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我可能不會愛你
有人說,印度讓人又愛又恨;但於我而言,
印度啊⋯⋯可真讓人百感交集啊。
出發環遊世界前,其實我最想去的地方就是印度,甚至勝過想去冰島(呃),畢竟印度獨樹一格的文化特色,在這地球上可是鶴立雞群(?)
我想會來印度的人,也許10之8或9都跟我們是同一種人,屬於「勇旅人」。
2019年6月,印度🇮🇳
當時的我們在外流浪已經超過3年,自己以為已經足夠久,覺得印度的髒亂、混沌,對背包客的我們來說應該是小菜一碟,所以看了各種分享文章跟照片千百回後,大概替自己打了9453支的預防針,想說這樣會有點穩,結果一走進老城區,印度還是讓我驚聲尖叫。
印度真的,太經典、太不思議了!
第一天到達時,就馬上要去面對比印度還印度的地方「瓦拉納西」,老城區真的不是在開玩笑,交通之混亂、空間之擁擠,垃圾成堆、水溝噁心飄臭、還有可以一直演的那齣,「轉角遇到牛、以及牠神聖的shit」、喔對!還有那陰魂不散的尿騷味⋯⋯
當然還有各種神投機,走過來跟你握個手喊聲:My friend ,然後按個幾下就換喊money、不管你問什麼他都要你先上車再說的嘟嘟車司機、各種數學突然不好找錯錢、然後還有糾纏你要你幫他介紹台灣老婆的?
欸欸,你少騙我,印度旅行每一天,一定會罵髒話(誤)
扣除了這些,在印度旅行的26天,我想我們還是擁有了26天的美好;大部分遇到的人,是和善、可愛、靦腆的,每座千年古城、輝煌城堡、宗教文化、繪畫、建築、藝術、舞蹈、服飾、手工藝,這些無不讓你發出讚嘆,每個角落、每個頓點,都可能是千年歷史,一個不小心、停下腳步思考沈澱,就會陷入千年輪迴。
經歷了印度背包旅行,回想這段在印度生活的日子,跟許多人一樣吧,來印度,的確會讓人變得更加知足與珍惜擁有,與感性無關,而是我們真的很幸福。
近50度高溫下,那看不見底的貧民窟、一天要碰上好幾次乞討的媽媽跟孩子,與大型購物商場和豪華城堡酒店放在一起,真的太強烈;那讓我很抗拒的恆河,甚至可能是他們唯一擁有的財富,用天堂與地獄並存來形容,都還不足以表達心中的感受。
前天有位網友傳訊息給我們,說佩服我們勇敢放棄舒適圈、努力生活著。看到的當下,心裡很感動也很雀躍,害的我幸福感大爆發。但老實說,之前有時候還真的覺得我們勇敢過頭了;2個人放棄公職、軍職、放棄加起來的年薪百萬,居然跑去流浪打工,好不容易考到潛水跟滑雪教練卻跑來環遊世界,這2個還真的是奇葩啊。
但來了印度才了解,就算我們為了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失去很多,但跟大部分人們比起來,我們已經擁有很多;就像旅行一樣,只有當你真正經歷過、面對過之後,才會知道自己能有多勇敢。
非常喜歡的一段話分享給大家
「勇敢」不是什麼都不怕,而是明明怕得要死,卻還是硬著頭皮的往前走去。
因為我們始終相信,心之所向的那個地方,
總會有好事發生。
#當宅在家吃上好吃的食物
#想起印度
#就會覺得自己無比幸福
💡QQ水嫩貝果-新口味團購中
https://reurl.cc/KAlKqy
===========
記得按讚並把GooD Life-我們的100種生活 設定成「搶先看」,才不會錯過我們每一段的旅行故事哦!!✈️
「軍職轉公職」的推薦目錄:
- 關於軍職轉公職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軍職轉公職 在 遠見雜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軍職轉公職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軍職轉公職 在 Re: [補習] 軍職轉任公職補習班或是教材選擇- 看板Examination 的評價
- 關於軍職轉公職 在 軍人轉考公職容易成功嗎?|我們是如何考上公職的|看不起我 的評價
- 關於軍職轉公職 在 銓敘部- 107.11.18 退休小常識-軍人退伍後轉任公務人員 的評價
- 關於軍職轉公職 在 [新聞] 軍職轉考公職國防部盼放寬| Examination 看板 - My PTT 的評價
- 關於軍職轉公職 在 退役軍人考公職的問題 - 軍旅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軍職轉公職 在 105年以後退伍不得保留軍職年資轉任公職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軍職轉公職 在 Re: [補習] 軍職轉任公職補習班或是教材選擇 的評價
- 關於軍職轉公職 在 [新聞] 放寬軍職轉公職?考試院反對- 看板PublicServan 的評價
- 關於軍職轉公職 在 [補習] 軍職轉任公職補習班或是教材選擇- Examination 的評價
- 關於軍職轉公職 在 [新聞] 棄軍職賠117萬換得公職3榜錄取 的評價
- 關於軍職轉公職 在 [新聞] 退伍軍人轉任公職考試擬放寬- 看板Examination 的評價
軍職轉公職 在 遠見雜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12月起!軍退、轉任公職者恢復領18%優存】
今年6月,國防部以監察院糾正案為由,宣稱為貫徹杜絶支領「雙薪」意旨,要求軍職服役未滿20年退伍領一次退伍金、但領有優存者,自6月1日起終止18%優存。
10月底,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日前通過決議,摃上監察院對此案的糾正案文,要求國防部與退輔會回復相關人合法的優存利息權利。
近日,國防部長嚴德發核定:12月1日起恢復18%優存。
📸遠見IG分享好照片:http://bit.ly/2HvEoJk
👉掌握新知!加入遠見LINE好友:https://bit.ly/2xL03L4
🔔訂閱遠見雜誌YouTube,記得開啟小鈴鐺!http://bit.ly/2FcCknT
📰追蹤遠見Google news,給你最新資訊:https://bit.ly/3cOC6l5
軍職轉公職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明朝與日本「朝貢」關係真相(一) | 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明朝與日本的貿易關係,由於倭寇的騷擾,顯得異常複雜。明初幾位皇帝曾寄希望於通過外交途徑來抑制倭寇的侵擾,故對日本實行過羈縻政策,頒賜給勘合,准許他們入明朝貢。但是,因雙方對「朝貢」的理解不一樣,明朝方面企圖以此作為「羈縻」手段,以消除「釁隙」;而日本卻將其看作是營利之機,甚至把某些資金的籌集都寄託在朝貢之上。因此,日本各大名、寺社往往因爭取入明朝貢而激烈地競爭著,終於在寧波釀成了拼殺事件——「爭貢之役」。此後,明朝則改變對日貿易的政策,罷市舶,中斷與日本的貿易關係,結果在東南沿海一帶全面遭到倭寇騷擾,也就是所謂的「嘉靖倭患」。當倭患基本被平定後,明朝雖然在漳州月港宣佈開海貿易,但對日本仍實行嚴禁政策,且終明之世,兩國未再恢復過正常的貿易關係。
一
明太祖立國之初,鑒於倭寇入寇山東海濱郡縣,掠民男女而去,於洪武二年(1369年)二月派楊載出使日本,賜日本國王璽書,要求各安其土。其書寫道:「……間者山東來奏,倭兵數寇海邊,生離人妻子,損傷物命。故修書特報正統之事,兼諭倭兵越海之由。詔書到日,如臣,奉表來庭;不臣,則修兵自固,永安境土,以應天休。」但是,當時日本正處於南北戰爭時期,南朝的懷良親王不僅不接受明朝的和解倡議.反而殺了使者中的5人,把楊載、吳文華2人拘留了三個月才放回。而當時明太祖對日本的國情並不是很瞭解,錯把征西將軍懷良當成是日本國王。在倭寇騷擾越來越嚴重,從山東轉掠至溫州、台州、明州,甚至福建沿海郡縣時,於洪武三年(1370年)三月再遣萊州府同知趙秩出使日本,持詔諭懷良親王。懷良開始時誤認為明朝使者是蒙古所派,後經趙秩一再解釋,則同意派僧人祖來隨之入明朝貢,且送還明州、台州被虜男女70餘口。明太祖對此大加讚賞,詔賜祖來等人文綺、帛及僧衣等物。待辭行時,又派僧人祖闡、克勤等8人護送還國,並賜懷良《大統曆》及文綺、紗羅等。從此開始了中日兩國之間的外交往來。
明太祖為了瞭解日本的真實國情,據說曾在奉天殿召見當時正掛餳於金陵天界寺的日本僧人椿庭海壽,詢問其日本國情。從中瞭解到與之打交道的懷良親王並非日本國王,而博多、太宰府亦非日本之京城。當祖來人貢至金陵時,太祖亦詢及日本情況,並知在京都另有朝廷和天皇。因此,到祖來返國時,則派嘉興府天甯禪寺住持仲猷祖闡和金陵瓦官寺住持無逸克勤為使,以與京都之天皇往來。同時,太祖也因誤與懷良打交道,而對自己原先計畫通過外交途徑敦促日本抑制倭寇侵擾的做法感到懷疑,他說道:「幼君在位,臣擅國權,傲慢無禮,致使骨肉併吞,島民為盜,內損良善,外掠無辜,此招禍之由,天災難免。」從此對一切非日本朝廷派來的貢使一概拒絕接受,其中如洪武七年(1374年),日本肥後菊池武政派來的僧人宣聞溪等、日本大隅守護島津氏久派來的僧人道幸等;洪武十四年(1381年),懷良親王派來的僧人如瑤等;洪武十九年(1386年),懷良親王派來的僧人宗嗣亮等,均下命卻其貢。不過,明太祖對這些海外國家還是堅持其羈縻政策,洪武四年(1371年),他在奉天門告諭各省、府、台大臣說:「海外蠻夷之國,有為患於中國者,不可不討;不為中國患者,不可輒自興兵。古人有言,地廣非久安之計,民勞乃易亂之源。如隋煬帝妄興師旅,征討琉球,殺害夷人,焚其宮室,俘虜男女數千人。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徒慕虛名,自弊中土,載諸史冊,為後世譏。朕以諸蠻夷小國,阻山越海,僻在一隅,彼不為中國患者,朕決不伐之。」他把朝鮮、日本、大小琉球、安南、真臘、暹羅、占城、蘇門答臘、西洋、爪哇、彭亨、百花、三佛齊、勃泥等15國列為「不征諸夷」,並載諸《祖訓》,以防「後世子孫,倚中國富強,貪一時戰功,無故興兵,致傷人命。」
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明太祖對誤將懷良親王當成日本國王,遣使往答而使者遭其拘留二載始遣返一事,一直不能忘懷。他敕令中書省曰:「今日本蔑棄禮法,慢我使臣,亂自內作,其能久乎。」要求中書省移書將其意告諭懷良親王,「使其改過自新,轉禍為福。」至洪武十六年(1383年),又以「通謀胡惟庸」為藉口,斷絕與懷良親王的朝貢關係。此事據說起於「明州備倭指揮林賢,以罪流日本。惟庸將為亂,遣人取賢回,就借精兵四百,與僧如瑤來獻巨燭,中藏火藥、兵器,意在圖亂。事覺,磔賢於市,而絕其貢。」有關此事的真偽,在史學界頗有爭議。日本學者木宮泰彥認為:「從當時懷良親王對明朝所抱的強硬態度和日本人民從弘安以來培養起來的冒險精神來推測,是很有可能的。」另一位日本學者秋山謙藏亦持同樣看法:「這事在《明太祖實錄》中雖未見記載,然當時正值明建國創業之際,而日本國內亦正紛亂,因此發生這種事,雖程度有別,但並非不可能。」但有的中國學者卻認為:「胡惟庸的罪名,名目繁多。朱元璋在他身上除了羅織謀逆、僭越等罪之外,再來一條林賢通倭和如瑤詐貢之類的故事,是有其政治需要的。因為這樣加重罪名之後,使胡案株連更廣,可以此為據打擊更多他所要打擊的對象。」無論這些看法如何,明太祖畢竟是以此為藉口,終止了與日本的朝貢貿易關係。同時,改變了原先寄希望於日本方面抑制倭寇侵擾的消極做法,轉而實行加強海防,積極防禦倭寇的政策。他於洪武十七年(1384年)正月,命令信國公湯和巡視浙江、福建沿海城池,築登、萊至浙沿海59城,以防禦倭寇騷擾。洪武二十年(1387年)三月,又命令江夏侯周德興往福建,以福、興、漳、泉四府民戶三丁取一,為沿海衛所戍兵,其原置軍衛非要害之所即移置之。周德興至福建後,則按籍抽兵。相視要害可為城守之處,具圖以進。另選丁壯15000餘人,築城16,增置巡檢司45,分隸諸衛,以防禦倭寇。
二
明成祖繼位後,遵循明太祖的遺緒,對海外諸國仍實行羈縻政策,鼓勵他們派遣使者入明朝貢。明成祖告諭禮部大臣說:「太祖高皇帝時,諸番國遣使來朝,一皆遇之以誠。其以土物來市易者,悉聽其便;或有不知避忌而誤幹憲條,皆寬宥之,以懷遠人。今四海一家,正當廣示無外,諸國有輸誠來貢者聽。爾其諭之,使明知朕意。」此時在日本,室町將軍義滿已成功解決了南北朝合併問題,辭去征夷大將軍職務,升任太政大臣;而後再辭去太政大臣,退出公職,基本完成了九州地區的征霸事業,實際上已成為最高的政治權力人物。他正急於尋求建立與明朝的朝貢貿易關係,以解決國內財源枯竭的問題。據說在建文三年(1401年),義滿就在博多一位名叫肥富的商人的勸說下,派遣該商人和自己的親信僧人祖阿為使者,攜帶國書和貢品,入明進行過朝貢。永樂元年(1403年),義滿又遣天龍寺僧人堅中圭密為使入明朝貢。與此同時,明成祖亦命左通政趙居任、行人張洪、僧錄司右闡教道成出使日本。於是趙居任等人就偕同堅中圭密一起到日本,賜予義滿龜鈕金印及勘合百道,從此兩國重新恢復了朝貢貿易關係。
(四之一,待續)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軍職轉公職 在 銓敘部- 107.11.18 退休小常識-軍人退伍後轉任公務人員 的推薦與評價
退休小常識-軍人退伍後轉任公務人員,再退休時,退休年資和退休金怎麼計算? 依國防部107.8.20函規定,「107.6.23修正施行之服役條例第33條增訂軍人和公教 ... ... <看更多>
軍職轉公職 在 Re: [補習] 軍職轉任公職補習班或是教材選擇- 看板Examination 的推薦與評價
認真回
因為原po大大給的資訊實在太少,小弟我只能依據我所知來回覆
軍職人員想轉任公職人員不外乎有幾種方式
1.應考公職考試(舉凡高普考、地特...等等)
2.應考退除役特考
3.上校以上軍階轉任公務人員
第1點的部分小弟就不再贅述了
第2、3點呢~
小弟我當初軍職退役時有至補習班跟退輔會了解一下狀況
就順便解答整理一下我所知道的情形
首先是針對考試的資格跟內容
第2點的退除役特考是有限制的
依照特種考試退除役軍人轉任公務人員考試規則第三條的規定:「前項所稱退除
役之軍人,指具退除役官兵身分,且領有榮譽國民證者。」
而按照現行規範必須要服役滿10年始能取得榮民證
所以如果大大目前年資未滿10年、可能要另謀他途
而考試的內容跟科目跟一般公職人員考試範圍是相同的
但誠如版上某些大大所述
我個人也認為退除役特考的試題較為刁鑽
若是符合資格的話也是可以再想想(寫起題庫蠻打擊自信心的)
而第3點的上校階轉任公務員
則主要是針對中將、少將及上校階的軍職人員
欲轉任公務員所舉辦的考試
除了必須為上述所說的三種階級之一,考試科目也較少
以一般行政為例僅測驗三科
1.問題分析與解決(申論)
2.行政學研究(申論)
3.中華民國憲法與英文(測驗及申論)
不難看出對於較高階的軍職人員有較優惠的禮遇
不過說實在的啦,很多來轉任的都是在退輔會的附屬企業裡面卡不到肥缺才來的
有肥缺可以領雙薪又不用考試誰要跟你來轉任
其次是工作的環境
因為之前有認識一些老學長在裡面,側面了解到一些狀況
據說辦公環境跟模式,跟在國防部工作的感覺很像
處處充滿階級跟年班的壓力
跟一般高普考的公務員比起來會比較不自在
但我覺得也合理,畢竟整套人馬從國防部搬過去
當然實際工作沒有像在國防部那樣激烈
第三點關於原PO大大主要想問的補習班資訊
我只能說這種東西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就算聽建議完之後,還是得自己去走一遭才知道到底適不適合自己
但是可以給一個貼心小叮嚀
退輔會針對退除役官兵(須符合第一類及第二類資格),如為少校(含)以下階級
參加「考試院舉辦之國家考試、各公營事業機構人員之進用考試」
如果有報名政府立案的補習班
參加完考試後,可以持收據向退輔會申請補助(上限5萬元)
https://www.vac.gov.tw/cp-2226-3246-1.html
這個好像很多人都不知道
另外如果有需要再進修大專教育,或是想轉職系取不同的學位,都可以依單據申請補助
總補助金額上限12萬(詳情可以逕洽退輔會)
上次去退輔會的時候,聽一個老學長在那邊講說這經費爭取不易,可是申請率好像不高
要我們多加利用,不然哪天補助被刪了都不知道
最後是我自己的小小建議
如果可以的話啦,以參加一般的公職考試就好了
除非在軍中的階級很高,轉任公職後擔任的是較高階的主管那當然沒差
但是如果階級不高,那何必退伍之後再跳回一個文化相同的火坑
之前有幾次跟退輔會打交道的經驗,感覺就官腔官調
問個退伍金的事情,搞得好像很複雜,講一大堆流程
講到後面好像在訓話一樣....
早期退伍金歸主計局財務中心管
現役軍人還算客氣
後來轉到退輔會,服務態度就差一大截
而且退輔會不像現在很多公務體系都有設滿意度電話調查
這些轉任後的公務員的態度著實讓人頗呵...
以上是我自己的小建議
有錯誤請指教
※ 引述《dan1983 (dan)》之銘言:
: 大家好,小弟是軍職,預畫112年退伍,現在想要開始準備112年的特種考試退除役軍人轉任
: 公務人員考試,想要一般民政,現在還有三年的時間可以準備。
: 請教各位前輩,有推薦的函授班嗎?還是自行買書、看考古題就好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2.188.14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Examination/M.1594570216.A.4FC.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