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結產學能量 105年產創人才培育計畫成果豐碩】
105年度「產業創新提升人才培育計畫」-IC領域聯盟成果發表會暨審查會議17日圓滿落幕,各計畫主持人均肯定人才培育的重要性,也彼此交流如何更進一步推動PBL(問題導向學習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以及銜接學界與業界的能量,厚植我國的人才根本,會議成果相當豐碩。
105年「產業創新提升人才培育計畫」是配合智慧電子國家型科技計畫的轉型,並因應全球產業快速變遷衍生的人才需求來推動;計畫由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指導、國立臺灣大學智慧電子總聯盟辦公室承辦,12月17日於國立臺灣大學博理館舉行成果發表會暨審查會議,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副司長劉文惠也特別到場給予鼓勵。
劉文惠表示,產業創新提升人才培育計畫可以承接過去智慧電子國家型科技計畫、銜接之後智慧聯網計畫;教育部非常重視人才培育,而國家政策定調「物聯網」是一個趨勢,要發展需要借重IC設計的能量,而這本來也就是我國產業界的強項,因此除了產業界繼續努力,未來還是很需要大家和教育部一同攜手推動人才培育。
國立臺灣大學智慧電子總聯盟辦公室一直以來,致力於培育具前瞻性的人才,105年產業創新提升人才培育計畫便是強調「深化扎根」、「系統整合」二大宗旨,延續智慧電子MG+4C(生醫、綠能、3C+汽車電子)團隊的成果,推動PBL教學翻轉以及實作學習,並搭配諸多競賽、實習等活動作為練兵場,也導引學界與產業界的關係愈來愈緊密,降低產學落差。
計畫主持人、臺大電子工程學研究所所長吳安宇也說,與學生互動的過程可以發現,競賽對於學生來說,不只是激盪創意、學習的機會,更是一個舞臺,因此這在人才培育的計畫中確實有其必要性。
這幾年我國學生在國際競賽確實表現亮麗,尤其在CADathlon國際競賽屢獲佳績,培訓學生更參加有電子設計自動化領域奧林匹亞大賽之稱的美國ACM SIGDA CADathlon Programming Contest ICCAD競賽,100年到104年連續五年擊敗來自各國名校的隊伍、榮獲第一名,在在展現我國深厚的人才量能。
另一部分,產業創新提升人才培育計畫持續補助「智慧電子總聯盟中心」,以及底下的「智慧電子應用設計聯盟中心」、「高階應用處理器聯盟中心」,強化應全球產業變革趨勢下,感測(sensor)、物聯網(IoT)、網宇實體(CPS)等領域的重點培育,也進一步銜接106年「智慧聯網技術與應用人才培育計畫」。
高階應用處理器聯盟中心計畫主持人、交通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曹孝櫟表示,現在是知識爆炸的時代,對學生來說,學習的速度遠趕不上新知識和新技術的產生,而且資訊量過於龐大、難以建構整體觀念,若採以往的單向教學、課程從理論出發,學生容易無感,上述種種讓他更加體認PBL教學模式的重要性。
曹孝櫟表示,現在教學強調的是主動學習、跨域學習,而且要以問題導向,讓學生動手學習;當然很有可能的是,學校的知識比不上產業端快速變遷,但學校的責任應是教導產業眾多趨勢背後紮實的技術和資料,這部分除了透過學研界努力,也可加強和產業的合作,一起灌溉人才的種子。
成果發表暨審查會當日,現場也展出學生的實際成品,以智慧電子應用設計聯盟展出的成果來說,逢甲大學電子工程系學生將VR技術應用在醫療電子領域,讓使用者戴上眼鏡後,可以探索人體器官,在教學、臨床都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引起評審委員相當大的興趣,並對學生的創意和實作能量印象深刻。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