獎的高人氣,《大同》將於今年七月八日正式上映。
【故事大綱】
大同,這座1600年前輝煌的古城如今正在一片新的廢墟中期待著不確定的未來。耿彥波,這位以拆建城市,發展文化著稱的市長,正準備用著非凡的手段,去實現他心目中城市發展和變革的巨大藍圖。他不僅要消除大同令人瞠目的污染,更要用古代的文明和輝煌重塑這座城市的未來。
耿彥波市長的方案大膽而冒險,他希望恢復大同在北魏年代的城牆,修建博物館,將這座榮譽和恥辱都立於煤炭開採上的城市重新變成中國人探尋古代繪畫,書法,雕刻,建築和佛教的目的地。他總是將巴黎和羅馬掛在嘴上,證明GDP和文化傳承相比,顯然後者能留給人們更高尚的品味和深刻的印象。但是,若希望實現這個宏大的藍圖,耿彥波市長面臨著艱難的抉擇,他需要拆掉10萬戶住宅,搬遷整個城市近50萬人口,並成功籌集到數倍於大同政府年收入的資金。他還需要得到政府和共產黨內其他高級官員的支持才有可能實現這一方案,而共產黨的權利平衡規則確定市委書記才是真正的權力中心,這成為耿彥波市長城市改造方案中最不可探測的因素。
耿彥波市長每天早上六點出門,十點回家,整日都在城市的各個工地視察。他面臨著工程的延期,質量的偷工減料,他直接呵斥那些工頭,如同呵斥自己手下的各位局長處長,但一人拖拽的馬車無論如何也無法飛速而平衡地前進。每天清晨,總有上訪的人圍在耿彥波市長的住所外,希望自己的問題能得到耿市長的簽字解決,而無法解決問題的人們會在城市充滿塵灰的各個角落聚集一團,彼此將怨氣和詛咒和著唾沫一吐而出。
兩年過去了,當耿彥波市長的藍圖初具規模的時候,上級省委突然宣布耿市長調到太原擔任代市長。消息不脛而走,第二天,本來以為會因為住所被拆遷而對政府部門恨之入骨的百姓們,沒想到居然發動大規模遊行要離職的市長別走,,他們沒說出口的是,房子都拆了,市長卻走了,後續重建誰來管?
耿彥波市長曾說,大同就這一次機會,沖不上去就上不去了。他還說,他所有的問題都來自這個體制。他說,他曾經的夢想是當一名優秀的記者,當他沉浸在古代詩賦的海洋中時是最快樂的。
【影片特色】
●華人影史第一位連續獲得兩座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導演周浩執導。
●片中主角耿彥波市長行事風格雷厲風行,可與台灣政壇現狀作對比。
●「都更議題」與台灣民眾貼近,可做中國與台灣兩地都更方式對照。
●大同市「古城翻新」呼應近期台北市北門重建及各地老屋再生。
●近距離拍攝大同市政運作,一窺簾幕後的中國官場文化。
【導演簡介】
周浩,職業紀錄片導演,曾擔任新華社、《南方周末》等媒體記者多年,2001年開始紀錄片製作,作品百餘次入選各類國際電影節並多次獲獎,並出任芝加哥國際紀錄片節、台灣國際紀錄片節、廣州紀錄片節評審,同時創建了紀錄片中文資訊網站鏡像中國。媒體評價,他的鏡頭如同深入中國社會生活的解剖刀。
2014年10月,周浩以《棉花》獲台灣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2015年以《大同》再度奪下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及美國日舞影展評審團特別獎。
【作品年表】
2003《厚街》、2006《高三》、2008《龍哥》、2009《書記》、2010《差館》、2011《差館II》、2013《急診》、2014《棉花》、2015《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