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牛扒屋送禮活動】
為慶祝高級食材店牛扒屋 Steak House開實體店,梗係要賀賀佢🎊 今次會聯同佢地送出「$500牛扒屋現金券」可以讓大家購買任何優質食材(名額:3位,總值$1500)
當中超推介性價比極高嘅 #和牛三寶 😍 依家優惠價$588 (原價$738)就有3塊 「澳洲M6-M7和牛」,分別有和牛西冷、和牛肉眼及和牛肩胛肉眼❤️ 我就特別鍾意和牛肉眼,牛味香濃之餘油脂剛剛好☺️ 另外佢地仲有最近超人氣嘅A4薩摩牛同韓國醬油蟹等超吸引食材㗎😋
-
「澳洲M6-M7和牛三寶」
新張優惠價$588🎉 (原價$738)
包括:
1️⃣澳洲M6-7和牛西冷(約300g)
2️⃣澳洲M6-7和牛肉眼(約280g)
3️⃣澳洲M6-7和牛肩胛肉眼(約300g)
🔗網站直接購買連結:https://steakhouse.onepos.shop/product-412
(網上註册及登入後即會見到和牛三寶$588優惠價)
👉購買滿$600免運費送到府上
-
依家做齊以下步驟就有機會得到$500牛扒屋現金券,參加方法如下:
1️⃣LIKE 「瘋玩瘋食遊記」 & 「牛扒屋 Steak House」 FB專頁👍
2️⃣讚好及分享此POST😌(分享對象設為公開)
3️⃣留言簡而精咁回答「最想食到邊款牛扒屋嘅食物❓」並 Tag 3位朋友🌟
活動截止時間:2021年9月15日23:59
結果公布日期:2021年9月17日
條款:
- Facebook帳戶只限參加一次。
- 只限香港地區參加。
- 現金券需親臨牛扒屋使用。
- 主辦方會選出幸運兒並於2021年9月17日於此FB PAGE公佈名單。
- 幸運兒須於2021年9月18日或之前inbox我確認以作安排,否則作廢。
- 如有任何爭議,瘋玩瘋食遊記專頁將保留最終決定權。
牛扒屋 Steak House📍
地址:九龍長沙灣東沙島街171號富華閣F舖(順寧道交界)
營業時間:1200-2100
店家Whatsapp:wa.me/85264111126
更多生活日常請移玉步至Instagram👉🏻https://bit.ly/2QfSFNc
#Giveaway #牛扒屋 #SteakHouse #澳洲和牛 #和牛 #在家煮 #Homemade #高質食材店 #香港美食 #送禮活動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開始在緬甸自助旅行」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詹依潔 內容簡介: 必看!緬甸首屈一指熱門景點全攻略 仰光人民信仰中心大金塔、曼德勒三大古城遊 蒲甘搭乘熱氣球、茵萊河賞漁夫絕技 還有絕對不能錯過體驗庶民生活方式──搭乘環狀線火車 再帶你深入庶民街道,吃遍撣式米飯、滷豬雜與茶葉...
遊記步移法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流行很多年的 #免揉麵包,我一直都很喜歡,不時追蹤YT上來自各國的影片,發現作法與工具愈來愈簡單,如今連鑄鐵鍋都不用。
記得多年前還在中國時報擔任主管時,某一天和記者們開會,旅遊記者黃麗如帶來她自己做的免揉麵包,純歐,厚皮,無糖,麥香,是我最愛的麵包類型。
當場跟她討教步驟和細節,聊到麵團在鑄鐵鍋裡發酵,然後整鍋直接送進烤箱烤成麵包,麗如分我吃麵包時一直強調形狀不夠美,而我滿腦子都在想:要用哪一個有蓋子的鑄鐵鍋來烤麵包。
之後買了Panasonic的 #製麵包機,投粉投料加水等待,不到兩小時就可以吃到剛出爐的吐司,也按照日本烘焙食譜嘗試低酵母長發酵的吐司,方便好吃,也瘋做了一陣子,但做不出我最愛的歐包。
幾年前終於照著YT影片,親手做了免揉麵包,烤好的當下我忍不住哈哈大笑,免揉麵包最難的是整形,影片中那坨麵團要分切,蓋布,發酵,移上烤盤,光是這幾個步驟把我整得好慘。
免揉麵包含水量大,手感跟抹潤餅那坨差不多,黏在手上刮不下來也甩不掉,分切整形談何容易,最後整坨麵團癱在烤盤裡直接烤熟,麵包變大餅,還有三分之一的底部黏在烤盤上摳不下來,初體驗大失敗,當時還拍下照片傳給舞麥窯的張源銘大哥,他還安慰我烤得不錯!
不過我對免揉麵包從未死心,而且時不時上YT搜尋更新的影片,更聰明的作法,然後在幾天前我二度嘗試 #免揉巧巴達,意外迎來大成功。
一個樂扣盒,一把刮刀,一個計時器,麵粉,水,橄欖油,鹽巴,酵母粉所有材料,照配方精準秤重混合,等待40分鐘,拉扯麵團,重覆四次160分鐘後,緊接著進入我上次大失敗的環節。
倒扣的麵團藉由地心引力跌出樂扣盒,我雖然撒上大量麵粉,但刮刀很難分切鏟起又軟又黏的麵團,更別提整成長方形。
還好新的作法不用再移來移去,烤盤鋪上烘焙紙,折出一條條的田埂狀,放上分切麵團進行最後發酵,壟起的烘焙紙撐住麵團向上長而不外擴,而且我自作聰明不蓋布而是把烤箱當發酵箱,完成最後40分鐘的發酵。
但我很擔心,被我分成大大小小全不成形的麵團,是否能烤出巧巴達的模樣?結果確定,分切技術再爛,即使麵團像大便,還是能烤成巧巴達的形狀。
我盯著烤箱看著麵包順利長大,覺得非常得意,更得意的是出爐瞬間,我葛格保師傅就吵著要吃一口,一口咬下,點頭如搗蒜,看斷面大大小小的氣孔,我的免揉麵包終於可以見人了!
#吃美食也要長知識
#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fb
#youtube超級美食家的王瑞瑤
#中廣流行網超級美食家
#每天中午11點和晚上6點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
#一周9集內容全新不重播
遊記步移法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剛從環南市場回來,因為里長廣播說里民可去快篩,所以就去了一趟.
.
現在開到下午五點,如果住附近的里民可以去篩篩看.
.
如照片中紅框顯示,恩,我去的時候中午十二點,只有5個人.
.
然後我登記資料篩完,只花了五分鐘,就馬上回家了,沒排到什麼隊.
.
神父本身是有兩次篩檢經驗的人,第一次是到剝皮寮做快篩,大概花了一小時以上,除了排隊時間冗長,排完,要停留在兩個位置,第一個位置,坐著等登記個人資料,然後篩檢,移到第二位置等結果.
.
那次剝皮寮的經歷,坦白說,有點可怕,除了排隊時,馬路另一端一個老伯不知是躊躇不前,還是不了解快篩的排隊方式,或者快篩本身的方法,他就摘了口罩,拿瓶水,一直在漱口,然後,往天空噴,似乎想把嘴裡的細菌都想洗乾淨再快篩,在空氣他噴的霧氣清晰可見,我看了冷汗直流,他一邊漱口,一邊又咳痰,吐在馬路上,然後,走過馬路,來排隊隊伍好奇的探頭探腦,似乎想做篩檢,但不知道怎麼辦.我們這邊排隊的人不知道是過於害怕還是進入了涅槃狀態,大家都入定了,下意識的當作沒看到,因為你也不能怎樣.
.
等結果的時候,被叫到名字的快篩陽性,就直接上車,送去隔離所,所以有像吳崢那樣,快篩偽陽性被叫去的情形,然後,當時你會看到被叫到名字快篩陽性者,從你背後和你擦肩而過,雖然是快篩陽性,但是你會想像那就是你與病毒的距離,居然那麼近,最後,神父在心裡克服恐懼的方式,就是不斷幻想他們都是一個個吳崢,這樣子心裡就感覺輕鬆多了.
.
後來我才知道,過去的快篩和現在的pcr篩檢,人們普遍有個盲點存在,那就是人們對於快篩的印象「擁擠、時間長、陽性會直接被抓去隔離、可能被二次感染」,會直接套用在現行pcr篩檢上,但這兩種是不同的,pcr速度快多了,簡單來說,他只有「採檢」這個動作而已,採完,你就直接回家,明後天等結果.
.
傳統的快篩,是「快篩+pcr」,看起來跟「直接pcr」沒有太大的差異,但是,「直接pcr」省略「快篩」的步驟,換句話說,你不用等「十分鐘以上的快篩結果」,也因為大幅節省時間,所以減少了排隊時間,也沒有當初曠久時日的pcr結果等待時間(六天以上),所以,「直接pcr」,減少了群聚,排隊等待的時間,還有人們害怕直接被送走的結果,毫無心理準備(他會讓你回家等結果),所以重點是,「他減少了你在篩檢過程中被感染的機率」.
.
所以妙就妙在這,當中央建議,「為加速篩檢效率,應直接進行pcr採檢」、「陳時中說,果菜市場人員都有清楚的名單,不太需要擔心聯繫不上的問題,因此他認為既然都要做PCR檢測,不如通通做PCR就好,不用再花時間做快篩,避免篩檢完畢後還要待在現場,延長等待時間,也能提高篩檢效率.」柯文哲說pcr比較貴,加以推託和拒絕,加上當時台北市政府的回應「台北市政府發言人陳智菡則對此表示,北市府是快篩跟PCR同時進行,不太了解為何要捨棄快篩.」、「北市府發言人陳智菡稍早回應,感謝陳時中關心北農的狀況,看現場應該會對現場狀況有更進一步的了解.陳智菡強調,北農確診案例是從5月至今累積數字,不像外傳這麼誇張.」
.
我們可以知道,北市府上到決策者下到發言人,完全就是狀況外,他們可能完全不知道現場的情形,躲在小圈圈做決策,在辦公室吹冷氣看數據,以至於完全搞不懂「直接PCR」和「快篩+PCR」的差別是什麼.
.
他們可能認為,快篩+PCR裡面就有PCR阿,為什麼要捨棄快篩,快篩聽起來很快阿,應該比PCR還快阿~之類的.
.
事實上,這應該完全、根本,不應該當作檯面上的議題,如果你是主事者,這應該是基本中的基本,如果你要求取速度,避免群聚,那就是「直接PCR」,五分鐘VS一小時以上,你想都不用想,就是「直接PCR」.
.
所以我完全不明白,柯市府當初為什麼堅持不PCR,然後一直要用快篩,他們可能資訊完全沒跟上,還停留在舊石器時代,但是,現在已經進入了21世紀了.
.
確實,當初等PCR結果,塞車,要等一個禮拜,但是現在的速度是「明天或後天就知道結果」.
.
而至少,直接pcr適用於北農和環南市場的情境.
.
柯市府的問題,就在於井底之蛙,又堅持「自己沒有錯」,乃至於聽不進他人的意見,也跟不上現代進步的科學方法,加上他們又坐在那麼重要的位置,決定他人的生死,以及嚴重的被害妄想-這代表他們把時間都浪費在無所謂的防衛機制上,保護那已經耗弱的弱小心靈,而無視於廣大的生命,對,我沒有錯,你們不能說我有錯.
.
而你不能輕易的換掉他,他們拒絕幫助,整個台北市民,好像都變成他們的人質,你不知道他們崩潰了以後會幹什麼.
.
老話一句,他們把打嘴砲跟槓中央還有硬凹的時間,拿來用在防疫上,不,關心防疫現場的資訊和了解基本的知識,台北市,不知道可以少死多少人.
.
如果一開始就照陳時中的意思,直接PCR,不要無謂的抗拒,無謂的對抗,僅為了虛弱的面子,和遮掩自己已經失敗但假裝沒有失敗的假象,環南市場和北農不知道可以減少多少群聚,大排長龍的隊伍,減少多少時間,增加多少篩檢量,找出多少感染源,不讓病毒散出去.
.
我終於知道肥迪為什麼會生氣了,你遲早都要PCR的,為什麼不當初就做?現在你不就是在PCR了嗎?
.
但是,我想那些自治會長眾根本搞不懂,直接PCR跟快篩的差異-直接PCR,減少排隊,增加人數,更可以增加篩檢人的意願-因為大家都是在害怕,快篩時的人潮擁擠和交叉感染,你不知道你前面後面的人有沒有得病,然後你要在這待很久.
.
當初越快做直接篩檢,說不定,就能越快撈出感染者,切斷傳播鏈.
.
當是這個資訊差異,說實在的,一般人沒直接做,還真的不懂,就像神父五分鐘就出來了一樣,這跟我想像中的快篩的煎熬,其實完全是兩碼子事,也許政府這方面真的要多做一些解釋給民眾知情,因為光看字面上和過去的感覺,直覺就是如此,例如我們里就算里長廣播了半天,有拒絕篩檢的心態的人還滿多的,他們還停留在快篩=增加感染的記憶之中.
.
我後來想,其實柯文哲有個意見倒是挺不錯的,那就是市場加裝監視器,雖然,放在當初的市場,是完全失敗的,但如果裝置在快篩站,在網路放送,人們就可以知道人多還人少,解除心中的疑慮,前往篩檢.
.
說到篩檢,沒人想去,因為那可能會被告知得病,是一種嫌惡刺激,但說到打疫苗,就人人搶破頭了,因為別人沒得打我搶先打,好像得到了優越感,是一種正增強.
.
柯文哲犯的嚴重錯誤,就是一味的投人所好,你們就去打疫苗好了,然後篩檢的順序、程序、方式,他完全不在乎,造成了「不知道篩檢結果就去打疫苗」、「打完疫苗才知道自己確診」的情境.
.
事實上,搶打疫苗造成的群聚,跟直接PCR人流順暢相較,更有染疫風險,而篩檢現階段,比打疫苗還重要的多,只有能看出誰有病,誰有病,誰怎麼傳染的,就像醫生的聽診器也像是X光或者心電圖,「看」的見,才能對症下藥,才能了解感染面貌,阻斷社區感染源,而你若看不見,在不知道自己有沒有確診的情況下,不知道會害了多少人-你的鄰居、朋友、同事、家人,可能是一整棟公司,或者,一整個社區.
.
看不見,才是最可怕的.
.
錯誤的決策比貪汙更可怕,又,老殘遊記有云,「贓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蓋贓官自知有病,不敢公然為非;清官則自以為不要錢,何所不可,剛愎自用,小則殺人,大則誤國.吾人親目所見,不知凡幾矣.」
.
這裡的清官,應該改成,蠢官,智商157的官,自以為是、自我中心的官,幼稚的官,無能的官,拒絕接受正確意見的官,像個智障一樣的官兒,死不認錯的官兒,自我感覺良好的官,活在自己世界裡,做白日夢的官,紙上談兵的官兒,把防疫當成在玩樂高的官兒.
.
真他媽的是會害死人的,BROTHER.
遊記步移法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開始在緬甸自助旅行」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詹依潔
內容簡介:
必看!緬甸首屈一指熱門景點全攻略
仰光人民信仰中心大金塔、曼德勒三大古城遊
蒲甘搭乘熱氣球、茵萊河賞漁夫絕技
還有絕對不能錯過體驗庶民生活方式──搭乘環狀線火車
再帶你深入庶民街道,吃遍撣式米飯、滷豬雜與茶葉沙拉等在地小吃
全程步驟化圖解,玩緬甸So Easy,這一本就夠!
本書特色:
★緬甸主題之旅探索
.鄉野健行--帶你領略鄉村的純樸美景,認識當地的動植物,體會緬甸的風俗民情。
.海灘漫步與潛水--體驗夏日假期必備的清涼海水、柔細沙灘與豔陽,因遊客鮮少而保留的純淨海岸,漫步沙灘或躍入海中享受悠閒片刻。
.緬甸木偶戲--看見500多年歷史的傳統技藝演繹得活靈活現,即便語言不通也能樂在其中。
.傳統舞蹈--是緬甸人在重要節日與婚俗喜慶時,所舉辦的歌舞比賽,可以窺見當地的風俗信仰與表演文化。
.禪修--體驗緬甸佛教文化,坐禪與行禪間達到自我體察,以尋求內心的平靜。
★超夯玩樂景點全收錄
.緬甸第一大城仰光--拜訪城市信仰核心大金塔,繞行金碧輝煌的平台浴佛祈福、還可以搭乘環狀火車,體驗在小販叫賣聲中,與當地民眾的摩肩擦踵的樂趣。
.俗稱瓦城的曼德勒--可以親臨緬甸末代王朝的皇宮與護城河,甚至一窺館藏寶藏;在曼德勒周邊,可以來一趟古城一日遊,將當地的珍貴建築,一次收盡眼底。
.千塔之城蒲甘--亞洲三大佛教遺跡之一,搭乘熱氣球俯望金黃色的大地與佛塔,是來到緬甸絕對不能錯過的美景。
.水上村莊茵萊湖--可以探索湖畔村落、寺院與菜園,還可以見到漁夫絕無僅有的「單腳划船」功夫,是這裡不能錯過的人文景色。
★緬甸必吃必買都在這
介紹緬甸必嘗美食,例如與辛香料混合的薑黃飯「撣式米飯」,或是炸得酥香脆、厚薄甜鹹任君挑選的「緬式薄餅」,最後再來一杯深受當地人喜愛的緬式啤酒「Myanmar Beer」,絕對都是來緬甸旅遊不可錯過的經典美味;另外,緬甸的風俗禮品也很吸睛,玉石、翡翠名聞遐邇,高品質卻實惠的價格讓各國遊客趨之若鶩,還有以細膩的手法雕刻而成的木雕與木偶,造型生動有趣,若是忘不了當地風味,還可以選購奶茶包或咖啡包,將緬式風情帶回台灣!
★專治旅行疑難雜症
初步了解緬甸、各種行前準備功課、提醒你需申請的證件、緬甸機場出入境步驟、緬甸境內與市區移動方法、各式住宿介紹、如何緊急求助……所有你在緬甸旅行可能遇到的困惑或問題,全都預先設想周到,並給予適當的指示和解答。讓你到緬甸旅行,能自在地享受美好旅程。
★Step by Step教學
實用APP操作、如何出入境、訂房步驟、長途巴士搭乘、護照遺失處理等步驟教戰,詳細的文字說明與適度的圖片搭配,一個一個步驟解析,仔細貼心地告訴你,當遇到上述這些狀況時,該如何操作或是應變處理。讓你出國在外能不慌不忙,快樂遊緬甸!
★緊急應變方案
證件財物遺失、生病意外、內急都有解決方案,相關單位、救命電話全都錄,更附有救命小紙條,讓你隨身攜帶。
作者簡介:詹依潔
台大社工/中文系畢,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媒體碩士,畢業後曾於旅行社擔任董事長特助,後離職成為專職旅遊指南作者。
自大學第一次前往希臘後便迷上自助,目前足跡遍及世界50餘國。 因喜愛緬甸的時代感、純樸與多元風貌,便深入數十個大城小鎮探訪緬甸歷史文化、體驗當地生活,之於部落格《俏鬍子旅行團》分享緬甸旅遊訊息,因而受到線上旅遊直播節目《旅行思維》、News98電台《走吧!去旅行》和暨南大學國際事務處邀約分享緬甸旅程。
曾出版遊記《在歐洲吃午餐、去亞洲吃晚餐:兩個女孩的世界奇幻冒險》、旅遊指南《四川和重慶》與《東北》三本著作,期待能透過本書將緬甸這個迷人國度介紹給更多讀者。
遊記步移法 在 港仔愛台灣Neil in Taiwa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話說老婆對我的影片內容不太滿意,終於她要出手了。陀地推介在地玩法,慢步尋寶找到文青小店 DIY,兩個小鬼有吃有喝有得玩,可以安心上學去了。
==========================================
Hello 我是 Neil,100% 香港廢青,八年前移居台灣倖存到現在。
感謝你支持我的頻道,希望能在這裡跟大家分享我在台灣掙扎求存的故事 :)
家庭生活 VLOG / 家庭旅行遊記 / 台港文化 / 台灣生活適應 / 台灣環島旅遊 / 敗家開箱分享 等
歡迎大家參與 Q&A,留言跟我講你們想知道的事情,我會盡力把你們有興趣的事拍下來跟大家分享,感謝大家。
Facebook Page : http://www.facebook.com/iLovekentingHK
Instagram : http://www.instagram.com/neillien
遊記步移法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恆春半島秘境四季遊」好書介紹
專訪作者:張倩瑋
本書特色:
在南方的恆春半島,墾丁已經是一個發展與消費主義到了極致的旅遊景點,然而在它的四周、許多社區部落卻以生態旅遊走出著另一種絕妙風味,沒有移植、不是複製,接待你的每個人、每道菜、每項體驗都經過當地風土的醞釀。猶如陳達可以一把月琴唱遊無數,走過社頂、水蛙窟、大光、龍水、滿州、里德、港口、旭海、東源、高士和港仔十一個社區,你也能讀到唱不完的恆春調。
●聽礫石吟唱海之歌—旭海:來到最夯的阿塱壹古道,看海浪淘洗礫石稜角。在部落停留,當個一日漁夫學會阿美族式的漁法,離開海邊,往旭海草原居高遠眺,視野包攬四面山海。而玩累了最好的放鬆方式,是到旭海溫泉歇一歇腳。
●用美味文化傳承—東源:品嘗哭泣湖蛙鳴鳥叫伴隨著野薑花香,在柔軟的水上草原享受冰涼足部SPA;麻里巴廚房烹調山林野味,排灣手作美食讓人垂涎三尺
●高岡上的勇士部落—高士:來旅人學苑跟小朋友上課交換免費住宿,接著換上排灣禮服體驗揹婚禮,感受既單純又濃烈的喜慶氛圍。遠眺八瑤灣,放眼盡是部落獵場,高士的收獲和農作在一日的餐桌展現讓人驚喜的豐盛飽滿!
●舊日繁華今猶在—滿州:走訪有著貝殼砂鋪面和氣派迴廊的百年宅邸,還有嚼一輩子檳榔的黑牙美人,檳榔產業帶來的榮光在這裡保有一點餘溫。罕見的植群壓縮讓低海拔山區出現溫帶林生態,靜謐的南仁大山值得你走上一天。
●灰面鷲的秋祭典—里德:不用深入山區就到達沁涼宜人的欖仁溪,溯溪而走,勒沙竹手作的砲竹、海金沙葉做成的頭墊、山棕葉撿來作掃把…沿路童趣無窮!十月後這兒成為北方鷹鷲的驛站,在傍晚時分只見鷹海盤旋,倏忽以獨特的鷹柱飛落到山裡夜棲,是自然界最美的線條。
●國寶陸蟹港口茶—港口:港口溪陸蟹多樣性高居世界第二,農曆七月至中秋節前陸蟹媽媽往海岸奔走的生產之旅,是大自然最動人的篇章。帶有鹽味的海風終年吹拂的小部落,來到這裡喝杯港口茶,聽一曲人間國寶張日貴的滿州謠,就算嘗遍人生甘苦的況味了。
●迷宮森林野樂園—社頂:大尖山下蜿蜒山路的頂點,有著礁岩台地蘊藏的野生樂園,這小小一方森林裡,熱帶雨林、季風林、榕屬植物繁殖成富足的森林生態系,四季飛舞不斷的蝴蝶、躲在岩壁納涼的獼猴、大方隨意散步的爬蟲類…隱沒在山林間的龜仔角社守著這片山林,有說不完的故事…
●咆嘯山丘天人菊—水蛙窟:風吹砂公路下,有著隱藏版的壯觀沙壁;從貓鼻頭綿延到出風鼻的無垠草原,任你放縱乘風奔馳的想像。無人的曠野,在夜晚卻出奇的繁忙,悄聲而來,野地是梅花鹿的國度。
●半島最美的海域—大光:深入恆春半島海域最閃亮的珍珠,讓在地阿北阿姨帶你去看各種熱鬧繁生的潮間帶,潛入水面進行一場後壁湖漂浮旅程。向晚時分在大樹下聽陳達軼事,哼著一段思想起…
●湧泉種出稻米香—龍水:尋訪台灣最南方的有機稻作,漫步龍鑾潭,到田溝邊捲褲管撈蜆仔,在超涼爽的土角厝下,大口飽嚐著洋蔥、蘿蔔帶有泥土香氣的全食材料理。
作者簡介:
陳美惠
國立台灣大學森林學研究所博士。現任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教授,社區林業工作室主持人。近年來帶領學生團隊投入屏東社區部落,陪伴社區發展自然人文資源保育,培養生態旅遊專業人才,將保育與生計結合,具體實踐屬於台灣的社區林業。
李盈瑩
輔仁大學廣告傳播系畢業。曾任廣告設計、出版社旅遊記者。目前住在台北半山腰上,過著半農半寫作的簡單生活。創作以生活散文為主,作品有2008年《台北小旅行》、2009年《花蓮小旅行》、2013年《台灣小野放:出走不必遠行,在山.田.洋.森找自己》。
張倩瑋
文化大學新聞系畢業,曾任職新台灣新聞週刊財經生活組資深記者。
是個道道地地的台北人,大學畢業進入雜誌社工作後,才開始出走台北,一人開著車上山下海,認識台灣。愛好自由,奉行「不自由毋寧死」之志。現為自由的文字工作者,依舊以「遊戲人間」的姿態看待人生。編有《城市夢想家》、《聽!校園裡的綠色樂章》、《剝復》、《單純就是美》。
張 筧
高雄人,現為自由撰稿人,曾任台灣時報、自立晚報記者。喜歡恆春半島,在冬日聽落山風拍打門窗,入夜後奔馳在人煙稀少曲折縣道,一點荒涼變讓他充滿感性。合著作品有2012年《暴雨後,看見彩虹虹》、2013年《高雄,慢‧慢遊》、2014年《我在阿塱壹,深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