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是我們需要同情自己嗎? | 盧斯達 on Patreon】
學者梁啟智早前表示,現在很多老牌政治團體都正在滅頂,批評不厚德網民不同情還落井下石。那個帖文似乎是在呼籲,到了2021年大家要學懂求同存異,但梁帖的帖文和行文本身,就貫撤其充滿分別心的排擠路線,恰好是最不能求同存異的示範。
正如水警事件,為甚麼很多人會有那些反應?這個時候,很多人就會懂得教誨權力: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同樣人們對政黨或任何人的批評,也不是無緣無故而來。經過 19 年之後,人們都有一個含糊的共識,過去的東西不妨先放下,也就是將無盡的恩怨暫時置一個擱置點。
問題是,當你叫人家不要講粗口的時候,自己首先就不應該講粗口吧。梁文將所謂 2014 年之後學聯被瓦解一半等的好多事情和發展,簡化為「拆大台之風盛行,批判舊泛民舊社運成為情緒出口」,完全無視當時人們實實在在討論的架構、形勢、意識形態等問題,也無視人們在參與這些活動時的自主性。
基本上很多人腦中為人民的活動設置了紅線,當你的活動沒有超出紅線,你才會被承認為人民自主,活動超出了紅線,就會被污衊為民粹狂熱、有破不立、破壞民主運動、甚至是當時很多泛民意見領袖都在流傳:退聯是中方策動的。弔詭的是當年許多領導退聯的人們,都早就跟泛民和了好,梁文卻在開首就設置了敵人,把今天大家都在承受的結果,遷怒於 2014 年之後出現的所有新事物,其實好無聊,無意義。
既然要置一個擱置點,你自己又「不經意」地不斷找過去的敵人,那真的好嗎?當你反對別人翻箱倒籠翻泛民舊帳,但同時又抽出 2014 年之後「拆大台」,難道又不是一手翻箱倒籠嗎?難道學者回顧的就是研究,而網民的就只能是翻舊帳?
老組織倒閉之後,引出了一班翻舊帳柴台的聲音,梁擔心到要寫文為群眾先打預防針。老組織解散格外令人可惜,加上見到不厚德村村民的言論,可以想像到有多令人懊惱,但為甚麼老組織會比較令人懊惱?新組織滅頂就不令人懊惱嗎?新組織解散也會引來很多幸災樂禍,但就很少人說,不要問喪鐘為人而響,也沒人引那首德國牧師的詩,告戒大家不要以為這是他家的事。你害怕民主黨如有萬一,人們也不是流淚目送而是幸災樂禍。幸災樂禍的風氣究竟是由哪一方首先帶起的?
當旺角事件發生之後,人們的第一個反應以及持續半年一年的看法,是怎樣的呢?甚至連現在身陷囹圄的黎智英,當年也是親身落場炮打他的敵人。這些人從來沒被認可為「公民社會」的一員,你期望他們為「公民社會」的變故而有一樣的感情,是強人所難。
難聽的話,雙方都說過很多。我們最多只可以對上一代民主派某些被視為保守的決定和慣性,作具體歷史 (當年的思想和現實環境完全不同) 的同情理解,但同樣的,某個小圈子中的人對退聯拆大台群族意識漸漸抬頭等事件極為反感,記到今天仍不可自拔的同時,又是否想過那些上一代不認同的趨勢,同樣是「基於各人當時對時局的判斷」,只不過那些素人並非「公民社會」熟悉的人,也是聽著難聽的話成長過來,打落門牙當血吞,反正也沒傳媒有興趣,也極少聽說有人要求黃絲不要再說難聽的話——因為在蘋果的留言板根本阻止不到。
16 年立會新人被 DQ 的時候,同樣是被認為「自己玩野,所以抵死」,甚至長期不被承認為「DQ」行列之中。
大家的共同點就是沒有人會被優待。上一代在政壇多待了一屆,就有一屆的心理差。我認同情況已經毫無天理,但同樣被毫無理由地對待的人,幾年前就有了,也沒有受到呵護。旺角事件之後就有人不回來了,當時自由派的社會人士也會呼籲其回來「面對」,那些人也因而承受好一段時間的污名。
這就是很多未解之結的背景。現在我們都呼籲要有口德——當自己也到了需要被同情的時候;現在我們都呼籲要求同存異——當自己也被貶為庶民毫無特權的時候。說完這些新一代已經不會知道的政治界逸事之後,我們要問:為甚麼人們在自己失去地位之前,不對沒有地位的廣大群眾好一點,或者當時不抱持一刻哀矜勿喜的沉默?
同時也有5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怒海逆風島嶼行:台海戰亂世代的故事」介紹 說書人:查理 主編 內容簡介: 《台灣航空決戰》作者最新發表 《怒海逆風島嶼行》述說民間的野史 當事人親身的口述歷史,可以補足正史的破洞,甚至揭露正史的破綻 張延廷空軍備役中將感動推薦:「見證到時光隧道內暗黑時代,既熟悉又陌生...
逸事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問題是我們需要同情自己嗎? | 盧斯達 on Patreon】
學者梁啟智早前表示,現在很多老牌政治團體都正在滅頂,批評不厚德網民不同情還落井下石。那個帖文似乎是在呼籲,到了2021年大家要學懂求同存異,但梁帖的帖文和行文本身,就貫撤其充滿分別心的排擠路線,恰好是最不能求同存異的示範。
正如水警事件,為甚麼很多人會有那些反應?這個時候,很多人就會懂得教誨權力: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同樣人們對政黨或任何人的批評,也不是無緣無故而來。經過 19 年之後,人們都有一個含糊的共識,過去的東西不妨先放下,也就是將無盡的恩怨暫時置一個擱置點。
問題是,當你叫人家不要講粗口的時候,自己首先就不應該講粗口吧。梁文將所謂 2014 年之後學聯被瓦解一半等的好多事情和發展,簡化為「拆大台之風盛行,批判舊泛民舊社運成為情緒出口」,完全無視當時人們實實在在討論的架構、形勢、意識形態等問題,也無視人們在參與這些活動時的自主性。
基本上很多人腦中為人民的活動設置了紅線,當你的活動沒有超出紅線,你才會被承認為人民自主,活動超出了紅線,就會被污衊為民粹狂熱、有破不立、破壞民主運動、甚至是當時很多泛民意見領袖都在流傳:退聯是中方策動的。弔詭的是當年許多領導退聯的人們,都早就跟泛民和了好,梁文卻在開首就設置了敵人,把今天大家都在承受的結果,遷怒於 2014 年之後出現的所有新事物,其實好無聊,無意義。
既然要置一個擱置點,你自己又「不經意」地不斷找過去的敵人,那真的好嗎?當你反對別人翻箱倒籠翻泛民舊帳,但同時又抽出 2014 年之後「拆大台」,難道又不是一手翻箱倒籠嗎?難道學者回顧的就是研究,而網民的就只能是翻舊帳?
老組織倒閉之後,引出了一班翻舊帳柴台的聲音,梁擔心到要寫文為群眾先打預防針。老組織解散格外令人可惜,加上見到不厚德村村民的言論,可以想像到有多令人懊惱,但為甚麼老組織會比較令人懊惱?新組織滅頂就不令人懊惱嗎?新組織解散也會引來很多幸災樂禍,但就很少人說,不要問喪鐘為人而響,也沒人引那首德國牧師的詩,告戒大家不要以為這是他家的事。你害怕民主黨如有萬一,人們也不是流淚目送而是幸災樂禍。幸災樂禍的風氣究竟是由哪一方首先帶起的?
當旺角事件發生之後,人們的第一個反應以及持續半年一年的看法,是怎樣的呢?甚至連現在身陷囹圄的黎智英,當年也是親身落場炮打他的敵人。這些人從來沒被認可為「公民社會」的一員,你期望他們為「公民社會」的變故而有一樣的感情,是強人所難。
難聽的話,雙方都說過很多。我們最多只可以對上一代民主派某些被視為保守的決定和慣性,作具體歷史 (當年的思想和現實環境完全不同) 的同情理解,但同樣的,某個小圈子中的人對退聯拆大台群族意識漸漸抬頭等事件極為反感,記到今天仍不可自拔的同時,又是否想過那些上一代不認同的趨勢,同樣是「基於各人當時對時局的判斷」,只不過那些素人並非「公民社會」熟悉的人,也是聽著難聽的話成長過來,打落門牙當血吞,反正也沒傳媒有興趣,也極少聽說有人要求黃絲不要再說難聽的話——因為在蘋果的留言板根本阻止不到。
16 年立會新人被 DQ 的時候,同樣是被認為「自己玩野,所以抵死」,甚至長期不被承認為「DQ」行列之中。
大家的共同點就是沒有人會被優待。上一代在政壇多待了一屆,就有一屆的心理差。我認同情況已經毫無天理,但同樣被毫無理由地對待的人,幾年前就有了,也沒有受到呵護。旺角事件之後就有人不回來了,當時自由派的社會人士也會呼籲其回來「面對」,那些人也因而承受好一段時間的污名。
這就是很多未解之結的背景。現在我們都呼籲要有口德——當自己也到了需要被同情的時候;現在我們都呼籲要求同存異——當自己也被貶為庶民毫無特權的時候。說完這些新一代已經不會知道的政治界逸事之後,我們要問:為甚麼人們在自己失去地位之前,不對沒有地位的廣大群眾好一點,或者當時不抱持一刻哀矜勿喜的沉默?
逸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生活逸事之~《師奶定時失心瘋日誌》🤪🤪😂😂
明明諗住買「一包」細囡喜愛的日本雞⻣腸仔,結果腸仔就買唔到喇(缺貨) ,最後買咗成堆無預計要買嘅嘢番嚟,好啦,買得咁開心,番到屋企先發現個冷藏格已經爆曬🥴,而家都唔知點樣安置呢堆嘢😑,唯有今晚食得豐富D,快手快腳消化曬佢哋啦🤪🤪
逸事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怒海逆風島嶼行:台海戰亂世代的故事」介紹
說書人:查理 主編
內容簡介:
《台灣航空決戰》作者最新發表
《怒海逆風島嶼行》述說民間的野史
當事人親身的口述歷史,可以補足正史的破洞,甚至揭露正史的破綻
張延廷空軍備役中將感動推薦:「見證到時光隧道內暗黑時代,既熟悉又陌生的人與事。」
台海不平靜的年代,留下了多少早被遺忘的小人物,他們的故事有的傳奇,有的溫馨。有的甚至會讓你毛骨悚然。他們是大時代下人生無法有太多選擇的一代,在不斷往前走的時刻,不妨停下腳步,看看這些不再被提及的小故事。鍾堅感嘆:「若沒人用筆尖紀錄下他們走過亂世的記事,他們的事蹟將很快被遺忘,甚至被當作從未發生過。」
鍾堅的新作收錄了台海戰亂世代不同社會階層人物的故事,作者通過建忠這個虛構人物的角度,回憶起許多散落在各個角落的小人物。這些故事幾乎都有官方版本,但可能只記錄了其中的一部分,而事實的全貌又是如何的呢?
我們有太多在戰亂中逝去的人物,但那些倖存而與驚險擦肩而過的人卻應該被人遺忘?每一則故事都是有血有淚,每一則故事都代表了一個生命的歷程。有些看了會覺得怎麼會如此造化弄人,但有時候又讓你覺得人生的奇妙之處實在多有。看完了這些小故事,你會對那些年代有不同於以往的觀點也說不定。
作者出自軍眷家庭,加上有機會與許多曾參與台海戰事的老兵接觸,因此耳濡目染之下,累積了許多被大時代所淹沒的逸事。這些不見得是什麼驚世大發現,也不會是什麼歷史大發掘。他們就跟我們一樣的凡人,只是他們歷經過有血有淚的日子與生活,這一切都值得在我們的世代繼續述說下去。
首部曲 怒海航行
述說海上驚悸的故事,其中包括國境極南太平島發展史,以及高雄港發生過的兩則風雲紀錄。
二部曲 逆風飛行
收錄於空中驚魂有關的故事,內容以新竹寡婦村為開端,闡述兩岸對戰期間不為人知的空軍眷村的獨有記憶。
三部曲 島嶼慢行
非讀不可的故事,從台籍譯員與荷蘭戰俘的奇遇開始,闡述主角親身經歷或見證的大時代小故事。
作者簡介:鍾堅
國立清華大學榮譽退休教授,國立清華大學清華學院國防學士班總導師。
軍事著作包括《台灣航空決戰:美日二次大戰中的第三者戰場》(燎原出版)、《驚濤駭浪中戰備航行》、《爆心零時》。
出版社粉絲頁: 燎原出版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22KUAdP3T6w/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gqV894BcJbRVsHUPGX2f64ZJirw)
逸事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想映電影院】EP. 01 五位電影大師 與你防疫在家好安心!
《大師之前》The First Image 一窺五位大師的首部驚人之作 | XXY + JERICHO
.
▶ 收看YouTube影片:https://youtu.be/RohhMIz2h9Q
▶ 收聽PODCAST聲音: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qdmf69d5emb0b39eytgadln/platforms
.
本單元與【想映電影院 / 佳映娛樂】合作,【想映電影院】是一個讓會員擁有獨立自主空間,隨選隨看,網羅國內外優質獨立製片電影的線上觀影平台;不追求吃到飽,只求能夠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電影愛好者,重質不重量的好所在!
這次【想映電影院】要來推薦的電影是《大師之前》;這是一部由五篇28到30分鐘不等的紀錄短片組成的合輯,由曾拍攝過布紐爾(Luis Buñuel)、布列松(Robert Bresson)、高達(Jean-Luc Godard)等電影神話的法國紀錄片導演皮耶亨利吉貝(Pierre-Henri Gibert)掌鏡,聚焦五大國際名導首部長片創作,包括:
美國超現實大師–大衛林區(David Lynch)《橡皮頭》(Eraserhead)
丹麥爭議性鬼才–拉斯馮提爾(Lars von Trier)《犯罪分子》(The Element of Crime)
法國金獎常勝軍–奧利維耶阿薩亞斯(Olivier Assayas)《失序狀態》(Disorder)
加拿大天才金童–札維耶多藍(Xavier Dolan)《聽媽媽的話》(I Killed My Mother)
法國動畫苦行僧–米修歐斯洛(Michel Ocelot)《嘰哩咕與女巫》(Kirikou and the Sorceress)
本片透過獨家專訪,一幕幕揭開這些偉大電影人篳路藍縷的幕後逸事,見證他們如何以首部長片炸出平地一聲雷,一窺無與倫比的熾烈電影魂!沒有過於商業操作的宣傳口吻,讓五位電影大師侃侃而談他們的第一部作品,讓觀眾了解那些他們曾經痛苦卻又享受其中的創作掙扎。
.
如果收看或收聽完我們的節目,對本次電影有興趣的話,可以到【XXY 視覺動物】臉書粉絲團貼文留言,即可有機會抽中本片在【想映電影院】上免費觀看序號!還不快手刀前往留言!
.
你也有看過《大師之前》了嗎?
你對這部電影有什麼想法呢?
都歡迎留言分享與我們討論唷!
#電影 #影評 #movie #review #filmcritics #大師之前 #thefirstimage #大衛林區 #davidlynch #拉斯馮提爾 #larsvontrier #奧利維耶阿薩亞斯 #olivierassayas #札維耶多藍 #xavierdolan #米修歐斯洛 #michelocelot #紀錄片 #documentary
**************
歡迎加入【有梗電影俱樂部】,不錯過任何電影資訊或線上線下活動喔!
臉書社團(需回答問題審核):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viewp...
Telegram群組:https://t.me/viewpointmovieclub2
別忘了追蹤XXY的電影相關文字、影像、聲音創作唷!
📣 https://linktr.ee/XXY_filmcrtics
本頻道為提供觀眾們更好的觀看環境,並無開啟廣告營利
想要贊助我們持續創作,可透過以下管道直接贊助:
📣 XXY @方格子:https://vocus.cc/user/@XXY2018
📣 XXY @Firstory:https://open.firstory.me/user/xxymovi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ohhMIz2h9Q/hqdefault.jpg)
逸事 在 創意油管 IDEAS TUB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堅持不負責任,拒聽酸民聲音!
關注每週趨勢脈動,深度參與個人意見!
絕對失控報導😂
浮誇!
荒誕! !
不間斷!!
【 Ruby盧世界 】
想看更多的Ruby,歡迎加入頻道會員!
解鎖【上帝的黑名單】會員專屬案件: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1AZWfxKem018XQLZk__fEA/join
【Ruby基本資料】
姓名:盧春如
學歷:英屬哥倫比亞科技學院電視媒體傳播系、美國鳳凰城大學犯罪法律學系、飛碟電台DJ、主持
【創意油管FB】
https://www.facebook.com/ideastubemedia/
【創意油管IG】
https://www.instagram.com/ideastubetv/
【Ruby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loverubylu/
#週報
#不負責任報導
#娛樂新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AQCuGnK9_c/hqdefault.jpg)
逸事 在 魔女逸事 的推薦與評價
魔女逸事. 230 likes · 1 talking about this. 你不知道的魔女日常!遊戲實況、生活趣事、創作分享! ... <看更多>
逸事 在 高中國文記敘散文-左忠毅公逸事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高中國文記敘散文-左忠毅公 逸事. 3,805 views3.8K views. Dec 12, 2018. 35. Dislike. Share. Save. 臺北酷課雲. 臺北酷課雲. 73.2K subscribers.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