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bes 》12/18
*加州洛杉磯加護病房已滿患之際,美國副總統潘斯接種新冠疫苗。美聯社稱,潘斯在當地時間18日的一場電視直播活動中公開接種新冠疫苗。潘斯此舉旨在讓美國人相信疫苗是安全的。
BBC:Covid: US Vice-President Mike Pence receives vaccine live on TV https://www.bbc.co.uk/news/world-us-canada-55362697
* 【中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報告出爐 重點強化反壟斷以及防止資本無序擴張,金融創新必須在審慎監管的前提下才能進行】會議指出,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國家支持平台企業創新發展、增強國際競爭力,支持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同時要依法規範發展,健全數字規則。要完善平台企業壟斷認定、數據收集使用管理、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的法律規範。要加強規制,提升監管能力,堅決反對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金融創新必須在審慎監管的前提下進行。
* 【中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報告出爐,重點之二,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中國大陸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會議重點之一解決好大城市住房問題。中央工作會議強調住房問題關係民生福祉。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因地制宜、多策並舉,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高度重視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學習德國模式,加快完善長租房政策,逐步使租購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務上具有同等權利,規範發展長租房市場。未來國家土地供應,要向租賃住房建設傾斜。特別重視租賃住房用地計劃,探索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和企事業單位自有閒置土地建設租賃住房,國有和民營企業都要發揮功能作用。要降低租賃住房稅費負擔,整頓租賃市場秩序,規範市場行為。
* 【新加坡研究:孕婦感染新冠後寶寶自帶抗體】據路透社18日報報導一項在新加坡開展的研究發現,5名確診新冠肺炎的孕婦誕下的嬰兒全部自帶新冠病毒抗體。不過,研究人員還表示,抗體對嬰兒們的保護程度仍不明確。據報道,這項研究共調查了16名女性,她們中大部分人新冠病毒感染程度較輕,在年齡較高的婦女中,其感染的嚴重程度和體質指數(體重與身高比值的平方)呈正相關。這一趨勢在普通人群中也有類似表現。研究人員表示,嬰兒體內的抗體數量各不相同,臨近分娩時被感染的母親,其嬰兒體內的抗體數量更多。研究人員進一步表示,抗體數量是否會隨著嬰兒長大而減少,需要通過監測來繼續驗證。
* 【比亞迪交付哥倫比亞最大純電動巴士車隊】比亞迪宣佈向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交付470台純電動巴士,打造該國最大純電動巴士車隊,這也是比亞迪在美洲地區最大的零排放公交車隊,將有效推動哥倫比亞、拉美乃至整個美洲的公交電動化進程。
此批巴士將於12月26日由市公共交通管理局投放至市區9條公交路線,將服務沿線約69,300名乘客。其餘350台計劃在2021年第一季度投放至其他30條路線,屆時共有302,000名乘客可享受綠色出行服務。
本次交付的巴士車型包括12米和9米,載客量分別為80人和50人,充電時長約1.5~2.5小時,單次充電續航超過300公里,輕鬆滿足每日260公里的運營里程需求。據估算,相比起柴油巴士,比亞迪純電動巴士車隊每年將減少12,500噸二氧化碳及2.5噸粉塵顆粒物排放。此外,巴士配備了司機駕駛安全包圍、車載電視、車載WIFI、安全攝像頭、智能公交系統、手機充電USB接口,及殘疾人士上下車輔助系統等人性化配置。
* 【熬夜增加致癌風險:晝夜紊亂提高患癌及心衰風險】近期,發表在《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上的研究揭示了晝夜節律紊亂,會加劇腫瘤的發生。在實驗中,研究人員發現熬夜會使各種免疫細胞水平出現顯著變化,促進癌細胞生長,而肝臟和脾臟的免疫系統會受到抑制。熬夜不僅僅增加致癌風險,對心血管的影響也極其的嚴重。研究人員對40多萬人的研究發現,睡眠模式最健康的人,心臟衰竭的風險降低了42%。
* 【中國無限期禁止澳洲煤炭進口】據報道,發改委批准電廠"為穩定煤價,沒有清關限制地從除澳大利亞以外的地方進口煤。」中國的煤價上升到了每噸90.82美元,而之前購買的澳洲煤價為每噸62.82美元。此舉是為了為與政府有關的企業降低煤價,而北京繼續因冠狀病毒調查以及批評中國的人權紀錄和國安法而從經濟上懲罰澳洲。這個官方報告是迄今為止對澳洲第三大出口產品最直接的禁令陳述。
* #紐約遇5年來最大降雪#【#紐約遇超強暴風雪#,一名女子除屋頂積雪遇「雪崩」被埋】12月17日,風暴襲擊美國東北部,紐約州一女子在除自家屋頂的積雪,一動鏟子卻遭埋。美國紐約一戶人家陽台上的桌椅一夜之間被雪埋。紐約市迎近5年來最大一場降雪,降雪量破紀錄。部分地區積雪厚度高達1公尺,約5000萬人口受到此次暴風雪影響。
* 普丁否認俄羅斯干涉美國大選#【預言川普不會退出美國政壇】12月17日,俄羅斯總統普丁在莫斯科召開視頻年度記者會。他否認了俄羅斯曾干涉美國大選和內政,稱這類指控都是在挑撥俄美關係。他還談論了川普,表示不認為川普需要尋求俄方的庇護,川普也不會結束自己的政治生涯。
* 【美國一新冠病人在飛機途中死亡】一位男性乘客當地時間週一乘坐從美國奧蘭多飛往洛杉磯的一架美聯航飛機,在飛行兩小時後出現嚴重呼吸困難,搶救無效死亡。空乘人員和乘客中的醫護志願者對他實行包括心肺復蘇在內的緊急救援,最終還是無力回天。據同行的死者妻子透露,死者幾天前就有呼吸短促,失去味覺、嗅覺等症狀,並且新冠測試陽性,但他還是堅持搭乘飛機。航空公司在紐奧良市經停將乘客屍體搬下飛機,清潔並消毒了相關座位,飛機才繼續執飛洛杉磯。
* 【英國軍方噴霧60秒內可殺滅新冠病毒#】近日英國軍方推出一款名為Virusend的軍用級配方消毒噴霧。專家對該噴霧進行了為期五周的測試,結果顯示它可在60秒內殺滅99.9%的新冠病毒。英國軍方已經開始在部分地區的新冠病毒測試點使用了該噴霧。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搶救生命第一 民眾冒險幫忙搜救 氣爆救災,不少在附近地區的民眾第一時間就到現場幫忙,除了幫忙在爆炸造成的大溝上,架簡易的橋,方便救災,也用手來挖協助救人。 氣爆將路面炸翻,壓扁當時經過的車輛,一群青年徒手,就在現場幫忙開挖,找尋生還者。 雖然不住附近,但聽到爆炸聲就趕到現場,並且通知朋友來幫忙...
「軍用急救包」的推薦目錄:
- 關於軍用急救包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軍用急救包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軍用急救包 在 觀光客不知道的倫敦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軍用急救包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軍用急救包 在 Re: [討論] 急救包不學,學人家不急救... - 看板Military 的評價
- 關於軍用急救包 在 單兵急救包 :: GMP醫療器材查詢 - morePTT 的評價
- 關於軍用急救包 在 德國塔虎TT 軍用下拉式急救袋IFAK POUCH IRR / 7067 的評價
- 關於軍用急救包 在 香港MG戶外軍事用品店- 北約軍隊中最常見於軍用急救包的用品 的評價
軍用急救包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
【3月的最後一天,法國超過中國成為全球第四個,死亡破3000人次的國家,巴黎也淪為法國東部之後的第二個重災區。3/30法國政府祭出了加速疏散重症病患的戰略,負責將36名重症病患從東部重災區,運往西南部的各個城市的十幾家醫院,將有兩輛特別改裝後的醫療高鐵,和30位全程陪同的醫護人員負責運送。馬克洪視察野戰醫院,要求加快口罩生產,但雖然在四月底前,可以增產到每月4000萬個,問題是,根據法國衛生部自己的統計,目前法國每週就需要4000萬個口罩。東部地區向中國訂購的兩百萬個外科用口罩,沒想到還遇上美國人要用高出三倍的價錢搶貨。如何能儘早結束這場看不見盡頭的戰爭?法國總理菲利普宣佈,禁足令延長至4月15日,法國極力抗疫,希望不會淪為下一個西班牙或是義大利。】
{內文}
(馬克洪\法國總統)
(Silence)我們會打勝(Silence)
這不像是一個胸有成竹勝券在握的將領,馬克洪遲疑的口氣,是一個欲言又止的問號,要怎麼打贏一場已經輸在起跑點的戰爭,當他3/17向新冠病毒正式宣戰,頒佈全國禁足令時,法國已經死了175人了。一星期之後,3月24日,東部疫情重災區的野戰醫院啟動使用。
(新聞旁白)
一個使用人工呼吸器的重症病患,由醫院醫師轉交給將接手治療的軍醫
這個在72小時之內軍方趕工支援的野戰醫院,可以接收30名需要呼吸器的重症病患。
(Antoine\法國野戰醫院軍醫主任)
選在醫院停車場的原因是離醫院近,因為轉移病患是一個風險相當大的步驟,他們離開ICU之後會以特殊車輛運送,時間要越短越好
截至4/1,法國新冠肺炎,死亡人數已經突破四千人,4/2更創下了死亡509人的單日新高,東部重災區的死亡人數佔了全法國的40%,有已經超過900個需要呼吸器的重症病患,和只有1100張ICU病床的地區容量,野戰醫院的30個重症床位不過是杯水車薪。
(新聞旁白)
在一小時的飛行之後,這架從Colmar軍用醫療專機,停在Poitier的機場,機上是醫療人員和兩位情況緊急的重症病患,從頭到腳全副武裝的醫護人員到位協助,一共要六位醫護人員,才能把這兩位病患移出機外
馬克洪動員陸海空三軍啟動的「恢復力行動」,除了野戰醫院之外,也包括以軍機疏散重症病患至其他地區,和兩艘承載直升機和完整醫療設備的航空母艦,前往科西嘉島和法屬圭亞那待命支援。
(新聞旁白)
德國首次出動軍用直昇機,到法國東部地區的Metz接收病患
德國 瑞士和盧森堡三個鄰國,截至4/1,一共已經接收了近百名來自法國東部重災區的患者,但即使全力動員軍用醫療專機 直昇機,也趕不上面臨重症病床飽和的緊迫倒數。
(Olivier Veran\法國衛生部長)
歐洲第一輛醫療高鐵,將會從東部Strasbourg和Mulhouse,轉送30名重症病患到其他有床位的地區
法國政府3/30祭出了加速疏散重症病患的戰略,負責將36名重症病患從東部重災區,運往西南部的各個城市的十幾家醫院,將有兩輛特別改裝後的醫療高鐵,和30位全程陪同的醫護人員負責運送。
(Lionel Lamaut\法國醫療高鐵統籌醫師)
除了可以運送更多的病患之外,高鐵的好處是可以動用非疫情災區的資源,同時不會影響到重災區緊迫的資源,除此之外的優點是,你們會發現病人不會搖動,沒有加速減速的變化,比我們在直昇機上要好得多
這是法國2015年遭受一連串恐攻之後,為了緊急疏散傷患的災難演習備案,已經在一年前開始演練。
(Lionel Lamaut\法國醫療高鐵統籌醫師)
我們試圖運送的病人是熬過了重症病房,很艱苦的第一階段的病人,他們的病情基本上已經穩定了,所以我們才能進行轉院
每節車廂就是一個改裝的ICU,可安置4名經過挑選和評估的重症病患,還有全程隨行的6名醫護人員,和一名技術人員。
(Lionel Lamaut\法國醫療高鐵統籌醫師)
全程都能繼續所有在原來ICU病房的治療,火車很平穩 車速不變,而且整條路線幾乎完全是只讓我們使用,就是為了避免所有需要減速煞車的情況
一組醫療高鐵是由兩列火車組成,高鐵駕駛及鐵路技術人員在第一列火車,運送的病人和隨行的醫療人員是第二列火車,還需要一列在前面開路同時檢查路線的維安火車。
(Jerome Salomon\法國公共衛生署署長)
到3月31日,我們已經疏散了288名需要特殊醫療的重症病患,轉移到疫情比較輕微的地區,以高鐵進行轉移看起來很輕鬆,事實上非常複雜
從接到命令到醫療高鐵的實際出發之間,至少需要48小時的準備時間,動員大約200人,為了更方便醫護人員工作,高鐵車廂更進一步撤除了座椅的椅背,第一批醫療高鐵疏散的是東部重災區,然而東部已經不是法國唯一的重災區了,這個星期 巴黎所有醫院的ICU病房,幾乎逼近到飽和的臨界點,3月的最後一天,法國超過中國成為全球第四個,死亡破3000人次的國家,巴黎也淪為法國東部之後的第二個重災區。
(Aurelien Rousseau\巴黎地區衛生局局長)
我們已經到了醫院可以提供醫療的飽和點,我可能只需要給一個數字,我們一共只有1200張ICU病床,但是我在和您說話的這一刻,我們有2700位重症病患,我們不單是把我們重症病床加倍,我們所需要的醫療人員更是加倍
離3/17頒布禁足令已經整整兩週了,擁有兩個機場,人口密集的巴黎,疫情開始升溫,首當其衝的是所有的醫院。
(Philippe Juvin\巴黎龐畢度公立醫院急診室主任醫師)
最明顯的所有來急診室的病人,他們的病情都已經相當嚴重,幾乎有超過半數都需要留下來住院治療
其中有5%的病人是立刻被安排到ICU的患者,而一旦住進重症病房,停留的時間是2-3週。
(新聞旁白)
巴黎地區的醫院也達到了飽和點,高鐵將疏散第一批9名重症病患到法國中部的羅瓦河地區
(Philippe Juvin\巴黎龐畢度公立醫院急診室主任醫師)
我們還沒有到義大利的程度,還沒有到需要選擇這一位插管急救,還是替另一位插管急救的地步,但是我們把他們轉到離他們家越來越遠的醫院
除了病患被轉移到越來越遠的地區之外,極度缺乏的還有越來越吃緊的醫護人員,他們不但有面臨感染率最高的風險,還有面對疫情越來越緊張的壓力和累積的疲勞。
(Philippe Juvin\巴黎龐畢度公立醫院急診室主任醫師)
在中國武漢,你當然會說那是震央,有63%的醫護人員被感染,他們是怎麼挺過來的,一定要了解這一點,中國是一個大國家,全國各地都拍了醫護人員去頂替支援,我們是一個相比之下比較小,所以我們的備援空間更小,絕對要保護醫護人員
中國武漢的醫護人員,防護衣上寫下自己名字以便識別的情況,不會在這裡發生,就如這張說明圖表,這家巴黎曾經搶救過黛安娜王妃的大型醫院,要進入一個不是負壓病房的ICU,護士的裝備不過如此,但是他們起碼還有最陽春的防護,法國醫療系統裡最脆弱危險的缺口,就像義大利和西班牙一樣,是老人療養院。
( Florence Aubenas\法國世界日報資深記者)
老人療養院的院長不停地收到一波波的email,盡是一些令人毛骨悚然的mail,別家老人院說,我們這裡有17個老人被感染,另一家說我們有30人感染,另一種email是葬儀社發的,問他要不要盡快訂購屍袋,要小心恐怕棺材會不夠
她在3/17宣佈禁足的第一天,就進入一家巴黎郊區的老人院閉關11天,事實上在全國禁足之前,法國就已經禁止外人進入老人院,包括家屬探望,但她實地所見所聞,還是令人難以相信。
(Florence Aubenas\法國世界日報資深記者)
我們一直搪塞回答他們的需求,說欸等一下,你們也不是醫院,也不是急診室,你們又不是重症病房,所以沒有口罩 沒有手套 沒有酒精乾洗手
截至4月2日,全國老人院的死亡人數,一直沒有被納入官方的統計數字,但是大家都心知肚明,最脆弱對病毒毫無抵抗能力的族群,被關閉在全法國,甚至是全歐洲所有的老人院裡。
(Florence Aubenas\法國世界日報資深記者)
世界日報給我提供了口罩,但是他們卻沒有,我是全院唯一一個戴口罩的人,這實在很荒謬
一直試圖領導歐盟軍事防禦的法國,擁有完整的陸海空三軍部隊,和可以和引以為傲的核武,但是這些在第一線和病毒奮戰的醫護鬥士卻沒有口罩,在第一時間就到野戰醫院視察的馬克洪,也來到決定這一戰勝負的關鍵資源生產基地。
(馬克洪\法國總統)
危機發生前在法國每週可以生產330萬個口罩,4月底之前,我們的產量將超過1000萬,這意味著我們將在幾週內將產量翻了三倍
法國四月底前可以最高增產到每月4000萬個口罩,問題是根據法國衛生部自己的統計,目前法國每週就需要4000萬個口罩,只有一個解決辦法。
(Olivier Veran\法國衛生部長)
我們向中國訂購為法國製造的口罩,我可以給大家一個數字,現在超過了十億個
這架連夜從上海直接飛回法國,停在東部重災區的飛機,裝載著所有人千盼萬盼的寶貴資源。
(新聞旁白)
飛機上載著現在新的「白金」,東部地區向中國訂購的兩百萬個外科用口罩
但是這場第三次世界大戰也是一場資源戰,得口罩者得天下。
(Jean Rottner\法國東部大區省長)
這是真的,在停機坪上美國人趕到掏出現金,以比我們高處三倍的價錢搶貨,所以我們真的是要拼命搶回來
不僅要和美國人角力搶購口罩,一旦口罩到了法國境內,還要出動軍方及警力全程保護。
(新聞旁白)
這是今天早上在巴黎戴高樂機場,帶著面罩全副武裝重型機槍的警察,因為這些護駕的卡車裡裝的是昨晚從中國運到的,眾人覬覦極為珍貴的口罩
(法國武裝警察)
我們前面有車隊開道,車隊後面還有車輛把關,我們的任務是確保中途沒有人可以接近,以目前的情況而言這是非常珍貴的
除了武警全程護航口罩的運送分發,還出動軍隊保護看守,馬克洪所視察的口罩工廠,這是抗疫大戰的核心資源的生產基地。
加上自流行開始以來,在醫院和在養老院的死亡人數,這表示從3月1日開始算起,我們今晚很遺憾一共有6507人死亡。
2020的4月1日,法國創下了單日最高死亡新高509人,但這並不是愚人節最可怕的玩笑。
我們對醫院累積的5,091人死亡感到遺憾,這些死亡中有83%是70歲以上,老人療養院中的死亡人數,迄今為止已有1416人。
老人院一直是疫情爆發以來的灰色地帶,全法國有一萬多個老人安養院,一直都被被排除在官方統計之外,而且這只是片面不完全的數字,已經讓法國新冠肺炎的死亡人數超過了6500人,一場已經犧牲了六千五百多人的戰爭,還有反敗為勝的機會嗎?
(Apolline de Malherbe\法國BFMTV記者)
請問您我們在這場戰役裡的優勢在哪裡
(Philippe Juvin\巴黎龐畢度公立醫院急診室主任醫師)
我想是大家的善意
古今中外的歷史上,恐怕沒有任何戰爭能夠以善意勝出。
(EDOUARD PHILIPPE\法國總理)
很可能我們不會在全國所有地方,讓所有人同時解除同樣的禁足令
法國能夠期待的,已經不是打贏這場疫情戰爭,而是如何儘早結束這場看不見盡頭的戰爭,法國總理菲利普宣佈,將禁足令延長至4月15日,法國最好的結局就是,不會淪為下一個西班牙或是明天的義大利。
軍用急救包 在 觀光客不知道的倫敦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追🦠日記]
📅四月一日愚人節,網路上應該看到很多愚弄人的冒牌消息,為了幫大家省省時間和力氣,我就把平常放刊頭的官方數字移到文末。#矮油我不是說官方數字是假的
補三月31日摘要:
📌新增入院後死亡381人 #這是真的
📌最年輕死亡年齡:13歲,倫敦,沒有慢性病史。#一日兩度創新紀錄
*****
📺每日記者會(三月31日週二)
不管部長(Chancellor of the Duchy of Lancaster Michael Gove) 回來主持,週日接受電視訪問時他在咳嗽,觀眾都很擔心... #看起來他真的只是在清喉嚨而已。
備詢的是常客副醫療官(Dr Jenny Harries, the deputy chief medical officer)以及偶爾來的英格蘭健保局醫療總監 (Professor Stephen Powis, the Medical Director of NHS England),綜合發言摘要:
1.壞消息是每日死亡人數達到新高,但是前兩天入院確診人數下降帶來“希望”(green shoots)🌱🌱🌱 #最好是這樣
2.政令宣導:繼續維持社交疏離措施,信心喊話,感謝所有參與的人。
3.病毒測試🧪🧪🧪:同時也在增加NHS能處理的量能,目前化學藥劑全球短缺,首相和衛生部長正在全面調貨中。#後來專業的說部長可能不夠清楚現況
4.對醫護測試:要增加第一線工作的醫護,為他們做病毒測試數量與速度都要加快(週末開始採用的醫護專用採檢中心使用的人很少)
5.呼吸器:目前有8000台,同時也向歐洲國家採購中,也請國家隊製造,第一批在下週就能出貨。
6.新型氧氣罩:倫敦大學學院(UCL)和朋馳汽車合作開發的新型氧氣罩將生產一萬具,牛津大學也在開發相關的技術。#雖然脫歐還是接受德國技術
7. 治療實驗💊💊💊:進行幾種測試,包括治瘧疾的藥。
8. 軍方支援:三部救援直升機待命,可以運送病患或補給醫療用品。軍用運輸機加入蘇格蘭的救護隊緊急救援離島病患。(威廉王子曾經是軍方救援直升機機長,要不要回鍋救援?)
9. 防護物資:第一線醫護反映仍未收到,副醫療官說10天前以到貨但配送上有問題。有一支專線讓仍缺物資的NHS單位直接反映 (但萬名醫護要連署上書首相 #可能專線打不通)
****
🍳今天打算來嘗試做一些新事情,早餐想做咖啡館風格的歐式熱夾三明治。搬出塵封的機器清乾淨,切!竟然是歐姆蛋機😳。#到底誰買的😤 #鬆餅機也還比較實用
先寫到這兒,今天沒有冷笑話,但要快發出去,新的數字又要出來了。
*****
📅3月31日週二官方數字:
重症確診 25150(^3009,比前日^15%)
死亡 1789(^381,比前日多112% !)
檢驗143186(^8240比前日^14.3%),
確診率17.6(^1.2%)
🦊大倫敦確診7121(^600,比前日^6%),
死亡590 (^122, 比前日^125%!)
軍用急救包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搶救生命第一 民眾冒險幫忙搜救
氣爆救災,不少在附近地區的民眾第一時間就到現場幫忙,除了幫忙在爆炸造成的大溝上,架簡易的橋,方便救災,也用手來挖協助救人。
氣爆將路面炸翻,壓扁當時經過的車輛,一群青年徒手,就在現場幫忙開挖,找尋生還者。
雖然不住附近,但聽到爆炸聲就趕到現場,並且通知朋友來幫忙救災,這些年青人看到路面被炸成大水溝,也四處找來梯子,幫忙搭起簡易橋樑。
搜救民眾洪先生:「大家一起互約,因為知道這邊氣爆,大家想說過來看看,大家都說滿嚴重的,大家就一個約一個,過來幫忙。」
也有民眾受過醫護訓練,帶著自己購買儲備的國外軍用救傷包,希望在第一時間幫忙急救和檢傷。
搜救民眾黃先生:「搬大體 就只有搬到大體而己,很慚愧,我想說傷亡會很多,我有相關的證照就過來,看能不能幫上忙。」
雖然不確定能幫上什麼忙,但忙了整個晚上,滿身是汗的民眾持續留在現場,只希望為救災盡一份力
記者 王介村 孟昭權 高雄報導
逾1200民眾 分別疏散至10學校安置
高雄苓雅、前鎮,今天透早發生地下管線、氣爆事件,傷亡慘重,管制區的民眾,先被疏散到附近學校安置。今天早上,警消持續在爆炸現場疏散民眾。高雄市政府已經成立10個安置地點,收容超過1200位民眾,並且進行區域交通管制。
高雄苓雅 、前鎮等地區,7月31號深夜,發生地下管線大氣爆的事件,傷亡慘重。管制區的民眾,有的被爆炸的威力嚇到,有的擔心會再發生爆炸,都被疏散到附近學校安置。
現場民眾表示:「整條路都下塌 ,凱旋路也整個下塌啦!(凱旋路也整個下塌了?)整個凱旋路整條。」
現場民眾表示:「我家附近 可能中油會爆炸。」
今天上午,警消持續在現場搜救,有的民眾還逗留現場,用手機拍攝災區情景,警消立即勸導他們疏散。高雄市政府已經在光華國中、中正高工等10個學校,成立緊急安置地點。市府初步統計,已經安置超過1200名民眾。
市府人員表示:「現在蠻多的呢,有些在醫院,有些在學校,附近的學校,主要是在苓雅和前鎮。」
警方也進行交通管制,包括三多路、光華路、一心路、凱旋路包圍的範圍,禁止車輛進入,並且建議車輛改走中正、五福、民權、中山路等的外圍道路。
公視記者 綜合報導

軍用急救包 在 單兵急救包 :: GMP醫療器材查詢 - morePTT 的推薦與評價
GMP醫療器材查詢,急救包內容物,IFAK,止血敷料,軍用急救包,軍用醫療包內容,止血繃帶,美軍急救包,康利得. ... <看更多>
軍用急救包 在 德國塔虎TT 軍用下拉式急救袋IFAK POUCH IRR / 7067 的推薦與評價

德國塔虎TT 軍用 下拉式急救袋IFAK POUCH IRR / 7097具有快拉系統的急救袋。具有快拉系統的急救箱。內有用於單獨裝載的環的面板可以簡單地提起。 ... <看更多>
軍用急救包 在 Re: [討論] 急救包不學,學人家不急救... - 看板Military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notepad67 (人在吃,秤在看!)》之銘言:
: 美軍急救為何以後送為主?
: 一來人家基層就有相當的技術。
: 再來個人急救包,就比不上了。
:
這是兩回事,急救後應該後送,而非以後送為主.
也就是說,後送是後送,急救是急救,當然國軍方面是兩邊都是個洞,
而偏重後送方面,是因為這個洞可以(戰時)用民力來補,
然後它還可以拿到檯面上講一下.
這代表急救的洞太大了..
https://youtu.be/6nRylQ-mJgI USMC的IFAK
其實大部份事物只要肯投入資源,也沒什麼拉不起的,
國軍只要肯抄就行了,甚至於不需要一模一樣,
但後端的訓練更重要,要確保每一個單兵都會操作.
(其實比較起來,美國陸軍的IFAK是更簡單,它沒有燒傷敷料,也沒有輕傷包或什麼的,
單純只是用於止血與維持呼吸道暢通)
(USMC比較喜歡H繃帶,不過比較輕便的以色列繃帶是也受歡迎的,
https://youtu.be/wMRklQkfDLE
往上才是EMT,美軍的68W包括項目廣泛很多,
但在台灣,EMT是受到法規的限制的,他範圍大至限制於止血,維持呼吸道暢通與檢傷,
但是,在前面的只是單兵自救與互救,後面才是醫療兵工作的所在,
他必須攜帶更多的衛材並進行檢傷與安排後送.
: 國軍只給兩片紗布,是要救什麼?
以國軍來說,軍醫局與國防醫學院倒也不是不清楚,但整個動作有如蝸牛在爬,
好不容易陸軍總算搞什麼單兵醫療包研改....
(當然,這是個商機,畢竟做止血敷料也不是啥稀奇的事,台灣就有幾家)
(其實也沒啥好奇怪的,一個東西從說到有,花個十年算快的,陸戰隊看星光部隊
背水袋,說想搞,到他們真得弄了一批水袋(整組背心),大概花了十年,
相比之下,陸軍繼續用水壺是很合理的)
: 推 skyhawkptt : 真的用上了止血帶/包恐怕躲不過另一次手術截肢命運
不會,因止血帶截肢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現在的要求是盡可能摧下去,
止血效果越好越有機會活命.
(因為美國大兵都是肌肉棒子,不真正摧緊沒效果)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4.198.8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435737501.A.741.html
原廠的CAT帶是不便宜,事實上只要是美國貨都不怎麼便宜,
美國陸軍的IFAK沒幾件東西,一包要280美元.
如果不介意,大陸山寨貨的止血帶可以考慮,使用方法與CAT帶一樣,但便宜很多..
嗯..其實這只是條尼龍織帶加上塑料件,如果不考慮專利,它很容易仿製也很便宜...
(醫療剪也是,不過美軍的醫療剪是用好的不鏽鋼沖出來的,必要時可以剪硬東西,
大陸貨就單純剪剪布罷了)
如果都沒有的情況,我會先考慮布腰帶或類似的東西,其次是剪傷患的衣物
來裁成布條,這是因為我們絞緊它時,對組織的傷害比較小,而且它也不容易
破裂或撕裂.
如果不考慮其他問題,類似美國陸軍的IFAK包,在台灣應該可以用3張小朋友的
預算組出來.
(其實可以更便宜,不過還是估高一些,最貴的應是台製的止血紗布敷料)
燒燙傷敷料要無菌,而且是溼的,是一種凝膠,
如果沒有,就是按樓下的辦法做,
燒燙傷敷料不算貴,一包 19"X11"大小,市價也不到15美元.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