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3
【農漁民生活補貼】
#農民補助1萬元
#甲級漁民補助1萬至3萬
疫情衝擊也讓農漁民生計受到嚴重影響,農委會針對具有農漁民身份的民眾,提供生活補助,其中具有農民身份的民眾每人補助1萬元,發放身份為今年4月30日以前就已經加入農保或農職保的被保險人、去年曾申請農民生活補貼的實際耕作農民、參加農糧政策的農民,不過108年農業以外的所得不得超過50萬元。
漁民的生活補貼,需符合今年4月30日以前在漁會投保勞保、為漁會甲類會員及加保中、每月投保薪資2.4萬元以下、108年所得未達40.8萬元者,可領取3萬元的生活補貼,另外在今年4月30日前加入且申請時仍為漁會甲類會員,且在108年所得未達50萬元,每人可以領1萬元。
相關補助如果與去年資格相同,且有在去年領取補助的農漁民,今年不須再申請,補助款將直接匯入戶頭中。另外針對農業紓困貸款部分,針對農糧產業、漁業、畜禽產業、休閒產業及青農也有貸款額度增加、新舊貸款免息、本金延緩繳納等優惠。
農民補助1萬元 在 李姓中壢選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執政黨為掌握農業系統,輔導成立機耕協會,並賦予特定的獨占職權,除申請農機補助金被強索一成補助金外;停灌區內的代耕業者若要申請停灌救助,也被要求須先加入協會,並繳交1萬元入會費,以及每年2000元的常規會費,才有資格申請救助。足見提供協會大權的政府,才是相關問題的始作俑者!有這種政府農民還支持的下去?!>
農委會農糧署去年編列16億元補助農民購買農機,去年底爆發,協助農民申請補助的「農業機械耕作服務協會」(以下簡稱「機耕協會」),竟強制抽取10%補助款。事後農糧署僅要求機耕協會退還農民補助款,卻無視該事件的法律與政治責任。
根據媒體報導,雲林機耕協會利用其獨占地位,威脅農民若不簽下本票與自願樂捐書,捐助一成的政府補助款給協會,就別想領補助,許多農民被迫不樂之捐,而且媒體懷疑可能全國14個機耕協會都有同樣的問題,而且全國機耕聯合會還可從中抽取15%的行政管理費。
農糧署將責任推的一乾二淨,彷彿該事件均與農糧署無關,只要退還款項就沒事了。其涉及的法律與政治責任亦應深究之,機耕協會強迫會員樂捐一成的政府補助金,以脅迫方式要求簽下本票與自願樂捐書,可能涉及《刑法》的強制罪與準公務員的瀆職罪;機耕協會對於不樂之捐的帳目不明,是否用於機耕協會所稱的特定用途容有疑義,也可能觸犯《刑法》的侵占罪,農糧署竟未主動調查,亦未移送檢察機關偵辦。
【專家之眼】機協爆強索農民補助款 退回款項就沒事?
https://udn.com/news/story/6656/5177438
農民補助1萬元 在 勇媽阿惠 - 黃敏惠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嘉義市又被跳過?
109年「對地綠色環境給付計畫」針對農地補助,每年每公頃最多一萬元,嘉義市農民完全無法接受補助,同樣都是有在耕作的農民,待遇卻比別人差?
中央針對有實際耕作的農地補助,卻僅限於「非都市土地」,嘉義市被歸類為都市計畫土地,因此全市所有農業區皆無法接受補助!
嘉義市農牧戶口約5300户,共約1萬8000人,常年從事稻作、旱作、果樹等農業經營,完全符合農業環境基本給付目的,卻必須被排除在外,平平都是農民,怎麼差這麼多?
建設處同仁已經積極向中央爭取,本市農地應納入給付區域,讓農民能夠得到應有的權益,但中央卻仍然堅持原計畫。
勇媽在此呼籲,建議應要以實際耕作現況作為補助目標,不應以農地所在區域,斷然排除農民的權益!
#嘉義市嘸卡細漢大家團結站出來
#嘉義市不能一直被中央遺忘
#不給農民補助那中央同意農地全部變更為商業與住宅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