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小學堂─學員分享》美好的起點~台電 客服 嘿咩
跟著地圖,我知道自己找到了啟點,打開寫作小學堂的大門。
進了寫作小學堂,處處感受到老師們的用心,課堂上解說詳細,講議編排淺顯易懂,讓人很清楚重點在哪,從思考到下筆,從架構到修辭,在老師們帶領下,一步一步走著,找到寫作的入口。
第一次這麼靠近寫作,我彷彿發現新大陸般驚嘆:「哇!原來可以這樣寫啊!」
我的心蹦蹦敲打著,眼睛閃閃發亮,整個人活了過來,像是冬眠許久的熊,終於從洞穴中探出了頭,到處聞聞看看,用以往沒想過的視野,重新認識這個世界。
開始動筆後,我咬著手指頭,抱頭苦思,似置身在白霧濛濛的森林中,被思緒絆住腳,蹣跚的走著,而無情的秒針滴答滴答在鞭策:「快點!快點!」
我越焦急越在迷霧中兜轉,找不到出口,理不出頭緒。
心灰意冷之際,腦中傳來嘉玲老師柔軟的嗓音:「你有什麼感受?」
一記當頭棒喝,我靜下心來,打開五感,一個一個仔細觀察,思索著答案,文字緩緩浮現,而對待姍姍來遲的文字,需要好好的梳理一番,透過各揰不同組合的排列,找出最有魅力的配對,文章看起來更能吸引人。
文章逐漸成形,要交作業時,我緊握滑鼠,手心微微出汗,遲遲無法按下送出鍵,面對內心巨大無比的黑洞,渺小的自己躊躇著,不敢往前踏步。
我想起第一堂課,老師開宗明義說:「學會寫作,是鍛鍊勇氣最簡單的方法。」
那時沒把這句話放心上,直到跌跌撞撞繞了一圈,才深深體會到,原來,把心安靜下來,向內挖掘,注視赤裸裸的自己,是這麼不容易的事,而再把這份赤裸裸攤開,放在別人面前,更是需要勇氣。
跨越寫作的重重關卡,我筋疲力竭。
老師們一眼看穿我的脆弱,溫柔的鼓舞、肯定我努力的方向,並個人化示範,如何細膩表達出情緒的轉折,修改處細心標示出來,一目瞭然。
在老師們輕柔的春風吹拂下,我的心田長出了小小的、軟軟的,是勇氣的幼芽。
寫作像是電影《哈利波特》中的意若思鏡,它可以照映內心深處最強烈的渴望,當我巍巍顫顫的站在寫作前,看到文章中的自己,抬起發抖的雙腳,勇敢地踏出了一小步,朝著自己想去的方向前進。
從寫作小學堂中,獲得很珍貴的禮物,謝謝老師們認真付出,給了我美好的起點,可以看見黑暗中希望的光,現在我知道「啟點」在這了,我會一直回來。
最後,獻上六顆星的感謝,我會持續訂閱、按讚跟分享,還有五顆星的評價。
================================
[ 12/5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10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topic/9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s://pse.is/NE3QN
【線上課程】《內容為王》~文案・腳本・訪談製作實戰秘笈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10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NmjFDTyCOE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user16611.piee.pw/3levqu
【線上課程】《專業有價》~幫你兌現個人價值,讓客戶自動上門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8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gzZ4gloxB9M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3ch4rm
【線上課程】《提升你的心理免疫力》~駕馭壓力的五大策略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7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_YT1fDZYmTc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wugyq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4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成為你想要的改變》搞定拖延與分心,找回掌控感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9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09k1c-8GUg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3g4mjq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3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2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線上課程】《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
啟動接觸、開啟話題,你需要有一顆願意欣賞的心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6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3hUVtIhDZE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QWLR2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1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新平台露出】受夠YouTube廣告?!
這裡讓你專心學習:https://odysee.com/@%E5%95%9F%E9%BB%9...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Himalaya收聽~https://www.himalaya.com/ekoob
在MyMusic收聽:https://reurl.cc/Grb5XZ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轉折修辭 在 BIOS monthl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從耽美文學到 BL 動漫影劇,強暴場面幾乎成為一種定番,其中包括主角之間的強暴,還有來自第三方對受君的強暴。例如人氣很高的《鳴鳥不飛》就是後者的案例。
⠀
⠀
在《BL 進化論》這本書中,作為長年的 BL 研究者,作者溝口彰子就曾提到:「在 BL 宇宙裡的強暴並不是惡意的性暴力,而是在一種獨特又荒誕的過剩愛情表現前提下產生的行為。⋯⋯為了要突顯『終極之愛』的主旨,那些以『我』自居的女性 BL 愛好者在修辭上一人分飾『攻』、『受』兩角,為『終極之愛』而激辯。這種強暴並不是現實中的強暴,而是一種修辭辯論。」
⠀
⠀
這也是為什麼「非合意性交」這件事在 BL 世界中成為部份腐女的快感來源。兩個直男在非兩情相悅的情況下發生關係,從「真正的」性愉悅中覺醒自己再也(已經)無法愛男人或女人,而是「非眼前這個人不愛」,其過程通常幾經磨難,且需要透過攻的強勢與受的被動來完整兩個極端位置的辯論,缺一不可。
⠀
⠀
而《近距離愛上你》的永傑幸司 CP 之所以在中後段變得「有點怪怪的」,也是因為沒有建立起如上述所說,只在 BL 語境中成立的「終極配對神話」。哥哥幸司擁有腐劇界少有的「同志」身份 —— 意即在性傾向上只喜歡男人,也曾經和別的男人有過情感關係。這樣的受或許是試圖在 BL 劇中做出革新,但在被攻硬上之後產生愛情,甚至為了和形式上仍是家人的「弟弟」繼續走下去,不惜掀起家庭革命後,失去了受這個角色的功能性,而 BL 觀眾最在意的「終極之愛」辯論因此消失。
⠀
⠀
閱讀全文 ➤➤ https://bit.ly/3xIk4eq
⠀
⠀
對腐男腐女觀眾來說,哥哥並非「終極配對」的信徒,是邏輯上的巨大滑坡;對同志來說,哥哥接受弟弟的情感轉折太生硬,無法抵銷弟弟過去的性侵行為。以上種種讓兄弟組成為開高走低、兩面不討好的故事線。就算要無視兄弟組的 bug 硬嗑下去,「直掰彎組」的戀愛觀脆弱到難以作為觀眾精神上的支柱,對於「愛情關係」的探究也淪為膚淺化。舉兩個例子:
⠀
⠀
蕭立呈意識到自己喜歡上藤沐仁,在泡湯時突然開始撫摸對方的裸背。
⠀
⠀
藤:「你幹嘛?」
蕭:「你的背很光滑欸,還反光。所以我就想說摸一下啊。」
藤:「你知道如果我是女的,剛才泡溫泉的時候,你對我的舉動就是性騷擾。」
蕭:「所以,如果你是男的的話,就不算性騷擾了嗎?」
⠀
⠀
看著開始接吻的兩人,崩潰のME:「都是!都是!都是性騷擾!!!」
⠀
⠀
大結局的彩蛋,蕭立呈送給藤沐仁一棟房子,跟他說自己 show hand 所有積蓄,貸款了 2500 萬。
⠀
⠀
藤:「2500 萬?」
蕭:「貸款三十年,我們一個月只要 10 萬多塊就可以⋯⋯」
藤:「我給你兩個選擇:把房子退了。要不然,我就跟你分手。我不想欠那麼多錢,生活品質都沒了。」
蕭:「不會啦,藤藤,你還有我啊。這是我們愛的結晶耶!」
藤:「好啦,謝謝你。我們一起努力吧。」
⠀
⠀
看著又開始接吻的兩人,心已經鼠掉のME:「腦殘情侶下地獄。」
⠀
⠀
⠀
▍灌醉我的,是恐怖情人還是忠犬弟弟?從《HIStory4》起,腐女的台灣 BL 劇觀察 ➤➤ https://bit.ly/3xIk4eq
⠀
▍𝘽𝙄𝙊𝙎 𝙢𝙤𝙣𝙩𝙝𝙡𝙮 #傘開計劃 —— 三款設計傘,手刀收藏 ➤➤ https://bit.ly/3gV1NnC
⠀
#HIStory4|#近距離愛上你|#酷蓋爸爸|#永遠的第一名|#第二名的逆襲|#WeBestLove|#戀愛無名氏|#BIOS影劇
轉折修辭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靈魂交響曲──讀黃燦然《我的靈魂》 ◎AKI
一、作者介紹
黃燦然(1963年-),出生於福建省泉州市,1978年12月開始移居香港,1984年9月考入廣州暨南大學新聞系。現於香港大公報任職國際版翻譯工作。
二、詩與語言
黃燦然的詩作具有鮮明的風格,他的詩中經常展現生活中的日常,在語言上有著濃厚的抒情性,在敘述觀點上他總是以較為客觀的視角切入,大部分的詩人是在詩中建立並形構出自我,而在黃燦然的詩中,他試圖隱去自我,他詩中的「我」成為閱讀中帶領讀者進入詩境的鑰匙,他的取材並非以帶有主觀的眼睛去挖掘內心層面,反而是客觀的凝視這個世界,生活中難以言說的道理以及感受,黃燦然試著用詩來把握。
〈黑暗中的少女〉
一張瓜子臉。生輝的額、烏亮的髮
使她周圍的黑暗失色,她在黑暗中
整理垃圾,堅定、從容、健康,
眼裡透出微光,隱藏著生活的信仰。
她的母親,一臉憂悒,顯然受過磨難
並且還在受著煎熬,也許丈夫是個賭棍
或者酒徒,或者得了肺癆死去了,
也許他在塵土裡從不知道自己有個女兒。
每天凌晨時分我下班回家,穿過小巷,
遠遠看見她在黑暗中跟她母親一起
默默整理一袋袋垃圾,我沒敢多看她一眼,
唯恐碰上那微光,會懷疑起自己的信仰。
以〈黑暗中的少女〉為例,黃燦然在詩的開頭,以瓜子臉、生輝的額、烏亮的髮、使她周圍的黑暗失色,他運用精簡的描述輕易在讀者心中勾勒出「黑暗中的少女」的形象。開頭以「一張瓜子臉」將少女與讀者之間的距離拉近,隨後接「生輝的額、烏亮的髮、眼裡透出微光」,這三個明顯的光源與少女周圍的黑暗形成對比,少女如同一個發光體,她周圍的黑暗與整理的垃圾襯托出她的堅定、從容、健康。詩的第二段寫少女母親的出場以及對於少女父親的臆測,反覆運用「也許」、「或者」這類猜測的判斷句式,剛好呈現出一個關於像「我」這樣的路人,旁敲側擊眼前這個少女可能背負著某種命運,情感的徘徊使得詩中瀰漫一股抒情氛圍,而少女所經歷的磨難又如同她身處的黑暗,更加襯托出她的明亮。在最後一段中,黃燦然將鏡頭轉向到「我」身上,讓讀者跟隨我下班回家的步伐穿過小巷,少女與我在相同的場域中碰面,透過我的眼睛觀看少女的生活情境,以一個旁觀者的視角從遠處看少女與她的母親在黑暗中整理垃圾,但又沒敢多看她一眼,因為擔心那微光會懷疑起自己的信仰。透過「我」的心境轉折襯托出少女信仰的堅定。詩在相信與猶疑之間產生張力,黃燦然運用簡潔精確的語言呈現深邃的詩意。
三、詩與節奏
黃燦然在評論集《在兩大傳統的陰影下》中提到他同意美國詩人詹姆斯.賴特的看法,認為講究形式更多是會解放想像力,而不是限制想像力。他認為講究形式的詩人在各方面重複自己的機會很少;而不講究形式的詩人總是很容易重複自己,因為他的經歷大部分用於「發明」每一首詩的形式。
黃燦然提到他自己在學習形式的同時,也學習使用標點符號,他認為標點符號既是文字的一部分,又是音樂的一部分,能使文字和音樂都更加豐富和多樣。語言無法表達的情緒可以透過聲音傳達,這正是詩中音樂性所追求的境界。黃燦然的詩歌音樂主要指的是「詞語的音樂」,不仰賴任何修辭、不模仿其他音樂形式,使詞語本身有著自己的生命在流動。
〈否定〉
對於你,事業初成者,對於
你調遣幾十個手下的未來計畫,
你印堂上隱約升起的權力光暈,
你越來越接近於主管級的笑聲;
和你,成家立室者,對於
你努力顯得不經意地把話題
扯到太太逐漸隆起的肚子,
新居,請教去哪兒買搖籃;
還有你,剛踏入社會者,對於
你一臉稚氣所掩藏的狡黠
和「請多多關照」背後
「等著瞧我吧」的暗示,
他,那個白髮憑窗者,
和他,那個灰鬢倚欄者,
還有他,那個禿頭踱步者,
都有足夠的資格和理由
一一予以否定:他們都曾經
熱情地投入生活──
如石沉大海。
以〈否定〉為例,整首詩十九行,由「對於你……和你……還有你……他……和他……還有他……」這樣一個長句組成,而這些長句的運用不單單只是表達他想說的話,也在閱讀過程中使人感到新鮮。他詩中使用長句可以視為是一種音樂經營,在〈譯詩中的現代敏感〉一文中,他提到:「詩行的長短排列和標點符號本身已構成視覺上的節奏感。」在他詩中也確實能看見他以標點符號形成「視覺節奏」中的作用。「聲音節奏」與「視覺節奏」,當這兩者合而為一正體現黃燦然詩中展現出來的詩意。
四、詩與生命
黃燦然在提過他有幾年的時間都處於生病的陰影下,儘管他已不大生病,處於一種享受健康的狀態,他在享受著健康時容易忽略的生命的歡愉,也因此他認為病即健康,健康即病。他在生病前,對生命的理解都是承受痛苦;生病之後他漸漸發現生命應是歡愉的。他把語言視為有其獨立生命的東西,把詩人視為語言的載體,所以認為詩人寫下來的詩已不是他的詩,而是順應他的語言的命運。
〈黎明曲〉
維多利亞公園朦朧的輪廓
被朦朧的人影塑造著,然後我看見
周圍的摩天大廈已接住最初的曙光。
我在高高的單槓下徘徊,心中的紋理
有露珠在滑動,而我知道,我已飽含
黎明的元氣和空氣。我開始吐納,
拿煙味和酒味換健康的前景,而我知道
我已不再清新。眼前沒有月桂樹,
身邊也沒有長春藤。這些晨運者
都是心靈脆弱者,一場重病曾經
差點奪去差點被他們揮霍掉的生命。
現在他們像我一樣,活在地平線的
另一側,陰影既是他們想擺脫的,
又是他們辨別並珍惜明亮事物的地方。
那個為了苗條而嘔出膽汁的少女,
那個因身上的贅肉而淚水倒流的婦人,
那個想偷偷征服厭食症的年輕母親,
她們都擺出努力的姿態,跳躍,
壓腿,彎腰,深呼吸,緩步跑,
穿行於抬不起頭來的男人中間。
這些體育陰暗面的證人,把日子
押在早睡早起上。而我為自己
這過來人加旁觀者的身份感到抱歉。
歸途中我注意到,在遠方,在一座高樓的天台
碟形天線盛住一縷霞光。就寢前
透過臥室的窗囗我看見,在另一座高樓的天台
一樣的裝置盛住一樣的霞光,
它正在減弱、消退、淡去,
它是我,一個晝睡夜起的人,
就寢的精確鐘面,它說:
再見,白天。
以〈黎明曲〉為例,他表示一九九二年的一場大病使他如同換了血,健康是陽,生病是陰,而他有機會看到人生和世界的陰陽。詩中「朦朧的輪廓」、「周圍的摩天大廈已接住最初的曙光」好像有一種希望是若隱若現的感覺,儘管自己已不再清新,重病曾奪去生命,但彼此都還是在地平線上另一側活得好好的,因為曾被籠罩在陰影之下,所以陰影既是他們想擺脫的,又是他們辨別並珍惜明亮事物的地方。正因為黃燦然將語言當成表達他對生命理解的媒介,也因此他詩作的質量乘載自己的生命體悟,他認為歡愉趨向平靜,甚至來自平靜,他的詩歌色調因生命體驗而明亮起來。
五、結語
《我的靈魂》按時間編排收錄黃燦然從1994年至2005年期間的詩作,透過觀察日常生活的場景,將捕捉到的碎片做延伸,慢慢形構詩的身體。藉由時間的催化,黃燦然的詩與生命形成緊密的連繫。
黃燦然在詩集《游泳池畔的冥想》自序中提到,對於善的追求成為他詩歌的基調,那是經過對詩歌和人生的長期思索,發現了光明與善。但之後在與凌越的訪談中,黃燦然說自己繼續思索下去,最後發現人生的真相是不分黑暗與光明,也不分惡與善。當他看到這個真相,並不意味著他是不分黑白、不分善惡。但是他之外尚有一個藝術家,藝術家有責任揭示真相,就像他有責任去表明他的立場。如同《我的靈魂》最後一首詩〈來自黑暗〉的末兩段:
但我仍生活在陰影裏,
部分是我過去的陰影,更多
是周圍那些在黑暗中、鬱悶中
和疾病中的人們投來的
巨大的陰影──
它時刻提醒我(我甚至
聽見它低語):「你的世界
已被光明和黑暗分割,現在
你就像一棵樹,雖然也仰望天空
但永遠屬於大地。」
--
美術設計:游佳真
圖片來源:游佳真
--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2/20210217.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黃燦然 #我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