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臺北科學藝術園區」 士林再生計畫新亮點
今(19)訪視「臺北科學藝術園區」縫合及相關工程進度,士林區福佳里胡剛毅里長、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曾聰邦主任秘書、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陳岸立館長、本府新工處林志峯處長、公園處曹彥綸副處長、水利處張坤城副總工程司等局處以及工程團隊世偉工程顧問公司與佳翰營造公司代表也都一同出席。
臺北市士林區為臺北市早期發展地區,本府為推動士林再生,於兩年多前即開始籌備並發包施工,將結合既有科教館、天文館、兒童新樂園、美崙公園等設施,打造「臺北科學藝術園區」發展願景,透過中央與地方政府的合作,建立一個豐富多樣、全民樂學的學習場域。
「臺北科學藝術園區」行動計畫之一就是既有場館園區之間的交通道路縫合工程,包括「基河路(兒童新樂園段)縫合」及「兒童新樂園南側縫合計畫」係將原提供車輛通行之基河路與士商路改為人行徒步區,透過延伸科教館、兒童樂園、美崙公園的步道及綠帶系統,將原被切割的區域連結起來,可避免民眾橫越道路,提供更便利安全的休憩活動場所,並導入相關教育元素,完整形塑三館一園的人行空間。而園區內也採透水鋪面工法,可減少地表逕流,改善步行條件,且雨水滲入底下涵養地下水,降低排水系統負荷,並降低熱島效應,促進水資源永續經營。整體計畫已於106年12月19日開工,預計今年的7月底即可完工。
除道路的縫合工程外,美崙公園為「臺北科學藝術園區」重要一環,經與地方溝通討論後,將改善生態池及設施,從至德園引接水源,得以改善原先公園生態池水源不足問題,進而增加園內生態多樣之可能性,且對於海綿城市具有深化蓄涵的效果,同時亦回應本府推動設置共融性遊具之政策。故在「美崙公園生態池引水系統工程」部分,因為雙溪上游水源之水質尚屬良好,故在不影響上游河道基流量及生態環境下,利用約3公里長管涵沿堤外坡將質優之水源引至下游美崙公園生態池及士林抽水站旁濕地公園,活化優質水資源多元利用,營造水與綠的生態永續發展環境,創造全區優質舒適的空間品質。
未來在整體園區的形象識別系統及導覽指標系統上,也將透過統一的動線指引設計,達成三館一園的整體性,更提升園區在觀光發展及教育場域上的識別性,將現況三館一園的空間範疇進行實質的橫向連結,作為未來整體園區發展的重要依據。而園區內也設置智慧路燈共設置28盞,其中26盞具遠端監控、亮度調整及故障自動回報功能,提升照明品質與管理維護效能,另2盞附加包括4G/Wi-Fi熱點、USB充電座,透過戶外數位看板顯示環境感測器量測之現地溫度、濕度、風速、PM2.5、PM10等,並提供園區動線、周邊交通動態、大眾運輸交通動態等導覽服務,方便民眾互動使用。
科教館部分也將導入基隆河水景意象,將友善行人的緩坡鑲嵌於綠水地毯中,創造開放的南側入口,另東側縫合原有的車道空間,形成開闊廣場,導入歡迎大家使用的林蔭、廣場、平台、休憩設施等之各種活動空間,並於北側透過串連美崙公園與兒童新樂園,創造三館一園活動的中心廣場,增加微型植物園內植栽的特色,及增設緩坡、觀景平台、小屋等串連二樓環形廊道,增加大眾在休憩空間遊走的樂趣。
天文館部分為消弭館際間行政界線,並將美崙公園與天文館間外部空間整合,且以整體景觀角度改變天文館既有外部空間。肩負著建立東側及東南側軸線,帶動美崙街、文昌路等區域人流引入,更可由綠蔭步道與植栽引導遊客參觀動線,完整鏈結園區,以綠穿透方式提升園區可及性,增加來園區遊客優質休憩空間,間接提高三館一園整體參觀人次與流量,達科學教育之推廣目的,預計於107年10月開工。
本計畫後續將由各機關持續推動,全案計畫總經費約為10億3千萬(科教館負擔6億3千萬、本府負擔4億),各項子計畫也預計將於110年全數完工,完工後的「臺北科學藝術園區」可望達到遊客量每年350萬人次的目標,園區及周邊的優質環境也有助提升都市景觀、創造開放空間、改善城市意象,提供台北市民一個新的休閒娛樂的好去處,為臺北市士林再生計畫開啟嶄新一頁,再現城市風華。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陳其邁,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柴山再造,越來越美! 柴山不只風景美,還有濃濃人情味。 不少山友愛來柴山運動,還會自主背水上山,泡茶、並奉茶給大家(即使你是陌生人),邊喝邊看台灣海峽的好風景;也有不少家庭,夏天最愛到龍巖冽泉玩水消暑。 一個建設不是只有硬體的建設,在建設的過程,更需要市民的參與。 因此一上任時,我宣布將柴山...
透水鋪面工法 在 林智堅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小編新聞播報室:「林智堅:茄苳老樹快窒息! 一語成讖!」
小編新聞播報室:「林智堅:茄苳老樹快窒息! 一語成讖!」
今年初,市議員林智堅向媒體揭露,建國公園經綠美化工程後,百年茄苳及大榕樹,會因過高的花台與大面積的水泥地鋪設,讓十多棵的老樹窒息、難以生存。當初市府還曾解釋是採用最新的無細骨材透水鋪面工法,能讓老樹獲得水分滋養。但林智堅日前派員前往查看,其中一棵茄苳老樹,疑似不敵惡劣環境,應聲倒下。他痛批,市府蠻橫殘暴的結果,就是犧牲這些寶貴的資產!並限期市府相關單位於一周內提出解決方案。
林智堅指出,今年初建國公園進行綠美化工程時,就曾警告市府,若以大面積的水泥鋪設包覆植栽、過高花台設計,都會限制老樹的生長空間,甚至造成老樹窒息死亡。當時市府解釋乃採用最新的無細骨材透水鋪面工法,特性是不會積水,雨水還會滲透進土壤,讓老樹獲得充分滋養。他表示,日前派員前往勘查,發現其中一棵老樹,疑似不敵惡劣環境,應聲倒下,僅剩曝露在外的樹根。他質疑市府的說法根本就是自欺欺人!
林智堅說,這些老樹是市民的寶貴資產,必須要生長多年才能長成一棵大樹。如今卻因為市府殘暴的手法對待,造成老樹凋零,不僅是市民的損失,市府更責無旁貸,要負起最大的照護責任!他要求市府相關單位於一周內提出解決方案。
透水鋪面工法 在 陳其邁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柴山再造,越來越美!
柴山不只風景美,還有濃濃人情味。
不少山友愛來柴山運動,還會自主背水上山,泡茶、並奉茶給大家(即使你是陌生人),邊喝邊看台灣海峽的好風景;也有不少家庭,夏天最愛到龍巖冽泉玩水消暑。
一個建設不是只有硬體的建設,在建設的過程,更需要市民的參與。
因此一上任時,我宣布將柴山登山口附近的龍巖冽泉打掉重練,在過程中里民、柴山會、環保團體不斷的溝通,大家都很開心參與這歷史的一刻。
#龍巖冽泉景觀改造 是再造內惟的起點,也是重建柴山歷史、生態、居民生活環境的第一步。
為了重建友善生態,以改善原有鋪面透水生態性和景觀的工法,兼顧排水要求,將既有景觀池水泥鋪面打除,採用天然塊石與景石搭配。
也適量栽植原生種之水生植物,復甦自然環境,也提升排洪功能、減少淤積並改善環境。
希望讓改造過後的龍巖冽泉大家都會喜歡。接下來,我們會努力讓柴山成為市民朋友學習與自然生態共好的地方。
透水鋪面工法 在 黃珊珊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打造「海綿城市」柯市府4年多已完成107條路段
美中不足之處就是並未與「積淹水路段」銜接
在2014年柯市長選舉的柯P新政中有這一段話,「未來我將要求市政府的建設單位,今後市區道路建設,不管是新闢或翻修,都要開闢成透水性道路,廣場的鋪面也要做成透水性鋪面。」珊珊調閱資料後發現,光是人行道部分,104年~108年4月底為止,柯市府已經完成107條路段,共計85542平方公尺,讓台北市往能蓄水、能散熱的節能城市往前邁進。但這當中似乎仍有稍顯美中不足之處,就是在這107條路段中,跟北市「積淹水路段」對不起來。
黃珊珊議員表示,在柯市長上一任的第一個會期(104/05/22),就曾針對「海綿城市」的概念以及相關工法差異提出質詢,並與相關單位進行討論。而在柯市長上任以來,針對公園、廣場以及人行道鋪面,也陸續改成「透水鋪面」,晴天時,地下水可透過水鋪面蒸發水氣,降低表面溫度,雨天時,雨水能滲入地基土壤,減少地表逕流並涵養地下水。光是人行道改為透水鋪面,104年~108年4月底為止,柯市府已經完成107條路段,共計85542平方公尺。
104年—7條路段,5514平方公尺。
105年—10條路段,41329平方公尺。
106年—24條路段,16625平方公尺。
107年—61條路段,20321平方公尺。
108年—5條路段,1753平方公尺。(4月底為止)
但同時珊珊也關心這些透水鋪面究竟鋪在哪些路段?因為大雨或強降雨所造成台北市易積淹水路段,能否可藉由透水鋪面獲得舒緩?這些積淹水路段周遭是否已改為透水鋪面?結果卻發現這兩份資料是對不上的。
黃珊珊議員指出,在北市水利處「積淹水資訊網」中,均為積水深度超過15公分以上之案件,104年29個路段、105年有6個路段、106年有19個路段、107年有14個路段,另108年5月20日暴雨事件造成淹水超過15公分以上有10處(此部分資料水利處尚未上網更新)。照邏輯來說,既然透水鋪面具有減少地表逕流並涵養水分功能,鋪設在這幾個積淹水路段周遭,應能舒緩積淹水情況。
從水利處提供資料顯示,針對這些積淹水路段的因應措施大抵有改善排水工程以及善後復原兩大部分。而在改善排水單項檢討中,則有排水孔堵塞排除、排水管清疏、溝道改向以及增設抽水機組,但都沒有提到鋪設透水鋪面,兩個單位似乎彼此橫向不聯繫溝通。
最後黃珊珊議員建議水利處與新工處應針對透水鋪面能否改善這些路段積淹水情況進行研議討論,如果確能產生減緩積淹水速度與高度功能,那透水鋪面的鋪設就應以這幾個路段周遭優先,畢竟有些區域受限於地勢等因素,要大工程改善積淹水不容易,或許靠這種
具有海綿效果的鋪面,能讓積淹水情況稍獲減緩。
透水鋪面工法 在 JW生態工法- 日前看到一則新聞(...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在此分享一些實務經驗以供愛護環境人士作為此問題的參考解決方案,亦即可完全顛覆透水鋪面不耐用刻板印象的「JW生態工法」:在「北科大」的「JW生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