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問大家的,朱醫師喜歡斷掌呈現肯德基型,還是麥克雞塊型,您做好答了嗎?
答案是………….
噹啷!! “麥克雞塊之無法接回去型^^ “
您猜對了嗎?
沒錯,就是因為根本無法接回去,所以省得我傷精耗神地進行困難的顯微神經接合手術,畢竟顯微鏡看久了,燈光這麼亮,我都要白內障了..
那接不回去該有別的重建方式吧? 總不能一隻斷掌在那裏,血肉模糊地,又不是演恐怖片!!
(迷之聲: 我看也差不多=.=)
於是,我們就進行了整形外科發展以來,史上最經典:
"腹股溝皮瓣手術!!^^"
首先,我們將這位外勞不堪入目的殘掌,進行清創。把所有只剩一層皮連著的報廢手指都剪掉,一個完全頭也不回地放棄了它們,然後將殘掌好好地止血、清洗乾淨。在肚子和腹股溝的地方,掀起一大塊厚厚的皮膚和皮下脂肪,大概20X8公分左右。注意,雖然腰部的部分掀起,但是接近胯下的部分,皮瓣和腹股溝還是相連,彷彿有一種以腹股溝為支點,由外側翻起厚書頁的感覺。
接下來翻起來的皮瓣,就被縫到手掌上皮膚缺損的部分,把所有血肉模糊暴露出來的地方完美蓋住,這樣手術就完成了!^^是不是很令人興奮!!
(為了諸公腸胃著想,我就不PO照片了,有興趣心臟夠大的人請自行搜尋”腹股溝皮瓣”的影片或照片)
等等,朱醫師你剛剛只說到縫在一起,忘記說到分開的這個步驟了!!
呵呵~誰說要分開了,就是要連著三個星期都讓他手插在肚子裡^^
好,我知道這有點變態,一個人手和肚子肉縫在一起三個星期,這成何體統!!
但是,容我說一下,你家小朋友學走路時,第一步就是自己走的,還是大人牽著他走的?你家女兒剛出嫁時,是不是也還需要一小段時間習慣婆家環境?總不能第一步就是放手讓小朋友自己走,總不能一開始就斷了娘家後援。這個皮瓣也是如此。
先讓肚子的皮膚和皮下組織,與手部的組織相縫,等血管通道建立、血液循環慢慢和手部相連後,再一刀斬斷他原生部位(也就是腹股溝)的後援,如此一來,這塊肉從今而後,才能真正成為手的一部分。光等待分割的時機,就足足需要三個星期。
於是,病人成功地完成手術,”腹手相連”地出院,雖然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變成這麼奇怪的模樣,只知道三個星期後就會分割開啦^^
#這個對我們整形外科醫師而言,再平常不過的手術,不知各位感想何如>
#把手插在肚子裡三個星期,感覺就很不舒服,雖然是本人我親手來牽成的…
#外勞的身體台灣人強大百倍,每次癒合速度都像生化人一樣快!
#適應新環境不容易,後援不可輕易切斷,普世價值^^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財團法人羅慧夫顱顏基金會介紹 #羅慧夫長假雙紀錄片介紹 這集邀請到基金會 #王金英執行長 專訪,談長假雙紀錄片的製作源起,還有羅醫師26年前為何會成立顱顏基金會?目前基金會的運作狀況和服務項目,他們目前正在推廣的「助300位貧困顱顏患者安心上學」公益活動也請大家一起支持...
這個對我們整形外科醫師而言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 #財團法人羅慧夫顱顏基金會介紹
#羅慧夫長假雙紀錄片介紹
這集邀請到基金會 #王金英執行長 專訪,談長假雙紀錄片的製作源起,還有羅醫師26年前為何會成立顱顏基金會?目前基金會的運作狀況和服務項目,他們目前正在推廣的「助300位貧困顱顏患者安心上學」公益活動也請大家一起支持。
(以下為08/23新聞稿)
財團法人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於8月23日(日)下午兩點假台灣金融研訓院舉辦羅慧夫醫師雙紀錄片放映會,會中放映記錄羅慧夫醫師1959~1999在台行醫四十年的《長假》紀錄片,及2013年羅慧夫醫師最後一次回台拍攝的《長假過後》紀錄片。羅醫師的學生、部屬、患者暨家屬、朋友,醫療、社會福利及教育等各行業共計200多人齊聚觀賞,大家一起感動回顧曾經與羅醫師共事相處的時光。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黃達夫院長、中央研究院魏福全院士、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先生等人也親臨現場觀片並上台致詞。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董事長黃烱興表示:在資訊爆炸,價值觀混亂的現代社會,羅慧夫醫師一生秉持「榮神益人」的使命,奉行「視病如親」,盡自己所能的幫助他人,對台灣社會做出最大的貢獻,這樣的典範更難能可貴,值得推崇!
《長假》記錄羅慧夫醫師在台行醫四十年貢獻:
羅慧夫醫師的兒子引述馬克吐溫:「你的職業應該成為你的假期」,來形容爸媽40年在台灣的服務就如同是他們人生中的長假,基金會為其拍攝的紀錄片也以此命名。本紀錄片藉由大量的舊照片、現場記錄、人物訪談等完整呈現一個外國醫師如何如克服困難,融入台灣社會,進而成功的改革醫療體制,例如杜絕紅包文化,建立專科醫師制度……等,同時也見證台灣醫療的發展軌跡。
1959年羅慧夫(M. Samuel Noordhoff, M.D.)以醫療宣教士身分從美國舉家來到台灣,於馬偕醫院擔任院長,他以患者需求為出發點的理念催生出燙傷中心、加護病房、自殺防治中心等一時創舉,他為患者的付出連帶也促進台灣醫療發展。
1976年羅慧夫醫師轉任長庚醫院,擔任兩年創院院長,卸下院長職務後於整形外科專心醫治患者、培訓年輕醫生,他在整形外科主任任內,創設台灣第一個整合顱顏外科、顱顏牙科、語言治療、心理輔導及社工的「唇顎裂暨顱顏醫療中心」,關懷患者的生理與心理,落實全人醫療。長庚醫院顱顏齒顎矯正科醫師,同時也是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董事長黃烱興表示:「長庚醫院顱顏中心的成立,是因為有羅慧夫醫師擔任領導人,沒有自己的本位主義,處處為病人的利益著想,才有辦法整合」。而現今台灣顱顏醫療水準深獲國際肯定,羅慧夫醫師功不可沒!
中央研究院魏福全院士說:「台灣有整型外科的訓練制度,雖然非羅慧夫醫師一人造就,但他的貢獻最大。」羅慧夫醫師除了致力推動顱顏醫療發展,更選派學生出國學習顯微重建、泌尿生殖重建、乳房重建等當時台灣缺乏的整形外科專業,並陸續成立顯微中心及美容中心,使台灣的整形外科更加完備。
1989年羅慧夫用他的積蓄成立「財團法人羅慧夫顱顏基金會」,醫療團隊負責治癒患者生理的裂痕,基金會負責治癒患者心理的傷痕。另外,在羅慧夫醫師「培訓海外醫療人才,給他魚吃,也教他釣魚」的理念下,1998年醫療團隊及基金會合作開展海外醫療合作計畫,透過義診、技術傳承及輔導成立顱顏中心等方式,幫助東南亞等醫療相對落後國家也能治療自己國家的顱顏患者,這項送愛到海外的工作仍持續到今天。
《長假過後》傳承羅慧夫醫師的精神:
羅慧夫醫師1999年返回美國,即使退休他仍心繫台灣的醫療團隊及基金會,每年堅持飛回台灣探視學生和過往的工作夥伴。2013年的訪台行程,羅慧夫醫師發表演說、與老朋友相見,是他最後一次回台。
羅慧夫醫師因健康因素不便再搭長途飛機來台,但他一手創辦的顱顏中心及基金會仍延續羅慧夫醫師對患者的關懷,在台灣及醫療相對落後國家繼續照顧先天顱顏缺陷患者。長庚醫院顱顏中心陳國鼎主任也是羅慧夫醫師的學生,他在紀錄片中受訪時說:「老師(羅慧夫)當初帶給我們這麼多,如今長庚有現在的成就,我們要把握時間繼續再推上層樓,不但是造福台灣的患者,更要為我們下一輩的年輕醫生鋪路。」
影像傳遞正面能量 樹立有意義人生價值觀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表示,辦理羅慧夫醫師紀錄片放映會是希望藉由影像的感染力,傳達羅慧夫醫師的精神,尤其現今台灣醫療亂象:例如醫院面臨「五大皆空」、醫師追逐高利潤的醫美行業、人力失衡、醫病糾紛頻傳等….問題,基金會希望透過羅慧夫醫師紀錄片喚起醫護人員從醫的初衷,同時也希望引導年輕學子樹立有意義的人生價值觀。
這個對我們整形外科醫師而言 在 陳振坤整形外科醫師- 最近這集Podcast比較特別, 除了被太太 ... 的推薦與評價
最近這集Podcast比較特別, 除了被太太Cynthia同學爆料求婚驚喜(據說對她而言第一時間似乎是驚嚇),我們也聊到如何在穩定的關係中製造浪漫 - 當然,節目中提到很多 ... ... <看更多>
這個對我們整形外科醫師而言 在 台中風格美學診所|隆乳請問詹院長Q6. 請問整形外科醫師何為 ... 的推薦與評價
而對醫生而言,他們則可以全程掌握患者狀況,隨時因應任何突發、進而提高手術成功率與完美值,✨使醫病 ... 請問整形外科醫師何為「隆乳一站式照護」? ... <看更多>
這個對我們整形外科醫師而言 在 [爆卦] 吊扣失職醫生執照,拒絕成為受害者~發錢- 看板Gossiping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