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講座|那你來當設計師-跨領域轉職
「我受夠了!」想轉行,但該從哪裡開始?
毫無科系背景想跨入設計的你、美編做夠久了想加入UIUX世界的你
這場講座為你的勇氣準備好了:
❶講師跨領域轉職親身經歷
❷跨行求職前的準備與心態
❸轉出或轉入設計者,如何銜接、利用前份職業的優勢
❹想接觸UIUX的新手可實踐的下一步
🚀講師 | Elise Fu
目前為 Reborn 設計學院 共同創辦人、街口支付 UI 設計師,同時經營海內外設計師 700 多人的 Line 社群,也為設計直播節目一粒頻道的主持人。
不定時在 Clubhouse 社群上邀請互聯網資深來賓聊天分享職涯與工作,前陣子也受邀參與聯合國 (UN) 志工組織 Lockdown Economy 訪談為台灣推廣 UI/UX 設計教育。
金融系背景出身,在銀行業待過一年後,透過前往美國舊金山、中國上海一年多的自學與工作的時間,轉職成為介面設計師,從小對於創業和設計有非常大的興趣與熱情,致力成為一個有故事且會說故事的設計師,樂於當個分享者。
更多資訊: https://reborn.in/tw
轉行ui ux 在 Servus Belles Abenteuer in Deutschland 小貝德國冒險求生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30+職行力之EP14 美國Google 產品設計師:什麼是UX/UI? 如何從沒有相關背景變成年薪三四百萬的產品設計師? ft.設計早鳥]
📍Apple Podcast:https://reurl.cc/v1zWdj
📍換日線專欄: https://crossing.cw.com.tw/author/1124
📍30+職行力Medium: https://medium.com/30plusceo
📍30+職行力Anchor:https://anchor.fm/chia-min-lin
📍30+職行力Spotify:https://reurl.cc/WLm1kD
夭壽喔!我們第一次跟人家feat就是美國Google上班的大咖!
沒錯!這一集我們跟設計早鳥合作,談談George 如何從一個設計門外漢變成當紅的UI/UX 設計師。
因為經營粉絲團的關係,好拉!雖然沒什麼人氣,但是有時候會有一些網友問我,說想要轉行成為設計師。甚至是像我自己的親妹妹,以前本來也要跟他哥哥姊姊一樣到台科大念設計。
但爸爸說,你哥哥姊姊都在台科大打混,所以就叫他去唸陽明了。到現在,他還是心之所屬想做跟設計動畫相關的事情,但是在台灣的環境,有時候並不是那麼容易。一來是重來的成本很高,二來是台灣設計師的薪水普遍不高。
所以我覺得Geroge的經驗可以給很多人很多一些鼓勵跟啟蒙,如何在在發掘自己興趣所在之後轉行,而且透過以及利用一些資源強化自己的設計底蘊。而這幾年UI/UX大紅,許多人想要進入這個領域,但是都不知道從何開始,他也跟大家分享了一些可以使用及運用的資源還有管道
。
我覺得如果你對於設計有興趣,而不是只試看看設計展買買設計商品的話,我覺得這個是一個你可以聽的內容。
他們的Podcast內容我也聽了,短短的不長,然後內容滿有趣的,大家也可以去訂閱。
我自己!私心對於在Google工作非常好奇,不知道是不是如同嘟嘟人所說,去Google就是去養老的,所以希望改天有機會請他來說Google工作現況,可不可以留滑梯上下班這樣。
而對於改善台灣設計環境這一塊,我也很有感,最知名的設計師就是我們學長聶XX了,但其實有更多知名的設計師都在默默的為台灣的設計環境努力,我自己身邊也很多做設計的朋友,他們也都在業界赫赫有名,現在也都自己出來創業。之後有機會的話,也希望讓他們來談一談自己創業跟對於設計事業的看法。
#最近買一堆設計傢俱有感
#買到都是北歐設計師的
#台灣設計師的作品歐洲不知道哪裡買得到
#好奇紐約上班是不是跟youtuberchacha一樣
#無法tag設計早鳥粉專真不爽
#快去聽早鳥吧
轉行ui ux 在 小食日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9/11 凌晨,蘋果的 iPhone 11 Pro發表。
跟台灣之光——奶茶中的珍珠,同樣閃亮的鏡頭設計,讓人感到熟悉又親切(?
-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從2011年起,買了第一隻iPhone4後,好像很多人都覺得:「只要用蘋果的裝置,就是果粉。」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不可否認,初期的時候我真的是場場發表會都看,覺得每一次都能跟著科技走到前端,與有榮焉。這時候的我,應該是果粉沒錯,只是沒錢買,當時所有的最新版本。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後來用了好幾年,手機一直沒有嚴重的大問題,只是老了慢了,電池不夠了,就換了6、8、8 plus,但這時候的發表會,我幾乎不看,因為只是看著流言一個個的被證實,有點無趣。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要說什麼大的變革,應該是從 X、Xs 這個用上「bionic 仿生晶片、Neural Engine 神經網路引擎」的世代開始。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Face ID、人像模式的飛速對焦,環境光源的演算解析,才讓人感覺,終於有一個大躍進,不然在這之前,iPhone 的拍照功能,一直成為被許多手機廠商作為比較的劣勢。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但蘋果的好處就是,UI 與 UX 的設計非常人性,無論在筆電的 macOS、手機的 iOS 各系統上,都保持了一致共通的特性,讓人一但習慣經過優化的操作模式,把資料全部丟上 iCloud 後,在各裝置間都可以無須安裝多餘程式,輕鬆使用。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雖然手機的價格,也在 Xs Max 推出的那一年
被推上新高,52900元。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然後很多人就開始崩潰了,特別是沒錢的買的那群,他們幾乎是用盡全力的嘲笑、揶揄會花這麼多錢買一隻手機的人(然而實際上,他們根本沒那個預算購入,也沒有發揮那隻手機的能力。)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11 pro 推出時,甚至還有人認為果粉跟韓粉一樣,就算外型變得再醜,還是無條件死忠的支持(???這哪門子邏輯謬誤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老實說,我對用什麼手機系統,買什麼手機的人,都沒有什麼感覺,這怎麼樣都不可能構成,拿來看一個人的判別點,用這來貼標籤,是不是太幼稚些了?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而這隻手機的定位就如同「詹太太的轉行日記」這篇文章所談的一樣:會是個「行動製作所」
https://www.facebook.com/mrs.chan.diary/posts/1496100297196375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我認為這樣高昂的定價,確實已不是給大多數的一般消費者(高收入的消費者則是例外)使用的,但對一些穩定發展的 KOL 來說,這確實會是一個加速作業,讓創作質感更好,導致報價收入可以更高的「工具」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事實上,一個「品牌」本來就沒有義務用最好的「產品」去討好那些,本來就沒有預算的「客戶」,加上他們的負面攻擊,也只會被經過縝密安排的營銷轉換後,變成協助販售的「結果」,我們也一樣,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所以人啊,要抱怨、嫉妒什麼品牌、商品以前,先想想自己是因為沒錢、還是學習能力不足導致的知識不足,不然你身為人類每天只會哭來哭去,不想解決辦法,努力成長,跟動物有什麼兩樣?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至少動物們還比較可愛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