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在小說手稿《Crash》完成不久,英國作家J. G. 巴拉德(J. G. Ballard)遭遇了一場嚴重的翻車意外。
.
身為全世界對車禍最迷戀的男人,後世沒有人能確定J. G. 巴拉德當時是打算順著自己筆下的主角,完成一場完美的車禍(即便要付出生命的代價),抑或這一切只是一個神秘的巧合。他的這部作品後來在1996被加拿大鬼才導演大衛.柯能堡(David Cronenberg)翻拍成了《超速性追緝 Crash》(1996)。
.
人的性癖好有千百種,巴拉德偏偏開創了前所未有的一種────對車禍事故的強烈慾望。在這則故事的世界裡,角色們不僅沉浸於體驗車禍的歡愉,也參與觀賞車禍的演出,向同好道出對車禍體驗的性幻想。其中許多人都是曾經遭遇車禍的受創者,他們從此不可自拔,想要一再體驗這種接近死亡的高潮。
.
在巴拉德眼中,沒有什麼比高速公路的市景更代表20世紀,他認為這是完全屬於20世紀的景觀。事實上,我們已然親身經歷、習以為常,根本沒想到我們已經身處於一個典型的科幻世界,與過去人類數千年的歷史產生了明顯的斷裂。
.
在這個被機器/車驅動的時代,人類將自己的軀體置入在一個移動的容器之中,為了追求便利,不惜將性命託付其中。久而久之,似乎也形成了一種異化現象,人體與車體漸漸合而為一⋯⋯。在巴拉德中中,人類對汽車的想像或許不只是「交通工具」那般簡單,而有著將之視為肉體延伸的慾望。
.
人類在考量購買什麼車款時,本來就會考慮什麼樣的車適合自己,光是這個念頭,其實已經是人類將車視為「新軀體」的開始。更不用說許多人類對賽車運動的迷戀,再再顯示了這種慾望已超越滿足交通便捷性的本質,而是讓自己達成肉身所不能為的速度,甚至能在一瞬間終結自己生命的可能性。
.
這種人對車的投射,若是如此獵奇、不堪。皮克斯的動畫系列《汽車總動員 Cars》不也成了駭人之作?
.
「我們生活在一個被各種虛構所統治的世界裡,我們生活在一本巨大的小說裡,虛構已經存在了。作家的任務是創造現實。」J. G. 巴拉德有云。
.
這本書出版之時,《紐約時報》書評人怒批,這是「令人感到最厭惡的書」。但後續也有學者發現巴拉德是如此精準地將人體比作車體,探討科技、性與死亡。爭議之聲直到電影《超速性追緝》在坎城影展問世之後,依然未曾止歇,即便坎城影展予以評審團特別獎,在英國仍有鼓吹予以禁播的呼聲。
.
世人固然覺得這部作品的概念古怪、病態,但作者巴拉德卻不以為然,他說如果人類真正懼怕「車禍」所造成的死亡,那又怎麼會前仆後繼地讓自己成為一名駕駛?他以此指出,我們每個人都在潛意識之中追求死亡的宿命,明顯有一種對死亡的驅動力隱隱作祟。
.
很少人還記得,其實早在1970年四月,巴拉德便已經在倫敦的新藝術實驗室展示自己以「車禍」為名的展覽,展品有三輛因車禍壞損的汽車組成。在私人的展示會上,巴拉德刻意安排一名女演員上空遊走在展場之中,沒過多久,酒酣耳熱的賓客們竟然放肆在車體上塗鴉、撒尿,甚至進入車中試圖侵犯坐進後座的女演員。在那一刻,人們已經無法分辨車與人/女性的分野,而一概視之為「物」。
.
而在隔年,他親自主演了結合劇情片與紀實風格的短片《Crash!》,他在片中娓娓道來自己對車禍的認知,甚至模擬死亡車禍的發生。這部作品成了小說的前奏,也是電影《超速性追緝》的前身(全片詳見留言處)。
.
在《超速性追緝》之後,巴拉德持續創作不懈,而且多有影像化,改編成電影的作品包括他的半自傳之作《太陽帝國 Empire of the Sun》(1987)與反烏托邦科幻之作《摩天樓 High-Rise》(2015)。近期大家最熟悉的,無疑是《愛×死×機器人 Love Death + Robots》的第二季最末章《溺斃的巨人 The Drowned Giant》(2021)。
.
我曾撰寫過針對該文本的分析,嘗試解讀片中巨人的象徵,全文刊載在VERSE網站,篇名為〈《愛×死×機器人:溺斃的巨人》 這巨人是中國還是蘇聯?〉(詳見留言處)。
.
至於那場車禍究竟有沒有奪走J. G. 巴拉德的性命?
.
答案是否定的。不過與他筆下的人物不同────巴拉德從此變成了一個戒慎恐懼的優良駕駛。
.
.
(J. G. 巴拉德在經歷這場車禍之中,拍下了當時車禍受損的福特汽車的各個角度,組合成了一張海報。)
#超速性追緝 #Crash 甲上娛樂
同時也有15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防疫~民進黨想像中的台獨聖戰》 ~高金素梅 2021.07.06 疫情風暴中……,新潮流的大老邱義仁露臉了,他在媒體版面上再次宣告:台獨不是台灣人可以決定的。 邱義仁重提「台獨」,表面上沒什麼新意,但骨子裡是有政治盤算的。那就是:台獨「現在不適合」,請注意,只是現在,不是將來,所以眼前就忍一忍...
追求死亡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年8月1號
《一期一會的生命禮物》正式上市
(是的,表示今天開始去實體書店也買得到書了)
這一路上充滿感謝
非常感謝團隊的信任把這麼好的機會交給我
讓我在移動停擺之前跟世界走在一起
能幸運地玩這麼一把大的
如我在後記裡面寫的:
所謂的『一期一會』指的不只是那些我們遇到的人事物
還有那個只要有一點遲疑就無法成行的雄心壯志
跟義無反顧想要聆聽這個世界的意圖。
我兩個不同的朋友圈紛紛跟我說
我們來就這本書開讀書會吧!
這裡實在有好多體會衝擊值得好好聊聊
而這些看似遙遠的議題
都因為我在前線的參與
變得好近
我好開心
因為奧運我們能跟這麼多努力成為自己的精彩運動員相遇
得到了從一日運動迷變成一生運動迷的機會
希望大家也能透過我的眼睛我的影像我的文字
見見這些與我一期一會的有趣靈魂
在思考這些與生死與愛與性與界線有關的議題時
也與自己相遇
今天上市為大家送上我的學長褚士瑩寫的序
他在這本書八字還沒有一撇前
知道我去拍了『明天之前』紀錄片
找我聊了一次天
並把跟安樂死有關的部分寫成一篇文章
收錄在<中學生晨讀10分鐘:世界和你想的不樣>裡
彷彿當時的他就預見了這本書的誕生
謝謝學長
讓我們向著一期一會出發吧!
Have hun!
【那些美好的著迷與貪婪】
作家/NGO工作者 褚士瑩 推薦《一期一會的生命禮物》
在曾寶儀的新書《一期一會的生命禮物》裡面,我看到兩條道路。 其中一條路,是對死亡的追求與拒絕。追求死亡的人,在這條生命的自動輸送帶 上,面帶微笑朝著盡頭而去;而那些尋求永生的人,則轉過頭狂奔,想要跑得比輸送 帶更快,讓回到原本腳印就已經踩過的地方。 這條路,叫做「著迷」(obsession)。
另外一條路上,則負載著許多追尋不屬於自己生活的人。他們不喜歡自己所擁有的,不喜歡自己原本的生活,相信自己值得擁有更多,於是想要透過跨過國境、性愛機器人、延長生命、取得死亡的控制權,想方設法想去得到不屬於他們的快樂。 這條路,叫做「貪婪」(greed)。
曾寶儀跟著一群紀錄片的工作人員,在採訪的過程當中,看到了別人的著迷之路與貪婪之路,但是與此同時,也無可隱藏地顯露出自己的著迷之路與貪婪之路。
讀著這些文字的讀者,當然也同樣在這面魔鏡面前,赤裸裸地映照出自己的著迷與貪婪。或許我們每個人,對自己的著迷都有些不同的解釋,像自己屬於「信仰虔誠」但別人是「迷信」、自己是「追求健康」而追求長生不老的人「走火入魔」、自己是用行動「支持性權和性自主權」但是別人如果做一樣的事就是「性變態」。
也或許,我們的「貪婪」被自己跟社會,賦予了正面的語境,像是別人「貪生怕死」,我是「珍惜生命」;別的記者搶獨家畫面是「沒品」,我做同樣的事則是「盡忠職守」;別人是「貪得無厭」,我是「積極進取」;別人渴望被認可是「沽名釣譽」,我希望我的努力被看見則是「上進」「好學」。
但是在這一切的背後,我們其實都知道有一個難以面對的殘酷真相:我們那些生命中美好的追求,其實就是無可救藥的著迷與貪婪。
看到了讓自己繼續向前的動力,本質如此不堪,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大多數人的人生,包括你我在內,要不就是走在著迷的路上,要不就是走在貪婪的路上。而這兩條道路,總有交會的時候。
對有些人,那個交會點在美國墨西哥的邊境,對有些人是在生與死的交界線,對於公眾人物,則是鏡頭開與關的按鈕。
我們明明沒有資格評斷,卻又忍不住連連評斷,彷彿真理總在我們這邊。
真誠的思考,往往是黑暗而痛苦的,這解釋了為什麼,哲學思考在兩千五百年以來,從來沒有大受歡迎,因為這些想法讓我們太不舒服,無法面對。但是思考也永遠不會消失,因為我們知道,在人生道路的某個轉角處,我們遲早都要回答這些問題:
愛是自私的嗎?
人為什麼要活著?
人可以決定自己的生命嗎?
誰有權力決定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神真的存在嗎?
如果有神,神是慈悲的,還是殘忍的? 身為一個哲學踐行者,我對這些問題也沒有答案,但是我喜歡思考這些問題,也 知道我應該特別當心那些宣稱擁有答案的人,因為他們都是騙子—他們通常不是故 意的,只是他們的著迷和貪婪,讓他們相信了自己所想要卻得不到的,就是那個美好 人生的答案。
或許我們跟著曾寶儀的腳步,在經歷過了這部紀錄片的拍攝過程後,也更清楚看 見了自己的著迷與貪婪。可以的話,接納自己的著迷與貪婪,這才是真正「一期一會的生命禮物」。
-
《#一期一會的生命禮物:那些讓我又哭又震撼的跨國境旅程》
作者:#曾寶儀
8/1 全台上市
【首刷扉頁限量印刷】作者簽名蓋印祝福扉頁,內含寶儀想跟你說語音Qrcode(四段祝福,隨機送你)
博客來:https://is.gd/yrxgt3
誠品線上:https://is.gd/kgFdHx
金石堂網路:https://is.gd/NCVIk0
晨星網路:https://is.gd/Zgs6QO
#今天早點發文要不然晚一點連我自己都會奧運洗版
#第三張照片是我與哈利波特的合影紀念一下
追求死亡 在 April懶得說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看阿滴分享憂鬱症的模樣好理性,覺得好厲害,之前有網友邀請我去講 #精神疾病去污名化 的podcast,很抱歉的回覆他自己還沒有準備好,我可以輕易的自己談起,但當別人問起或是解讀我,就算說的是對的,我還是不太舒服。
我覺得阿滴分享的很好,精神疾病最大的障礙就是「無法控制自己」。
憂鬱症像是被困在一個沒有門的房間,沒有任何工具可以幫助你逃脫,但外面的人急喊著要妳快出來,這就是為何我之前說發病的當下,努力沒有用,在病裡與病外面的人所處在完全不同認知狀態,除非願意想像,不然再多的溝通只會更傷人。
但ㄧ個人要怎麼想像自己從未體驗的事?
這也是為什麼我開始ㄧ直書寫有關精神疾病的文章,在沒生病以前我就是在房間外的人,根本不知道房間裡有什麼可怕壓迫讓生病的人這麼辛苦,而我也清楚發現,目前大多數的人對於精神疾病還是處於同情,同理是目標,但就算用邏輯與知識去同理,未來精神疾病發生在妳身上妳還是會嚇一跳,因為妳會開始不太認識自己,所以自己的方法是想紮紮實實的和病站在一起,當一個坦白的實驗組不斷紀錄自己的情緒起伏,想讓大家知道時好時壞、外表看起來相當正常、不是所有的時間都在哭泣,也是憂鬱症患者可能的面貌、痛苦不只有一種模樣和姿態。
當然,我也很明白,這樣的紀錄我不只在說服大家,也同時在說服我自己,但目前為止蠻有用的,當走一步算一步。(沒用再說)
憂鬱症的病症是會失去所有對事物原有的熱情,只對死亡有興趣,而我在對死亡感興趣時想了很多,發現整個世界都是建立在「生存」之上:工作、賺錢、積極、生產力與資本主義;甚至健康、感情、婚姻,都是為了更好的未來而準備的,而以上所有社會教導你的正面知識都和「我追求死亡」相互違背,也難怪所有事情會感到格格不入,因自認解讀這段很合理,所以後來就不再責備自己為何對那些事物一點熱情都沒有。
在上述的狀態,我認為最好的方法就是按時服藥好好休息,不要因為自己連門都出不了而感到自我厭惡,照鏡子要一直提醒外表如常的自己:我並不是平白無故的休息,腦袋生病如同身體感冒發燒,無法動彈沒辦法洗澡吃飯是正常的。
就讓時間去跑,請妳耐心相信且等待會有一天,你會有「比較舒服一點點」的感覺,有人說是光,但我覺得沒那麼誇張。
當時因為自己的情緒麻木太久、難受久,所以當我開始有力氣可以正常生活後,我開始「刻意」的去做不我很不喜歡的事、去我很討厭的地方。
原因是我發現「另一種痛苦」也是需要適應的,而在適應的過程,你可以暫時脫離原本習慣的痛苦模式。
其實整體來說就是換一個環境。
這樣的刺激和體驗的結果也可以知道自己在發作時,真的不能夠做什麼事,我自己發病時完全不能出席大型場合、或是超過兩個人以上的聚會,我會明顯恐慌、全身發抖、不敢和任何人對到眼。
「不能和人對到眼」後來成為我快要爆掉的指標,當對人的防備心起來,也代表我開始不想被任何人了解,因怕別人知道我在看似沒事外表的底下,非常的糟糕。
這些事情當下覺得不可能有力氣紀錄,但相信我,發生過非常多次以後,你的病態自覺會越來越敏感,也可以在快要再次發病的時刻,提醒自己即將面臨什麼折磨,有預告絕對比沒預告好。
再來是老實話,有些文章會說你可以完全好起來,我覺得有點太夢幻,其實憂鬱症復發的機率很高,我比較悲觀現實,我想告訴你,不要追求變回和生病以前一模一樣的人,你絕對會不一樣,但這也沒關係,你可以成為很帥氣的憂鬱症患者,大方的走進身心科,可以點名自己需要什麼藥(當然是不換藥的情況才可以耍這種帥啦),但我覺得這和走進酒吧你指定要喝什麼酒一樣篤定和了解自己需要什麼,是一件酷的事吧。(像經歷過很多次bad trip你變成老司機?)
好了上面寫的這麼輕鬆,其實想和看到這裡的妳你你說聲辛苦了。
活著本身就是不容易的事,你已經很厲害了。
親自走過才知道有這樣的另個世界存在,不知道要替過去什麼都不懂的自己感到慶幸還是無知,也發現自己在描述書寫精神疾病時從「妳們」慢慢變成「我們」,一直都知道追蹤我帳號的很多小帳或是也是病友,想說或是再次強調,我們是一起的,別害怕妳一點都不奇怪,也謝謝妳們在我躁鬱症、憂鬱症、PTSD發作的階段吞了我這麼多篇超級負面的文章,一直都很感謝妳們對我比我對自己還有耐心,或是替我打氣加油這麼多次到不太會回覆訊息的我收訊息到不好意思而開始練習回應。
再來,是特別想給一些有PTSD的人:如果妳決定開始談自己的傷痛,請妳一定要找妳信任的人或是愛妳的人在身邊,重組和表達說出口的過程,很像是要換貼在結痂傷口上的ok蹦,在撕下的過程中妳一定會流血,原本的結痂會連同皮膚一起被黏起,妳會痛到懷疑自己為什麼要重新撕開、是否做錯了決定,好像連妳原本建立的堅強全面崩解,但其實這是一條辛苦且必經的復原過程,妳必須在每個時間點重新理解替「那件事」換上新的ok蹦,傷口才不至於一直腐爛下去,相信我妳只要不斷的先提醒自己會很不舒服,一定撐的過去。
最後的最後,真心的,希望妳一切平安自在,之前我寫說對憂鬱症患者最溫柔的一句問候是:「妳昨晚睡得好嗎?」,當時有人問我如果想對精神疾病患者表達自己的關心,有沒有一句話是我想聽到又不會抗拒的話?
我自己的答案是:我很希望妳能過得開心。
因為多數的憂鬱患者對「努力」或是「更好」會有點反感,而被一個人把「希望」放在妳「能夠開心」,代表他知道這件看似簡單的事對妳來說很難,所以其實是一件很感人又無害的事。
願我們都能離開心起來更近一點,沒有辦法也沒關係,至少能聽到一些在意,但也不算太討厭對吧?
IG@apriltzu
https://www.instagram.com/apriltzu
追求死亡 在 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防疫~民進黨想像中的台獨聖戰》
~高金素梅 2021.07.06
疫情風暴中……,新潮流的大老邱義仁露臉了,他在媒體版面上再次宣告:台獨不是台灣人可以決定的。
邱義仁重提「台獨」,表面上沒什麼新意,但骨子裡是有政治盤算的。那就是:台獨「現在不適合」,請注意,只是現在,不是將來,所以眼前就忍一忍,將來再說。但是對於「台獨」,這個他嘴巴上所說的理想,還是要繼續追求的。這樣一來答案就明確了,台獨這種東西,對外有美國和大陸的壓力,要換一種說法來包裝,但是對台灣內部,就要當作理想來追求了。所以,儘管台灣各界的慈善團體為了搶救疫情,全世界到處追著疫苗跑,但是不斷卡關的蔡英文就偏偏要強調,德國的輝瑞疫苗就是不可以印上上海復興代理的「復必泰」這三個字,買疫苗的意向同意書就是要加上「我國」的字眼,突出我們國家的尊嚴。
就在這樣繼續追求台獨理想,維護所謂國家尊嚴的政治講究之下,平白無故浪費了整整一年的時間,買不到救命的疫苗也不心急,卻枉死了六百多人。4.58%的新冠肺炎死亡率,對民進黨人而言,只不過是追求台獨理想所付出的代價……。
針對邱義仁的發言,國民黨要求蔡英文針對這件事對外說明清楚,我想蔡英文是不會理會的。因為,為了追求台獨的理想,民進黨人正在把防疫當作想像中的台獨聖戰來打,犧牲無辜人民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追求死亡 在 老景观影-官方频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一口气看完十集悬疑探案剧《神秘法医第三季》
当一名自称是Harrow儿子的年轻人突然死亡后,Harrow透露他知道自己有一个疏远的儿子,这让那些与他关系最密切的人震惊不已。但这个死去的年轻人真的是Harrow的儿子吗? 在一系列案件中孜孜不倦追求真相的同时,Harrow试图弄明白自己儿子这个谜团,却发现自己陷入了网络犯罪、加密盗版和谋杀所构建起来的地下世界。 充满新鲜感、紧跟时事的情节,核心依旧是熟悉的两难困境:Harrow为了拯救所爱之人愿意做到什么地步?
每天在线,挖掘好剧本电影,用心解说大千世界中的人心故事
一个人做视频不易,还请喜欢的朋友们多多关照,老景将感激不尽、感极涕零
=欢迎订阅--老景观影-官方频道:https://www.youtube.com/c/老景观影3721
#老景 #老景观影 #解说
追求死亡 在 PILI 霹靂布袋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出場於霹靂兵烽決劇集,與天嶼劍尊為宿敵,因一次機緣,棄惡從善,與劍尊結為莫逆,以兄弟相稱。之後,兵厄劍瘟所帶來的禍端卻導致劍尊死亡,他將倦收天交託。此後,歧天人的一生皆為了守諾而作。
◎霹靂公開亭-帶您掌握最新的霹靂訊息!
◎霹靂調查局-『霹靂十大藍髮代表角色票選』
◎好戲再安可-『風雨斷腸時(金小開退場) 』
◎哈燒新偶像-【戾禍】
無滅靈界之主,認為人族的蒙昧存在與主觀偏執,是造成萬物所以別的原因。若不打破人族建立的錯誤秩序,將難以解放長久被束縛、壓迫的億萬生靈,致使塵界走向傾倒滅亡之途。因而他所追求的「無限自由的新世界」,是解放人軀、解放萬靈之軀,進一步剝除人類主宰天地控權,回歸文明以前的社會。在協助昡祭冥司解開帝隳自封後,密謀截斷神州,開啟新一波的末日危機。
欲知更多節目詳情 請見→https://pse.is/3k2gfx
#霹靂英雄同樂會 #霹靂台灣台 #霹靂英雄榜
追求死亡 在 面對死亡,我到底該追求什麼?福智-真如老師講述《吾願無悔 ... 的推薦與評價
20220212 -3 面對 死亡 ,我到底該 追求 什麼?面對 死亡 ,就會讓我們有一種清澈的目光,可以重新看清楚,我生命真正該要的是什麼?真正該有的志向是什麼? ... <看更多>
追求死亡 在 活著一切都還有希望(#閉月羞花花) 追求死亡一切歸為荒蕪... 的推薦與評價
活著一切都還有希望(#閉月羞花花) 追求死亡 一切歸為荒蕪#燒炭#澎湖#離奇.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