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兒與他最愛的阿姨❤️
《碎嘴時間,#我想說每個人都很棒、有自己的一套帶孩子方式,不要否定別人也無需比較》
我們家胖佑明天要報名抽 #公幼/ #非營利幼兒園
有沒有哪個跟我們一樣的呢~
說到抽公幼(先來杯紅酒放鬆一下)
其實幾個月前就有問過大家對於幼兒園的想法/讀公幼的好壞了對吧?
聽完大家意見,也思考了很久,
奇葩的我還是覺得⋯
我不想讓胖佑的人生只有讀書寫字考100!
(當然,這可能在現實生活中很重要)
反倒希望胖佑能學會的是:
有禮貌、會分享、當然還有團體生活間的互動。
不知道大家在讀公幼的時候有沒有遇到什麼比較困難的事情啊?
像我自己現在還沒去讀、比較煩惱的就是 #很多人都會覺得讀公幼以後會跟不上國小課程,這句話聽了很多次(粗估有破百)聽到都有點厭世了。
只有我覺得現在的小孩真的很厲害嗎?
說真的每次都說年齡越後面的孩子越玻璃、草莓還是豆腐之類的,但是明明就很強大啊!
從出生開始就被不斷的比較、誰的小孩考100、誰的小孩會唸1-30萬了、誰的小孩唐詩背超熟⋯
正常的小孩不應該是快樂學習、開心成長嗎?
這是很多幼兒園標語耶!
那現在怎麼連後續會跟不上課程、才藝學得比較少,就會變比較笨之類的?
這什麼奇特論點⋯
#以前我幼稚園讀雙語學校現在也沒考100啊
#我以前會用英文跟外師對話現在還是這樣🌚
去學校學會跟其他小朋友相處,就很足夠!
可能後續上小學真的會跟不上,但沒關係嘛,
因為小學課程我有考慮想讓胖佑自學,他只需要跟上他自己的興趣、學會基本課程就好。
-
對我來說,孩子像顆皮球,
你壓得越用力、後續他就會反彈的越高。
有時候我會覺得現在孩子所承受的壓力甚至比一個大人來的更多,功課要好、才藝要學、人緣要佳,甚至說還要老師喜愛、爸媽省力⋯
#這到底是在養小孩還是製作機器人😱
當然如果孩子是喜愛這樣的生活方式當然沒問題,可是我家胖佑不喜歡啊!
(他都跟我說他要去放牛⋯⋯🥲我去哪找牛?)
所以對我來說送公幼會是最棒的選擇,不強求死記硬背、也不要求科科滿分,只要他人緣好、開心上學就夠了。
#我可能是個不太負責任的媽媽
但是我希望我的孩子是快樂成長,不是贏在起跑點,而是能夠有同伴陪他走到終點。
#不過前提是明天報名完要抽得到非營利或公幼哈哈
—————————————————————————
《 #TwinChef雙槽電鍋 團購 5/6收單》
✅團購網址:https://reurl.cc/yn9Z0O
🔥開箱文章:https://pse.is/3bhy9p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幸福工作坊》當愛情卡遇見能力強項卡工作坊~2019/01/26 開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1903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12/16(日)或 01/20(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
這到底是在養小孩還是製作機器人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幸福工作坊》當愛情卡遇見能力強項卡工作坊~2019/01/26 開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1903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12/16(日)或 01/20(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2019/3/8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5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不管你是為人父母,在教養小孩;還是領導組織,在規範、管理自己的部屬。你可能有發現一個現象,你越是嚴正「禁止」的事情,往往底下的人只要逮到機會,他們就會試著去做,試著去跨越那一條紅線。
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心理狀態呢?事實上,在上個世紀的60年代中期,史丹佛大學的強納生.福里德曼;他就做了一個實驗,探討這個現象。
他從加州的兩個學校裡,找來40個七到十歲的男孩。一次找一個男孩進房間,請他們為五個玩具給分,用來表示他們有多喜歡這些玩具,這些分數從0分到100分。
0分代表這玩具非常的爛,100分代表這玩具很酷。其中四個玩具都很普通,分別是「廉價的塑膠潛水艇」、「小孩子的棒球手套」、「玩具牽引機」,以及「玩具步槍」。
相反的,第五種玩具特別貴、也特別吸引人。可以說是當年玩具當中的極品,是60年代的尖端科技「電動機器人」。
等到這些男孩打完分數之後,研究人員告訴男孩說,他需要離開房間幾分鐘,去辦一點事情。他告訴男孩,可以隨意玩前面的四種玩具,就是那些很普通的玩具,但是不要去摸機器人。
他還清楚的對其中一半的男孩說,要是不聽話你會很糟糕。比如說,如果你玩機器人,我很生氣、我會處罰你、我會揍你…等等的,這種很嚴厲的威脅。
但是,對另外一半的小男孩,講的比較委婉;只是告訴他們,你不要玩機器人,那樣子不好。
在研究人員離開之,後留下的小男孩,都很渴望的盯著那個機器人;經過五分鐘之後,研究人回來,謝謝這些男孩子參與實驗,並且讓這些男孩離開。
那你可能很好奇。研究人員離開之後,這些男孩會不會經不起誘惑,所以為了解答這一件事情,研究人員在機器人裡面做了一個裝置,它可以判斷玩具是否被啓動。
結果發現喔,這40個男孩裡,只有2個男孩很有自制力,沒有碰機器人。其中一個來自於「嚴厲警告組」,而另外一個來自於「委婉勸說組」 。所以,我們可以發現,當這個誘惑實在太大的時候,不管你是嚴厲警告,還是委婉勸說,基本上都沒什麼效果。
不過呢,福里德曼的研究重點,倒不是在於短時間之內,有什麼樣的不同。他比較感興趣的是,這些男孩子透過這樣的過程,放到一個相對長的時間裡,會有什麼差異?
結果經過了六個禮拜,他派一個女性的研究人員回到學校,顯然是找同樣一批男孩做不同的研究。他一次找一個男孩進房間,叫他畫畫。之前那五樣玩具,還是一樣放在房間的角落。
小孩子畫完之後呢,研究人員告訴孩子說,現在可以玩任何玩具幾分鐘,這次他們對玩具沒有設限,每一樣都可以玩。結果呢,原本屬於那些「嚴厲警告組」的男孩當中,有77%的孩子去玩那個機器人。
而在「委婉勸說組」當中,則只有33%玩那個機器人。沒想到幾周前,不同的規定方式,會對於男孩子後續的行為,造成這麼大的影響。委婉勸說讓孩子變得更加聽話,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異?
可能的解釋有幾個哦,有些研究人員認為,這個和人類思考「威脅」的方式,是有關的。通常呢,只有在不希望對方做,他想做的那件事情的時候,我們才需要提出威脅。當對方越想做那些事,這時候就會需要越大的威脅,才能避免他去做。
所以,根據這樣的理論,當孩子聽到嚴重的「警告」的時候,他的潛意識裡面,就會想哇~只有在我真的很想做某件事情的時候,大家都不讓我做;所以呢,他們才會對我做這麼大的威脅。
於是呢,我一定是很想玩那個機器人。你聽出來了沒有?這是一個,因為你的外部威脅越大,反而造成當事人,他的渴望跟動機越強的內在歸因。相反的,當你委婉的要求孩子,不要玩機器人,這樣子反而讓他們覺得,自己其實沒有那麼想要玩機器人。
然而,也有另外的研究人員認為,當威脅的語言,一施加在男孩的身上的時候,馬上就把機器人,提升到禁果的地位,反而會誘發他內在底層的慾望。你越禁止,他就越想得到。
然而在學術領域裡面,也強烈質疑這樣的傾向,有可能是因為「好奇心」或「叛逆」的心態,但是大家都同意,這樣的效果很強大。可以用來解釋,為什麼你越禁止青少年抽煙、喝酒、開快車,而他們反而越是去做那些事情。
所以,不管在學術上的爭議是如何,如果你要孩子在成年之後,不會成為酒鬼,那麼請你在他成長的過程當中,好好的跟他談「喝酒」這件事情,而不是跟他說「你敢沾一滴酒,我就打斷你的狗腿」。
當你這麼說的時候,你正好啓動了他內在,原來喝酒是一個,這麼有誘惑力的事情;或者是你這麼強烈的禁止,看來這件事情挺有趣的。
如同我在教學當中常常說的,「別的對待,是自己教出來的」。而別人對很多事情,會有什麼樣的內在反應,往往也來自於,你所呈現出來的態度。
強力禁止、嚴刑峻法,或許在短時間之內,能夠得到一定的效果。但是,放到足夠長的時間裡的時候,它往往是弊大於利。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在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課程,是在1月26號開課的『幸福工作坊』。
這個『工作坊』呢,是由嘉玲老是擔綱,你會在這個『工作坊』裡面學會,怎樣去經營一段美好的親密關係。
不管你現在是已婚還是未婚,不管你現在有沒有親密關係的對象,我相信這個『工作坊』都會為你創造,更圓滿的幸福可能。我很望期待,能夠在1月26號的『工作坊』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4GT0JV3phA/hqdefault.jpg)
這到底是在養小孩還是製作機器人 在 別再「應觀眾要求」做你人生的重要決定 - 商業周刊 的推薦與評價
這對他們來說到底是有多難懂:當我遇見對的人,我自然就會結婚生小孩,而在那之前,我不會結婚生子,就這麼簡單。一直施壓或一直問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 <看更多>
這到底是在養小孩還是製作機器人 在 NETFLIX 新台灣討論區(非官方)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離開是保護自己還是保護心愛女孩... 留給觀眾去推敲了! 而前面提到,這齣題材很多元,所以當然不只有愛情 ... ... <看更多>
這到底是在養小孩還是製作機器人 在 [討論] 微軟動視暴雪收購案聽證會Day3 - 看板C_Chat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