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獎贈書活動】《#破框能力》x2本
🎯你知道嗎?當你越擅長自己做的事情,就會一直去做。做得越多、越擅長,就越願意去做。這樣的循環讓你獲得大量專業經驗,卻容易讓你受限於專業框架,落入能力陷阱。如何跳脫這種舒適的狀態,朝向擁有更大影響力的「領導者」邁進呢?
✍️閱讀心得 https://readingoutpost.com/act-like-a-leader/
【為什麼想讀這本書?】
在我今年讀過的書裡面,我特別喜歡《跨能致勝》這本談論跨領域通才的書。尤其是書中的這段話讓我印象深刻:「人是透過實際行動發覺可行性,例如不斷嘗試新鮮事物、建立嶄新網絡、尋覓全新典範」我們是從實踐認識自我,而不是透過理論。
《跨能致勝》的作者在書中也提到全球Top50的管理思想家艾米妮亞.伊貝拉(Herminia Ibarra)的觀點:「與其打造好高騖遠的計畫,不如找出可以迅速實踐的實驗。」這種先行動、後思考的想法引起了我的興趣,我接著去尋找了她曾經寫過的書。
伊貝拉在前一本著作《職業身分》(暫譯)裡面談到,她認為「了解自己」這件事,雖然常被大家當作改善工作和生活的關鍵,但實際上,「了解自己」是旅程結束時的獎勵,而不是旅程開始時的曙光。我們卻常常把這個順序搞反了。
很巧的是,伊貝拉的最新作品《破框能力》在今年被翻譯成了中文版,我當然是第一時間就去找來讀。
【這本書在說什麼?】
如果你想要成為一個優秀的領導者,突破自己既有的專業框架,《破框能力》這本書就是為你而寫。作者透過這本書說明「先行動、後思考」的做法,才是促成真正「改變」的關鍵。重點在於,你必須先改變自己的「外在行為」,然後才會改變自己的「內在認知」。
大多數的書,標榜著教你如何從起點(現在的自己)達到終點(未來的自己),但它們常常只是很簡單地,寫出了終點——理想中的優秀領導者——應該是什麼樣貌,然後教你一些很簡單的策略去計算差距,然後怎麼樣拉近距離。這本書卻反其道而行,作者認為最重要的,其實是這段轉變的「過程」。
在成為更優秀的領導者之前,你會遇到許多的困難和疑惑,甚至產生自我矛盾的心情。我們如何不被這些問題難倒?可以採取什麼樣的行動來克服?就是這本書在探討的主題。
【我的讀後心得整理】
我很認同作者說的,如果你光是待在原地思考,只是不停地反省自己為什麼沒辦法踏出舒適圈,你反而會永遠踏不出舒適圈。由於你現在能夠反省的,只是用自己「以前的經驗」在想事情,而且也只能用「現在的觀點」去思考未來的事情。所以,光是用舊的想法去思考,並不會造成任何改變。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說出這本書的核心精神,那就是「弄假直到成真」(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作者在書中用「由外而內」的概念來說明,如果你想要像一個領導者一樣思考,唯一的辦法就是先讓自己像一個領導者一樣行動。
我試著用一張圖把作者要傳達的核心訊息整理出來:從「現在的你」到「未來的你」之間,會經過一段長時間的「轉變」。進行這個轉變,需要三種由外而內的具體行動。然後,你可以在過程中,應用五種方法度過這段轉變。最後,接受未來的你可能跟原本自己期待的不太一樣。
【由外而內的具體行動】
當人們停留在原本的舒適圈的時候,會很難察覺哪些舊的習慣已經不再適用了。也很容易掉入一個陷阱,那就是自以為現在的所作所為,就是忠於自我的表現。在這個階段的你,無論怎麼思考,都很難跳出舊的框架。
因此,你必須直接採取行動,去體驗還有挑戰這個轉變,在這個過程中,新的想法才會被激發出來。然後你就能用這些新的想法,去修正自己的步調,思考未來的目標該如何調整。
在書中,作者提出了三種具體的行動,可以促成自己開始轉變:(1) 重新定義工作內容、(2) 發展人際關係網路、(3) 探索各面向的自己。以下,我特別挑出每個行動裡面,對我自己最具有啟發的觀念。
【啟發1:重新定義工作內容】
過去的成功會造成能力陷阱,你喜歡你的工作內容,就會做很多這樣的工作,然後越來越擅長。當你越把時間分配在擅長的事情上,就會花越少的時間去做其他的事情。久而久之,就要付出更多的代價去學習原本自己不擅長的東西。
研究指出,效率高的領導者行事曆上有大量的閒置時間,還有未安排的行程。效率低的領導者,反而讓自己的行事曆擠滿各種會議、出差與報告。然而,真正的領導者該做這四件事情:(1) 與不同的仁和團隊建立橋樑、(2) 做有遠見的事、(3) 提升影響力、(4) 將想法和個人經歷結合。
這也讓我意識到最近忙碌的狀態,該如何讓自己從行事曆中釋放更多的時間出來,重新聚焦在團隊策略性的事務上面。
【啟發2:發展人際關係網路】
如果你認為發展人際網路可以「自然而然」地發生,那你可能就落入了兩種盲點:(1) 「自戀的」:只喜歡與自己相似、意見相同的人相處;(2) 「懶惰的」:只想與同一部門和樓層的人相處,對於要花多一點心力才能接觸到的人們,顯得提不起勁。
另一種阻止你主動建立人際網路的障礙是來自內心。研究指出,越是成功的領導者,樂於主動建立人脈,因為他們相信自己本身能「提供價值」給別人。相反的,處於低職位的人,比較容易懷疑自己能貢獻的價值,在互利互惠的交流中,它們感覺更像「乞求者」,而非平行地位。
我也曾經覺得那些主動建立人脈的動作,看起來很像在利用他人,而且感覺不太真誠。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某些情境下,人脈的重要性遠大於專業能力。我後來調整自己心態,在出擊的時候秉持著一種「從我的觀點提供資訊」以及「真誠表達感謝」的態度,就不會這麼不自在了。
【啟發3:探索各面向的自己】
作者給了我一個很棒的啟發,那就是我們時常自以為的「忠於自我」,往往只是「忠於以前的自己」。這也是讓許多人一直待在舒適圈,用這個理由安慰自己的原因。但是,真正的自我其實還包含了「未來的自己」,那個未來的模樣和可能性,是現在的你還無法預測到的。
也就是說,自以為忠於自我的陷阱,會阻礙你成為優秀的領導者。因為你覺得那個真實的「你」只是一個過去的自己。如果要拓展舒適圈、獲得進步,就必須擺脫這個過去的你。唯一的辦法,就是嘗試原本覺得不自然的新事情,在過程中,那個「真實」的自己才會嶄露出來。
我曾經在《安靜,就是力量》的書評分享過自己是個內向者,但我在結論裡寫到:「肯定且忠於自己的內向特質,但為了核心信念和志業,必須主動學習並運用舒適圈以外的技巧。」我仍不停嘗試著那些,讓內向的自己渾身不自在的事情:演講、主動攀談、分享故事。至於未來的自己會成為什麼模樣,以及還有哪些尚未發揮的潛力,就是最讓我著迷的事情。
你的身分——你是誰——不僅僅是有關於過去,而且還關乎未來的你會成為誰。
【轉變的循環階段】
這本書提供了許多具體的行動和策略,也強調了這個拓展舒適圈邁向轉變的過程,並非一夜之間就能完成的。這是一個需要長期堅持下去的過程,在過程中你會遭遇許多困難,碰到自我懷疑的複雜情緒,甚至會感覺整個生活陷入一團混亂。我們可以藉著認識這些轉變的階段,讓自己知道有沒有偏離軌道,該如何重新把焦點拉回來。
1.發現差異:「感受到你是誰、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之間的差異,加強第一步行動的緊迫感。
2.只加不減:增加新的角色和行為,但保持舊的。察覺新舊之間的差異,獲得進步的成就感。
3.混亂迷茫:你可能會退步,甚至恢復原狀。身邊的人可能會覺得「原本的你」就夠好了。
4.修正方向:回頭檢視舊目標,用這段期間的經驗進行反思,提出新目標。
5.內在化:繼續堅持改變,這些外在的改變就你的新身分,也代表你已經轉變成你想成為的樣子。
這個循環可以一直套用在不同的轉變上面。而且,每一次的轉變,都讓你漸漸地從別人眼裡「原本的你應該是這樣」的看法中釋放出來,這就是改變的過程讓人最有成就感的部分。
【後記:出一張嘴】
讀完《破框能力》這本書之後,讓我回想起,以前還是工程師的我,也曾經有過一種疑惑:「在我還不是一個主管的時候,我該表現得像一個主管的樣子嗎?」原本做技術、學專業,過得挺舒適的,那些做主管的嘴砲技能,看起來不好學、也不是我的本性。
直到有一位前輩提點了我,公司在乎的是你能提供的價值,如果你能提供的是一整個團隊的能量,才是真的了不起。因此,如果想要往上晉升管理職,就必須用主管的角度想事情,去練習那些主管該做的工作內容,而不是成天只鑽研技術,除非你未來完全不想走管理路線。
他接著說道:「一個主管有多成功,就是看他能用一張嘴巴,完成多少事情。」當初我還只是似懂非懂的樣子,也很懷疑這種說法,不就像是大家都很討厭的「出一張嘴」嗎?但是,透過跟這本書的對話,我產生了新的體會。
優秀領導者的工作內容,在於建立外部資源與內部團隊的橋樑,挪出時間培養遠見和擬定策略。主動建立人際網路,聆聽來自各領域不同的聲音,也貢獻自己的觀點和價值。將想法和個人經驗結合,傳達給更多的利害關係人。這一切,都需要動「嘴」。
原來,這張嘴,指的就是「影響力」。一個領導者有多成功,就是他能發揮的影響力有多大。讓我們弄假直到成真,突破既有的專業框架,成為一個更好的領導者,一個更好的自己。
如何知道我在想什麼呢?只有在看到我做了什麼以後。
心理學與管理學家卡爾.維克(Karl Weick)
【抽獎辦法】感謝 今周刊
1、抽出「2本」《破框能力》送給閱讀前哨站的粉絲們!有興趣的朋友請在底下「按讚留言」,「公開分享」本則動態參加抽獎。
2、留言請寫下:你為什麼想讀這本書?例如:「你最想嘗試哪一個舒適圈外的行動?」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0/10/20(二)晚上十點截止,隔天在留言中公布名單,隨機抽出2名正取,2名備取。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0/10/22(四)晚上十點前,私訊回覆寄件姓名、地址、電話,超過期限未認領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軌域能量順序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3Q給台灣的提案21:中捷路網】
各位台中鄉親,從小應該就有聽過政府要蓋「台中捷運」這件事吧!但為什麼現在各位還沒有捷運坐呢?
其實在1990年,邱創煥與連戰相繼擔任台灣省長時,就規劃了紅、綠、藍三線的台中捷運路網(綠藍與今日路線較接近),但卻因為官僚作業,精省後組織移轉等問題,拖延多時,直到2004年行政院才核定綠線,2009年動工由台北市捷運局代為辦理施工,但因發包問題又拖了4年才進入真正工程。
軌道運輸長期的發展遲緩,也讓台中的汽車使用率居高不下,在都會區開車遠比大眾運輸方便下,躍升全國第一。
終於,雖然綠線即將於2020年通車,但一條捷運發揮效益有限,對於營運也是相當負擔,要讓台中市民願意放棄汽車,擁抱大眾運輸,就一定要有良好的路網串連、搭配公車、自行車、步行、停車等最後一哩接駁機能!
到底為什麼台中這麼晚才有捷運呢? 3Q要告訴你3大原因:
1. 缺乏遠見與通盤規劃:台灣三大都市台北、高雄、台中,分別在1968、1979、1990規劃捷運,然而卻分別過了28年、29年、30年捷運才能通車,計畫與實踐能力之間的巨大落差,恰恰戳破所謂「蔣經國神話」。而由於台灣在預算分配優先性上,輕大眾運輸,重大公路主義思維,造成台灣城市軌道運輸步伐落後韓國將近20年,導致更嚴重的壅塞、更多的道路傷亡、更明顯的都市蔓延。
2. 計畫缺乏專業延續性:台中捷運的綠、藍兩線規劃大致上一直延續,但第三條捷運怎麼蓋,則多次修改,也常隨著政黨更迭而變遷,而除了A型路權鋼輪鋼軌捷運以外,不論是LRT/LRRT或BRT等系統的引進,也往往流於口水戰,未能回歸運輸專業。
3. 工程管理效率差,不斷延宕:2009年台中捷運就規劃動工,但發包出現問題,竟然拖延了4年,才進入主體工程,也導致台中捷運的預算,比起規劃時追加許多,而在興建過程中也曾發生嚴重工安意外,都造成通車進度不斷延後,顯示在工程管理上,有很大進步空間。
同時我們也要提出3個未來發展捷運路網的前提:
1.#長期路網滾動檢討依序建設:台灣西部都會帶許多城市其實彼此相連,過去由地方提出計畫,中央審核准或不准的模式,我認為要重新檢討,將城市軌道系統,與國土計畫結合,避免計畫的重複,與台鐵的無法整合。因此我希望中央能協助跨縣市政府溝通,將首都圈(北北基桃竹)、中部圈(中彰投)、南部圈(南高屏)的城市軌道運輸統一規劃,並設定年限逐年滾動檢討,按造優先順序興建,而不是南部某發大財落跑市是按樁腳勢力來興建。
2.#延伸線需搭配區域發展:在捷運規劃上,我們會看臺灣很多區域都在嘗試把捷運延伸到郊區或鄰近城市,但一來面臨和台鐵用途重複問題,二來可能延伸線的效益過低,這時候,就要考量延伸線是否能結合重大區域計畫,或在終端結合住宅區聯開,公路客運轉乘、郊區Park and ride機能,來提升效益,降低財務負擔。
3.#機電通用化零組件國產化:如果你去看台灣的捷運系統,有西門子、阿爾斯通、龐巴迪、安薩多、CAF...這些世界大廠,都曾經投標台灣軌道系統,例如台中捷運綠線,機電就是川崎重工和阿爾斯通得標,當然他們都有相當的技術能力,但長期來看,我希望在中捷未來招標規範中,納入零組件國產化、通用化的需求,也讓未來車輛維修的後勤支援能量可以整合。這點也符合交通部既定方向,希望能帶起台灣的軌道產業發展!
以上,是我對於都會捷運路網發展的基本政策,至於興建、營運的財務控管稽核,我已經在「3Q給台灣的提案16:前瞻永續」提過了,而有關捷運到沙鹿、捷運到霧峰該怎麼蓋,建設如何配合,我也會繼續提出說明!
軌域能量順序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3Q給台灣的提案21:中捷路網】
各位台中鄉親,從小應該就有聽過政府要蓋「台中捷運」這件事吧!但為什麼現在各位還沒有捷運坐呢?
其實在1990年,邱創煥與連戰相繼擔任台灣省長時,就規劃了紅、綠、藍三線的台中捷運路網(綠藍與今日路線較接近),但卻因為官僚作業,精省後組織移轉等問題,拖延多時,直到2004年行政院才核定綠線,2009年動工由台北市捷運局代為辦理施工,但因發包問題又拖了4年才進入真正工程。
軌道運輸長期的發展遲緩,也讓台中的汽車使用率居高不下,在都會區開車遠比大眾運輸方便下,躍升全國第一。
終於,雖然綠線即將於2020年通車,但一條捷運發揮效益有限,對於營運也是相當負擔,要讓台中市民願意放棄汽車,擁抱大眾運輸,就一定要有良好的路網串連、搭配公車、自行車、步行、停車等最後一哩接駁機能!
到底為什麼台中這麼晚才有捷運呢? 3Q要告訴你3大原因:
1. 缺乏遠見與通盤規劃:台灣三大都市台北、高雄、台中,分別在1968、1979、1990規劃捷運,然而卻分別過了28年、29年、30年捷運才能通車,計畫與實踐能力之間的巨大落差,恰恰戳破所謂「蔣經國神話」。而由於台灣在預算分配優先性上,輕大眾運輸,重大公路主義思維,造成台灣城市軌道運輸步伐落後韓國將近20年,導致更嚴重的壅塞、更多的道路傷亡、更明顯的都市蔓延。
2. 計畫缺乏專業延續性:台中捷運的綠、藍兩線規劃大致上一直延續,但第三條捷運怎麼蓋,則多次修改,也常隨著政黨更迭而變遷,而除了A型路權鋼輪鋼軌捷運以外,不論是LRT/LRRT或BRT等系統的引進,也往往流於口水戰,未能回歸運輸專業。
3. 工程管理效率差,不斷延宕:2009年台中捷運就規劃動工,但發包出現問題,竟然拖延了4年,才進入主體工程,也導致台中捷運的預算,比起規劃時追加許多,而在興建過程中也曾發生嚴重工安意外,都造成通車進度不斷延後,顯示在工程管理上,有很大進步空間。
同時我們也要提出3個未來發展捷運路網的前提:
1.#長期路網滾動檢討依序建設:台灣西部都會帶許多城市其實彼此相連,過去由地方提出計畫,中央審核准或不准的模式,我認為要重新檢討,將城市軌道系統,與國土計畫結合,避免計畫的重複,與台鐵的無法整合。因此我希望中央能協助跨縣市政府溝通,將首都圈(北北基桃竹)、中部圈(中彰投)、南部圈(南高屏)的城市軌道運輸統一規劃,並設定年限逐年滾動檢討,按造優先順序興建,而不是南部某發大財落跑市是按樁腳勢力來興建。
2.#延伸線需搭配區域發展:在捷運規劃上,我們會看臺灣很多區域都在嘗試把捷運延伸到郊區或鄰近城市,但一來面臨和台鐵用途重複問題,二來可能延伸線的效益過低,這時候,就要考量延伸線是否能結合重大區域計畫,或在終端結合住宅區聯開,公路客運轉乘、郊區Park and ride機能,來提升效益,降低財務負擔。
3.#機電通用化零組件國產化:如果你去看台灣的捷運系統,有西門子、阿爾斯通、龐巴迪、安薩多、CAF...這些世界大廠,都曾經投標台灣軌道系統,例如台中捷運綠線,機電就是川崎重工和阿爾斯通得標,當然他們都有相當的技術能力,但長期來看,我希望在中捷未來招標規範中,納入零組件國產化、通用化的需求,也讓未來車輛維修的後勤支援能量可以整合。這點也符合交通部既定方向,希望能帶起台灣的軌道產業發展!
以上,是我對於都會捷運路網發展的基本政策,至於興建、營運的財務控管稽核,我已經在「3Q給台灣的提案16:前瞻永續」提過了,而有關捷運到沙鹿、捷運到霧峰該怎麼蓋,建設如何配合,我也會繼續提出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