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0期《新新聞》精彩內容
韓國瑜搞臭民調,藍綠立委都受害
十一月二十八日韓國瑜突然要支持者拒絕民調電話,甚至在臉書呼籲韓粉回答「唯一支持蔡英文」。台灣指標民調總經理黃崇松表示,不管是支持度「韓下蔡上」的波動或是不表態選民百分比上揚,都可能有韓粉反串或抵制的因素。
楊蕙如打造暗黑兵團,卡神的「業主們」到底是誰?
台北地檢署調查網友霸凌大阪辦事處,間接導致外交官之死的案件,被指為是幕後主使者「卡神」楊蕙如遭起訴。
這件網軍散布的假新聞曝光後,藍營與柯文哲追打楊蕙如,民進黨切割卡神。在選戰已進入最後階段發生此事,又將對選戰產生什麼影響?
公關行銷業都清楚,養網軍藍綠皆有,到底這些網路黑暗兵團是怎麼運作的?業內人士稱「楊將軍」以兇狠著稱,到底是哪些陣營、個人雇用了楊將軍?
最近楊蕙如的公司被告發涉嫌用不實發票核銷政府補助款,如果檢方介入調查,可能讓楊蕙如的金流曝光,屆時她的「業主」也許就會跟著曝光。
「雙帥之爭」加入「郭董變數」,柯文哲提前跛腳?
台北市第三選區除了蔣萬安與吳怡農的「雙帥之爭」,還有台灣民眾黨何景榮爭取突圍。但由於吳怡農「報父仇」一席話,讓鴻海創辦人郭台銘轉向要為蔣萬安站台,不僅有機會助蔣開出紅盤,也可能意外讓柯P第二任任期提前跛腳。
傳奇曾永賢,從中共地下黨變兩岸密使
和留日的李登輝一樣曾參與中共組織的曾永賢,從日本返台後加入台共,甚至在二二八起事親赴戰場與國民黨軍對抗,被捕後於調查局從事匪情研究,最後成為李登輝時期的兩岸密使,在台灣與中共交流的歷史上留下了刻痕。
民辦不分區辯論給小黨發聲平台
「提供參選者公平的宣傳資源,選民也有更多機會瞭解參選的政黨。」賈培德指出,尤其不分區立委除給了小黨進入國會的機會、增加多元性,也期望與區域立委互補,加強立委專業性,此一目標是否達成,各黨必須向民眾說明。
范雲、林楚茵、游錫堃,民進黨不分區未進立院已秀超強戰力
相較於藍營仍擺脫不了不分區名單之亂,不少綠營不分區立委提名人早已各就各位發揮戰力。台大教授范雲正面迎擊柯文哲,被封為「理柯太太」;前電視主播林楚茵獲提名之初,即辣嗆前國民黨立委蔡正元性平觀念落伍;至於游錫堃則主動請纓輔選最艱困選區。
彰化縣長王惠美:「沒有力量,中央怎麼會插潲你!」
聊到施政滿意度為何名列後段班,王惠美難免扯到前縣長魏明谷的施政及與中央的互動,讓人感覺縣市長選舉雖然已經落幕,但王、魏之間依舊瀰漫著濃濃火藥味。王惠美認為,這只是上任初期的陣痛。是否真是如此,或許彰化縣立委的選情會告訴大家答案。
病癒的蘇揆腳步放緩 打韓衝鋒槍轉二線
在張善政失言批蘇貞昌「住院說」後的院會上,蘇一踏進會議室,閣員們如雷的安慰掌聲熱烈響起。「蘇修」了嗎?他似乎明白,有時候不回擊是最好的回擊。病癒的他調整先前火力全開批韓、諷韓的主炮手角色,參觀國家人權博物館,重塑「人權律師」形象。
綠營國會拚過半,要靠118萬首投族
總統選戰對手韓國瑜遲遲無法打入年輕票群的這一塊,早成為民進黨鎖定對象,尤其願意出來投票的一一八萬首投族逾七成「不投國民黨」。民進黨秘書長羅文嘉直言:「首投族將是民進黨國會過半關鍵。」
中國債券違約潮延燒國企,押寶中企的台灣金融業剉咧等?
面對中國的高速成長,台灣金融業都會想去參一腳。過去台灣銀行業跨國積極參與中企的聯貸案,壽險業則是大買中國公司債或投資股權。然而,在中國企業接連出現債券違約潮的此刻,台灣金融業踩到地雷的機率愈來愈高。
大聯大收購文曄有雜音,投資人套利變套牢
大聯大收購有突發狀況,讓文曄股價由紅翻綠,也讓投資人的心情像在洗三溫暖,套利可能變套牢。根據大聯大事後公布的修正版公開收購說明書,可以發現大聯大的決定並非偶然,背後的壓力恐怕有部分來自金管會的緊迫盯人。
環保署擬擴大空汙費差別費率,要讓業者有感
環保署長張子敬表示,過去因補助柴油車更新、公共運輸電動化與鍋爐汰換,導致歲出提高,空汙基金赤字近五千萬元,完成後收支將會回穩。同時,環保署研擬加徵空汙費,擴大每年十月到隔年三月的冬季與四月至九月夏季間的差別費率,增加基金收入。
美艦遭北京拒停香港,增「技術性」停台機率?
中美博弈升溫,貿易戰蔓延到軍事較勁。十二月二日起,中國暫停審批美軍艦機赴香港休整的申請。美國軍艦停靠香港不成,增加「技術性」停靠台灣的可能性,中共軍機亦可能再度飛越海峽中線。台海風雲再起,國安團隊更需要謹慎應對。
安倍先訪印度再訪中,玩權力翹翹板
十二月間,日相安倍將先後訪問印度與中國。日、印剛舉行首次外長與防長的「二加二」會談,兩國與中國都有領土糾紛,也都位處中國軍力擴張應對的第一線,此次會談有其戰略意義。安倍追求國際政治的權力平衡,也試圖改善與中國關係。
澳洲不當中國「肥豬肉」,連續暴露共諜
澳洲近年被中國「銳實力」滲透的消息不絕於耳,可說是王立強事件在澳洲發酵的原因。澳洲之所以被中國重點滲透,是因為澳洲在資源和地理位置上存在被滲透的價值,又因人口密度低和民主普選制度,具備被滲透的條件。
多年恩怨 卡神被告 柯P欣喜若狂
柯P與楊蕙如兩人恩怨要回溯至二○一四年台北市長選戰。楊蕙如協助打網路選戰,傳出拿一張紙就開口要上千萬元,柯營付了一百多萬元;在選前超級星期六「萬人健走」活動,報價近八百萬元,還向柯P金主募款兩百萬元,阿北曾痛罵「政治蟑螂」。
網路黑暗兵團接案不分藍綠
業內人士指出,民進黨內無論各派系山頭都有合作的網路公司。此外,國民黨青壯派較重視建置網軍,國民黨黨務高層也協助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組建帶動輿論的網路部隊。網路公司一旦羽翼漸豐,也會跨陣營、跨黨派接生意。
重新打造形象 韓營要拉攏多元新韓粉
「與去年高雄市長選戰相較,我們發現韓粉被外界定型了,穿戴青天白日滿地紅的鐵粉形象深植人心,我們希望找到『新韓粉』。」韓營除了藉由空戰加強韓國瑜的個人形象,也從陸戰著手,擴大支持者的多元性。
搶救低迷選情 民眾黨擬賣「亡柯感」
台灣民眾黨成立短短三個月,馬上就要挑戰全國性大選,內部瀰漫濃濃危機感。肩負操盤重任的蔡壁如坦言,這次國會如果選得不好,將連動二○二二年的地方選舉成苦戰,接下來黨主席柯文哲要挑戰二四年總統大選「根本就沒有機會」。
保命錢被抽 雷倩號召姊妹們選票反制
《政黨法》大限已過,決議不轉換為政黨的婦聯會,在三八七億元資產被黨產會凍結後,原期望用剩餘的二.四億元轉型為基金會,未料內政部宣示依法握有「清算財產」的處理權,讓婦聯會主委雷倩痛斥政府占盡便宜,內政部長徐國勇則低調回應「依法處理」。
陶朱隱園、世界明珠造市玩「錨定」
「世界明珠」與「陶朱隱園」近期的成交新聞引起市場議論。房產專家指出,兩案規畫特殊,也能夠創造市場話題,不過最新成交單價都比該區域同質性社區高出很多,業者要如何說服其他投資人跟進、激活成交量,挑戰很大。
礦業修法最後一哩 小英促黨團「趕路」
《礦業法》一修三年遲遲無法三讀通過完成,不僅過去與民進黨並肩作戰的社運人士批評,也連帶影響綠營候選人聲勢。在總統蔡英文公開回應後,月底加開院會以在會期結束前將總預算、《反滲透法》與《礦業法》修法齊送院會表決,成為最後希望。
李洪元事件讓民眾拆穿華為愛國面具
民眾的深層不安全感,來自資本暴力與國家力量的結合。深圳是中國法治較進步的城市,但當華為先後向司法機關提交舉報材料,試圖用職務侵占罪和敲詐勒索罪將李洪元置於死地時,如果沒有逆轉的錄音,檢方也不會將他無罪釋放。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0的網紅吳秉叡 BRAYWU,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金融消費多糾紛,期盼顧立雄主委鑑往知來拿出魄力! 從運動債、TRF到台灣保險業等,金融消費案件頻傳,金管會若能夠鑑往知來,就能避免錯誤事件一再發生! 連動債自發行後引發不少消費糾紛,光101年就累積104件未和解案,經過我和各方長時間奮戰,至今僅剩下八件待解決,和解不是追究責任,是找到雙方都能...
「連動債糾紛」的推薦目錄:
連動債糾紛 在 新新聞周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1710期《新新聞》精彩內容
韓國瑜搞臭民調,藍綠立委都受害
十一月二十八日韓國瑜突然要支持者拒絕民調電話,甚至在臉書呼籲韓粉回答「唯一支持蔡英文」。台灣指標民調總經理黃崇松表示,不管是支持度「韓下蔡上」的波動或是不表態選民百分比上揚,都可能有韓粉反串或抵制的因素。
楊蕙如打造暗黑兵團,卡神的「業主們」到底是誰?
台北地檢署調查網友霸凌大阪辦事處,間接導致外交官之死的案件,被指為是幕後主使者「卡神」楊蕙如遭起訴。
這件網軍散布的假新聞曝光後,藍營與柯文哲追打楊蕙如,民進黨切割卡神。在選戰已進入最後階段發生此事,又將對選戰產生什麼影響?
公關行銷業都清楚,養網軍藍綠皆有,到底這些網路黑暗兵團是怎麼運作的?業內人士稱「楊將軍」以兇狠著稱,到底是哪些陣營、個人雇用了楊將軍?
最近楊蕙如的公司被告發涉嫌用不實發票核銷政府補助款,如果檢方介入調查,可能讓楊蕙如的金流曝光,屆時她的「業主」也許就會跟著曝光。
「雙帥之爭」加入「郭董變數」,柯文哲提前跛腳?
台北市第三選區除了蔣萬安與吳怡農的「雙帥之爭」,還有台灣民眾黨何景榮爭取突圍。但由於吳怡農「報父仇」一席話,讓鴻海創辦人郭台銘轉向要為蔣萬安站台,不僅有機會助蔣開出紅盤,也可能意外讓柯P第二任任期提前跛腳。
傳奇曾永賢,從中共地下黨變兩岸密使
和留日的李登輝一樣曾參與中共組織的曾永賢,從日本返台後加入台共,甚至在二二八起事親赴戰場與國民黨軍對抗,被捕後於調查局從事匪情研究,最後成為李登輝時期的兩岸密使,在台灣與中共交流的歷史上留下了刻痕。
民辦不分區辯論給小黨發聲平台
「提供參選者公平的宣傳資源,選民也有更多機會瞭解參選的政黨。」賈培德指出,尤其不分區立委除給了小黨進入國會的機會、增加多元性,也期望與區域立委互補,加強立委專業性,此一目標是否達成,各黨必須向民眾說明。
范雲、林楚茵、游錫堃,民進黨不分區未進立院已秀超強戰力
相較於藍營仍擺脫不了不分區名單之亂,不少綠營不分區立委提名人早已各就各位發揮戰力。台大教授范雲正面迎擊柯文哲,被封為「理柯太太」;前電視主播林楚茵獲提名之初,即辣嗆前國民黨立委蔡正元性平觀念落伍;至於游錫堃則主動請纓輔選最艱困選區。
彰化縣長王惠美:「沒有力量,中央怎麼會插潲你!」
聊到施政滿意度為何名列後段班,王惠美難免扯到前縣長魏明谷的施政及與中央的互動,讓人感覺縣市長選舉雖然已經落幕,但王、魏之間依舊瀰漫著濃濃火藥味。王惠美認為,這只是上任初期的陣痛。是否真是如此,或許彰化縣立委的選情會告訴大家答案。
病癒的蘇揆腳步放緩 打韓衝鋒槍轉二線
在張善政失言批蘇貞昌「住院說」後的院會上,蘇一踏進會議室,閣員們如雷的安慰掌聲熱烈響起。「蘇修」了嗎?他似乎明白,有時候不回擊是最好的回擊。病癒的他調整先前火力全開批韓、諷韓的主炮手角色,參觀國家人權博物館,重塑「人權律師」形象。
綠營國會拚過半,要靠118萬首投族
總統選戰對手韓國瑜遲遲無法打入年輕票群的這一塊,早成為民進黨鎖定對象,尤其願意出來投票的一一八萬首投族逾七成「不投國民黨」。民進黨秘書長羅文嘉直言:「首投族將是民進黨國會過半關鍵。」
中國債券違約潮延燒國企,押寶中企的台灣金融業剉咧等?
面對中國的高速成長,台灣金融業都會想去參一腳。過去台灣銀行業跨國積極參與中企的聯貸案,壽險業則是大買中國公司債或投資股權。然而,在中國企業接連出現債券違約潮的此刻,台灣金融業踩到地雷的機率愈來愈高。
大聯大收購文曄有雜音,投資人套利變套牢
大聯大收購有突發狀況,讓文曄股價由紅翻綠,也讓投資人的心情像在洗三溫暖,套利可能變套牢。根據大聯大事後公布的修正版公開收購說明書,可以發現大聯大的決定並非偶然,背後的壓力恐怕有部分來自金管會的緊迫盯人。
環保署擬擴大空汙費差別費率,要讓業者有感
環保署長張子敬表示,過去因補助柴油車更新、公共運輸電動化與鍋爐汰換,導致歲出提高,空汙基金赤字近五千萬元,完成後收支將會回穩。同時,環保署研擬加徵空汙費,擴大每年十月到隔年三月的冬季與四月至九月夏季間的差別費率,增加基金收入。
美艦遭北京拒停香港,增「技術性」停台機率?
中美博弈升溫,貿易戰蔓延到軍事較勁。十二月二日起,中國暫停審批美軍艦機赴香港休整的申請。美國軍艦停靠香港不成,增加「技術性」停靠台灣的可能性,中共軍機亦可能再度飛越海峽中線。台海風雲再起,國安團隊更需要謹慎應對。
安倍先訪印度再訪中,玩權力翹翹板
十二月間,日相安倍將先後訪問印度與中國。日、印剛舉行首次外長與防長的「二加二」會談,兩國與中國都有領土糾紛,也都位處中國軍力擴張應對的第一線,此次會談有其戰略意義。安倍追求國際政治的權力平衡,也試圖改善與中國關係。
澳洲不當中國「肥豬肉」,連續暴露共諜
澳洲近年被中國「銳實力」滲透的消息不絕於耳,可說是王立強事件在澳洲發酵的原因。澳洲之所以被中國重點滲透,是因為澳洲在資源和地理位置上存在被滲透的價值,又因人口密度低和民主普選制度,具備被滲透的條件。
多年恩怨 卡神被告 柯P欣喜若狂
柯P與楊蕙如兩人恩怨要回溯至二○一四年台北市長選戰。楊蕙如協助打網路選戰,傳出拿一張紙就開口要上千萬元,柯營付了一百多萬元;在選前超級星期六「萬人健走」活動,報價近八百萬元,還向柯P金主募款兩百萬元,阿北曾痛罵「政治蟑螂」。
網路黑暗兵團接案不分藍綠
業內人士指出,民進黨內無論各派系山頭都有合作的網路公司。此外,國民黨青壯派較重視建置網軍,國民黨黨務高層也協助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組建帶動輿論的網路部隊。網路公司一旦羽翼漸豐,也會跨陣營、跨黨派接生意。
重新打造形象 韓營要拉攏多元新韓粉
「與去年高雄市長選戰相較,我們發現韓粉被外界定型了,穿戴青天白日滿地紅的鐵粉形象深植人心,我們希望找到『新韓粉』。」韓營除了藉由空戰加強韓國瑜的個人形象,也從陸戰著手,擴大支持者的多元性。
搶救低迷選情 民眾黨擬賣「亡柯感」
台灣民眾黨成立短短三個月,馬上就要挑戰全國性大選,內部瀰漫濃濃危機感。肩負操盤重任的蔡壁如坦言,這次國會如果選得不好,將連動二○二二年的地方選舉成苦戰,接下來黨主席柯文哲要挑戰二四年總統大選「根本就沒有機會」。
保命錢被抽 雷倩號召姊妹們選票反制
《政黨法》大限已過,決議不轉換為政黨的婦聯會,在三八七億元資產被黨產會凍結後,原期望用剩餘的二.四億元轉型為基金會,未料內政部宣示依法握有「清算財產」的處理權,讓婦聯會主委雷倩痛斥政府占盡便宜,內政部長徐國勇則低調回應「依法處理」。
陶朱隱園、世界明珠造市玩「錨定」
「世界明珠」與「陶朱隱園」近期的成交新聞引起市場議論。房產專家指出,兩案規畫特殊,也能夠創造市場話題,不過最新成交單價都比該區域同質性社區高出很多,業者要如何說服其他投資人跟進、激活成交量,挑戰很大。
礦業修法最後一哩 小英促黨團「趕路」
《礦業法》一修三年遲遲無法三讀通過完成,不僅過去與民進黨並肩作戰的社運人士批評,也連帶影響綠營候選人聲勢。在總統蔡英文公開回應後,月底加開院會以在會期結束前將總預算、《反滲透法》與《礦業法》修法齊送院會表決,成為最後希望。
李洪元事件讓民眾拆穿華為愛國面具
民眾的深層不安全感,來自資本暴力與國家力量的結合。深圳是中國法治較進步的城市,但當華為先後向司法機關提交舉報材料,試圖用職務侵占罪和敲詐勒索罪將李洪元置於死地時,如果沒有逆轉的錄音,檢方也不會將他無罪釋放。
連動債糾紛 在 商業周刊(商周.co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年輕時最大財富不是賺多少錢,而是學好財富管理!財經專家:靠「5不3要」保障退休生活】
這幾天正在年終大掃除,翻到一本2008年的舊雜誌,封面報導是金融海嘯前,台灣投資人因為連動債受害、跟銀行頻起糾紛事件。當時許多退休族,原先寄望購買理財產品讓退休生活更有保障,卻導致退休金血本無歸,老年生活受到衝擊。
年輕人理財若做錯決定,未來還有翻轉機會。老年人若資產受損,想要恢復比較困難,因此在理財上,退休族必須更為謹慎。我建議要為退休做理財,這「5不3要」一定要做到...⬇⬇⬇
💡數位力就是賺錢力,迎向新一波數位競爭☛☛https://goo.gl/Jx6G4Q
連動債糾紛 在 吳秉叡 BRAYWU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金融消費多糾紛,期盼顧立雄主委鑑往知來拿出魄力!
從運動債、TRF到台灣保險業等,金融消費案件頻傳,金管會若能夠鑑往知來,就能避免錯誤事件一再發生!
連動債自發行後引發不少消費糾紛,光101年就累積104件未和解案,經過我和各方長時間奮戰,至今僅剩下八件待解決,和解不是追究責任,是找到雙方都能夠接受的方案,把糾紛解決,金管會何不一起努力將連動債走入歷史。
再者,引發不少糾紛的TRF至今仍在銷售;過去我在金管會提出臨時決議,將來銷售高風險性金融商品要經過金管會和中央銀行審核通過。金管會應審核當初的TRF契約,看看是否真有不合理不公平的地方?調查過去金管會在金融監理上有沒有瑕疵?為何銀行和銷售員會如此瘋狂推銷TRF?TRF的銷售獎勵金到底怎麼計算,銀行公會說無法計算這有道理嗎?金管會和銀行公會本應深入了解給大眾一個交代。
最後,台灣保險業前往中國遭受鉅額損失,有部分子公司或分公司投資成本已經虧損高達六成,希望主委能盡速了解。目前曝險顯然已超出控制,萬一中國出現金融風暴,台灣這邊有沒有防火牆?有沒有先沙盤推演建立機制。
有一句成語叫鑑往知來,要知道過去的錯誤是甚麼才能避免未來出錯,不僅是銀行端,也是金管會監理端,我期待新上任的金管會顧立雄主委有新的作為!

連動債糾紛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連動債糾紛 在 金融消費多糾紛,期盼顧立雄主委鑑往知來拿出魄力! 從連動債 的推薦與評價
件未和解案,經過我和各方長時間奮戰,至今僅剩下八件待解決,和解不是追究責任,是找到雙方都能夠接受的方案,把 糾紛 解決,金管會何不一起努力將 連動債 走 ... ... <看更多>
連動債糾紛 在 連動債銷售說明中英文不符(附圖)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大家好小弟最近因為有幫親戚看一份他家裡連動債的文件他因為英文看不懂所以請我看我看了之後才發現這連動債銷售說明似乎中英文大不相符因為我不是法律 ... ... <看更多>
連動債糾紛 在 [情報] 連動債的屬性- 看板Bank_Service 的推薦與評價
因為這是我朋友寄給我的,所以我也不知道原來的出處
連動債投資屬性 你了解嗎?
連動債是結合零息債券與衍生性商品(例如選擇權)而成的證券,由於決定其獲利虧損與否
的關鍵端視所連結標的表現,故又稱為結構債或結構性商品。
連動債的話題最近常被拿來討論,我也以曾經實際銷售過連動債的經驗,就我所知的範圍
提供一些概念來給予網友參考參考:
連動債的架構
連動債是結合零息債券與衍生性商品(例如選擇權)而成的證券,由於決定其獲利虧損與否
的關鍵端視所連結標的表現,故又稱為結構債或結構性商品。
連動債的發行銀行透過銷售機構募集資金,然後將所募得的資金全數購買零息債券,由於
零息債券是以折價的方式來發行與流通,屆期再由發行機構按面額贖回,因此發行連動債
的銀行全數按面額購買零息債券所剩下的折價部分,可以用來支付銷售機構的傭金後,並
拿來操作選擇權。
以保本連動債而言,即是以折價剩於的金額來購買所連結標的的選擇權(買權)。買進選擇
權具有以小博大的特性,且其最大獲利可能理論上並無上限,而最大可能損失則僅止於所
購進選擇權的全部權利金。因此當所連結的標的表現良好時,所購進的選擇權即能創造獲
利,故可以按連動債發行的成就條件配息給投資人。反之,當所連結的標的表現不佳時,
到期可能損失全部的權利金,因而無息可供配給投資人,但由於零息債券到期是以面額償
還,因此雖無配息可拿,但至少是保本的情況。
以不保本連動債而言,情形則有所不同,不保本連動債是賣出賣權(看多架構)。賣出選擇
權具有以大博小的特性,且其最大獲利可能僅止於賣出選擇權的全部權利金收入,而最大
損失可能則為標的價位下跌至零。不保本連動債因為是操作賣出賣權,因而有權利金收入
,故不保本連動債通常會先有固定的配息可拿,但一旦所連結的標的表現不佳時則會有損
失本金的可能。另賣出選擇選擇權的地位因是獲利有限損失趨於無限的特性,故另須支付
保證金,而所購買的零息債券主要不在賺取折價利息,而是在於充當賣出賣權保證金的性
質。
保本率
保本連動債於到期時不問配息之有無,至少可領回百分之百的本金此當無疑慮,故無須浪
費篇幅來加以探討。此間引爆連動債負面話題的,全一色幾乎都是不保本連動債惹起的,
故值得詳細來加以討論。
不保本連動債就其性質推根究底就是「不保本」而已,之所以會出現「保本率」此等複雜
又令人難以理解的問題,原因在於投資人甚或銷售人員本身根本就不十分瞭解選擇權的特
性所致。
前面已略提不保本連動債的操作架構,賣出賣權所最主要的訴求不在於奢望標的物的上漲
,只需標的物能夠維持不跌或下跌幅度不至於超過一定的程度,那麼賣出賣權即已算是有
利可圖。簡單言之,賣出賣權的最大利基點就是在於賺取權利金當中的時間價值部分,但
一旦標的物下跌的幅度超過權利金收入的範圍,即可能產生等同沒有下限的損失可能。因
此不保本連動債一定是訂有下檔保護的條件,通常是介於連結標的下跌幅度的30至40%之
間,若在連動債的存續期間,所連結的標的未曾跌破下檔保護區,連動債到期時除了有約
定的固定配息可拿,同時也可以領回百分之百的本金。反之,若所連結的標的於連動債的
存續期間曾跌破下檔保護區,則在連動債到期時雖可能也有固定的配息可拿(視契約而定)
,但所能領回的本金即可能是不保本的情形,若屆期連結標的正式跌幅為20%,本金即會
有20%的損失,跌幅50%即損失本金50%,以此類推。
投資人之所以會與銷售機構發生糾紛,通常就是在於「保本率」的條件告知或認知不清導
致。本來實質就不是保本的商品,卻著重在「保本率」或「部分保本」的說明,讓投資人
產生混淆,以為所購買的連動債是百分之百保本的商品。不保本連動債有一個特性──「
出事的機率不高,但一旦出事即是非常嚴重」──在銷售人員告知不全及投資人認知不清
的前提下,沒事則已,一出事則可輕易預見的:一場買賣糾紛已是難以避免!
配息率
保本連動債是進行買進買權的操作架構,預期獲利的前提為所連結的標的物出現相當程度
以上的漲幅,否則所操作的買權就會損失時間價值,投資人當然也就不可能獲取配息了。
因此購買保本連動債想要獲取配息,除非所連結的標的表現突出,否則機率其實是很低的
。因此購買保本連動債可如此定義:本金相對安全,但獲利機率偏低。
以看多架構而言,不保本連動債是進行賣出賣權的操作架構,標的物的價位將如何變化姑
且先置一旁,因已先有權利金的收入,因此購買不保本連動債通常不必等到到期,期間已
先可拿到配息。惟一旦標的物若發生大跌的情形,屆時投資人可能會出現本金大幅虧損的
情形。投資人一旦出現本金虧損的情形,即會發現此等不保本連動債的可能風險與預期的
報酬比率極為懸殊,因而有上當的感覺。其實不保本連動債的最大利基點,乃在於獲利的
機率很高,預期獲利的多寡倒還是其次的問題。因此購買不保本連動債可如此定義:獲利
的機率很高,但本金相對承受的風險也很大。
值得投資人特別注意的,連動債並不是固定收益證券,因此連動債的配息應以實質率計算
才有意義,若銷售機構偏重以年化報酬率來強調,則有欲使投資人誤以為報酬率很高的意
圖之嫌,投資人必須仔細分辨。
連結標的
連動債的連結標的可以為股權、利率、匯率、期貨等等…,在此以最普遍的連結股權架構
來加以說明。
連結個股
連動債以連結個股的架構,通常會選定至少三支以上的個股,若為看多架構即是以所連結
個股當中表現最差的個股做為評價的基準,因此所連結的個股越多,相對於投資人的權益
就越不利。此外,為了利於銷售,連動債所連結的個股通常都會是時下具備熱門題材的流
行概念族群,因而所連結的概念個股族群,於當時的價位通常都已是在高檔左右,於將來
連動債到期時,此類流行概念族群能否續保風光,值得思量。
連結指數
就連動債投資人的權益而言,連結指數比連結個股來得公平多了,至少不會發生指數大漲
而個股當中有逆勢走跌的情形。但連結指數的架構對發行銀行似乎是成本及風險均較高的
操作,故市面上連結指數的連動債較少,或雖有但其預期獲利的誘因卻較連結個股的架構
來得小。
提前贖回
連動債可以提前贖回嗎?答案是可以的。假設連動債所連結的標的表現很突出,則其連動
債的淨值報價一定會大於100%,此時雖然尚未到期,但投資人亦可以按淨值報價提出提
前贖回的申請。反之,若所連結的標的表現並不突出或很差,此時連動債的淨值報價一定
是小於100%,若提出提前贖回的申請,則不論所購買的連動債性質為保本或不保本,當
然都會有本金上的損失。
此外,不保本連動債通常都訂有提前出場的機制。一般是在約定的評價日時,所連結的標
的與期初相比,只須不跌或不跌超過一定的幅度(端視約定),即可獲利提前出場,這可說
是投資人購買此等不保本連動債的最大誘因。
近期由於頗多不保本連動債投資人與銷售機構發生爭執,而主管機關也多有微辭,認為在
不保本連動債的連結標的即將跌破下檔保護時,銷售機構未善盡告知的義務,以讓投資人
能有考慮是否應該執行停損的決定。事實上,當連結標的接近跌破下檔保護時,連動債的
淨值報價早已經先灰頭土臉了,例如連結標的跌幅接近30%時,淨值報價可能已剩不到60
%,此時銷售人員當然會認為:告知徒然無益,而且又會引來提前的挨罵!
匯率風險
除開不保本連動債,購買保本連動債的主要風險可以說就是匯率了,而且可以說是一項有
極大可能出現的風險。何以言之?
前面說過,保本連動債的操作架構是先按面額購買折價的零息債券,然後以折價剩餘的部
分來買進選擇權,若折價剩餘的部分太少,恐怕就會不足以用來支付買進選擇權的權利金
。因此發行保本連動債有其先決的要件,那就是折價剩於的部分不能太少!如何才不至於
太少?當然就是利率水準處在高檔附近。而利率水準處在高檔,相對匯率水準也一定是處
在高檔。
例如在去年以前,美金的利率水準處在5%左右,美金也就相對地強勢。如今美金的利率
來到2%的低水準,美金也就呈現相對弱勢,而且也喪失了發行保本連動債的先決條件了
。今年以來,取而代之的是以澳幣計價的保本連動債大行於市,原因無它,完全是因為澳
幣的利率水準目前處在相對的高檔。
本來保本連動債是保本而不保息的金融商品,但近期所大賣的澳幣保本連動債卻是保本又
保息,這又是什麼情形?原因在於此種連動債其連結標的只是虛晃一招,可以說是為連結
而連結,連結的作用意義不大,其性質較類似定期存款。因而也可以直接說,此時購買以
澳幣計價的保本保息連動債,最大的風險就只是匯率而已!至於若問澳幣的匯率風險大不
大?我想也只能這樣回答:澳幣號稱是商品貨幣,將來會漲或會跌,誠然是難知,只知其
匯率的波動程度是遠遠高過其利率水準的。
總結
可能是連動債當中的「債」一字給了投資人錯誤的印象,以為連動債當屬於固定收益證券
中的一種,而不知其在運用選擇權的連結操作後,已完全不同於債券的性質。保本連動債
是結合零息債券與選擇權買方的操作,約有三種作法,最普遍的訴求為看多架構(買進買
權):著眼於連結標的的大漲;次為看好波動率的架構(同時買進買權與賣權):著眼於連
結標的出現劇烈的波動(大漲或大跌);再次為看空架構(買進賣權):著眼於連結標的的大
跌。以上看空架構的保本連動債似乎尚未在台灣市面出現過,將來若國際股市明顯步入空
頭,應該會有機會見識到。
同樣地,不保本連動債亦是結合債券與選擇權的操作,不同的是,不保本連動債的選擇權
操作是站在賣方的地位。看多架構(賣出賣權):著眼於連結標的不跌或不至於大跌;看空
架構(賣出買權):著眼於連結標的的不漲或不至於大漲。
連動債也稱為「被動性」證券,蓋投資人無須進行「主動性」的操作,操作完全屬於是發
行銀行的私事,其操作績效如何亦完全與投資人無關。投資人只是就連動債的約定條件,
視約定條件有否成就而已,且約定條件的成就與否都有公開透明的資訊可加以比對,無需
擔心發行機構會有黑箱作業。
投資連動債的首步即是先評估自己的風險偏好,例如選擇保本架構或不保本架構,其次再
來檢視架構內容的好壞。若投資人對本文能有充分地理解後,應該就可以自己組合出心目
中完美的架構內容,也應該會發現市面上並無如同自己心目中那樣完美架構的連動債可供
選擇。此乃因連動債的得以發行必須兼顧發行人的成本與風險、代銷人之傭金以及顧客的
接受度,三方能夠取得平衡時,連動債才得以問世。因此發行人在設計所欲發行的連動債
時,應該就像是做餅的師父,由於可以拿來做餅的材料已先是固定不變了,因此若要把餅
做大就會比變得較薄,若把餅做厚就會變得比較小。因此發行人在做條件之取捨時,往往
會傾向犧牲顧客的權益。所幸!顧客站在消費者的立場有精挑細選的權利,買或不買完全
操之在己,若能識貨一點就可能挑選到適合本身的商品,或者從此對連動債敬謝不敏,亦
無不可!最重要的一點是,投資人必須很清楚地瞭解自己所投資金融商品的屬性,最忌模
糊,更忌人云亦云!不是嗎?
值得提出警告的,無論連動債是屬於多麼特別的金融商品,亦是無法跳脫出所有金融商品
所共具的一條不變規律:任何金融商品出現一窩蜂的群眾現象時,往往都是在醞釀一場投
資人自身的財務災難。
--
https://www.wretch.cc/blog/tzen1010
我的部落格 歡迎參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204.2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