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怎樣的強度最好?運動多少才夠?有可能運動太多嗎?”
ACSM 2019 annual meeting
5/29 1:00pm
主題:B-06 Exercise is Medicine® - Symposium - What Dose, Type and Intensity of Exercise is the Best Medicine?
講者:共四位
Esmee Bakker
Radboud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Duck-chul Lee
Iowa State University
Barry Franklin
William Beaumont Hospital
Paul Thompson
Hartford Hospital
這個 session 的四個主題非常明快,還滿好奇講者想講啥的。
四個主題分別是:
🔎促進健康所需的最少劑量運動是啥?
🔎有氧運動還是肌力運動比較好?
🔎運動訓練的最好的強度是啥?
🔎有可能會做“太多”運動嗎?
👉前兩位講者重點摘要與心得:
1️⃣這四個講者的出發點都是以促進“健康”,延長壽命,減少死亡率為出發點,不是運動表現喔!
2️⃣維持健康所需的最小劑量,這部分其實就是Mona去年做成懶人包的身體活動指南(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這部分的內容是我少數九成九以上都非常熟的。這邊強調的幾個重點都在懶人包裡面了,不再贅述XD。
3️⃣比較意外的是,關於“運動多少可以帶來健康”,至少
提到兩個大型研究,是來自台灣的研究!
4️⃣既然已經有建議的身體活動指南了,實際上(美國)有多少人達標呢?答案:男性是兩成,女性更少,約一成左右而已!
5️⃣有氧好還是重訓好?心肺功能優秀v.s.肌力強,哪個對於”健康“的效益比較強?對於改善總死亡率/高血壓/代謝症候群/肥胖的狀況來我說喔,都是“兩個都做”比只做其中一種還要好。這很合理,因為不同形式運動調節疾病危險因子的機制有所不同,有所偏廢本來就很可能無法顧及全局。
6️⃣上面那些研究結果只有一個問題:兩種運動都做的那些人,運動的總時間比只做一種的人還要長。所以目前已經完成收案的一個研究,就是要讓各組受試者的運動總時間都一樣(為期一年的研究)。
👉後兩位講者重點摘要與心得:
1️⃣基本上幾乎都是高強度運動比中強度運動有健康效益。
2️⃣做健康諮詢時的一個應用重點:建議先走再跑,循序漸進,而不要本來生活型態是完全靜止,一動也不動,然後一整年只做一次強度運動。
3️⃣“心肺功能”(整體體能)比"心臟功能"(心室收縮能力)更能預測一個人的死亡率!
4️⃣有個很漂亮的圖表是:不管你是體重正常,過重,還是肥胖,體能(心肺功能)好,跟同樣體重範圍的人比較起來(體重正常跟體重正常比,體重過重跟體重過重比),體能優異都能降低死亡風險約四倍!白話的方式來說:即使你BMI>30,如果你體能好,你的各式死亡率風險,還是會比同樣體重的人少很多!!
5️⃣關於極度高量運動,已知跟未知的事情:
💡極高量運動,心房顫動,冠狀動脈鈣化,心臟纖維化,會比一般人高。另外右心室比左心室更容易受到影響。
💡臨床意義?!不明?!
💡亦有研究顯示,雖然極端高量運動的人,鈣化程度高,可是死亡率"沒有"比較高。而且這些人的血管管徑,跟一般人"一樣"。
💡機制目前不明,亦有人覺得也許這其實是一種保護作用(不穩定的血管斑塊,蓋上鈣,讓它變得穩定?跟降血脂藥物對心臟的保護作用是否類似?!) 以及是否與賀爾蒙的變化有關?!
💡重點:須整體看一個人,不是看單一數值。運動員亦存在某些生理”現象“,一般人身上具有不健康的意義,但運動員卻沒有那些負面效果。心血管的這些”現象“也是。
💡講者認為,的確有些人,可能會因為基因的關係,更容易受到影響。不過重點是:”極度高量的運動量“絕對不是一個國家問題(national problem)。意思是:大部分人都不需要擔心這件事XD
#ACSM19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運動量 多少才夠 在 葉明修&葉家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每個階段的孩子
都要有適當的運動量
除了身體的健康之外
對學習、反應也有很好的幫助
放下3C,專注陪孩子走動
其實是非常好的
天阿~都帶孩子出門了,怎麼還是靜不下來?
三歲幼兒到底要動多少才夠呢
經驗指出,如果孩子動不夠,會影響操作以及認知表現,到底動多少才夠?聰明爸媽要知道!
http://www.leaderkid.com.tw/Content.aspx?type=wiki&id=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