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影片旨在介紹中華民國自1973年起在臺灣推動的十大重要建設,包括興建北起基隆南至高雄之高速公路、興建臺中港、擴建蘇澳港工程、興建宜蘭至花蓮之北迴鐵路、設置鐵路電氣化工程、興建桃園國際機場、籌建高雄一貫作業大鋼廠、興建高雄大造船廠、推廣石油化學工業、制訂執行核能發電計畫,及其帶來的效益。
中華民國政府於1949年在臺灣實施土地改革,將以農業為主的經濟型態轉為以工業為主的現代化經濟。
1953年起,政府連續實施六期的四年經濟建設計畫,前三期推行進口替代的工業化政策,一面提高農業生產;一面扶植國內工業,增加生產,限制外國商品進口。五十二年,工業產值超過農業,為世界上以農業發展帶動經濟起飛成功的先例。
後三期改採出口導向的政策,透過獎勵民間中小企業投資、鼓勵出口、設置加工出口區等措施,使得中小企業蓬勃發展,對外貿易長期持續成長和出超。其結果,達到經濟快速成長和物價相當穩定的雙重目標,被譽為「經濟發展的奇蹟」,而躋身「亞洲四小龍」之判,成為開發中國家的楷模。
1973年,行政院院長蔣經國為因應經濟成長,提出近57億美元的十項建設計畫,其中有六項交通運輸建設、三項重工業建設,和一項能源建設,其項目如下(括弧内的年份為當時預定之施工期間):
1. 臺灣南北高速公路(1969-1978)
2. 臺中港(1971-1982)
3. 北迴鐵路(1973-1978)
4. 蘇澳港(1974-1981)
5. 鐵路電氣化(1975-1979)
6. 桃園國際機場(1969-1978)
7. 一貫作業大鋼廠(1972-1983)
8. 高雄大造船廠(1973-1976)
9. 石油化學工業
10. 核能發電計劃(1972-1984)
1975年,受到世界經濟不景氣的影警,政府不得不提前結束第六期四年經建計畫,並自翌年(1976年)開始實施國家六年經建計畫,以建立重化工業、加強農村建設為主;前期的施政重點在於完成十大建設,後期則為規劃新的國家建設方向。
1979年,政府按步推動交通、工業、農業、文化等十二項建設。
1984年,政府繼續推動十四項重要建設。
1990年,政府推動「國家建設六年計畫」,以重建經濟社會秩序、謀求全面平衡發展為總目標,使臺灣成為西太平洋金融、交通轉運中心和科技重鎮。
上述前瞻性基本設施,成功帶動臺灣經濟突破發展的瓶頸。
影片攝製:China Art Film Ltd.
影片長度:43分鐘
發行時間:1976年
影片來源: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進口替代出口導向十大建設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此影片旨在介紹中華民國自1973年起在臺灣推動的十大重要建設,包括興建北起基隆南至高雄之高速公路、興建臺中港、擴建蘇澳港工程、興建宜蘭至花蓮之北迴鐵路、設置鐵路電氣化工程、興建桃園國際機場、籌建高雄一貫作業大鋼廠、興建高雄大造船廠、推廣石油化學工業、制訂執行核能發電計畫,及其帶來的效益。
中華民國政府於1949年在臺灣實施土地改革,將以農業為主的經濟型態轉為以工業為主的現代化經濟。
1953年起,政府連續實施六期的四年經濟建設計畫,前三期推行進口替代的工業化政策,一面提高農業生產;一面扶植國內工業,增加生產,限制外國商品進口。五十二年,工業產值超過農業,為世界上以農業發展帶動經濟起飛成功的先例。
後三期改採出口導向的政策,透過獎勵民間中小企業投資、鼓勵出口、設置加工出口區等措施,使得中小企業蓬勃發展,對外貿易長期持續成長和出超。其結果,達到經濟快速成長和物價相當穩定的雙重目標,被譽為「經濟發展的奇蹟」,而躋身「亞洲四小龍」之判,成為開發中國家的楷模。
1973年,行政院院長蔣經國為因應經濟成長,提出近57億美元的十項建設計畫,其中有六項交通運輸建設、三項重工業建設,和一項能源建設,其項目如下(括弧内的年份為當時預定之施工期間):
1. 臺灣南北高速公路(1969-1978)
2. 臺中港(1971-1982)
3. 北迴鐵路(1973-1978)
4. 蘇澳港(1974-1981)
5. 鐵路電氣化(1975-1979)
6. 桃園國際機場(1969-1978)
7. 一貫作業大鋼廠(1972-1983)
8. 高雄大造船廠(1973-1976)
9. 石油化學工業
10. 核能發電計劃(1972-1984)
1975年,受到世界經濟不景氣的影警,政府不得不提前結束第六期四年經建計畫,並自翌年(1976年)開始實施國家六年經建計畫,以建立重化工業、加強農村建設為主;前期的施政重點在於完成十大建設,後期則為規劃新的國家建設方向。
1979年,政府按步推動交通、工業、農業、文化等十二項建設。
1984年,政府繼續推動十四項重要建設。
1990年,政府推動「國家建設六年計畫」,以重建經濟社會秩序、謀求全面平衡發展為總目標,使臺灣成為西太平洋金融、交通轉運中心和科技重鎮。
上述前瞻性基本設施,成功帶動臺灣經濟突破發展的瓶頸。
影片攝製:China Art Film Ltd.
影片長度:43分鐘
發行時間:1976年
影片來源: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進口替代出口導向十大建設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從武漢肺炎爭議看台菲關係
#超長文帶你了解菲律賓政經情勢
文:3Q 陳柏惟
昨天,經外交部努力運作,菲律賓終於解除為期4天的對我入境禁令,不再和中國混為一談。
————以下認真文請小心服用————-
在菲律賓禁令一出時,國內討論的是「如何採取制裁」,也有政黨認為新南向政策失敗,要「檢討新南向政策」。然而我們昨天看到,菲律賓內閣、議會、民間意見其實不同,也促成了菲律賓對我的解禁。雖然菲國近年和中國接近,但其實菲律賓並沒有跟美國全面切割,也不可能輕易和該國第8大貿易國台灣翻臉(相對的菲律賓為我國第11大貿易國)。東南亞的每個國家,差異很大,政策與外交路線也有所不同,我們一定要深入了解每個國家的背景,才能好好制定外交、經貿政策。作為一個國會議員,我認為讓國民更深入了解國際政經,也是「政治教育」的一種,是我的義務。因此今天就來跟大家談談,菲律賓的一些背景,以及菲國採取如此不友善動作的脈絡。
#菲律賓矛盾重重的政治制度
菲律賓雖然是採取名義上類似美式民主的政治制度,但政治情勢和成熟民主國家大不相同,並非「政黨政治」,而是屬於「#菁英家族寡頭政治」,我們在菲國政治中,看不到明確的「政黨政綱」或「左右派立場」,而是以家族勢力、個人魅力主導,因此又被稱為「亞洲的拉美」。迄今,所有的參議院議員都出身「政治貴族」,而8成眾議院議員也是政治世家,想參政的平凡年輕人很難出頭,這點讓我特別有感觸。
這樣的政治結構,來自西班牙殖民時代。在西班牙統治菲律賓前,由於菲律賓島嶼眾多,從未有統一的政治勢力,而是由小型部落各據一方,西班牙人來了以後,也沒有辦法控制這麼零散的人權,因此採取「集中安置」政策,把各部落的領導階級遷居到殖民者蓋的新城鎮,再由這些「#買辦階級」協助統治原住民,因此這些買辦就等同於中國國民黨殖民下的「地方派系」,成為代理殖民者的地方菁英。而美國在打敗西班牙,入主菲律賓後,雖然引入民主制度,但一開始把民權門檻設得很高,只有這些地方菁英有財力參與政治,因此雖然民主化了,但只是把「買辦家族」升級成「政治家族」而已,這個陋習就一直延續至今,成為菲律賓民主的硬傷。
我們看杜特蒂的民粹語言,有時會誤認他是「庶民」階層出身,其實不然,跟台灣某位砂石家族市長一樣,「庶民」對杜特蒂來說「#只是一種心態」,其實他也是政治世家出身,爸爸是菲律賓南納卯省省長,菲律賓南部最大城納卯就是他家地盤,因此他雖然高中就混流氓、殺過人,但還是能一路讀到法學院畢業當上律師。但和台灣假庶民不同的是,杜特蒂深耕基層,在納卯市鐵腕統治二十多年,奠定政治基礎,可說是「#納卯王」他選上總統後,便「傳位」給女兒,現在女兒繼續擔任市長(有沒有跟台灣某些地方很像?)。
#菲律賓的經濟困境與復甦
大家可能都聽過,1950-70年代,菲律賓是亞洲最富裕國家之一,和日本、新加坡並肩,那後來發生什麼事呢?
1965年,馬可仕代表 #國民黨(真的叫這個名字)當選總統,在他當選時,菲律賓大抵是個採「進口替代」、「保護主義」,嘗試發展輕工業的國家,雖然經濟掌握在菁英政治家族手中,但發展的軌跡,和先進的日本、或比菲律賓後進的台灣、南韓大抵類似,從農業逐步過渡到工業。
然而,馬可仕上台後,雖號稱要執行土地改革,並執行雙重大撒幣政策鞏固支持。一方面,他對外舉債,造橋鋪路、廣建學校,成為宣傳樣本;但同時依政治盟友忠誠度,提供大量資金,放任貪污舞弊,創造了「#裙帶資本主義」。在1969年馬可仕競選連任那年,他變本加厲狂借外債拼建設,造成隔年政府預算危機,被迫和IMF協商讓菲律賓披索貶值,埋下國內動盪基礎。由於貧富差距加大,在面對學生抗議,和國內共產黨、南部伊斯蘭游擊隊威脅時,馬可仕在1972年宣布戒嚴成為獨裁者。
在馬可仕完全掌權後,裙帶資本主義更加擴張,他的家人和親信分門別類壟斷了各產業,例如伐木、香蕉、可可等產業,就被分贓接管,馬可仕繼續借錢投資基礎建設和觀光業,以撐起表面的GDP成長,也因應IMF要求建設出口導向的工業區。然而,由於貪腐盛行,缺乏競爭,大家都只想撈錢而不投資產業升級,讓菲律賓工業停留在原料加工,外資也不敢投資腐敗的菲律賓。
在1970年代兩次石油危機後,菲律賓已經債台高築。1983年,馬可仕在機場幹掉被他准許返國的政敵阿奎諾,除了引爆人民不滿,更讓外資撤出轉到東南亞其他國家,1984-85,菲律賓甚至每年經濟成長衰退7%(同期台灣每年成長近10%),導致1986年人民革命推翻馬可仕政權。
在菲律賓經濟前景停滯下,許多菲律賓人到海外工作,逐漸發展成菲律賓重要收入來源,目前菲律賓海外僑民約佔總人口10%,而每年在海外工作的移工約有200多萬人,每年匯回菲律賓的金錢佔GDP約10%,是世界最依賴移工經濟的國家,甚至特別成立海外就業署處理菲國人就業業務。
馬可仕被推翻後,菲律賓重拾民主政權,經濟發展逐漸回穩,在2010-2016年艾奎諾三世任期內,每年經濟成長均達6%以上,但經濟仍偏重政商寡頭集團,貧富差距仍大。杜特蒂上台,支持並非來自下層階級,而是「高舉法治與秩序」,得到不少新興中產階級與權貴支持。不過,「杜特蒂經濟學」和艾奎諾三世的自由主義經濟立場差別並沒有很大,他加碼擴大內需,希望六年內投入1800億美元(5.4兆台幣)進行基礎建設,發展國際服務業外包(BPO),並以對勞工減稅,增加富人稅與部分消費稅的方式,減緩貧富差距,雖然目標未達期待,但整體來說還是獲得支持的。
#菲律賓對外關係的改變
接下來我們要進入重點,菲律賓是和平脫離美國獨立,因此過去仍接受美援與美國軍事保護,是美國盟國,為何杜特蒂上台以後發生變化呢?
杜特蒂有1/8華人血統,並曾經是菲律賓共產黨首席顧問與精神領袖西松(Jose Maria Sison)的學生,西松甚至說,杜特蒂大學時曾經加入了西松擔任主席的「#愛國青年」(相當於共青團)組織,因此上任後和被認為是非法組織的菲共,相形採取寬容和平的政策。而杜特蒂採取濫捕與直接槍殺的鐵腕掃毒政策,曾引起美國歐巴馬政府、歐盟的批判,也讓杜特蒂非常賭爛西方的人權標準。
作為一個天生傾向強人政治,喜歡暴力解決問題的「非建制派政治人物」,杜特蒂對於有類似性格的中國更有好感。有趣的是,川普上台後,被稱為「菲律賓川普」杜特蒂和美關係,似乎也比歐巴馬時期來得改善,似乎他就喜歡這一味。
更深層的結構原因,還是中國崛起,且當政者若想要快速經濟成長,需要「熱錢」而不是「技術指導」,在中國超越日本、美國,成為菲律賓第一大貿易夥伴後,菲律賓更仰賴中國的投資甚至直接援助,他曾在北京公開發言:「我們更傾向從中國貸款...因為後來因為我們的友誼,他們就忘了讓我們還錢」,這可以顯露出菲律賓的目的,因此杜特蒂嘗試在兩國間左右逢源,這樣的路線,在國內並非沒有反對聲音。
2月11日,因杜特蒂親信,前警察總長德拉羅沙美簽被取消,菲律賓單方通知要退出「菲美軍隊訪問協定」。雖然這不影響美菲共同防禦條約,但會讓美軍進出菲律賓變得很麻煩,嚴重影響雙方軍事關係。這也讓內閣與軍隊非常憂心,甚至外交部長先前就公開反對退出。
國內對杜特蒂親中的憂心,也來自中國對黃岩島海域的領土野心,以及中國資本與中國人近年大舉進入菲國的狀況。由於菲律賓沒有穩定的政黨政治,杜特蒂任期結束後,相對保守親美的「民主化骨幹集團」是否捲土重來,也仍未知,這是我們不能把菲律賓當作「鐵板一塊,親中反台」的理由。
#台菲關係與新南向政策
台菲之間,其實互動多於衝突,過去最大的紛爭,來自於漁權、南海、以及移工管理上。
其實,#對菲律賓最軟弱的是蔣介石政權。1971年,中華民國海軍因颱風避難,暫時撤離南沙群島第二大天然島中業島,跑到旁邊太平島避風,沒想到躲個颱風回來,菲律賓已經登陸升起國旗。本來靠著優勢火力,海軍打算一小時內殲滅菲律賓入侵軍奪回中業島,不料蔣政府急電「不得挑戰菲律賓人的行為」,只能眼睜睜看著菲律賓人搶走領土,之後更變成菲律賓在南沙群島的指揮中心,損失很大。
原來,蔣介石是要爭取菲律賓在聯合國會籍問題上支持蔣政權代表中國,因此3個月後,菲律賓在聯合國仍投票支持中華民國續留聯合國,但4年後仍走向斷交的命運。不過,菲律賓之後仍和台灣有緊密關係,1994年李登輝總統曾訪問菲律賓,拜會總統羅慕斯,而菲國也連續兩年在聯合國提出「會籍普遍化」,呼應中華民國入聯議題。
2013年,菲律賓軍隊掃射我國廣大興28號漁船,槍殺我國船員,當時我國曾以終止菲勞入台申請、召回駐菲律賓代表、驅逐菲律賓代表反制,漁權的問題仍是兩國潛在衝突來源,我國仍須擴大海巡能量,展現決心與實力。
我國對菲律賓出口遠大於進口,2017年出口約96億美元,進口24億美元,出口以積體電路與石化產品為主,進口則以電子零件為主,可看出菲國製造零組件,我國生產高階產品的分工,而我國已在2017年12月和菲律賓簽訂《台菲投資保障協定》,也有不少紡織、自行車業者到菲國群聚投資。近年因菲國中產階級逐漸上升,菲律賓旅客赴台旅遊增加,從2016年17萬人成長到去年約50多萬人,後續仍有發展潛力。
整體而言,杜特蒂雖然親中,但在武漢肺炎事件前,並未多與台灣有所衝突,而農業、醫藥等「#新南向合作」也仍繼續推動。新南向政策的出發點就是分散風險,並非表示東南亞經貿外交就沒有風險,就會一帆風順。以台灣利益為出發,繼續配合美台印太戰略合作方向,給予菲律賓壓力,爭取菲國民間惠我聲音,促進實質經貿發展,在守護核心利益同時,保持使用雙面手法空間,才能繼續擴展台灣的影響力。
#恭喜你看完了Respect
#知國際事不是只知中國事
進口替代出口導向十大建設 在 1976 美麗的遠景(中華民國十大建設紀錄片)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1953年起,政府連續實施六期的四年經濟 建設 計畫,前三期推行 進口替代 的 ... 後三期改採 出口導向 的政策,透過獎勵民間中小企業投資、鼓勵出口、設置 ... ... <看更多>
進口替代出口導向十大建設 在 [台肯] 關於十大建設- 看板HatePolitics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我來講一下十大建設的背景
1950年代
尹仲容等經濟專家
確立了台灣以發展進口替代 出口導向貿易的經濟生產體系
並跟日本和美國掛勾
並透過一期期的四年經建計畫來推動發展
逐步累積國家與民間資本
1973年 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
政府注意到
台灣若不建立自有完善的經濟生產體系
勢必無法繼續發展
於是暫緩了最後一期的四年經建計畫
推動十大建設
十大建設當時的念法是 一機二港三路四廠
機 中正國際機場
港 蘇澳港 台中港
路 中山高速公路 北迴鐵路 鐵路電氣化
廠 石化廠 煉鋼廠 造船廠 核電廠
可以說全部都是大型基礎建設
其中交通建設就佔6項
足見政府很清楚發展台灣經濟
交通是最重要的
當時十大建設的工程費用極為驚人
預算在立法院爭論不休
以中山高速公路為例
每公里造價達9600萬新台幣
全長373公里來計 總預算將近360億新台幣
當時台灣的人均所得 不到200美金(按當時匯率 約8000新台幣)
這只是其中一項 其他九項尚未計算
但蔣經國表示 今日不做明日後悔
說服了立法院支持政府十大建設
當時口號喊出 十大建設成功 我們一定致富
民間方面 謝東閔喊出 客廳即工廠 家庭即工廠
全面的運用家庭勞動力拼經濟
十大建設的6項交通建設
都是孫運璿在交通部長任內規劃
加上之前在台電的貢獻 以及和李國鼎為台灣科技工業的推動
孫運璿被喻為台灣經濟起飛之父
核電廠啟用 提供台灣充沛的動力能源 支援工業發展
高速公路通車 大大便利南北貨物運輸
蘇澳港 台中港啟用 提高台灣的貿易吞吐能力 更多的船能進來 更多的貨可以出去
北迴鐵路通車 讓東部跟西部的交通更為便利 提升台灣東部發展
鐵路電氣化 大幅縮短南北往來需時間 提高運輸效率
中正機場啟航 讓更多的外資及商務人士來到台灣投資
煉鋼廠投產 帶動整個民生工業發展 鋼鐵是工業之母 鋼鐵業起來 整個工業都起來
石化廠運轉 推動相關產業全面發展 改善人民生活
造船廠竣工 提高台灣的航運能力 加速台灣出口貿成長
前面某人提到 台中港是失敗案例
殊不知台中港的貨物吞吐量是超過基隆港的
是台灣第二大港 僅次於高雄港
而台灣在十大建設完成後
由於基礎建設獲得大幅的改善 因此經濟快速發展
1970年之初台灣人均所得不到200美金
1976年突破470美金
1980年已達到1800美金
更讓台灣在民國70年代進入前所未有的經濟榮景期
人均收入不斷增加
至民國80年時台灣人均所得超越10000美金
不過20年 台灣人均所得成長超過50倍
成就傲視全球 被喻為台灣經濟奇蹟
而這一切的關鍵
都是在當初蔣中正用蔣經國當行政院長
蔣經國堅持台灣要做十大建設
沒有十大建設 沒有今天的台灣
因為儘管之後還有12項建設 14項建設 6年國建等等
但歷史意義完全無法跟十大建設並論 成就更是難以望其項背
在國民黨的帶領下 台灣從貧窮走向富裕
看看十大建設 再看看今天的政府
棓塿之丘與高山比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2.11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