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丘
(有劇情雷)
還記得初次看到丹尼維勒納夫的成名作《烈火焚身》,立刻陷入那個節制、沉穩的罪惡世界,時間已然被沉滯,生命的方舟擱淺,沒有人上岸,沒有人離開,我們在宿命論裡寫下自己的名字。丹尼維勒納夫之後的《怒火邊界》、《私法爭鋒》、《異星入境》以及《銀翼殺手2049》都各自構築出龐大的敘事,支線龐雜,卻又能逐一娓娓道來,緊緊相連的生死,沒有人獲得救贖。
救贖的唯一形式,其實是夢境,也是預言,無論是好是壞,我們都必須領受。
想起大衛林區運用過多口白而失焦的《沙丘魔堡》,建立在2021年的《沙丘》更接近法蘭克赫伯特的虛無意識,古典主義的悲劇史詩、硬核科幻的存在定位再加上政治鬥爭,這不是《星際大戰》或是《星艦迷航記》,而是宇宙神話的創世紀篇章,卡拉丹的濃郁山水,厄拉科斯的黃沙滾滾,再加上為了搭配沙丘,用混凝土堆建的巨型粗野主義建築,《沙丘》的世界就是這樣被構築起來,在那個未來世界,水源是珍貴的資產,香料是珍貴的資產,電影一再運用遠近景交雜,外加光線所造成的陰影,讓我們彷彿也置身在那個日夜未明的世界,心臟隨著漢斯季默的配樂緩慢重擊著。
「留白」是《沙丘》的電影藝術,透過格雷格弗萊瑟的鏡頭,丹尼維勒納夫的節制敘事,還有每個演員不斷特寫的面部表情,都讓電影能夠在這個平鋪直敘的結構當中,跳脫套路的疲憊感,同時在視聽上的細膩質感,帶有一種看似難以接近,實則沉浸其中的觀影體驗。
那麼電影要告訴得我們是什麼?做為一部偏重敘事的電影,連戰爭戲、格鬥戲都在不經修飾的狀態下,讓我們走進這張緩緩張開的地圖,隨著角色的際遇走到下一段故事,我們最為緊密相連的,就是男主角保羅。
保羅(提摩西查勒梅 飾演)頂著一張漂亮且憂鬱的臉,實在很像原作小說當中基因優秀的神選之人,讓他的細膩表情勾動著電影裡的分分秒秒,有時又帶來些許不安感,保羅帶著我們走進眾多家族之間的恩怨情仇,他們的紛爭,一切沒有終點,如同厄科拉斯的沙漠一樣望似無際,邊界在哪裡?終點在哪裡?我們對於權力,對於情感的追尋,到底又是為了什麼?
科幻小說有千百種,但總是能藉由時間、空間的展延及收縮,讓觀者與作者一同探討生存的價值與意義,那就是《沙丘》的創作核心,保羅在面對政治之間的鬥爭,從夢境裡預知一切,恐懼自己成為犧牲品,卻又知道那是必然到來的現實,他知道自己將歷經背叛,所有人都將離開他,他將成為流亡的一員,到後來也只能在沙漠裡坐上飛機,被狂舞不止的沙塵包圍,去體驗死亡的可能感受,然後閉上雙眼。
但這一切呈現得多美。
我夢見了你。
《沙丘》每次一進入夢境,我們就能探見廣袤的世界風景,時間變得輕質化,也或許毫無意義,少數能依存彼此的浪漫,來自於母子之間的伊底帕斯情結,貴族的恐懼與悲傷,對於母親親族的孺慕與嚮往,讓我們能在大軍來犯之際,體會到保羅最渺小的渴望,而他都已經是這個龐大家族的王儲,介於稚嫩與成熟之間的殘酷轉化,表現得特別好。
要如何迎接未來呢?即便那是殘破不堪所不能直視的。《沙丘》在視覺上的雄心壯志,其實才是整個故事的立旨,一如法蘭克赫伯特在文字運用的蒼涼感,電影完美繼承,大衛林區的電影屬於大衛林區,丹尼維勒納夫的《沙丘》卻屬於整個偉大的科幻世代。
無疑的是《沙丘》是視覺上的藝術結晶,沙蟲降臨吞噬一切、光影模糊之間的爭鬥、蒸餾裝與漫天黃沙,每幕都美到讓人心馳神往,也絲毫不浪費任何一個演員,提摩西查勒梅、奧斯卡伊薩克、喬許布洛林都在他們的位置上做到了最好的演出,就連戲分不多的張震、哈維爾巴登、巴帝斯塔以及辛蒂亞也在有限的篇幅中,貢獻了好幾段佳句,傑森摩莫亞也已經證明他不只是「水行俠」,更是一名傑出的演技派明星,但最令我驚喜的應該是蕾貝卡佛格森,這片的母親一角,是她從影以來最好的演出。
這是一則古典英雄的成長之路,悲傷卻沉穩,置身在一個我們可能想及的未來世界當中,無論是美術、配樂、演員以及攝影,都盡全力做到完美的極限,這是我們必須在現今串流世代,還必須進電影院體驗大銀幕觀感的原因,就像《阿拉伯的勞倫斯》、《現代啟示錄》還有《2001太空漫遊》一樣。
華納兄弟台灣
#dune
#沙丘
同時也有1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4萬的網紅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三立新聞 #消失的國界 #李天怡 ➲ 世界微光看更多 http://act.setn.com/worldlight/ ➲ 深度節目及國際時事都在這裡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新聞HD直播 三立LIVE新聞 https://goo.gl/7FaFJW ➲追蹤消失的國界粉絲團:http://bi...
辛 香 弗 雷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電影短評\【沙丘】Dune
說個真心話,我對於【沙丘】能再次被改編為電影這件事,直到現在都還覺得不可思議,這一部由法蘭克賀伯特的1965年同名小說改編的作品,並不是第一次出現在大銀幕上,1984就曾由大衛林區執導拍成【沙丘魔堡】上映過,然而票房與評價都極其的慘烈,甚至連大衛林區本人都不願提起這部作品,相信我,這部片在NETFLIX可以看得到,你若是看過【沙丘】或是讀過小說或是不怕被雷到,真想見識到底是什麼情況的話可以去看看,情況真的很慘。
所以當我聽說丹尼維勒納夫要執導【沙丘】的消息時,我的下巴簡直要掉下來,沒錯,執導過【異星入境】與【銀翼殺手2049】的他,絕對是有這個資格來執行這個案子的,而且看到之後的選角,提摩西夏勒梅演保羅亞崔迪絕對是個好主意,雖說想當年【沙丘魔堡】的保羅凱爾邁克拉蘭也是個俊男,但是提摩西夏勒梅那種慵懶的氣質絕對在視覺上更為適合。
而經過丹尼維勒納夫執導的【沙丘】的成果究竟如何呢?
首先,【沙丘】的成果絕對是比1984年版的【沙丘魔堡】好上一萬倍。
1984年版的【沙丘魔堡】將原作小說的事件集中壓縮在兩個小時內就要演完,許多的事件因此變得像是流水帳般沒有感情,而且原作的各方勢力與科技、法術等技能設定都相當的複雜,要解釋也變得相當的辛苦,大衛林區版的處理方式是利用剪輯讓敘事變得迷幻,然而大量使用強迫透視的拍攝方法,讓【沙丘魔堡】的畫面看起來總是缺乏生氣,活像一個巨大的舞台劇,讓所有的角色排排站在一起。
而到了【沙丘】,丹尼維勒納夫不愧是經歷過【異星入境】與【銀翼殺手2049】的創作者,同樣的故事到了他手中,丹尼維勒納夫選擇將科幻世界當中的巨大太空船與科幻機具的巨大感用極端的對比展現在畫面上,在巨大的銀幕底下,許多特效畫面已經不只是巨大,還可以看到許多精密的細節,像是觀眾可以真實的看到「沙丘星上的沙漠可以看到香料在空氣中閃動」的畫面呈現,在大銀幕底下,不僅可以看到巨大的太空船,還能在沙漠當中隱隱約約約的看到金光閃動的粉末狀光影,這使得【沙丘】的每一段畫面都充滿了肅穆、莊嚴與壯麗的「儀式感」。
而至於劇情呢?其實【沙丘】的長度,僅僅只說了原作小說一半篇幅的劇情而已,也就是說【沙丘魔堡】裡頭一個小時就講完的劇情,丹尼維勒納夫花了足足兩個半小時來敘述,而且在找了眾多實力派演員演出的努力之下(不過這可不代表【沙丘魔堡】沒有做這種努力喔,當年可是找了派屈克史都華來演喬許布洛林現在演的葛尼哈萊克啊!)全片顯得劇力千均,電影並沒有花太多的工夫去解說這個世界當中的政治局勢或是技術設定,而只是單純地用壓迫感十足的畫面讓觀眾感受這個世界的構成,而丹尼維勒納夫執導的作品向來角色都不輕易動情,所以觀眾就必須要從幾乎少有表情的角色當中去讀出他們的情感。
由提摩西夏勒梅所飾演的保羅亞崔迪應該可說是片中最核心的角色了,【沙丘】全片最有魅力的角色應該也非保羅莫屬,這個角色從一開始無憂無慮的狀態,忽然得面對家族的政治危機與考驗,全片都可以感受得到保羅這個角色的迷惘,而由奧斯卡伊薩克所飾演的父親則是用他憂鬱的眼神貫穿了全片,再加上雷貝卡福格森全是總是憂心忡忡又傷心的母親傑西卡也讓電影的氣氛變得撲朔迷離且耐人尋味。
而其他幾位知名度極高的角色哈維爾巴登、喬許布洛林、傑森莫摩亞、巴蒂斯塔、千黛雅等人也都算是稱職的演出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但由於【沙丘】是一部群像劇,所以大部分時間他們都只能算是高級佈景,沒有太多的突破性表演,甚至可以說這些角色都要等到下一部續作才有機會看到更多的表演,唯一的例外大概就是傑森莫摩亞所演出的亞崔迪劍術大師鄧肯艾達荷了,鄧肯這個角色大概是全片唯一擁有笑容的角色,也是少數有較多動作場面的非主角演員了。
與一般電影不同的是,【沙丘】最大的場面發生在電影的後半場,敵對陣營哈肯能家族對駐留在沙丘星的的亞崔迪家發動攻擊時的戰爭場面浩大但是冷調,保羅亞崔迪在前半場的迷惘之後,在後半場的一個小時當中面對了諸多的人生變故,全片也只有在最後的短短幾分鐘讓提摩西夏勒梅流露出崩潰的情緒表演。就在保羅終於接受自己的命運召喚,放下亞崔迪家的身份,決心要留在沙丘與弗雷曼人一起對抗哈肯能家族的時候,電影就這麼結束了,想要看之後的故事嗎?我們還得等待續集啊。
總體而言,【沙丘】的場面壯麗浩大、故事走向嚴肅冷調,整體的氣氛偏向憂鬱,許多的故事與情緒多半都在藏在畫面當中等待觀眾發掘,特效場面鮮少快速的剪輯,幾乎每一幕畫面都令人難忘,這是一部在大銀幕底下才能夠好好享受的科幻史詩,坦白說,如果選擇串流的話,我真心的覺得觀眾會很難感受到我在片中所感受的壓迫感。
影片版
【影評】【沙丘】愛做夢的慵懶貴公子被丟到沙漠當救世主是不是搞錯了什麼?| Dune|半瓶醋
https://youtu.be/6VwTv2tV6YA
#沙丘 #沙丘魔堡 #提摩西夏勒梅 #dune #Dune2021 #DuneMovie
辛 香 弗 雷 在 我在出版業上班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樂讀|大難之後:留下來的我們如何修復心碎,活出不被悲劇擊垮的人生 #出版社閱讀邀約書籍
每個人在一生中都可能會面臨到一些讓人措手不及的轉變,例如親人驟逝、罹患疾病、遭遇天災人禍等。我們也很常在新聞裡看到這些事件出現在他人生命中,卻很少再從新聞中去得知這些失去摯愛的人們如何再次重建日常。
作者麗.塞爾斯(Leigh Sales)同時也是一名澳洲記者,毫不保留地公開自己雖然喜歡記者的工作,但卻不喜歡追逐救護車或天災人禍、面對悲劇和痛苦。
然而,當她懷孕八個月的時候,子宮破裂使她經歷了一場痛苦的危機,卻也為往後的人生帶來改變。她開始思考:
「我們如何接受意外可能隨時發生的這個事實?當難以想像的事情真的發生了,接下來該怎麼辦?你如何繼續活下去?有些人無意間成為大眾都想了解的事件主角,做為一個群體,我們是否有責任幫助他們?當我們真的明白自己不是特例,每個人都是一樣脆弱的平凡人,將表示我們應該用怎樣的方式過日子?」
《大難之後》因此而生。書中有好多麗對於經歷過悲劇的人們的訪問,書末也分享自己在生產過後,孩子們接連罹患疾病,婚姻也無法持續等經歷。種種巨大的改變擊退她了嗎?我想沒有。麗與受訪者們走過的那些痛苦與黑暗,淬鍊出對生命的啟悟,都讓我讀著讀著覺得心頭一陣暖。
另外,其中對於新聞媒體的探討,我也非常喜歡,不分國籍,就某部分來說,新聞報導都是經由被挑選而來的,如同麗在前言提到:
「一百架直升機裡可能有九十九架飛得很安全,會上新聞的只有出意外的那一架。」
更在之後的章節中也說到:
「新聞媒體強化了我們對於風險的恐懼和大腦對特殊事件的重視。媒體就像放大版的人類大腦,排除普通的日常事件,留下少見的事件。」(麗在也有提到:當然也有其他更開心的新聞,但悲劇似乎總是留下更強烈的印象。)
由於網路逐漸發達,新聞報導更是變得無所不在,看到麗以下的這一段話,我深有感觸。
「不斷填空的需求,意味著媒體對內容的胃口成了無底洞,他們需要源源不絕的新訊息跟照片來不斷更新新聞,鼓勵消費者繼續收看或點閱新聞。」
是啊,在大量的新聞資訊中,過多的負面新聞會導致很多人會對日常生活顯得更加恐懼。我認為這是我們可以好好去正視的問題。
除了報導之外,對於面臨悲傷事件的當事人,記者或節目主持人的提問方式也是需要智慧的,倘若將訪問的焦點擺錯,不只傷害到當事人,對於事件本身的真相也會越來越遠。
現在全球受到疫情影響,我們過去的日常生活也大大地被改變了,更有不少人因此而與深愛的家人、朋友、伴侶天隔永別。期許這一本書,都能夠為正在悲傷的人們帶來慰藉與溫暖。
好的,來分享我的部分摘要筆記───
.災難發生的地點愈平凡,我們的集體安全感愈被破壞得更嚴重。這樣的悲劇距離我們太近,令人坐立難安。
.有時候你不喜歡自己或別人的某個原因,說不定將來會以某種形式拯救你。
.不喜歡覺得自己很脆弱,所以我們會設法尋找安心的感覺。
.我們每天都在為最隨機、無意義的事件賦予意義,只為了給自己一種掌控世界的感覺。
.人類的生命恰好是個極複雜的系統,生命的走向取決於長年累積的龐大社交連結與無數個微小決定。
.生命中的艱難時刻會讓人過得辛苦,但其實好事、值得做的事也可能讓人過得辛苦。
.我們可以承認生命難熬,這不會讓任何人蒙羞。真的沒有關係。承認,反而會給人空間展現人性。
.在遭逢如此嚴重的創傷之後,人類還是可以找到繼續前進的方法。與了解你的遭遇的人分享心情,顯然有幫助。找到人生目標也有幫助。
.距離災難僅一步之遙的我們,若是透過媒體吸收了太多災難資訊,也有可能受傷。無數的研究發現,媒體持續報導災難事件對大眾心理健康有害。
.約翰.藍儂過世時,當時的澳洲總理馬爾康.弗雷澤(Malcom Fraser)不需要擠出什麼深刻的感想。若這些新聞事件發生在今日,媒體肯定會期待總理說些什麼。
.對無意間捲入不尋常事件的普通人來說,媒體的高度關注會造成壓力跟傷害。大眾著迷於這些新聞,記者也隨之沉淪,但事件主角可能得為此付出沉重代價。
.記者的聆聽並非無償,只是付錢的人不是受害者。有時候,記者也可以從聆聽倖存者的故事獲得心理學家得不到的利益。
.若記者能有效聆聽,或許能為後來的諮商打好基礎,或至少不要造成傷害。
.當你感受到疼痛,生命才會出現實感。你會得到領悟,進而產生同情心。痛苦使你成為更深刻、更豐富的人類。
.痛苦中,也有喜悅。你不可能只抱持一種想法:人生很美好,人生很糟糕,或人生很悲傷。一定是揉雜在一起。其實這世界有很多好人,很多的仁慈。他們無所不在。
.並非人人都能變成英雄或是啟發人心,我們也不應該對別人懷抱這樣的期待。
.以為腳下踩的地永遠平穩,或是身旁的情況永遠祥和平靜,只是一種集體錯覺。天氣可能瞬間改變,你我都無能為力。
.心理諮商有時會給人一種消極的印象:你去找諮商師,倒垃圾般傾訴感受跟問題,然後離開,下個星期重來一次。但有用的心理諮商必須是一個積極主動的過程,優秀的諮商師會溫柔地把你的思路導引到新的方向。
.「創傷後成長」不會取代悲傷與痛苦,它是在身上發生了沒人希望發生的事件後,出乎意料的副產品。
.我們必須意識到生命有限,沒有人能長生不老,現在擁有的一切都會結束,所以要活得有意義。
.時間不一定能療傷,但時間能賦予你忍受傷痛的工具。
.在良善的人格特質中,最珍貴的是仁慈。
.等你真正明白在生命的變幻無常面前,每個人都一樣脆弱,你就馬上會停止煩惱生命公平與否的問題。災禍的隨機分布,或許是生命中唯一真正公平的事。再多的金錢、名聲、權勢和美貌,都無法把災禍、疾病跟死亡擋在你家門外。
.我們在新聞裡經常看到生命中最糟糕的事,但是在那之後可能出現生命中最棒的事。
.生命比新聞告訴你的要豐富、仁慈、安全得多。人類也比新聞告訴你的更加善良。
-
作 者|麗.塞爾斯(Leigh Sales)
譯 者|駱香潔
出版社|木馬文化 ECUS Publishing House
-
#駐點樂讀人專欄 ─── 陳子楹
歡迎追蹤instagram一起來閱讀:
https://www.instagram.com/lovelove_reading/
辛 香 弗 雷 在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三立新聞 #消失的國界 #李天怡
➲ 世界微光看更多 http://act.setn.com/worldlight/
➲ 深度節目及國際時事都在這裡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新聞HD直播 三立LIVE新聞 https://goo.gl/7FaFJW
➲追蹤消失的國界粉絲團:http://bit.ly/SETBorderlessWorld
➲驚爆新聞線 爆內幕追真相 https://goo.gl/qnrjSt
➲政論第一品牌 新台灣加油 https://goo.gl/Hthr3e
➲雲端秘檔揭秘辛解碼真相 https://goo.gl/vi3Gzd
➲美食趣遊必看54Free食代 https://goo.gl/bSdR3e
#國際新聞 #國際局勢
辛 香 弗 雷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維基名人錄 35 - 童話大王安徒生 [廣東話]
https://youtu.be/Evn-tHhHJFY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安徒生1805年4月2日出生在丹麥奧登斯。父親老安徒生曾受過小學教育,母親安娜·瑪麗亞,比老安徒生年長幾歲,是一位洗衣婦。一家人住在一間窄小的房子裡。父親雖受到教育不多,但卻酷愛文學,經常念故事給安徒生聽,認識丹麥文。還有母親的鼓勵:家中的各種裝飾成了他幼年時期的小天地,他在家中搭起玩具劇場,給他的木偶做衣服,並用讀過的作品給木偶定人物角色,讓作品人物以木偶戲形式呈現。安徒生在父母自由的教育環境長大。
1816年安徒生的父親逝世,家中只剩他和他母親兩人相依為命。在這期間他當過裁縫與紡織的學徒,還在一家香菸工場工作過,有逸聞指出那的同事們戲稱他是女性,還脫褲子檢查過。
1819年的復活節,安徒生在位於丹麥菲英島北部港市奧登斯的聖克努特大教堂思考他的未來。因為希望成為一名歌劇演唱家,安徒生在同年9月來到哥本哈根。由於聲音好,他被丹麥皇家劇院雇用;但不久後嗓子因為轉大人變聲而失業。據指出,起初他在劇院裡被當作一個瘋子,所以受到冷落,甚至差點餓死。
不過安徒生得到了音樂家克里斯多福·魏澤(Christoph Weyse)和西博尼(Siboni)的幫助,後來還得到詩人弗雷德里克·霍格·古德伯格(Frederik Hoegh Guldberg,1771—1852)相助。雖然歌唱家的夢想破滅,他還是被荷蘭皇家劇院接納為舞蹈學徒,同時他開始寫作。但安徒生後來變得懶散,因此逐漸失去古德伯格對他的厚愛。不過這時安徒生開始得到了皇家劇院的主管喬納森·柯林的幫助,兩人後來成為了終身的朋友。
在喬納森·柯林的介紹和說服下,國王弗雷德里克六世對這個奇怪的男孩產生了興趣,決定把安徒生送到斯萊格思(Slagelse)的文法學校深造,並支付所有費用。在啟程之前,安徒生發表了他的第一篇短篇小說:《帕納托克墳墓的鬼》(1822年)。這個並不情願的後進生,先是留在了斯萊格思,後來又去了位於赫爾辛格的另一所學校,一直上到1827年。他在學校中仍然表現得怪異且不合群,老師常責罵他。安徒生後來將這些年描述為他生命中最黑暗和痛苦的時期。最後,柯林終於讓他畢業了。之後,安徒生去了哥本哈根。
1872年春,安徒生從床上摔下並受重傷,後來一直未能完全康復。1875年8月4日,安徒生在靠近哥本哈根一所名為Rolighed(意為「平靜」)的房子中逝世。其遺體下葬於哥本哈根Assistens墓園。
安徒生逝世時已經享譽世界。他被譽為丹麥的「國寶」,享有丹麥政府的定期津貼。在他逝世前,人們就已經開始準備為他樹立起大型的雕像。這座雕像現在豎立在哥本哈根羅森堡宮花園(Kongens Have)的顯著位置。
辛 香 弗 雷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維基名人錄 35 - 童話大王安徒生 [國語]
https://youtu.be/B-0C6mgaOs4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安徒生1805年4月2日出生在丹麥奧登斯。父親老安徒生曾受過小學教育,母親安娜·瑪麗亞,比老安徒生年長幾歲,是一位洗衣婦。一家人住在一間窄小的房子裡。父親雖受到教育不多,但卻酷愛文學,經常念故事給安徒生聽,認識丹麥文。還有母親的鼓勵:家中的各種裝飾成了他幼年時期的小天地,他在家中搭起玩具劇場,給他的木偶做衣服,並用讀過的作品給木偶定人物角色,讓作品人物以木偶戲形式呈現。安徒生在父母自由的教育環境長大。
1816年安徒生的父親逝世,家中只剩他和他母親兩人相依為命。在這期間他當過裁縫與紡織的學徒,還在一家香菸工場工作過,有逸聞指出那的同事們戲稱他是女性,還脫褲子檢查過。
1819年的復活節,安徒生在位於丹麥菲英島北部港市奧登斯的聖克努特大教堂思考他的未來。因為希望成為一名歌劇演唱家,安徒生在同年9月來到哥本哈根。由於聲音好,他被丹麥皇家劇院雇用;但不久後嗓子因為轉大人變聲而失業。據指出,起初他在劇院裡被當作一個瘋子,所以受到冷落,甚至差點餓死。
不過安徒生得到了音樂家克里斯多福·魏澤(Christoph Weyse)和西博尼(Siboni)的幫助,後來還得到詩人弗雷德里克·霍格·古德伯格(Frederik Hoegh Guldberg,1771—1852)相助。雖然歌唱家的夢想破滅,他還是被荷蘭皇家劇院接納為舞蹈學徒,同時他開始寫作。但安徒生後來變得懶散,因此逐漸失去古德伯格對他的厚愛。不過這時安徒生開始得到了皇家劇院的主管喬納森·柯林的幫助,兩人後來成為了終身的朋友。
在喬納森·柯林的介紹和說服下,國王弗雷德里克六世對這個奇怪的男孩產生了興趣,決定把安徒生送到斯萊格思(Slagelse)的文法學校深造,並支付所有費用。在啟程之前,安徒生發表了他的第一篇短篇小說:《帕納托克墳墓的鬼》(1822年)。這個並不情願的後進生,先是留在了斯萊格思,後來又去了位於赫爾辛格的另一所學校,一直上到1827年。他在學校中仍然表現得怪異且不合群,老師常責罵他。安徒生後來將這些年描述為他生命中最黑暗和痛苦的時期。最後,柯林終於讓他畢業了。之後,安徒生去了哥本哈根。
1872年春,安徒生從床上摔下並受重傷,後來一直未能完全康復。1875年8月4日,安徒生在靠近哥本哈根一所名為Rolighed(意為「平靜」)的房子中逝世。其遺體下葬於哥本哈根Assistens墓園。
安徒生逝世時已經享譽世界。他被譽為丹麥的「國寶」,享有丹麥政府的定期津貼。在他逝世前,人們就已經開始準備為他樹立起大型的雕像。這座雕像現在豎立在哥本哈根羅森堡宮花園(Kongens Have)的顯著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