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輩子沒還完感情債是不是不好
傳統觀念的人遇到難解的感情或婚姻,都會用合理化的方式勉強讓自己去接受,所以就出現了「相欠債」這句諺語。
但現代人有必要去接受「相欠債」的相處關係嗎 ?
就 #紫微斗數 來看感情婚姻的 #冤家 關係,口語說明其中一種類型 : 你的性格及喜好,去選擇了你的另一半,但因為雙方後來的發展及成長井然不同,讓彼此的腳步及認知無法再有交集,以致可能另一方在其他人的懷裡得到慰藉,而另一方考量小孩的成長及圓滿,選擇獨自撐起責任,然後孤單寂寞的過了一生。
以上的案例有幾種方式可以化解 :
1. 晚婚 因為雙方在個性及經濟狀態都成熟的狀態下再來共同約定下輩子的生活,就能大事化小。
2. 跟上時代趨勢,讓自己離開舒適圈,多學習技能,透過專業技能,重建生活重心,來調整眼中滿滿都是另一半,才不會讓自己陷入卑微不堪的人生。
3.透過 #交往合盤,更了解最適合自己的人到底是什麼樣貌及性格。
其實透過這個案例,可以讓大家更加了解我對 #紫微斗數 的看法,我把紫微斗數當成 #農民曆,每天每月每年去翻閱,讓我趨吉避凶,增添好運,避開凶險,甚至還能挑選最佳工作團隊組員,讓績效利潤達到最佳狀態。另外,也能找到適合自己平衡能量的模式。
#紫微命理果逸老師
#命名取名
#風水堪輿
#嫁娶合婚擇日
#五行開運礦石手串
#結界咒
#去掉你所有不好的霉運
#讓你旺上加旺
#還你一個乾淨的心靈
#紫微斗數教學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7/4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6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
農民曆 看法 在 DJ JoJo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星期四自我對話時間
我收到了一則很長很暖的訊息,但我願意一字一句看完,然後好好回應她。
JoJO你好
首先,跟你拜個晚年
新年快樂,祝福年轉乾坤,好運旺旺來!
我是一名每天從彰化開車到台中上班,
然後再到處奔波的保險業務,牛年已經來到開工第一天,我依舊開著車前往公司,今天我沒有收聽你的節目,則是選擇讓自己在這半小時的路程中,沈靜,沉澱。思考著自己的下一步路該怎麼走。
站在實歲31歲(農民曆已刊載33歲,😭)這個時間點,對未來有點方向,但是還是有霧氣籠罩中,為什麼會這樣說呢⋯⋯
從工作來說吧,我ㄧ畢業就在金融保險業工作,至今也有8-9年的工作經驗,沒錯,這是我第一份工作,就在想⋯這是我要的工作嗎? 業務沒有不好,收入很高的一大把。對我來說,錢也是有賺,但是收入高,花費也不少,收入還是維持不穩定的呀,此外這份工作我認為因為周遭的原因,無法再有大突破,我對這份工作也產生太多疲累感了,或許有人認為這是藉口,你要想辦法去改變呀,業務最會就是灌心靈雞湯了~ 我在前一到兩年的時間,也是這樣被說服,才會留到至今。
這幾年因為大環境,加上辦公室的氣氛,讓我有了想要轉職的念頭,在金融保險業待這麽久,又有年紀上(這社會真的對女生好不公平)的劣勢,我真的很茫然,怎麼會到了這年紀還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對什麼有興趣呢?後來,看到公營銀行招考,就開始準備,補證照,開始買書來看,筆試成績出來了,許久未碰書本,成績當然是沒有很理想。收拾心情,再繼續看書,等著其他銀行的招考,這過程說不煎熬是騙人的,除了不知道何時會考上,存款越來越少的狀況,人會更慌張,看到周遭的朋友,同學,兄弟姐妹,個個都有好工作,笑談年終分紅領多少時,再看看自己,我可以說是我人生到目前來說最不知所措的時候了,當然會有人說,保險業都做這麼久了,就繼續做啊;也會有人說 你都30幾歲了,還要換工作? 也有人會跟你說,你要去當行員,你的年紀沒有優勢了,都是年輕的妹妹了,誰會錄取你。頓時,我很難過⋯難過的是人生是否沒有在20幾歲最年輕最有本事的時候找到一份穩定,待遇好的大公司,就注定不能翻身⋯⋯
身為30歲以上的女生,我覺得好難,
因為一晃眼,我們也從大學畢業快9年了,
面對年紀的增長,生理的壓力
忽然覺得這30歲是一個結界,
因為你30歲了喔,所以你現在不能像20歲一樣,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你沒有重來的本錢。
因為你30歲了喔,所以要趕快結婚生小孩喔,不然年紀越來越大風險會很高的。
因為你30歲了,不要再想你要幹嘛幹嘛了,你沒有好好規劃人生藍圖的時間了
我好想說,我也是第一次面臨這三十歲的階段啊,但是三十歲應該不可怕,人生還很長,是否可以不要給予那麼多那麼多負面的話語呢?
是否可以告訴我,三十歲其實應該是一個不錯的階段,因為經過這幾年的社會歷練,30歲不像20歲時的天馬行空,也沒有像40歲被生活壓著跑,好想知道其他人在面臨30歲想轉職的人,到底應該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康莊大道呢⋯⋯
不好意思,JOJO打擾你了
在我打完這篇留言後,腦子變清晰了,
或許跟你說了之後,有個出口後
可以靜下來重新再思考一下未來了!
我也想聽看看JOJO在面臨30歲,這分水嶺有什麼看法的呢?
感謝你撥空看了這篇留言,
祝福你有個愉快美好的一天。
—————————————————
就姑且讓我稱呼妳為親愛的吧。
親愛的妳,妳的文字讓我想起曾經看過的話:「30歲,是個很容易被很多事情觸動的年紀」。我試著回想31歲的自己,妳知道嗎?原來31歲的自己,也跟妳一樣,因為多了對未來尚未抵達的期盼,也聽進不少在乎的人說的各種言語,所以,有夠茫然!妳也說的很對,人生還很長,是不該給予而立之年那麼多那麼多負面的話語,但,我還是怕死了啊,所以妳知道我在31歲做了什麼事嗎?我在節目做了一個叫做「茫然」的自我對話主題。
35歲的自己再回看自己四年前寫的文字,依然還是很有力量,我當時一邊用做節目的方式梳理我的茫然,一邊也在用文字騙騙當下的自己,然後,好險我真的有被騙到,才能在35歲的這天回頭感謝31歲的自己,我把我曾在31歲寫的文字,拿來照顧現在31歲的妳。
#關於茫然
https://vocus.cc/article/5ed293a3fd89780001e1777f
妳看完之後,或許茫然依然在,不過我想告訴妳,我看到的妳,是一畢業就能在金融保險業做超過八年的妳,妳這八年見證到美股熔斷好幾次,也見證到台股萬六站穩,還見證到當時信貸利率超過11%,以及見證到現在房貸利率不到2%,妳一定也用妳理解的方式幫助身邊的人理財了一陣子,更理解到年紀越大,遇到事故不是問「身體還好嗎?」而是「你有沒有保險?」很實在吧:)
於是,對阿啾來說,關於難題,近看是個圓,遠看是個點,太茫然是我們知道的體悟的還不夠多,那就試著去學習,茫然就不要硬走了,都看不清楚前方了,硬走只會把恐懼餵養的更強壯而已呀,就坐下來等霧散去吧,等待的過程我們也別閒著,去專注學習,想糜爛也可以,糜爛也要有本錢呀,我們先把自己照顧好,再來買醉糜爛,也不遲。
妳是個聰明的女孩兒,去買醉幾回吧😘
#沒有在節目中播出的星期四自我對話時間
#我農民曆已刊載37歲咧我該怎辦哈哈哈
農民曆 看法 在 謝文憲的極憲人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成為牛鬼蛇神的技術:憲福育創、台灣簡報溝通協會共同創辦人
我跟福哥合開公司:憲福育創,深深覺得:「我帶領公司匍匐,他帶領著我深潛。」
我們兩個是完全不一樣的人,他凡事要求完美,我總是大局著想;他追求細節,我看重氛圍;他著重技術,我看重天賦。無所謂對錯,正像夫妻般,能互補開公司,很不簡單;像投捕般,能取得每場勝利,攻城掠地。
他這麼愛用「技術」(過去單獨出版的三本商業書,都有技術二字),我提前看完本書,就用技術為名,寫一篇我對他和本書的看法吧,我決定以「牛鬼蛇神」為名:
牛:專精與執著
他在工作以外的地方,只要他想做,都能做得很牛,你有看過職業講師煎牛排,精準關注時間近乎分秒,就像我們在課堂上操作任何一個活動,精準而不超時,有效卻不脫拍嗎?
不僅僅牛排,高爾夫、鐵人三項、沖煮義式咖啡、超級奶爸的技術等數篇,都可略見端倪。
鬼:不寒而慄
學員看到他,就像看到鬼,怕他怕得要死,一句「請重作」就能打回原形,明明已經支付高額學費,應該享受大爺待遇,聽到鬼見愁的三個字,卻可以乖乖回家繼續修改投影片,更改簡報策略?
其實有時我也蠻怕他的。
蛇:彈性與應變
我第一次潛水,就是跟著他和教練們,他明明孔武有力,身形壯碩,只比館長小一號的身材,進入水中二十米處,立刻變身蛇的身軀,優游自在地在水中來回穿梭,該力行減重時,又能減到比館長小兩號的身材,直逼我的小三號?
至於應變,請看本書〈再試一次,不要放棄〉關於「遠端錄音採訪」這篇。
神:態度與堅持
他待人實在,對每一位無論表現好與不好的學員,都能加以讚美,先前被他唸過「請重作」的學員,卻都能有長足的進步,對待朋友更是豪爽、令人讚嘆。他熱愛各類美食,我們這群被他視為朋友、兄弟的人,都會越吃越胖,實在害人不淺。他嫉惡如仇,標準一致,跟他在一起,身心都有安全感。
他忠於家人,忠於夥伴,忠於對待每一位與他接觸的人,雖然神的第一眼,看起來不那麼容易親近,但你跟他熟了以後,他的話會比你還多,他會一直告訴你,他有多神。
成為牛鬼蛇神後,本書等級直逼農民曆。
你明明可以在他的網誌上找到所有還沒經過編輯的文章,就像農民曆也有電腦版,你卻一定得買回家看的三大理由:
1. 你都知道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是哪一天,但你得預做準備,正如同你都知道工作、生活、態度的基本法則,但事到臨頭,卻必須有本書在手中翻閱才能立即解惑,尤其福哥「時間管理的技術」。
2. 農民曆有宜忌日,電腦上也查得到,但面對上天與未知,人類的態度應是敬畏,而面對人生的工作、生活、態度的基本策略,也是謙卑與敬畏。本書讓我知道他是如何從五專生變成博士生,工地主任變成募資一個月破一千五百萬的超級強者,雖然五專生沒有不好,但好可以更好,就是本書教導我的人生攻略,正如同本書〈為什麼要追求成長?〉一篇所述。
3. 農民曆有食物相剋表,讓我們知道什麼東西不能混在一起吃,本書的「工作與生活失敗的技術」,正讓我有此感受,沒有人是可以一步登天、一蹴可及的,別人走過犯錯的路,若有人能提醒你,我覺得再好也不過了,本篇從反面出發,提醒你千萬不犯的五個錯誤,非常有感。
福哥的書一向很好看,正如他這個人,一向很精彩,我希望繼續帶領憲福育創匍匐前進,更期盼福哥能繼續帶我深潛,看到更深、更美好的世界。
我們兩人不一樣,卻很一致:「熱愛工作,認真生活,態度始終如一。」
王永福 教學的技術-王永福-福哥粉絲團 芋頭懂事長_憲福育創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5328?sloc=main
農民曆 看法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7/4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6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02/24(日)或 03/16(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2019.04.14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545
在專屬於你的天地裡,持續陪伴著你~
啟點x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你有沒有曾經為了要說服某些人,去改變一些觀點?
比如說吧,你有一個朋友很迷信,他一直認為全身上下要戴滿所謂的開運物。然後呢,每天出門都要翻農民曆、然後呢要看星座運勢…。
甚至於,他有一個御用的老師;每次要做任何決策的時候,他就會問這個老師,你會覺得這個人,根本就是「不問蒼生問鬼神」。
於是呢,你找了很多科學的證明、心理學的證明,還有很多很多的研究報告;去說服他說這些迷信是沒有用的、你都被騙了…。或者是這些「不理性」的決策,在生命的長河裡,到底有什麼樣的負面影響?
你說的是振振有詞,而且你提供出來的數據資料,都非常具有價值跟參考性;簡直是可以當成是一個論文推出。
結果呢,你做完了這一切所有的事情,他依然故我。甚至於你會發現,你不做這些事情還好,你越做他就越堅定的,固著在自己的迷信裡面。
你可能會覺得這個人「為反對而反對」;你可能會覺得這一個人,簡直是朽木不可雕也。但是事實上喔,在心理學裡面有一個名詞,叫做「迴力棒效應」,說的就是這樣的現象。
「迴力棒效應」是什麼呢?就是當我們跟別人提出,跟他自己原本的想法不一樣的資訊的時候,會讓這些人產生新的反駁論點。因而對於他們原來的看法,會更加的深信不疑,這就是「迴力棒效應」。
說的再清楚一點,事實上是有幾位學者,去做一些相關的研究。這幾位學者分別是查爾斯.羅爾德、李.羅斯,跟馬克.雷波。
他們找了48個對於死刑這件事情強烈贊成,或強烈反對的美國大學生。這些研究人員呢,給這些人看兩份報告。
一個呢是提供證據,去證明死刑的效果,死刑是有效的;而另外一份報告,證明死刑是無效的。
但其實這兩份報告都是捏造的,這是這些研究者編出來的;但是這些學生並不知道,那麼學生會相信這兩份研究嗎?他們看到這些根據科學研究,所提出來的證據,他們會改變心意嗎?
結果發現喔,他們原本如果是贊成死刑的,或反對死刑的;這些資料如果會讓他們採信,是因為這些資料裡面呈現的內容,跟他們原本的立場是一致的,於是他們就採信。
可是呢,當他們讀到的資料,跟自己原本的相信是相反的時候;他們的反應是如何呢?比如說,強烈支持死刑的那些學生,會認為說明「死刑有效」的那份研究,是非常棒的、非常完整的。
但是同時呢,他們卻堅稱另外一份研究,不管是研究方法有瑕疵、數據有錯誤,還是推論是有誤導的…;總而言之,他們就會覺得那一份,跟他們原本的想法相反的報告是錯的。
而相對而言,那些原本就反對死刑的學生,對這兩份研究報告的看法,也剛好是相反的。
他們認為那些「支持廢除死刑」的研究報告,是非常的完整。然而那些提出死刑的用處,而死刑是不應該廢除的研究報告;他們的立場也是一樣,對於裡面的論述、數據、研究方法。總而言之,各個層面都挑剔再三。
所以也就是說喔,這個實驗告訴我們,這些研究報告,並不能讓我們去理解,所謂的正、反兩極的想法;讓我們取得一個更適當的決策。
這些研究報告和這些所謂的數據,反而讓我們的想法更極端。原本支持死刑的會更支持,無論他讀到的是什麼;原本反對死刑的也會更反對,無論他讀到的是什麼。
這樣的現象大到社會議題,小到你跟他人之間的互動相處,其實是屢見不鮮的。然而呢,當我們在說別人「為反對而反對」、「食古不化」的同時,有沒有可能我們自己,對於某些事情的堅持也是如此呢?
可是你可能在生活當中,也有相反的例子;你也對於某些事情,去改變了你的立場。可是這些「改變立場」的過程,你有仔細的去思考,它是怎麼演變的嗎?或者是那個讓你改變立場、想法的人,他在一剛開始做了什麼事?
他是一剛開始拿這些所謂的研究報告、所謂的證據,來說服你?還是他在一剛開始的時候,有給你一種你有被好好的理解、傾聽,跟承接的感覺?
當你有好好的被理解、傾聽,跟承接的時候;接下來他再告訴你一些,可能跟你原本的想法有一點落差。
甚至於是證明你原本的想法,可能是有問題的這些資料。你有沒有發現,在那個當下,你的「接受度」會是比較高的。
所以,我常常會跟很多朋友分享說,其實「對,是沒有用的!」。什麼叫做「對,而沒有用」呢?
就是你說的再對、你說的再有道理,證據再完整、論述再完備。如果你沒有讓別人覺得,你有好好的理解跟承接對方;那你這些「對的部分」是沒有用,不僅沒有用,還是反效果呢!
就像是今天所提到的「迴力棒效應」是一樣的。你的證據,只會讓對方的立場更極端,而不會讓他更願意的去理解真相是如何。
如果你想要讓你身旁的人,能夠去理解真相,如果你想要去做成功的引導跟說服,那麼好好的讓別人覺得你有承接對方,就是一個你必修的功課了。
說到這裡啊,熟悉我的課程的朋友都知道,我的『人際回應力』課程,正是在這個主題上面,能夠幫助你有效的前進。希望你不要錯過這難得的學習機會。
然而今天所談到的「承接」跟「迴力棒效應」,希望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在內容的部分,談到的『人際回應力』的課程;下一期課程,是在5月3號開課。
在我錄音的這個時候,名額已經在倒數了;所以我很期待,你能夠把握這難得的機會。希望我能夠在5月3號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8_XxSv8PDE8/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