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範:未來,先確認目標】
在談規範制訂之前,除了「融洽的親子關係」要建立,還有一個重要的觀點要先被確立,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課業要求」的目標是什麼?
如果父母的目標是:成績優異,考取班上前三名,段考均需要在95分以上。
這個目標非常清楚,如果孩子的天資聰穎,想要朝這個目標邁進,理應不會是太難的事,遊刃有餘的孩子,還能空出許多時光,父母亦能與孩子在假日保有融洽又緊密的親子關係。
但,若孩子的學習狀況是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去努力、練習、寫評量,必須花費所有精力去投入學習,才能換來優異的成績,這樣的孩子,父母想必會擔心孩子一旦鬆懈,課業就再也追不上排頭的成績,為了讓孩子永遠名列前茅,肯定會挪動所有空閒時光,提供給孩子讀書、學習、複習、預習、補習、寫評量,這麼一想,孩子的時間自然而然被填滿,親子時光又能從何處培養?
因此,規範的制訂,究竟是為了讓孩子得到學業成績的高分,還是為了讓家庭更和諧,得與失,衡量之後,才能明白此番選擇之後,我們會得到什麼,以及,會失去什麼,這些都是選擇而來的。
不管父母選擇的目標是什麼,當孩子終於得取功成名就時,我深信父母會為孩子欣喜、會為孩子感到驕傲,但當孩子挫敗或困頓時,我擔憂的是,我們是否已經做好了父母與孩子連結的網,讓孩子安全的降落?
唐鳳,一個從小就展現天分的天才,她是個耀眼的天才,不用費勁讀書,就能永遠的名列前茅,但看過她的採訪報導的人都知道,世界是容納不了真正的天才,因此唐鳳的求學之路,比一般人更坎坷艱辛,因為成績太過優異,遭到同學霸凌,小學六年,轉學六次。成績優異的唐鳳,承受著外界不能明白的困境,而她又是靠著什麼樣的信念,支持她一路挺過來?
唐鳳說:母親,是我生命中的救星。
一個成績優異的天才,也會有挫敗困頓的時刻,所幸她的母親一直站在她身後,為她織起一張溫暖的親子網,支持她轉學,支持她考試交白卷,支持她走一條只有唐鳳能走的路。
唐鳳的母親,溫柔的接住了困頓的唐鳳,於是我們才能有今日的IT大臣。
今天清明連假第一天,藉由唐鳳求學歷程的故事,學習連結孩子,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愛與幸福中成長。
==================
媽媽是我生命的救星/採訪:陳雅林
#原文連結:https://reurl.cc/1gplGW
「慘遭霸凌的資優生童年」
到底,天才是怎麼形成的呢?
唐鳳的爸媽都在平面媒體工作,非常喜歡閱讀,這也使得唐鳳從小就被很多書籍環繞,她覺得書上的文字充滿魔力,加上罹患先天性心室缺隔,不能做太多戶外運動,所以待在家裡的時間很多。她通常接觸到什麼書籍,就一頭栽進去研究,當然,剛開始不識字,唐鳳必須靠長輩念給她聽,但由於天資聰穎,識字能力快,五歲就開始閱讀各國經典著作了。
幼稚園的時候,父親常常牽著唐鳳的手,一邊散步一邊跟她談論蘇格拉底、因式分解以及矛盾集錦(就是數學的六個領域:邏輯、機率、數、幾何、時間及統計之間的矛盾),這些高等數學的概念讓年幼的唐鳳非常著迷。
「反正數學用到的文字不多,它大部分是方程式,我覺得這是比較容易掌握的。」唐鳳居然認為方程式比較容易掌握,我想這對大多數數學不好的人來說,會倍覺受傷。當時的她,解方程式就好像是在玩遊戲過關一樣,不斷地征服關卡、挑戰難題,讓她一路進階到九元一次方程式,這是三歲到七歲的時光。她說:「我小時候也不是什麼都看得懂,之所以會多種語言與經典,都是跟家人對話學習到的,但對於數學和音樂,就覺得很有興趣。」
漸漸的,熱愛數學邏輯的唐鳳,對家裡的一些電腦程式設計相關的書開始感興趣,但家裡沒電腦,於是,她用原子筆畫出一個鍵盤,再用鉛筆畫出電腦螢幕上的反應,自己在紙上按一按鍵,然後再擦掉螢幕上的鉛筆做出不同的反應,用這種最陽春的方式開始寫程式,爸媽看不下去,兩週以後就買電腦給唐鳳了,從此探索之門大開,等於,唐鳳從小的學習就是從自己的興趣開始的,而且自學,這種學習完全沒有邊界。
但這一切,直到上了小學、進了體制,她才發現處處被制約在同一個框架裡,自己反而跟學校格格不入。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她已經可以解出聯立方程式,而且當老師教一加一等於二時,唐鳳舉手跟老師說:「那不一定,如果是二進位的話,一加一就不等於二」,當場讓老師很難招架,後來老師乾脆要她每次上數學課時都去圖書館自己看書,唐鳳從此被從團體中隔離出來,她開始意識到自己跟其他人的不一樣。
第二名的同學竟然希望第一名的唐鳳死掉
當時學校透過資優測驗,已經確認唐鳳的智商是屬於最高等級,於是詢問唐鳳的爸媽是否讓孩子轉到有資優班的學校?唐鳳與媽媽討論,覺得嘗試新環境也不錯,但萬萬沒想到,資優班裡扭曲的競爭,徹底擊垮了唐鳳,第一名的她,被霸凌了。
「因為當時資優班裡有一位同學,常常考第二名,而只因拿不到第一名,回家就會被家長打罵,於是,這位同學憤恨不平地來嗆我說:『如果你不在這個世界上,那我就是第一名了。』……」第二名的同學竟然希望第一名的唐鳳死掉、消失,這是多麼可怕的詛咒。
不只如此,同學們為了考好成績,有一次趁老師不在的時候,伸手搶她的考卷想要抄答案,但唐鳳不想讓同學看,就拿著考卷逃跑,四、五個同學在後面追,最後跑到摔倒在地上,同學上前補了一腳,導致她撞牆昏倒。
這一年著實難熬,唐鳳經常在半夜做惡夢,不但會驚醒大哭,甚至還出現自殺的念頭。她很不快樂,會把自己關在房間裡哭,最終痛苦地跟媽媽說:「我不要上學了。」母親眼看自己的小孩都想自殺了,當然支持孩子休學,小二下學期,唐鳳就再也沒有去學校了。
之後再度轉學,這回轉到台北市指南山區的一所迷你小學念小學三年級,雖然環境與資優班比起來相對友善,但依然無法滿足唐鳳的學習需要,唐鳳母親開始另外幫唐鳳找尋學習資源,也開始支持唐鳳部分時間在家自學了,自己擬定學習計畫。總計小學六年,唐鳳就轉了六所學校,她現在會開玩笑地說:「我每個小學都只待一年,這樣的轉學法,剛好使得我都不用做暑假作業,這是最開心的地方」,狀似幽默輕鬆,但其實這段過程也是斑斑血淚,尤其包括父親的不諒解。
人與人之間,不該只有「競爭」
當時爸爸曾經認為唐鳳應該要有能力去面對群體生活的困難,並且解決它。這造成親子之間的衝突愈發劍拔弩張,逼得父親最後遠走德國修習博士,暫時逃離這個高度緊繃的教養問題。而唐鳳的母親則到處找尋資源,來因應唐鳳旺盛的學習力,像是台大數學系教授朱建正,他是三個資優生的爸,很能了解同樣天賦異稟的孩子思維,他和唐鳳每週有兩個小時在研究室聊天;另外,媽媽還帶著小學三年級的唐鳳到楊茂秀博士所推廣的兒童哲學「毛毛蟲哲學教室」,在這邊,她遇到的老師是輔大哲學研究所的研究生陳鴻銘,雖然年紀相差很多,但兩人卻不斷地進行批判性、關懷性與創造性的對話與思辨。還有一位楊文貴老師,也幫唐鳳到大學社團裡找一些擅長數理的大四學生,跟小三的唐鳳討論數學。
重新接觸數學和哲學的唐鳳,身心靈似乎比較安定下來,媽媽再幫孩子轉學到新店山上一所迷你小學,這個學校標榜與大自然親近,校長很樂意讓唐鳳以不同的方式的就學,後來唐鳳就從四年級直接跳級到六年級,而且一週只要去三天就可以,這時候的唐鳳愛上讀詩、寫詩。
後來小學六年級的課程都修完了,媽媽帶著唐鳳到德國去找爸爸,就留在異鄉重讀四年級,當地老師明白唐鳳的數理優異,因此數學作業都可以不用寫,老師全力幫助唐鳳學德文,兩個月的時間,她就能聽說讀寫德文了,真的是天才,後來她又繼續跟著同學一起學法文。
在德國的歲月,很開心,更難能可貴的是,父子情感漸漸修復,唐鳳認為,是德國的自由適性發展教育環境改變了父親。
她回憶著說,「當年我在台灣念小學,每個學校都念不滿一年,這確實比較不尋常,從父親的角度來看,他也不知道要怎麼看待自己的小孩,是一個完全非他小時候所學到的那種直線成就取向。我想,他在德國待了一年後,大概也慢慢了解,看事情本來就有很多的方法,也不需要一定要去迎合體制或衝撞體制,總是可以找到新的路。所以,後來是父親改變了!」
「但畢竟父親曾經希望你能設法留在體制,去勇敢面對困難、解決困難,妳怎麼跟他溝通這件事的?」
「當時我是用體育選手做比喻,像是舉重,在那個舉重選手適合的量級去舉重,是在鍛鍊肌肉,但如果越級,就是超過量級,硬要去舉重的話,不但鍛鍊不到肌肉,而且可能傷筋動骨,可能會一生都沒有辦法從那邊恢復。所以,我想每個人的承受力還是有限的!」
這樣的比喻,感覺像是揠苗助長,但唐鳳想說的是,把人放在不對的環境就是很窒息,他更具體的描繪:「好比現在把你裝到一個八歲小孩身體裡,然後要去每天去上學二年級,你也會受不了的!」
結果,唐鳳一家四口和樂地在德國生活,一下子一年就過去了。德國小學是四年制,唐鳳已經念完四年級,那下一步呢?德國老師想推薦資優的唐鳳去一所明星中學就讀,另外也有來自美國的華裔訪問學者提議讓唐鳳去美國名校就讀,但一直有思辨能力的唐鳳卻自己做出決定—她要回台灣,要在自己的土地長大,理由是,她要做台灣的教育改革!
怎麼回事呢?小時候歷經霸凌的唐鳳,一再思考,那位希望她死掉的第二名同學為什麼會有這樣仇恨極端的態度?她的結論是,八歲的孩子不會自己想像出這樣的講法,一定是家庭給她「人與人之間要相互競爭」的想法,因此她說這是整個結構性的問題,她希望能解決這個問題。思考的過程,她看了很多兒童心理學的書,想著:「我未來如果能夠投入教育的話,我要把這種結構上的狀況解決掉,不要讓大家覺得只有一種價值叫做競爭!」
於是,唐鳳回來台灣,再念一次六年級後,升上國中,當時的校長杜惠平與唐鳳深談過後,特許她不用每天到學校,只要有參加學校考試、可以記錄成績即可。那麼,不用上學的日子,她就到大學去聽課,不但聽了許多政治系、法律系和哲學系的名師課程,她的海量閱讀,更讓她浸淫在各式各樣的經典大作裡,而拜網際網路崛起之賜,唐鳳更自在地認識了一大批台灣的電腦天才。
「我十二歲第一次寫比較大型的程式,當時有一些清大、交大的研究生在虛擬世界裡面教我怎麼寫,就像是請家教一樣。」唐鳳回憶著說。
「那他們一定不知道這個寫程式的人只有十二歲?」我好奇電腦彼端的人恐怕不知道電腦此端是個孩子。
「對,但我在某些地方也會主動講我只有十二歲,但對方很多人不相信」,對唐鳳來說,年齡完全不是個問題,於是她發現,幾歲這件事,是看自己怎麼設定,「我如果表現得很幼稚,人家就把我當小孩;我如果表現得很成熟,人家就把我當大人。後來,我發現,他們是覺得我是一位很喜歡裝小孩的大人,哈!」看來唐鳳成熟到反而被動變成偽裝能力超強。
我沒有要PASS
而她能完全脫離學校的制約,是在國中二年級,儘管唐鳳可以不用到校,但校長希望她能參加考試才能有成績紀錄,但每次唐鳳都是交白卷。
「交白卷就零分耶!」我不解地問。
「那同學就沒有什麼可以抄的!」唐鳳還是覺得,「成績是自己的成績,為什麼要給別人看」,看得出幼時的霸凌讓她傷痕很深。
「那零分,你要怎麼PASS ?」我再問。
「我沒有要PASS 啊!」唐鳳這麼一答,瞬間讓我自慚形穢,覺得自己是否落入成績主義與升學主義的窠臼裡了……。
正當心頭為之一震時,她又說:「因為當時我國二的時候,校長已經跟我說,我之後其實不需要去學校,因為我自己有一套不需要學歷也可以做學問的方法,校長很支持我。但因為我那個班級是自願就學的實驗班,這個班之後會上哪個高中,完全是靠在校成績來決定的,如果我國一成績太好,國二不交幾張白卷拉下來的話,會影響到其他班上同學的升學。」
喔?原來唐鳳的交白卷,是為了避免同學的升學受到她成績太高的比例影響,果真,在校園體制裡,她的學習得處處考量到別人的處境……後來唐鳳就輟學了!
其實,唐鳳當時多次參加科展比賽奪大獎,早就可以保送建中了,但她就已經不想再待在體制裡了,當時她有建中的朋友直接跟她說:「你不用來讀建中,因為你自己就已經有研究方向,自己一天想要研究個十六個小時都可以,但如果去念高中的話,一天就會被學校綁住八小時,還得被迫分神去應付別的事情,何必如此呢?既然已經有一個清楚的學習計畫,就執行它就好了!」
母親是我生命中的救星
接下來,開始完全自學的日子,網際網路上,唐鳳自由地向來自全球各地的高手學習,當時她的朋友群都是電腦很高竿的大學生,她也開始投入自由軟體運動與開放原始碼,朋友非常均勻地分散在全球每個時區都有。到了二十四歲,比較有能力旅遊了,唐鳳兩年內飛了超過二十個城市,一一去拜訪世界上她早已交流多時的高手朋友,自由學習真的讓她更如海綿般的吸納各家門派的技藝一樣,非常如魚得水。
「母親是我生命中的救星……」
唐鳳的母親李雅卿,曾經擔任《中國時報》記者和專欄組副主任、《商業周刊》副總編輯,法律研究所畢業,在媒體工作上的表現傑出,但為了專心陪伴天才兒子的成長,兩度辭掉工作。
「你最感恩媽媽的是當人生遇到哪些狀況時,她指引你往前走?」我問。
「一個就是我小學二年級被霸凌後決定休學,媽媽支持我,她跟我說:
『休學就休學,沒有關係,老師那邊,媽媽會去處理。』而我就是那個時候開始看兒童心理學的書,想搞清楚同學怎麼會變成那麼愛競爭的樣子。」
唐鳳回憶,「如果不是由我母親擋著學校的話,其實按照強迫入學條例,我其實不能不去學校,所以這個是很重要。」
小二的資優班就學歷程,是唐鳳人生最大的噩夢,當時包括唐鳳的弟弟唐宗浩也三歲了,兩兄弟經常會打電話找媽媽,牽掛的問題愈來愈複雜,於是,唐鳳家開了家庭會議,看是要爸爸還是媽媽辭職回家陪小孩,畢竟這兩位家長都在同一家報社上班。投票結果三比一,媽媽三票,兩個兒子都要她陪,爸爸得到的唯一一票是自己投給自己的,所以大家尊重這個民主結果,由媽媽離開報社,開始在家教育小孩。
走過生命幽谷,唐鳳非常感恩母親:「我小二休學,媽媽決定辭職陪我成長後,她有類似用兼職的方式去《商業周刊》工作,但是後來發現我休學之後,其實需要的不只是有人陪著,而是需要能找到更多的老師來帶領我,這個時候她在《商周》那邊可能也沒有那麼多時間,所以她等於是為了我辭職了兩次!」唐鳳的眼光閃爍著對母親的感謝之意,如果不是媽媽的陪伴與帶領,她不知道自己會陷入怎樣的痛苦深淵。
現在的唐鳳,享譽全球,身心靈都綻放出自由與自信的光芒。回想自己人生最難熬的歲月,就是八歲小二被霸凌的那個階段,尤其,當時原本很疼她的阿嬤和爸爸都要求她對於困境「再撐一下」時,她覺得簡直是世界末日、極度不舒服,所幸母親的即時全力救援,讓孩子展開精采的人生。
「那你第二次覺得要非常感謝媽媽是什麼時候?」我問。
「再來就是在國中二年級,我決定考試交白卷,完全放棄學歷!」
「媽媽馬上就能接受你國中肄業的學歷?」
「沒有,就算是母親,也很難接受這樣的行為。所以當時我就直接去找杜惠平校長,杜校長很開明,他說沒有問題,教育局那邊他來幫我處理,意思就是督學、體制什麼的,我們都不用擔心,他就是幫我擋著這樣。那麼,當杜校長採取了這個態度之後,我母親也就OK了,這也很重要。」
唐鳳生命中的貴人救星,真的都扮演了極為關鍵的角色。
🔥 2021父母教養手冊《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https://reurl.cc/A8Vj8p
🔥 2021年9月台北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1gGbAX
#高雄工作坊11月6和7 (活動未上架,目前開放三人以上團體報名)
#台中工作坊12月11和12 (活動還未上架,目前開放三人以上團體報名)
輔大心園暑假 在 許景泰-Jerry粉絲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揭露!回憶自己過去,那些年少時的故事
試著串起過去的自己,對我造成的影響...做點回憶、反思和紀錄吧!
.
第一時期:幼稚園的自己(#冒險的心)
1)拿到『國際兒童繪畫佳作』,那時我還是懞懂無知之年,以為自己未來會成為『漫畫家』。長大後:當然,我沒成為職場漫畫家(這個夢一直做到小學畢業才結束),但對美術、設計、漫畫總多了一點「高敏感」。回想這段過去,後來對於我大學做SOHO接網頁設計案,或是現在對於設計有一些想法,似乎直接和間接都有了影響!
2)幼稚園中班某一天的下課,同學都跑出去玩了,我卻找了我一位從小到大的摯友,把全班抽屜內的圖畫紙,給全部摺成紙飛機,一上課同學傻了,老師火了。當場被揍了一頓!長大後:這段作為一直深刻在我腦海,偶爾還會拿出來想,我覺得這段小惡作為,讓我長大總想做些有點『冒險』的事情多少有些關係。
.
第二時期:小學的自己(#培養領袖特質)
1)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我就做了整整六年「班代」(也不知道為什麼壟斷了這個職位)。那時小學一個年級有四個班級(忠、孝、仁、愛),每過幾年就要換班,總共換了三次班級,一班50多個人,我依然還是做班代。長大後,我回數自己當班代的經歷,大學、碩士也都擔任過班代。這事到底造成了我什麼影響呢?創業、做領袖、顧問、老師...。
2)小學一~四年級,我的功課都算不錯,一直有前五名,但五、六年級之後,我就開始代表學校參加各種競賽,從畫畫、躲避球、演講、田徑...一個禮拜上五天課,我因比賽緣故,經常有1天到2天就不在學校,雖然幫學校得了不少獎,又得了模範生,但無法趕上課業,功課從此就在第十名上下徘徊,這也影響我後來的國中學習狀況。長大後我有時會想,如果只要把書唸好,不要有這麼多比賽,會不會現在的我也會很不一樣?但往好的方面想,我之所以現在『上台』不會緊張,而且非常「習慣」,或許當時在比賽起跑線上,等候槍響時,我得適應每一刻的壓力與緊張有關。
.
第三時期:國中的自己(#聯考落榜是必然的)
國中課業壓力大,成績一直在班上11~15名的我,其實有點不太在乎功課。我愛打籃球、打桌球,我拿了國中的桌球冠軍。當時學校沒有桌球校隊,還因此成立了校隊,我自然也代表比賽,當然練習不足,自然沒得名。課外,也愛打籃球,當時著迷『灌籃高手』,大家都愛模仿『公牛飛人喬登』,我自然也不例外。國中後來做了「能力分班」,我雖分到『A段班』但國三成績,基礎打不好,就早已趕不上了!後來高中聯考不佳,去讀了私立學校。長大回想這段歷史,我其實從不後悔,當時很快樂的過國中生活,我的導師不是那種填鴨式教育,我成績不算好,依然沒放棄我,我後來想,這也是我後來很能體會:「為什麼讀書很努力,為何始終讀不好的人?」因為,我當時就是如此。死磕書也不是沒有,但基礎就已不穩,學校課業也沒因人而異,我在A段班只是被拖著走,最終結果不佳,就機率來說,這是必然的結果,沒有奇蹟發生!
.
第四時期:高中的自己(#模糊的記憶)
高中的回憶是最模糊的。我讀私立高中,全班男生,最快樂的還是下課可以打球,我算乖,不打架也不會做出脫軌的舉動,讀書雖不怎麼行,但成績還算過得去。高三那年,我想我注定會重考,結果上帝命運沒如我的安排,我考上了輔大夜校,爸爸雖對我失望,但想想畢竟我是他兒子,有個像樣的學校讀,只要不學壞,學有一技之長,我想爸爸也就欣慰了。
我還記得,我填自願是大姐陪我填的。大姐從小功課就好,功課從不必爸媽擔心,而我就是那個唯一得擔心的兒子。大姐很有耐心的陪我選填我想讀的科系,說實在,當時我只想開心讀完大學,後來選填「大傳系」,一方面是是輔大夜校分數最高的科系,另一方面就是聽說『大眾傳播」真的比較有趣、好玩。長大後,我回想國中、高中聯考我都是感覺努力了,但最終都得到『落榜』結果。
我想想,其實若這叫做短暫『失敗』,那麼現在創業十年多來,我之所以有這麼多勇氣,應該是我更珍惜擁有自己得來的成果,失敗不可怕,因為我曾經因為落榜被責難,也被自己看不起,但我從不失去信心,因為我媽總給我勇氣,我大姐、二姐也常給我這小弟鼓勵。爸爸後來,看我愈來愈有長進,也逐漸肯定我。 人生,早點遇到挫折是好的,這點事在當時看來蠻嚴重的,但後來回頭看看,只是笑笑,我自己當時只是看不懂自己為何?找不到人生方向罷了!還好,我沒放棄過自己,幸運的是,總有人在你身旁為你打氣,看好你的未來。
.
第五時期:大學的自己(#第一名畢業)
讀輔大夜校當時改制成五年,因為晚上才上課,白天多的時間就屬自己的了!我立定心志,要修好三個學分:學業、愛情、社團。
大一暑假,我去了最後一屆成功嶺,雖然只有不到30天,但我比較能感受自己該對自己負責,像個男人是什麼回事!大二暑假,爸媽讓我去了一個月紐約遊學,我發現自己是井底之蛙,這世界如此之大,我卻像青蛙一樣,以管窺天,從沒覺得自己應該好好闖一番事業。大二升大三那年,我把我的白天和晚上行程排得滿滿的,二、四去飛碟電台打工,一、三去巨匠電腦上課,然後其餘時間『玩社團』,後來還幫系主任,搞了輔大第一個電台『輔大之聲』。
人開竅有時是一瞬間的,我大三開始,學業成績都是維持全班前3%,後來兼差做網頁設計,設計的電台網站成了全校第一,後來兼職到了媒體觀察基金會做事,搞了『電子報』,學會舉辦記者會、做大型活動,寫專欄文章...,當時從早忙到晚,就像自己開業一樣,社團、學業、打工...。對了!
後來我又莫名其妙當上了班代,最終我畢業時,成了日夜間部,唯一考上政大廣電所得,同時我也考上了元智傳研所,台大新聞所差了0.7分。我拿了聯合報王惕吾獎學金,拿了文學院斐陶斐獎(每一學院,每屆得推選三人,最終我成了該年度第一位學院獲獎者)。
我大學跟同學也拿了新生杯籃球冠軍,也圓了我的小小籃球夢,後來再一次三對三籃球時腿摔斷了,能力大減,上場時間也少,這也許是最大遺憾,但也因此,我少了一年多得兵役期。回頭想想這段人生,起伏挺有趣的,後來這段延續到我碩士,一樣精彩的再過了我政大碩士三年!
.
第六時期:碩士的自己(#無所不學)
我雖攻讀的是政大廣電碩士學位,但研究所三年來,我去企管碩士班修行銷學,科管所旁聽溫肇東老師的創新創業課,還到了台北藝術大學修了9學分的研究所課,分別跨了傳統藝術、戲劇管理、電影創作三個研究所(各修3學分)。我為了確定我是否想繼續攻讀博士,也修了一門博士班的課(方念萱老師),後來我發現,博士班的人生實在太無聊了,高分修完,就知道自己不適合走上研究之路。
碩士發表了三篇論文,其中最後一篇論文,我到了上海去做田野考察,當時還好有住在上海的表哥表嫂照應,讓我可以在上海生活一個月,每天感受上海快速奔飛的成長,可惜我沒留下來,我回台灣把論文寫完順利畢業了!口試很順利,大概是因為我的論文,跨了三個領域(城市史、電影史、政治經濟),感謝我的指導老師盧非易,二位口試委員馮建三老師、阮慶岳老師給予鼓勵。這段研究所生涯,給了我後來很多養分,特別是我懂得寫、懂得跨領域思考、懂得說,更懂得如何做!
因為我還是在碩士期間,卻外面兼差工作,怕脫離社會太久,這讓我一直讓所學與工作一直有所交集,不至於不知道自己所學為何?如何學以致用?
.
最後,我想了蘋果創辦人.賈伯斯曾說的一段話:「你無法預先把現在所發生的點點滴滴串聯起來,只有在未來回顧今日時,你才會明白這些點點滴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所以你現在必須相信,眼前現在發生的點點滴滴,將來多少都會連結在一起。你得去相信,相信直覺也好、命運也好、生命也好、或甚至是輪迴。」
#回憶紀錄
輔大心園暑假 在 洪鈺釗 Yu-Chao Hu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108桃園全運會落幕
第八次全運會參賽
上一屆宜蘭全運後學業終了、步入教職工作、結了婚有了小孩、邁入人生下一個階段,沈溺在這樣樸實無華簡單的幸福裡,訓練與競技便一直擱在一旁。
這之間只有偶爾陪陪學生們跑跑課表,暑假期間跟隨台北市前往山東移地訓練,不扎實的訓練更讓我對競技與比賽失去了動力。
很多人一直詢問我真的要最後一屆了?再拼個幾屆賺賺奶粉錢之類的。
我必須說這是一個Everything or Nothing的遊戲,即便你投入了很多你也不知道兩年後你是否能站上頒獎台上。對於外在動力大於內在動力更多的時候,我很難說服我自己堅持下去。
而所謂的內在動力,是一直以來我追求自己在競技場上有更快的成績、達到更高層級的比賽,但對於現在的我來說已經越來越難,外加有了工作有了家庭會將這樣的動力會轉往其他重心。外在動力則是這樣的競技背後能帶來的“好處”,我想佔最大部分的就是獎金吧。
的確,獎金真的可以讓生活過得更好些,但如果只因為獎金而去拼搏...我想這不是競技了,應該不會有選手去奧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得名拿獎金。
這,只是得名後的附加價值了。
回到今年全運會
年初為了選拔開始練習,畢竟在台北市中距離項目中能入選便要有一定的成績,練習有一餐沒一餐,很多時候也都是配合著學生練習一起,幾場比賽都是非常的不穩定,在1:54邊緣遊走。
四月五月的賽季看到後面的年輕一輩好手們紛紛突破成績,讓我覺得好像要追上他們有點難,在五月中前往日體大再次讓我成績回到1:52,只是感覺不是那麼扎實。
五月底的國邀賽,兩位日本好手與今年剛冒出頭的高中新秀朱茗漢讓我連上凸台的機會都沒有,更加挫敗的是我原本優勢的後段速度完全沒有辦法發揮。
七月份跟隨台北市前往山東移地訓練,這時全運會已經倒數一百天,時間緊迫我的訓練時間也越來越少,針對這僅剩不多的時間寫下了一些訓練計畫,雖然我不知道能不能照著這個計畫完整的走下去(事後證明計畫永遠都趕不上變化,好在結局是好的)。山東移地訓練期間我只把重心放在體能恢復,而這短短的三週也真的不簡單的跑了近400公里,身體也逐漸適應了訓練量。
八月初回台後緊接著跟著學生以及師大前往每年必去修行的清境,但今年可能邊帶著學生邊練習,感覺我做的訓練只有達到七八成。下山後也開始為了接下來的比賽開始專項訓練,可能也礙於必須自己練習以及刺激不夠,到此我覺得我的百日訓練計畫開始落後了。
九月份的秋季盃,驗證了我的成績還是停留在154,唯一能慶幸的是好像我的身體疲勞感沒有那麼嚴重了,感覺可以兩天內跑個一兩次154,但這遠遠不夠的。
全運的倒數三週,我回到師大開始為了全運會衝刺,這邊有著今年中距離最強的訓練陣容了,區運十連霸的林淑惠老師精心規劃的訓練菜單,千五冠軍及第四名的陳彥維、曾廷瑋,擠進800決賽陣容獲得第七的曹苡証,還有跟我們一同訓練的輔大夥伴陳彥霖,熟悉的地方、熟悉的訓練以及熟悉的人,讓這短短幾週的衝刺班讓我漸入佳境。
當此次選手名單出來時,便迅速的編排了預賽的分組可能,腦海中轉過了幾種可能,如同編劇般,最後真的在比賽中一一上演了。年紀可能就是一把雙面刃,缺點是我的能力大不如前,但另一面就是我的經驗以及場上的變化總能在賽前先抓到個七八成。
會不會緊張?很多人問我,即便每天跟我相處的老婆大人也是。賽前的壓力似乎都沒出現在我身上,反倒是她比我還緊張,很緊張我的訓練狀況、比賽比不好。
我說,
即便是妳,認識我的時候也是我最好的時候,現在場上關注我的人有絕大部分的人也都只知道我最好的時候。但我一點也不擔心輸,因為我也經歷過很長沒有贏的時間。對於你們看到我輸的失落,一定會比我自己更大。
坐在道次箱上,看著台上的老婆抱著小孩,又或許是知道接下來的兩圈過後我的人生又過了一檻,內心突然激動了起來,怎麼有種眼匡莫名濕濕的感覺。真的!這幾十年來我真的很享受在這跑道上奔跑的感覺,很感謝在條路上遇到這麼多的人,關心著所有的選手們。
這是個終點,
但也是告訴我必須要開始另外一個起點。
在另一條路上我也會繼續努力,與大家相伴!
-\-\-
最後
很多很多的感謝
感謝我的家人願意相信我資助我讓我在跑道上發揮,也謝謝老婆 楊書淳 Always be Strong. 成為我最強的後盾,讓我能專心訓練。
感謝 Chih Yeh Chic Li Liu 老師讓我在高中遇到你們,這讓我的人生從此不一樣。
感謝 林淑惠 蔡尚智 老師在這幾年的訓練,以及給我很多的幫助。
此外還有 朱明芳 老師 Chuyi Weng 學長高中讓我跟著一同訓練。
還有許多曾經幫助過我的老師們(沒能一一標記各位老師,但在此還是非常誠心的謝謝每一位老師)
感謝
勁跑的會長、北大的會長讓我有很多學習的機會。
感謝 ASICS Ziv專業型運動太陽眼鏡 Unix氣壓式按摩器 Garmin 森林跑站 RunBase SmartCare Pilates Studio 群康彼拉提斯 真男人文創商行 及 洪爸爸洪媽媽的贊助,讓我訓練無後顧之憂。
感謝台北市體育局、教育局、體育局運科中心、全運會教練團、防護;中華民國田徑協會、臺北市體育總會田徑協會讓我這幾年的比賽有最好的資源去競爭。
感謝 臺灣長跑競技網 臺灣長跑競技網 的每一位站長,邀請我進入一起為臺灣長跑盡一份心力(雖然我沒出什麼力)
最後謝謝還有許多沒能一一感謝的人,以及那些年我們一起在跑道上互相競逐的對手們,場邊加油的觀眾們、裁判們
更重要的,正在觀看並追蹤我的你們
謝謝!
#競技選手生涯畢業了
#未來我依舊會以不同角色
#不同身份
#在場邊與各位相見
#偶爾腳癢上場跑跑也請善待我老人家啊啊啊啊
照片來源 Wc Ts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