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涼伴,在家吃飯,基隆風味全包限量設計,把基隆海味宅配到府,在家也能享用基隆中元祭的辦桌菜!
去年參加由基隆在地團隊: 回基隆、 無用學堂 WuYong / Keelung Life Lab、 雨島人 People from Drizzle、 金豆咖啡 和小精靈共同發起的「中元涼伴,回家吃飯a.k.a 基隆普度後辦桌吃起來」的活動,一群人在慶安宮前吃辦桌,用現代視角舉辦一場現代人的中元祭辦桌,讓人耳目一新!
今年因疫情打擊,無法再次舉辦實體辦桌, #中元涼伴工作室 為了散落各處的好朋友們,依然可以品嚐到基隆中元祭的辦桌菜,再次邀請食考房的張正忠主廚,聯手暖暖的林聖皓主廚、 A6263 吳姳麵館麵館吳玟霖主廚,共同操刀「基隆風味全包」!
#基隆風味全包有什麼
基隆全風味六道菜餚、中元涼伴特製辦桌放送頭X2、2021中元涼伴年度伴手禮平安杯墊、平安成語抽獎券、李騰龍道長特製平安符。
#經典基隆全風味六道菜餚
🥢 中選卷仔宜下飯/元味魚煮色香甜/涼拌滋味畫重點:三樣涼拌菜秋刀魚甘露煮、黑豉椒小卷、柚香白玉,不需處理,直接食用的超強下酒菜!
🥢 家門富貴五味卷:基隆船釣東北透抽,只要退冰後去除墨囊、中骨等部位,水大滾下鹽巴川燙三十秒,再沾上主廚秘製的五味醬,肉質厚實且脆甜!
🥢 伴隨海味清香鮮:特選基隆船釣漁法的白帶魚,使用日本料理手法將多刺的白帶魚全部去骨,與蒸魚醬油一起清蒸,帶出細嫩的鮮甜。
🥢 飯飽撫胃八爪現:蟹腿肉、髮菜、香菇、筍絲、白菜混合的基隆廟口特有菜系蟹肉羹,加熱淋上醋,即可享用基隆辦桌的招牌湯品!
🥢 在口厚爽豚豚讚:大火快速雙面煎上色後,烤箱180度烘烤10分鐘,即可享用肋排與里肌兩種肉質!
🥢 吃好基隆那一面:水滾後直接將基隆乾意麵下鍋,3分鐘後起鍋,拌入胭脂蝦油,基隆水產地道味,餐桌浮現!
👉 2021基隆風味全包,這裡訂購:https://reurl.cc/1Y5ZpD
品嚐美食的同時,播放中元涼伴特製辦桌放送頭, 慾望劇團帶來兩段聲音劇場,將辦桌氣氛帶到居家餐桌上,最重要的是抽獎橋段就在放送頭中,你買的基隆風味全包中附贈的抽獎券,是否再次得到基隆的祝褔,請跟隨辦桌放送頭到宴席的最後!
#基隆中元十五科儀
▪ 農曆六月三十:起燈腳,開燈夜儀式,點亮善男信女敬獻的普度公燈,象徵為期一個月的中元祭典開始。
▪ 農曆七月一日:開龕門,召請亡魂,就是別的地方說的鬼門開。
▪ 農曆七月四日:異國靈情,法國公墓祭祀,準備葡萄酒、長棍麵包等西方食材祭拜清法戰爭中,客死異鄉的法國鬼魂。
▪ 農曆七月九日:送燈獻敬
▪ 農曆七月十一:豎燈篙,主普壇豎三根竹子,懸掛燈飾和旗幡,通知天神和四方孤魂,邀請七月十五要記得來吃普度。
▪ 農曆七月十二:主普壇開燈放彩。
▪ 農曆七月十三:迎斗燈,平常姓氏宗親的斗燈會放在各自的宗親會館,只有中元祭期間才能在慶安宮一睹風采,而迎請姓氏斗燈到慶安宮的路途,各個宗親會拼陣頭,街上熱熱鬧鬧。
▪ 農曆七月十四:發表放榜,普度儀式前的科儀,法師將普度的時間、舉辦單位昭告給孤魂野鬼。
▪ 農曆七月十四&七月十五:送大士爺、水燈頭繞境、放水燈
▪ 農曆七月十五:普度並跳鍾馗提醒吃飽喝足的好兄弟們,半個月後的鬼門關要記得離開,現場不能隨便喊任何一個人的名字或開口說話,是非常嚴肅莊重的儀式。
▪ 農曆八月初一:關龕門&交接手爐,輪值主普會寫年度時辰與關龕門者姓名宣告鬼門關;辦理交接手爐,交到下一屆輪值的主普姓氏。
今年的基隆中元在防疫優先下,重要的科儀皆改成線上直播過程,不開放民眾參與,但百年傳統祭典的樣貌風情,年度限定的基隆風味全包,邀請一起居家慶讚中元!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阿明@liv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分秒不空過 #得與德 #佛法是永恆 #初一十五上人開示 2021.07.10農曆六月初一證嚴上人開示 各位菩薩 又半月過去,現在已經是六月朔旦了, 一年十二個月,已經是六個月過去了 每一天八萬六千四百秒 用秒來算時間 我們到底半年的時間 每一天的八萬六千四百秒 半年已經過了多少的秒呢 秒雖...
農曆六 月初 五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如果天空像是人生,你想現在的自己是什麼樣貌?照片中的天空是下班時在車上拍下的夕陽,遠方一顆蛋黃夾帶些許暗黑詭譎氣氛...是也蠻美的。
今晚來說一個無緣個案的小故事
四月初某單位來電,說有位個案要從中部遷居到我的管區,交班內容沒有頭緒,連個確切診斷也說不清楚,只說阿公年紀很大,已氣切有呼吸器、胃管、膀胱造口,因為孩子覺得在原來的地方照顧不好,希望帶來北部治療,要我先準備居家收案訪視事宜,其他流程來電者答應會對家屬負責並協助。我是個奇怪又有個性的人,是自己該做的事不用交代我會做到最好,但我很討厭不認識的人隔空要我做什麼事,尤其交班講得口沫橫飛但在我回問病人狀況又不知所以然的時候,我只能給來電的對方很低的評價。
個案在四月某個星期六如期搬遷,小孩把個案與所有機器儀器都搬來,期待能如計畫般美好,但其實不然。個案與機器都不適應新環境,星期日就送急診,星期一上班發現這位個案已進加護病房。平日訪視後回辦公室,有時間我就會上線看看這位未曾謀面的個案住院狀況如何,有沒有穩定一點,是否可以轉到一般病房,有機會出院回家啟動居家護理訪視嗎?追著追著...四月五月六月七月...轉眼八月,個案的病程都每況愈下,除了原來的三管外該再插的周邊血管、中心靜脈導管也換到沒地方好打,呼吸衰竭合併嚴重肺炎,血液培養的菌株都有抗藥性,醫師解釋病情後,家屬回覆都希望不要放棄,一定要繼續積極下去。我與這位個案、家屬未曾謀面,只是當時一通交班電話,讓我掛心好幾個月。沒有正式接(收)案,沒有信任基礎,我沒立場跟個案家的任何人討論問題。是因緣不俱足。
今天星期一,準備出門訪視前習慣還是先掃過筆記中要查證追蹤的事項,發現那串病歷號碼已從住院中的標記被消除了!再去探究...8/7清晨六點多家屬不得不帶阿公回老家去了。折騰好幾個月,阿公這趟只住在孩子家搬家的那一晚,然後選在農曆六月最後一天回故鄉了。
回頭看這段無奈的故事,我不知道自己的使力點該放在哪裡?前段交班的人信誓旦旦,家人也信心滿滿,我在等著發揮的前夕止步,盤旋,結束。
在最恰當的時機做最好的決定
在最適合的季節栽種最適合的植物
在最成熟的時候收割
在最好的時刻道別
錯過最美那一刻,什麼都會變調。
但是...天機誰又知道呢?
農曆六 月初 五 在 張淵翔 JCI Sean Cha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04 星期三 農曆六月廿六日 天氣 晴
基隆市議員張淵翔服務處新式工作法✨
👉方式:臉書粉專線上直播服務
👉時間:週一~週五 9:00~9:30
👉內容:接受各方建議,分享有趣的時事與基隆市新聞分享
因應新冠疫情,保持社交距離,大家都少出門,少了與民眾面對面互動,因此淵翔開直播跟大家聊聊天,大家有問題也可以上線來問我歐👌
🎥直播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keelungsean/live_videos/
或是臉書搜尋keelungsean
張淵翔Line ID: @m0937507877 聯繫電話:02-24692122
📣直播了一段時間,分享好友葉文昌留言說:「這7月初說有個環評說明會,基隆有哪些人參加?內容如何?就在我們家後面,我有船也停在外木山港,也很關心。」
分享好友張智涵留言說:「填海造陸 只讓天然氣用30年要永久破壞生態 現在還在反核傻傻的 海洋風電台灣真的適合嗎 要去查看看風電損壞率」
農曆六 月初 五 在 阿明@live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分秒不空過 #得與德 #佛法是永恆 #初一十五上人開示
2021.07.10農曆六月初一證嚴上人開示
各位菩薩
又半月過去,現在已經是六月朔旦了,
一年十二個月,已經是六個月過去了
每一天八萬六千四百秒
用秒來算時間
我們到底半年的時間
每一天的八萬六千四百秒
半年已經過了多少的秒呢
秒雖然短暫
但是,是人生的大道理
一秒鐘若過不去
這一世就是結束了
人命在呼吸間
呼吸也是在分秒間
但是行在時間完成
分秒,過去;
有修,有得,有用心,
叫做心得,心得
時間過沒有用心
那就是沒有心得
那就是這一世沒有得
得者,德也。德者,得也。
德,就是道德。得,就是所得。
時間,讓我們有所得嗎?
修行道理,我們有聽進去嗎?有啦。
有心得嗎?不知道啦。
你有在身體力行嗎?
忘記了。這是什麼都沒有所得,
因為他袂記得
袂記得,叫做忘掉了
忘掉了,心的上面就是一字亡
時間,分秒,我們沒有去用,
它就是死掉了,沒用了。
所以,時間在分秒中,
我們沒有珍惜,
就是這樣讓它分秒無用,
忘掉一切。很可惜。
人生難得,佛法難聞,
行在菩薩道中,更是困難。
菩薩入人群,緣苦眾生。
不敢吃苦,不願付出,
那就是沒有行菩薩道。
所以,有或沒有,
得或是亡,這就要看自己
有沒有把握時間。
佛法是永恆,
但是,我們若沒有去取,
就不得這樣在我們一生中還是空過。
所以,水,它照常流。
你看它水在流,
你需要水嗎?需要。
可是它一直流,
我要如何去取哪一段水呢?
水,不管你取哪一段,
只要你生命中需要,
即時,捧起來,
喝下去,這就是我們所得。
道理這麼簡單。
各位菩薩,
稱為菩薩,叫做覺有情。
大家要自我期許,
自我期許:
學佛,要行菩薩道。
不懂菩薩法,路要怎麼走呢?
大家要發心立願,
把握時間,分秒不可空過,
時時要多用心。
靜思弟子 恭錄
2021.07.10
農曆六 月初 五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農曆六月廿九日至七月廿九日(國曆7月31日至8月29日),依循古禮舉辦「中元盂蘭盆勝會」各項活動
「艋舺龍山寺中元盂蘭盆勝會」是台北市文獻會經文資普查主動提報,法會傳承了傳統習俗,融合儒、釋、道思想,並依佛教的儀軌與經典,營造深富民間文化特色的中元普渡祭典,祭祀內容結合歷史事件,諸如祭拜「樹蘭花腳」、「五泉廟」、「車藏 腳媽」等,深具在地性、歷史性和文化性意義,也彰顯北台灣早期移民開發奮鬥史。
龍山寺表示,拜「樹蘭花腳」、「五泉廟」是寺裡特有的傳統,因當年漳泉械鬥就發生在龍山寺附近,血衣就埋在寺內的蘭花樹下,所以才有拜「樹蘭花腳」,寺廟現址當時也蓋了五泉廟,以祭拜械鬥死去的人,後來要建龍山寺時,寺方答應每年都會祭拜五泉廟,便有了這傳統。
艋舺龍山寺年度祭典除了寺內所供奉佛神聖誕的祝聖儀式外,亦配合時令節日舉行祭祀活動,其中以農曆七月「中元盂蘭盆勝會」最為隆重,為萬華區之祭典盛事,簡稱盂蘭祭或慶讚中元。清人唐贊袞於同治十二年(西元1873年)所撰《臺陽見聞錄》中提及:「臺俗盛行普度,門貼紅箋,大書慶讚中元。……自七月初起,至月盡止。又明治三十二年(西元1899年)《臺灣日日新報》載有:「陰曆七月慶讚中元,近城市街分為三大廟門,高豎燈旛普濟無依孤鬼。其十一二兩天為大龍峒保安宮結緣之日,凡屬同安原籍者與焉;十三四兩天為艋舺龍山寺結緣之日,凡屬晉南惠原籍者與焉;十九二十兩天為艋舺祖師廟結緣之日,凡屬安溪原籍者與焉。」
五、依文獻紀錄,慶讚中元活動於艋舺地區已行之有年,原則上依原鄉祖籍劃分祭祀群體,於七月中旬舉辦祭典。舊時龍山寺「中元盂蘭盆勝會」由三邑人士之黃林吳三姓輪祀,按例進行起鼓、放燈、普施、搶孤等活動。光緒十四年(西元1888年)巡撫劉銘傳令行禁止搶孤之風,遂改為設筵饗祭,祭品則由艋舺三邑人為首的武榮、螺陽、晉水及金紙商金晉興等四個祭祀團體籌備置辦,號為「四大柱」。大正十年(西元1921年)改為三姓合辦,或與大稻埕三邑人士輪辦。至昭和十三年(西元1938年)後,「中元盂蘭盆勝會」回歸龍山寺主辦。
六、艋舺龍山寺「中元盂蘭盆勝會」自農曆六月末日地藏王廟發表開始,至七月末日龍山寺謝燈篙而告一段落,每年均有眾多民眾參與「贊普」及放水燈遊行,為萬華區之一大盛事。
六月二十九日 地藏王廟發表
七月一日 豎燈篙 (布幡、紙幡、七星燈)
七月十二日 發表連放榜 (為紙糊神祇開光結壇)
七月十三日 拜樹蘭花腳 (奠祭清朝來台墾民械鬥戰亡人士)
七月十四日 放水燈 (招請水上孤魂)
七月十五日 普度 (設孤棚、孤飯、供品;施食)
七月三十日 謝燈篙 (普度結束)
農曆六 月初 五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隋唐時期,瑤族主要分佈在今天的湖南大部、廣西東北部和廣東北部山區。所謂“南嶺無山不有瑤”的俗語大體上概括了瑤民當時山居的特點。唐末五代時期,湖南資江中下游,以及湘、黔之間的五溪地區,仍有較多的瑤族居住。宋代,瑤族雖然主要分佈在湖南境內,但已有一定數量向兩廣北部深入。元代,迫於戰爭的壓力,瑤族不得不大量南遷,不斷地深入兩廣腹地。到了明代,兩廣成為瑤族的主要分佈區。明末清初,部分瑤族又從兩廣向雲貴遷徙,這時,瑤族遍及南方六省,基本上形成了今天的分佈局面,具有“大分散、小聚居”的特點。明中葉以後,部分瑤族由廣西、雲南進入越南、老撾、泰國等東南亞國家,成為他國居民。第二次支那戰爭期間,部分瑤族因受戰爭影響轉移到泰國難民營避難,後被聯合國難民署以難民身份安置在歐美諸國。瑤族或徭族、傜族,是亞洲的一個民族,其歷史比較悠久。有研究認為:瑤族起源於古代東夷部落,與九黎族關係密切,尊奉先祖蚩尤、盤瓠。2010年中國的瑤族人口為285.3萬,62.1%在廣西。瑤族跨境而居,在越南、寮國、泰國北部也分佈一些。是越南的54個民族之一。越南瑤族人口超過62萬,是越南第9大民族。東南亞國家排華年代裡,部分瑤族人還飄洋過海移民到美國、加拿大、墨西哥、法國等地。瑤族民風比較淳樸而強悍。由於常受歷代統治者的驅除和歧視,一般在山區居住,因此有「無山不成瑤」之說。分支眾多,語言差異大,有勉語、布努語、拉珈語等多種。80年代創製了瑤文,用拉丁字母拼寫勉語優勉土語。通用漢語。很多人能同時操壯語、苗語等語言。擺手舞是土家族古老的傳統舞蹈,主要流傳在鄂、湘、渝、黔交界的酉水河和烏江流域,共有四節。現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有改編的新版擺手舞,更易於學習和傳承。擺手舞它分大擺手和小擺手兩種。它集舞蹈藝術與體育健身於一體,反映土家人的生產生活。如狩獵活動和摹擬禽獸姿態。包括“趕猴子”、“拖野雞尾巴”、“犀牛望月”、“磨鷹閃翅”、“跳蛤蟆”等十多個動作。列中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繡球舞是一種壯族民間歌舞,盛行於廣西西南部地區。繡球舞在歌圩中進行,是歌圩進入高潮的表現,一般是對歌到了情投意合時,姑娘裁歌載舞,將自己親手精心繡制的花球,拋向意中人。小夥子接到繡球後,如感到滿意,就在球上紮一手帕,也載歌裁舞地又將球拋給姑娘。然後唱約公歌,相約到清靜的地方去談情說愛,或約定日期地點再表達深情厚意。歌圩源於氏族部落時代的祭祀性歌舞活動,但進入社會發展後期,這種祭祀性活動逐漸演變成以民眾間的交流為主,並且多著重於歌唱活動而淡化舞的色彩,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群體性的歌圩活動。明朝後歌圩有了進一步發展,並定期地於固定地點舉行。歌圩一般出現在較大的壯族聚居區,以三四月間為最盛,其中農曆三月初三是壯族的傳統歌節。秋季舉辦的歌圩多為八九月中秋時進行。歌圩活動一般持續三五天,地點有固定的圩場、坡地等,也有不固定的場所如空地、山坡上等。歌圩的基本內容包括固定的祭祀儀式、青年男女們進行交往所需要的倚歌擇配對唱、賽歌賞歌、拋繡球、搶花炮和師公戲、採茶、壯劇等。火把節是彝組的傳統節日。在農曆六月二十四舉行行,節期為二三天。彝族認為過火把節是要長出的穀穗像火把一樣粗壯。後人以此祭火驅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節慶期間,各族男女青年點燃松木製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間活動,邊走邊把松香撒向火把照天祈年,除穢求吉;或唱歌、跳舞、賽馬、鬥牛、摔跤;或舉行盛大的篝火晚會,徹夜狂歡。現在,人們還利用集會歡聚之機,進行社交或情人相會,並在節日開展商貿活動。火把節的三天三夜,都各具特色,每個晚上吃過晚晚飯,首先由某一家開始點燃火把,然後就爭先恐後地燃起火把往村外走,人們唱起火把歌,歌聲隨著火把的漫延響徹山谷。隨後按約定俗成的方向又形成一條火龍來到公共娛樂場地,他們將火把集中起來燃成一堆大火,全寨人圍著火堆,快樂地跳舞遊戲。同時有關火把節的音樂有一首基本是人人都耳熟能詳的,那就是七月火把節,每當啊來來喲、啊來來喲的旋律響起,我就能感覺的到火把節那種狂熱的氣氛和火一樣的激情。簸箕舞,是一種朝鮮族舞蹈,朝鮮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在中國盛唐(西元618-西元907)時期,朝鮮族的高麗樂被列為著名的十部伎之一。朝鮮族的舞蹈具有上千年的歷史,其中就有簸箕舞。簸箕是朝鮮人民以前主要選用糧食的利用道具。朝鮮族簸箕舞的簸箕長為52公分,寬50公分,簸箕舞以幽雅柔和的旋律和歡樂的旋律組成兩種舞段,通過迎接日出的姑娘們仰望太陽的姿態,在歡快的旋律中,展現重新拿起簸箕的姑娘們爭先恐後簸箕的畫面。舞蹈利用簸箕為道具,有特色地形象出簸簸箕,旋轉等動作,明顯突出了舞蹈的民族特色。現屬吉林省延邊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