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分享】林仁廷《挑對時機做自己,冷眼不冷心的處世智慧》
。
人們沒有從關係中學到如何照顧自己,因此才會把童年的渴望與匱乏,寄望於某人再一次來照顧自己,但最後總是失望挫折。
依附關係非常重要,情感要有所交流,孩子才能從中學到相對的獨立與成長,並影響成人期的感情經營。依附類型所影響的表現分別是:
#安全依附型:由獨立、信任與適度依賴組成。這是最理想的型態,能照顧自己也能照顧對方,平衡互補。
#逃避依附型:冷漠、逃避親密、壓抑、不表露情感、強迫性自我依賴,並與伴侶保持距離。
#焦慮依附型:又可以分為兩類焦慮。一、無助型:歇斯底里、不知所措、合作討好、沉溺於迷戀與被愛,富有誘惑性但缺乏界線;二、混亂型:陷於想像中被拋棄的恐懼,導致憤怒、苛求、勒索、控制,處於想要又不想要的兩極矛盾當中。
後兩型因缺乏安全感,建立關係時常帶著害怕、無助且反覆。
。
https://womany.net/read/article/27511?utm_campaign=integromat.new&utm_medium=social&utm_source=facebook.main&ref=fbmain&fbclid=IwAR36swZZ7YVAPLjKmSuEmkqk6kSmkLh7tkpcG3IXRLuh1qE5-LqV948DfAU
逃避依附型 態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您是貓派還是狗派呢?您是為何選擇養寵物呢?又是如何決定自己想樣的是貓、是狗,或是哪一種寵物呢?
這篇來自【DQ地球圖輯隊】上轉載自【全球中央】上的文章,報導了台灣家貓與貓奴的增加趨勢,以及對於這個趨勢的分析。這也帶我們進一步思考當代社會形態下人們心裡的特質,以及對於寵物的期待。
------------------------------
剛剛好的距離 都會生活的恰好溫度
貓飼主大多數都在都市及所得高的縣市。對比100年與108年的六都家貓數量,成長也都翻倍,例如家貓數量前兩大的雙北市,台北市從6萬6,707隻變成12萬3,768隻、新北市從5萬3,375隻變成11萬3,821隻。
因竹科園區帶動當地高收入家庭增多的新竹縣,成長倍數多達四倍,從4,899隻變成1萬9,530隻。
郭怡君分析,國內外研究寵物跟飼主的關係,發現貓是完美的狩獵動物,經過馴養,更適合變成個人主義者的寵物。相較於狗,貓對飼主比較有距離感,貓飼主也比狗飼主更顯現出較多逃避依附型的特質,也就是說「顯得有些彆扭,想要人家,又想要推開,不依賴別人,也不接受依賴,認為獨立獨活的狀態最好」,因此可以理解為何會選擇較不需要太多照顧的貓當寵物。
一出門就心懸家貓的高小姐也說,「雖然是在誤打誤撞下收養了朋友的貓,但從此就愛上貓,變成貓奴了。因為狗太熱情、太黏,我無法招架,貓和人的距離剛剛好,有點黏又不太黏,剛剛好」。
郭怡君說,狗跟主人呈現位階關係,貓跟飼主是平等的關係,有牠的個性,貓主人必須遷就貓的個性,這跟在都會區、年輕族群對個體跟個體之間的獨立性要求相互呼應,而且現代人忙到分身乏術,貓冷酷、獨立、能自處,又溫暖的特質,符合在都市獨立、疏離、安靜、注重隱私的生活方式及人際關係模式。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https://dq.yam.com/post.php?id=13470&fbclid=IwAR0h7PR0KXQ7wuuF0IN2yI8_uD_cKvtN8nUm_YGCHweJtldHWXfNpYDGB4M
逃避依附型 態 在 作家H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H,你好:
我是一個單親媽媽帶著兩個小孩(國小國中), 約8個月前在交友軟體上認識了我的男友,他對我展開了很熱情的追求,在交往的前三個月幾乎每天都來找我吃晚飯,我也在見面第三次時和他說了我有離過婚也有兩個孩子,他考慮了30秒就說他願意接受⋯⋯(他從未結婚過)我當下有多感動就有多感動,接下來的日子雖然有小摩擦也是很幸福,兩個人的心是緊緊的繫在一起。
交往第四個月,我和小孩和他開始了同居的生活,有著家的感覺,他幫忙教育小朋友,讓小朋友改掉很多我無能為力的壞習慣,兩個小孩也都漸漸認同他是父親,我忍不住要感謝上天對我的恩賜⋯⋯卻沒注意到他對我的態度漸漸改變⋯⋯我們之間不再有親暱行為,從原本的2天,變成一個月一次,到現在無限期等待⋯⋯
他的態度轉變是從第三次吵架,我對於他朋友突然和我說他是同性戀,我當場沒來的及反應(他的男性友人和我的兩個孩子關係很親近,我第一時間想很多),他朋友離開後他完全不理我,三天把我當透明人,那個冷讓我無法呼吸。後來他和我說他對我很失望⋯⋯經過那次溝通後,他雖然日常生活和以前一樣,卻不再碰我,甚至我主動他都會甩開⋯⋯(3個月前到現在)
去年12月底他又突然發瘋不理我三天,我厚著臉皮去和他溝通,也做好了分手的準備,他說對我已經沒有興趣,看我一直哭,我也說請給我一星期時間讓我們搬走,他卻回我:「我們永遠不會分手」我問為什麼?他說:「因為你需要我」我問他你未來沒有想要做的事嗎?他說有。我問是什麼?他怎麼樣都不回答我⋯⋯
等心情平靜後就和我說對不起,他不擅溝通⋯⋯然後他又像以前一樣,日常生活對我們都很好,每天出門前會抱我吻我(但還是不碰我)周末一起在家看電影,我和他一起舉重,一起去買菜。我以為只是一時的情緒,就像女生的週期,會有心情不好的時候⋯⋯
2月14日我們的第一個情人節,他沒有表示什麼,只是帶我去買菜,晚上睡覺的時候我試著再次想和他親熱,他把身體扭開不讓我碰,從那天起,他又開始冷冷的對我,4天後他又正常的和我聊天,聊天時突然罵我,說我和我的小孩一樣只喜歡問問題,有問題應該去問GOOGLE⋯⋯然後開始爆炸的說,我像殘廢一樣每次都要他開車帶我去買菜,舉重難道不能自己練嗎?我和他說因為我想和你有互動,他說要我們自己做自己的事情就好,有默契的人都不需要講話⋯⋯有房子住有東西吃不是很好嗎?
我和他說:「謝謝你和我說,我才有機會改進」他說:「我不會說,我一個人忍耐就好,你看我說了,現在發生什麼事?」
隔一天上班回來他又變回原來的那個好男人,但,這次連抱我都不太願意,傷我後也不再和我說對不起⋯⋯他也盡量不和我有交集,感覺是在躲避和我的互動。
我這幾天一直在看書,發現他可能是「逃避依附型人格」,這些來自父母造成的傷,若他本人不願意去改變我是無能為力⋯⋯
而我從小因為被父母拒絕的經驗而成為了「焦慮依附型人格」,對自己的不自信和怕被拋棄的感覺,讓我對這段關係感到驚慌⋯⋯
但是我不願意我和他的關係變成相敬如冰,考慮到孩子,我也不願他們受到2度傷害,他拒絕了我的溝通,戴起了讓每個人都喜歡他的面具。
我無法放棄這段關係,如果幸運有機會的話,請H從外人的角度來看看我們的關係是否還能從哪裡開始挽救,謝謝><!(他是會講中文的ABC,思考方式像美國人)
#歡迎訂閱H的方格子專題
#每個禮拜一到三免付費回答讀者問題
#每週四女人香男人way短篇小說
#訂閱會員的提問將會在每個週末率先回答
#禮拜一晚上有H的說話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