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時期,有一篇課文「醉翁亭記」,當中有一句,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年少的我當時唔明白,今天看到 CatharineBB 幫我拍的這張照片, 我明白了......🥺
#多謝歐陽修 #醉翁亭記
#CatharineBB #一個focus看到一個人的focus
#這位小男孩是她的同學 #明嘅我真係明嘅
#這就是人生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夫夫之道 FuFuKnow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媽,謝謝妳陪著我勇敢。」 我對於和我媽出櫃,一直有幾個片段無法忘記。 第一個片段,是十幾年前第一次出櫃, 她流著眼淚告訴我:「你能不能成為正常的男孩子?」 然後是我和里歐交往後,我們一起以情侶的身分上《大學生了沒》之後, 有次爭吵,她告訴我:「反正弟弟有女朋友,你也有里歐,那我可以去死了!」...
這位小男孩是她的同學 在 夫夫之道 FuFuKnows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媽,謝謝妳陪著我勇敢。」
我對於和我媽出櫃,一直有幾個片段無法忘記。
第一個片段,是十幾年前第一次出櫃,
她流著眼淚告訴我:「你能不能成為正常的男孩子?」
然後是我和里歐交往後,我們一起以情侶的身分上《大學生了沒》之後,
有次爭吵,她告訴我:「反正弟弟有女朋友,你也有里歐,那我可以去死了!」
這些片段都很激烈,都是我們用關心的名義傷害著對方的過程。
也因為這些過程,才讓我真正了解到,原來出櫃從來就不是我自己一個人的事。
但我下定決心公開這一切的時候,那些陪伴我與珍惜我的人,也和我一起出櫃了!
他們走出櫃子,陪我修了這門屬於人生的課。
我媽是一位很傳統的女孩,卻陪著我不斷的學習新潮的思想。
那個年代性平教育與性傾向的觀念比較缺乏,但她卻為了自己的兒子,不斷接受新的知識。
後來的幾個片段,幾乎都是她勇敢的痕跡。
她第一次陪我走上同志遊行,與二姨兩人並肩走著,對周圍是那麼的不安與擔心,但還是慢慢的和大家走在一起,然後露出笑容對我說:「大家看起來都很開心,感覺沒有不一樣。」
又在陪我參加完智達與國峰的婚禮後,告訴我:「愛都是一樣的,有一天……妳也會想要像他們一樣嗎?」
她和二姨對政治非常冷漠,卻告訴我和里歐:「為了你們,我願意走出門投票。」
她是一位非常害怕拿麥克風講話的人,卻在有一次我們前往成大演講時,在一百多位同學面前,她拿起麥克風說話,當時的我就在她旁邊,我知道她害怕,我知道她全身顫抖著,因為我的手扶住她的肩膀感受到她的無助。
但她卻堅定的對大家說著:「我是阿凱的媽媽,我其實很痛苦,因為我是一位接受傳統思想的女性,但新的思想不斷碰撞著舊的思想,所以我很掙扎。但我知道在這裡的每個人和我的孩子都沒有不一樣,你們都是相同的,所以我希望我也能夠給你們一點點力量。」
我總以為我已經很勇敢了!但沒想到,真正表現出巨大的勇氣的,是自己的母親。
很感謝氧氣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的特別企劃,謝謝瞿友寧導演與柳廣輝導演給我們母子這個機會,這是我媽第一次的公開露面,在母親節前夕,卻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交換真心話,聊聊彼此心中那份堅定的愛與脆弱的不安,然後交換更多的力量。
這是我們母子和里歐日常最真實的樣貌,期盼我們的樣子,能讓更多家庭願意對話,願意彼此把愛說出口,願意尊重更多元的性傾向。
願所有父母子女都能被傾聽,讓愛回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謝謝所有辛苦的幕後人員
製作 氧氣電影
行銷 結果娛樂
監製 瞿友寧
企劃 孫悅慈 劉芷瑄
何俞萱 張瑋珊
製片 鄭令婕
導演 孫悅慈
攝影 盧柏翰 彭映鈞
收音 徐宗詮
攝影助理 詹宗霖
交通 郭傑富
剪輯 孫悅慈
對白混音 姜佑農
調光 姜佑農
字卡 孫悅慈 何俞萱
特別感謝 阿凱媽媽、阿凱弟弟、力影仁影像工作室、彩虹平權大平台、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山楂果影像製作有限公司
#母親節 #同志夫夫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bmrmrIFB4I/hqdefault.jpg)
這位小男孩是她的同學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青春,壯遊!:翻轉人生的夏日小旅行」新書介紹
專訪: 史琬晴(中正大學財經法律系)
劉錦宜(中央大學資訊管理學系)
內容簡介:
啟發人生的夏日探索旅程
.在雲霧繚繞的秀逸山間,都會男孩陳克威展開許多命中的第一次:一個都市聳第一次到部落、第一次在四處果園農地的環境生活、拍第一支紀錄片、第一次得紀錄片獎、第一次發現自己可以拍紀錄片。
.抱著預設立場,盧業冠從屏東市區到了霧台,再往上抵達峻嶺傾斜、海拔1000公尺以上的佳暮。然而,進了部落不久,深受震撼,跟他們預想完全兩碼子事!
.課業名列前茅的王晴瑩在台南女中三年級選志願之際,立定讀醫方向後,她著手閱讀各種關於從醫的種種相關書籍,讀到徐超斌醫師撰寫的《守護4141個心跳》,如一道閃電擊中了她的心。
.改作無農藥種果樹,等待土壤變健康,要熬過前幾年幾無收成。他卻肯花整整六年的時間等待。縱使過了數年,李佳芸仍未忘記農夫昌輝說的,那片土地,是他的家,更是家族的根源,安身立命的所在,必須要好好的守護這塊地。
一個夏天的時間可以做什麼?想和更多的人一起互動學習,可以報名夏令營;想要實踐自己所學的專長,可能就要參加實習計畫;想要認識不同的世界,或許就安排一趟旅行吧!但如果貪心一點,想在14天內擁有前面說的全部收穫呢?
只有走進踏實又溫暖的土地,可以給你所有想要的!
本書訪談12位過去九年間參與蹲點的青年,訪談蹲點的經驗對他們後來參與社會、關懷土地的行動與思維帶來哪些改變與影響。從過去(蹲點紀錄)、現在(目前所從事的事物、參與的行動)、未來(對土地的願景、嚮往),勾勒出蹲點行動在年輕世代創造的新價值。
關於【蹲點‧台灣】
中華電信基金會於2009年起推動「蹲點‧台灣」計畫,讓青年有機會走出舒適圈與土地連結,實踐所學為土地付出,從中也體驗到「教室外的課程」。同時,透過青年資源的導入,為社區帶來多元的服務,包括活動記錄、藝術彩繪、英文教學、電腦課程、皮影戲、數位行銷、靜態及動態影像創作、樂器教學、樂團指導、身體律動、社區環境美化、社區事務協助等,從多面向協助社區成長,為偏鄉社區帶來了新的刺激和啟發,為社區居民帶來新的視野和想像,也與外界世界接軌,以實際行動縮短城鄉落差。
「蹲點‧台灣」從開辦以來,至今已有全台40多校80多科系超過500位學生參與,每一年,青年們用擅長的文字與影像記錄能力,和熟悉的數位3C設備,從在地觀點為社區發聲,平衡城鄉認知。同時向社會大眾、青年學子提倡運用一己之力回饋社會、用影像留下台灣珍貴文化與真摯人情之蹲點精神,也為自己的人生視野開拓更溫暖的角度。
作者簡介:
古碧玲
現任《上下游》副刊總編輯、臺灣全民食物銀行理事長,並展開食物農業、土地議題、弱勢關懷題材的書寫。
曾任職於多家媒體與NGO。
高世威
中華電信基金會 副執行長
張嘉芳
中華電信基金會 經理
林佳儀
「蹲點‧臺灣」專案負責人
策畫簡介:中華電信基金會
中華電信基金會成立於2006年2月,從實踐企業社會責任出發,透過長期耕耘將我們的核心理念落實到社區及部落、城市邊陲、資源相對缺乏的地區,以基金會做為資源連結的平台,將所有「善」的事物加以重整編排,分享至有需求的據點,成為支持在地勇往直前的力量。身世》、《異質的存在》、《天藏機鋒─雨花石》、《文學帶路遊舊城》等書。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OxBC8yGFws/hqdefault.jpg)
這位小男孩是她的同學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郵政櫃檯的秋天」現代詩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許赫
內容簡介:
透過短期大量寫詩的行動,發現詩也可以是一種寫故事的體裁。透過一首組詩,可以把許多聽過的故事,表現為一種充滿留白與餘韻的文學作品。
詩的特色,既精確又能引發思索,讀者也擅於在文字的留白之間,透過想像力,完成各自不同的情節與意義。《郵政櫃檯的秋天》這本書有10首組詩,每首組詩由20首短詩構成,共分成街譚、巷議、神話、聽說四輯,「街譚」的兩首詩,是我日常生活中聽來的故事,「巷議」的三首詩則是我因為人類學背景,田野調查期間採錄的趣事加以改編。「神話」是我的幻想故事,採用神話研究的原則來鋪排。「聽說」則是自己與家人的故事。本書構想幸獲國藝會出版補助,得以順利出版。
《郵政櫃檯的秋天》這本書有10首組詩,每首組詩由20首短詩構成,共分成街譚、巷議、神話、聽說四輯,分述如下:
1.「街譚」的兩首詩,是我日常生活中聽來的故事。
(1)年菜:社區裡有一位經常拜訪的獨居老婆婆。甚至有一年我們幾個同學與老婆婆一起圍爐。本詩記述老婆婆分享生活與記憶的點滴,發展為一篇餘韻幽深的作品。
(2)郵政櫃台的秋天:一萬首詩計畫開始之後,因為計劃設計的緣故,我們會與讀者聊天,把她的故事寫成詩。這是一個南部大男孩的故事,與我身邊幾個朋友一樣,有屬於鬼島世代無法掙脫的無奈,在龐大的大蕭條景象底下,要抓住小確幸,又衝反對未來毫無頭緒的徬徨。
2.「巷議」的三首詩則是我因為人類學背景,田野調查期間採錄的趣事加以改編。
(1)土地公廟紅燈閃爍:1998年,我跟著政大民族系上的老師們,到台灣各地尋訪廟宇,記錄台灣各地有趣的傳說。這個故事,是某個小鎮,地方公廟(土地廟)與庶民傳說的有趣田野紀錄。民間盛傳,這地方的土地公,因為幫助信徒解決困難,到酒家出任務,雖然任務圓滿,但土地公從此染上粉味習慣,不可自拔。
(2)妖行采風錄:求學時代,田野調查期間,許多鄉間耆老,會把村落大小事,比父為妖怪現象。恰逢1990年代,台灣環保公害問題嚴重,本詩將許多公害比附妖異的有趣見聞(從1998年到2016年),加以改編,成為台灣鄉間妖異傳奇。
(3)通靈人:依樣在廟宇調查期間,拜訪許多乩童、風水師、通靈人,以他們的遭遇、閒聊、垃圾話為基礎,想像他們現在的處境,發展為通靈人這個故事。
3.「神話」是我自己的幻想故事,採用神話研究的原則來鋪排。
(1)通勤死神:因為神話故事研究的興趣,發現神話充滿了當代性。於是想像了三個與神有關的故事。聊聊身邊的奇幻想像。通勤死神,講的是作為死神,每天引導這麼多的鬼魂,他們的遭遇,有血有淚的體驗。
(2)上班族阿智:上班族,工作壓力大到身心受創,一個滿身身心創傷的上班族,真是可怕的存在啊。這個故事想像一個壓抑的上班族,擁有毀滅世界的力量,多麼的可怕。而現在網路上的情緒發洩,力道也一樣,足以毀滅一個陌生人。
(3)十二生肖:天地初開,萬物童蒙。這是一個人類稅開始之前,動物們與神的相處故事。
4.「聽說」則是自己與家人的故事。
(1)我有毛病:近年因為開設書店,接觸故事療癒、敘事療癒的領域。遂把相關理論,與自己的生活壞習慣結合,描述一個人格多重分裂的人(自己),展開認識自己,自己與自己認識彼此的多重對話。
(2)媽媽:我的身世,猶如一場肥皂劇。這次用詩,記錄我肥皂劇般經歷的雙親。
作者簡介:許赫
本名張仰賢,就讀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博士班。2000年開始以帳號harsh(謎語獸),在政大貓空行館BBS站詩版張貼作品,參與新詩推廣運動10多年,開設出版社與書店,斑馬線文庫出版社、心波力簡單書店負責人。輔大藝術與文化創意學程兼任講師,主講文化創意產業與故事寫作。詩作常見於衛生紙詩刊等刊物。發起新詩微運動告別好詩,認為掙脫好詩的枷鎖,詩人才可以自由寫詩,才能把寫詩這個書寫活動,確實在生活中實踐。正在進行告別好詩一萬首詩的寫作計畫。著有詩集《在城市,沒有人赴約的晚上》、《診所早晨的晴日寫生》、《診所早晨的晴日寫生v1.02》、《網路詐騙高中生-電腦工程師喜歡的詩》、《原來女孩不想嫁給阿北》、《囚徒劇團》等。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CY7-KKuins/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