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復了一下心情,想起之前承諾大家的4000字全文書評,趁這幾天書店有活動,買起來看!
誰的焦慮?當代國家與父母的育兒經濟學
在閱讀這本《育兒經濟學》第四章<不平等、教養方式與教養陷阱>之時,陪伴著我閱讀的背景音樂,是由義大利著名指揮家Riccardo Muti在芝加哥交響樂團指揮的《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著名的<快樂頌>便是出自此曲。在我打字書寫這篇書評時,陪伴我的是輕快的,由Piazzolla 探戈輕歌劇《Maria de Buenos Aires》。
我1988年出生在台北縣新莊市(現在已經是新莊區)的一處住商混合區,我是家中的長女,弟弟妹妹陸續在2年、5年以及6年後出生。我的爸爸是做土水的泥水匠,媽媽曾經做過短暫的美髮工作,在弟弟出生後,轉為全職的家庭主婦,平時靠手工、爸爸給錢以及借貸過生活,日子非常辛苦。從我有意識開始,媽媽一直對我的教育非常在意,可以說是亦步亦趨的跟著。
在我幼稚園的時候,媽媽忙著做美髮,把妹妹送到鄉下給嬸婆照顧,我則從幼幼班開始上,每週媽媽會帶我坐著客運回北港,去看我很陌生的妹妹。直到二、三歲媽媽覺得妹妹的語言發展遲緩,才發現跟著語言機能障礙者(也就是當時俗稱的啞巴)嬸婆是學不會講話的。剛好媽媽的親妹妹搬到我們家隔壁巷子,媽媽也就把妹妹一起接上來了。一開始,媽媽讓妹妹跟阿姨的女兒一起去上高級幼稚園,有接送車的那種。我則跟著一群幼稚園小朋友一起讀離家裡走路10分鐘的幼稚園,媽媽說訓練我獨立。後來妹妹再大一點,媽媽沒錢可以讓妹妹繼續讀高級幼稚園,便讓妹妹跟著我一起上學,只是她都是媽媽接送,而我乖乖地走路上學。
幼稚園快畢業時,媽媽生了弟弟,一時之間成了家中的寵兒,地位隨之抬高。媽媽也為了我們的教育,找尋學區房。爸爸做泥水匠在1988年是相當賺的,只是我後來從書中才知道這件事情,在家中爸爸是幾乎不拿錢回家的。套一句爸爸那邊親戚常講的話,「給媳婦太多錢會拿回娘家,不行。」
在我國小一年級讀一半時,媽媽終於找到學區房了。挺著「生男的下一胎一定是男的」所以懷著的六個月妹妹的肚子,我們全家搬到了離學校走路只要5分鐘的地方,媽媽繼續做手工,對我的功課也是非常的看重,對妹妹倒是輕輕放下。媽媽常常說:「我以前沒錢讀書,很懊悔,我去借錢也要讓妳們讀到不想讀。妳是姊姊,是大家的榜樣,妳讀不好,其他妹妹們就不能讀書了,知道嗎?」秉持著這句話,我以前幾乎是少一分打一下,開口要買玩具沒有,但要買書一定成功。
媽媽偷偷買了一套百科全書在她的衣櫃,長大後聽媽媽說,這是她分期付款買的,為了不要被爸爸撕掉,我們只能偷偷看。國小我最常做的事情就是,鋪著報紙在陽台,邊跟我媽一起看《急診室的春天》,邊寫作業。雙語頻道永遠我們是開英語,這樣才能讓英文變好,以後才能坐辦公室吹冷氣。
「坐辦公室吹冷氣」成了我的人生最大的目標,好吧,其實是媽媽的人生。
我人生小小的三次挫折都在國小。
第一次遭遇挫折是國小二年級,我數學考80分,媽媽感到天崩地裂,立刻把我送去學心算。短短半年我從五級考到一級,最後沒錢了就中止。
第二次挫折是國小三年級,那時候要寫書法,我不會寫,因為我雙子座缺乏耐心,而且弟弟妹妹很吵,我很想去樓下跟鄰居朋友玩。被媽媽痛打一頓後,拿著一疊宣紙,媽媽握著我的手,一筆一畫教我寫書法。去學校交作業,老師說我書法寫得很好,派我去參加國語文競賽,當然我沒有得名。
第三次遇到挫折,是國小五年級。我們導師是一個22歲剛畢業的年輕女老師,一來就教我們很難很新的輾轉相除法,我學不會,回家大哭。媽媽某一天告訴我,她來教我。後來我成為班上永遠的前三名,六年級時老師結婚了,臨走前她告訴我:「慧慈,我剛來的時候,妳媽媽曾經中午午休來跟我問:『老師,妳可以教我什麼轉轉相除法嗎?我要回去教我女兒,她不會在家哭。』妳要好好珍惜妳媽媽,妳未來一定無可限量。」
回北港過年時,親戚常常在我們面前跟爸爸說:「你真的是歹竹出好筍」,但媽媽都在廚房獨自忙碌時跟幫忙準備的女兒們說:「我以前有考上嘉義女中,是外公外婆沒錢讓我讀。」言下之意,我們不是歹竹出好筍,只是正常發揮。
後來弟弟生病、最小的妹妹出生後,一夕之間我們變成全家族的罪人,媽媽也因此開始在夜班的工廠工作,我也撐起整個家庭的家務事。媽媽帶我跟妹妹去補習班,跟補習班主任拜託分期付款繳補習費,弟弟妹妹則去比較便宜且可以待很久的安親班。
唯一不變的,是對我的課業的要求,以及撥空在我做錯事的時候邊拿藤條問我哪裡做錯了,邊跟我講道理,然後在我睡覺時拿藥偷偷幫我擦傷口,邊擦邊哭邊說:「要好好讀書,不要做壞事,長大後才能不要像媽媽一樣只能嫁人在工廠工作。」
大學考上清大,但我家族只認識台大、師大跟因為地緣關係才知道的輔大。秉持著讀私立就沒書讀,我所有的學校只填公立。在媽媽的勸說下,把台北的學校填了一輪才填成大,清大是我偷偷填的。
當時我爸並不打算讓我升學,女孩子讀那麼多書沒有用。是一個留學美國的遠房叔公打來跟我爸說清大很好,比台大輸一點而已,再加上有助學貸款,我才順利去讀書。
大學當然是翻轉我一生的關鍵,也是我後來捍衛高等教育的主因。
跟同學比較熟以後,大家聊到家中的教育方式,那時候,我第一次聽到「教養」這個詞。家裡開工廠的有錢同學說,她父母不涉入她的選課以及選校,就連她只是因為想聽故事才去補歷史,父母也同意,有很多同學是這樣的家庭。也有父母其中一方是職業婦女或是全職家庭主婦,每天都會檢查功課,安排他們每天要做什麼,還會一週有固定的一天家庭日。總之,感覺感情很好,而且爸媽都是大學畢業,最差也有高中。只有一個同學跟我一樣,爸媽只有國中小畢業,媽媽很重視功課,還買了書在家裡。
後來上研究所跟藍佩嘉老師討論時,才知道工人階級的流動中,「媽媽」注重教育的角色至關重要。
媽媽從小都跟別人說她很忙沒在管我們功課,但對我的要求近乎苛求。沒有前三名就問我原因,粗心大意就打,沒好好複習也打,打完後是一個小時以上的「講道理」時間,在這個部分會把弟弟妹妹叫來一起聽,媽媽總是聲淚俱下的說自己小時候的故事,到長大後因為沒讀書何其不幸,最後一定會問:「要不要好好讀書?」
我們唯一的回答是:「要」。但這些苛求其實沒有放到弟妹身上,學心算、做科展、問老師怎麼教我數學、買一堆關於作文、未來科技等書在家裡,這些其實媽媽只在意我跟大妹有沒有做,認真來說,是我,媽媽把自己投射在我身上。
她很焦慮,我能感受到。之所以要跟別人說她很忙,是因為她擔心把我們教不好,把我們教壞變得跟她一樣,也因此,我在幼稚園就學了性教育,因為媽媽說未婚懷孕就「烏有去了」。媽媽在弟弟身體上操碎了心,在我課業上用盡了心。現在,她總是開心的跟大家說,她把兒子醫好了,把女兒教好了,我們成了她最驕傲的亮點。
《咬一口馬克思的水煎包》簽書會時,有讀者舉手問我說:「我該如何教小孩?」,旁邊有很多人也接著問差不多的問題,我打斷他們說:「我分享的是我的經驗,怎麼會問我呢?」一對皺著眉頭的年輕夫妻大聲的說:「我們都是工人階級出身現在收入不錯,但我們很怕教養方式不好,把小孩教壞,所以一直不敢生小孩。」
後來幾場簽書會、分享會中,陸陸續續有人提出這樣的疑問。我才發現,「拚教養」、「育兒」真的是當代社會最大的問題,也是讓夫妻不敢成為父母最大的關鍵。我曾經問我幾個夫妻月收入超過10~15萬的朋友,為什麼還不生小孩?他們總是回答「還沒準備好」。
台灣的出生率是世界第一的低,政府用盡了很多補助方法,就是希望更多人投入增產報國的行列。我的大學同學已經有許多是獨生子女,更多的是未婚人士。國家重視的是生育率,父母重視的是孩子的未來品質,重質與重量擺在一起,品質變成了關鍵。有些朋友生也只生一個,我說只有一個很寂寞長大沒人可以互相扶持,要不要多生一個?朋友總是回我:「一個我都養不起,兩個會恨我們的」。
養不起,不是吃不飽,是無法提供他未來足夠的選擇以及品質。我曾經跟一個年收入200萬以上的朋友聊到教養,不敢生怕以後小孩要出國我不夠錢,她冷冷地回我:「如果他以後結婚,你能幫他付多少首付?這比出國多太多了。」
教育是階級流動成本最低的方式,但當代教育成本越來越高,導致貧富不均的情形越來越嚴重。當貧富不均落差越來越大,教養落差以及所能投入的資本就會越差越多,使貧富不均更加惡化,導致階級陷入緩慢流動的惡性循環。本書提出的一個關鍵論點,就是「貧富不均」是影響教養的最重要因素,在當代台灣、美國、德國,甚至是歐洲國家,都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排除掉極端父母,普遍來說全世界各地的父母最大的目的就是用最有用的方式,把孩子推向最容易成功的道路。也因此,兩位作者提出了四種教養方式,並告訴我們,父母將會花越來越多的時間投入孩子的教育,「密集教養」將成為世界各國的顯學。也因此我們看到很多爸媽平日買書、假日參加講座,手機裡面各種老師的Line,還要怕被說情緒勒索。為了提高教育的投資報酬率,「少生一點」是在所難免的趨勢。
事實上,這會持續使得國家的生育率惡化,導致教養落差,進而拉大貧富不均。國家要解決這個問題,不是祭出高額生育獎金、多種生育津貼,而是應該要在財政跟社會政策上,設立更多的公立托兒所、提供托育補助,減低女性因生育壓力影響職涯的風險。同時,對於弱勢族群的教育,必須要更早介入,提供足夠的資訊與資源給弱勢家庭,讓弱勢家庭子女可以獲得必要的支援,減少因為貧富差距產生的教養落差。我曾經跟朋友開玩笑說,政府一年如果提供弱勢家庭50萬的補助,可能花個幾億,就能夠少買好幾支監視器,少蓋一些監獄,少聘一些警察。更重要的事,我們必須要消除社會對於弱勢家庭的「刻板印象」,讓他們能夠自由運用這些補助,想買iPhone、想出國,都是一種經費的運用。只有當人不只為了生存而努力時,才有創造跟想像可以實踐的能力。
我很喜歡作者最後的樂觀,當代認為有用的教養方式,是投入大量心力、密集性的教育,這反映了有錢有閒階級可以更加鞏固自身的階級地位,而沒錢沒閒者注定停滯。但國家政策的介入,可以有效弭平經濟落差。只要選民選出適當的政策訂定者,拚經濟跟拚教養,可能不一定會畫上等號。
像我這樣的人,也能夠出頭天。
回到一開始提到的,我在《貝多芬九號交響曲》中閱讀,在Piazzolla的《Maria de Buenos Aires》的輕歌劇中書寫。貝多芬是學校教育會帶到,但Piazzolla 卻是一種品味的鑑賞。《育兒經濟學》一書告訴我們,教養的選擇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決定,也是改善社會不平等最重要的因素。生育是經濟理性的選擇,教養是愛與經濟的成果展。金錢或許會影響愛與教養方式,但當我們認知到這一點時,做父母可以稍稍放過自己,你們對教養的重視,就是孩子最重要的助力。
📍《金錢如何影響愛與教養:貧富不均下的育兒經濟學》
📍購書連結:https://cplink.co/DBzxU0Tr
大家不要害怕養育孩子,也可以療癒自己。至少沒有孩子的我,看這本書也在告訴自己這樣的想法。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過年 國中 作文」的推薦目錄:
- 關於過年 國中 作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過年 國中 作文 在 陳安儀的窩心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過年 國中 作文 在 洪雪珍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過年 國中 作文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過年 國中 作文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過年 國中 作文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過年 國中 作文 在 過新年作文的評價費用和推薦,EDU.TW、DCARD 的評價
- 關於過年 國中 作文 在 Youtube作文|新年作文怎麼寫|2022新年|解決惱人過年作文 ... 的評價
- 關於過年 國中 作文 在 耶誕節送禮物等就不能入題;另外,習俗是人們生活文化的實踐 的評價
- 關於過年 國中 作文 在 傳統習俗作文範例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 關於過年 國中 作文 在 傳統習俗作文範例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過年 國中 作文 在 陳安儀的窩心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兩天朋友的孩子、還有我的姪女、學生都在參加會考。讓我忍不住想起兒子去年準備考試的過程。
前幾天和電視通告在討論錄影內容時,對方好奇的問我:「孩子準備考試時,你有沒有給他下過指導棋?」
我說,兒子、女兒在準備考試的過程中,我從來都沒有說過一次「快去讀書」;也沒有說過任何一次「不准再玩電動」。我能做的事,只有盡力營造一個愉快的讀書環境、做好吃的食物、提醒他要適當的休息、睡覺。
兒子前年暑假決定報考北北基會考之後,爸爸陪他試聽了幾家補習班,最後決定補數學、社會、自然三科,國文、英文自己讀。因為補習時間都集中在週末,所以我們週五、週六帶他回台北上課,週日他踢完足球、或是上完我旗下老師的作文課,再回宜蘭。
說實話剛開始我並不怎麼看好他,從四年級轉到體制外,他很多東西都沒學過,連9*8=72都會背錯;寫作文時超過一半的國字都忘了怎麼寫。因此雖然我一面跟他說,花了補習費至少要考上台北家附近的公立高中,不過心中暗自做好準備,真的不行就去念宜蘭的私中。
準備考試那八個月,他每天從學校回來,吃點點心就會先去睡一覺,七點起來吃晚餐,然後從8點讀到半夜12點。隔壁的同學也會來一起加入,因此我每天晚上都會準備宵夜給他們吃,一邊改作文、一邊陪他們讀書。
一開始補習班的複習課程他聽不懂,我必須把數學的每一個章節給他講一次;我們娘倆埋頭算數學,常常解題至深夜。漸漸的我只要負責國文解題就好,英文則交給阿宏。
那段時間,我發現他讀書壓力越大,打電動打得越兇。放春假和過年時,他常玩到半夜三更不睡覺。不過,我計算了上課、補習、讀書的時間之後,其實蠻同情他的——真難為他每天要花那麼多時間讀那些枯燥乏味的科目。
所以,通常我盡可能在晚上陪伴他們,盡可能的讓讀書時間愉快一點,弄點好吃的冰淇淋、雞湯麵、滷味、草莓奶昔......一起讀書,說說笑笑;早上準備他愛吃的排骨粥;給他們講點文史典故,然後.......對他的電動視而不見。
只有幾次實在太誇張,玩了超過四、五個鐘頭,我提醒他:「眼睛休息一下,去做點別的事好嗎?」他便放下電動去看看小說、畫畫動漫,或是出去走走。考前一週他花了一個下午拍了100多張連續照片,做了兩支小動畫。
會考結果出爐,他國文考了A++,總共22分多、作文四級,上了我家附近的南湖高中。這個成績我們都很滿意,人家唸三年,他只花了八個月。只是我不免也有點擔心他上了高中之後,不知道能不能適應體制內,能不能繼續自主的讀書?
沒想到,他在高中成績竟然名列前矛,第一學期結束是全班第四名。導師前一陣子幫他寫了一封推薦信,把他誇上了天,大意是說他「耀眼但不刺眼」,不但PPT、報告做得一級棒,在多元課程常自動帶領同學討論新聞,而且出老師意料之外的上課認真、成績優異。
此外,他到處去聽演講,參加自學同學發起的活動,還有學校的社團,讓自己的高中生活多采多姿。
這果真應證了我「寧為雞首不為牛後」的看法。其實我覺得以兒子的資質,或許三年體制內的努力,他也能考上前三志願,不過要在前三志願保持名列前茅就真的很難;而花了很多精神唸枯燥的書,卻老是拼不過別人,難免容易自暴自棄(當年我就是如此......)。所以我覺得現在這樣很好—-只要努力就能得到成就感,而成就感就能激發他繼續努力。
我一直認為學習是一個終身的歷程,要均衡、要持續,不必為考試特別停下來。所以當我的學生會考前兩天照常來上寫作課時,我幫她拍拍手;我兒子也是在考前照常踢足球、閱讀。
女兒前個月跟我說:「媽,我覺得我最近花在手機的時間太多了,我決定坐車、等車時繼續保持閱讀習慣。」她辦了捷運圖書館的借書證,常常跟我分享她最近看的書,我也推薦一些我大學時喜歡的書。我更常常告訴她,上大學後功課只是一部分,要去社團、要選幹部、要談戀愛、要交朋友、要打工.....最重要的是,繼續閱讀。
當兒子在背誦歷史或是什麼「李商隱、杜牧是唯美詩派....」時我也總是提醒他,其實你只要讀幾首唐朝詩人的代表作品,就不用死記什麼詩派啦!歷史也一樣,看一本慈禧太后傳、毛澤東傳,比你背一下午課本還記得清楚。而且讀書本不應當只限於課本啊!現在的考試很活絡,否則你連國中國文課本都沒讀過幾課,是如何考出A++的成績呢?
總之,無論考得好不好,人不是為了考試而存在的;人的一生都在學習,所以也無需為了某一次的考試成功或失敗而縈懷。希望所有家長、考生都能放寬心,過去的讓它且過去,以平常心面對結果喔!
圖文不符之「今日去逛建國花市」
過年 國中 作文 在 洪雪珍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揭密!洪雪珍怎麼靠寫作起家,教上班族翻身的關鍵﹞
前幾天12月8日,這個日子對我深具意義,是歷史上的一天。4年前的這天,我打開fb,開了粉絲專頁。我得承認,在過去我未曾使用過fb,也不看網路文章,除非有必要去搜尋時才看。不過自這一天起,我首次確認自己有一個全新的定位:
作家。
老實說,勾「作家」的那一刻,整個人從頭皮麻到腳,因為我還沒有開始寫一篇文章,就自稱是作家,簡直是跟全天下的人扯了一個大謊。我其實只想勾作者,但是fb只有作家,勉為其難勾了,臉紅耳燥,可是後面連續3年,我沒有一天對不起作家這個身分,每天勤奮地寫,寫到現在有10多個媒體刊登我的文章﹑3年出版5本書,其中3本還賣到大陸去。
當時,和同學朋友見面,彼此問起近況,我直言要當作家,大家都露出不置可否的表情,應該是沒怎麼相信吧!可是等到我寫出小有名聲,他們又一副不可理解的樣子來問我:
「幹嘛30年前不開始寫﹖早寫了,不就早紅了嗎﹖現在這個景況,寫了也沒有利頭啊!」
這個問題,讓我突然之間想到國中老師曾在作文簿後面留了一句話,鼓勵我將來要從事寫作,而我徹頭徹尾忘得一乾二淨…為什麼﹖小的時候,覺得作家是在雲端上,高不可攀,哪裡敢奢想﹖長大進到職場,要扛家計,覺得作家的稿費杯水車薪,救不了火…所以說起來,當作家從來不是我的夢,穩定飯碗才是!
但是,現在為什麼開始拿起筆呢﹖
答案只有一個,就是中年危機!
在工作上,我一向幸運,做的是天賦的事,加上個性勤勉,從來都是全力以赴﹑使命必達,所以比別人快速升到高位﹑拿到高薪。不過年過50,遇到公司轉型不易,周遭的空氣快速冷凝,讓我難以適應,嚴重失眠長達3年之久,直到有一次出國旅行8天,只有1天闔上眼,於是我跟自己說:
「不能再這樣下去,我必須做出改變!」
經過能力與資源的盤點,在切入上,寫作對我而言,最是輕而易舉。即使如此,當時我並不知道將來結果會怎麼演變,好的是飯碗還在,也就沒想太多,不存得失心,下班後傻傻地寫,足足磨筆3年!這過程中,和不同網站平台打交道,加上媒體經驗多年,累積出一些獨門的要領,這是我快速崛起的原因。
不少人問我,做斜槓一定要從寫作開始嗎﹖答案是不必,拍影片也是一個途徑,目的都是為了打造個人的品牌。因為做斜槓,只有你一個人,不像你的公司有龐大資源,所以用品牌來做支點,才能將你做出來的商品或服務發揮槓桿效果,價值極大化。當然,也有人不方便露臉,那麼用筆名寫作是最穩當的方式。
另外,你一點都不必擔心寫作不如人。我才教幾個月,已經有不少學員,文章在大媒體披露,甚至開專欄,還有出版社來邀請出書。他們都是素人,有的還有校園時代留下的作文陰影,對寫作深感自卑,但是我要強調的是,在網路的世界,寫作的要領早早已被顛覆,流行的是另一種形式,你的時代才剛開始呢!
正因為寫職場議題,我發現到台灣就業市場存在著3大問題:青年低薪﹑中年失業﹑老來求職,都非常嚴重,於是我展開思考與研究,找到一個解決辦法:下班後做斜槓!所以在當作家3年之後,我決定站出來當教練,帶領大家做斜槓,幫助上班族在不同年齡階段,都能夠有機會翻身,比如:
一、25歲階層:勇敢追求夢想,30歲就定位
二、35歲階層:增加第二收入,趁早財富自由
三、45歲階層:拉出第二曲線,保障職涯安全
四、55歲階層:延長工作夀命,及早布局退休
我為什麼敢告訴你,做斜槓是正確的生涯選擇,是因為我在組織任職30年,這3個年齡層會遇到的生涯困境﹑發展瓶頸,我都曾遭遇過,都用做斜槓去面對與克服。看到這裡,你或許會以為我下班後做斜槓,在公司的考績一定差,呵呵…你可以跟我的既往同事打聽喔,就知道我是大家仰望的星空,不是低頭明月光喔~
所以,關鍵就在這裡!你怎麼上班捧好飯碗,有優異的表現﹑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去支撐你在下班後追求夢想﹑增加收入,這就需要從觀念到心態做出調整,以及具備一套有系統的斜槓方法論。
比如說,有人在網路上抨擊我教上班族兼職,其實他們說錯了,我不教兼職,而是教斜槓,這兩者大不相同。兼職是下班後,再花時間去做另一份差事,賺的是時間財,一來時間有限﹑體力透支,二來有做才有錢﹑沒做沒有錢;斜槓不一樣,我教大家的是如何賺事業財,建立一個自動化﹑持續化賺錢的系統。
你是不是好奇我是怎麼做斜槓,以及怎麼教導學員步向成功﹖12月18日(星期三)晚上9:00至10:00直播,主題是「擺脫窮忙,25、35、45、55歲必須懂的翻身關鍵」,適合以下3種人收看:
1. 很想做斜槓,但是不知道做什麼項目
2. 很想做斜槓,但是不知道怎麼開始
3. 很想做斜槓,但是不知道如何不影響目前工作
同時,如果你有任何斜槓的問題,請先fb私訊給我,我會選擇最多人遇到的盲點問題在直播中回答,給予明確的方向與做法。請放心,我不會透露你的隱私,包括姓名﹑公司等。不過最好能夠詳述你個人的學經歷,以及具備的興趣與技能,提給的建議比較能夠精準到位。
-
想更上一層樓嗎?想擺脫受薪階級的困境嗎?想為自己加薪至少50%以上嗎?
現在,洪老師把理論加上實務,整理出一套獨步台灣的系統方法論,開了一堂課:「教你強大,Be A Star」,教你拆解做斜槓的三個大秘密,是你一生帶得走的能力:
▲秘密1:確定你的個人經營方向
▲秘密2:建立你的個人商業模式
▲秘密3:打造你的個人變現能力
即使你現在還不打算做斜槓,都必須及早把這三個秘密學起來,記得,人生無常!職場無情!
有任何課程的相關問題,歡迎加入老師的LINE@帳號詢問!
Line@ ID:@ca141719
或點此連結直接加入:https://line.me/R/ti/p/%40bfj9781d
更多洪雪珍老師影片:https://reurl.cc/jD2nn
【教你強大 Be A Star】課程資訊:https://lihi.cc/KM8OI
#斜槓 #人生 #洪雪珍
過年 國中 作文 在 耶誕節送禮物等就不能入題;另外,習俗是人們生活文化的實踐 的推薦與評價
106年國中會考作文考題解析#國中作文班段洪坤老師解題. ... 比如:上述的過年團圓飯,延續描述家族成員長大後,有的工作忙碌、有的趁年假出國旅遊而缺席,針對這樣的 ... ... <看更多>
過年 國中 作文 在 傳統習俗作文範例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推薦與評價
國中 會考作文題目出爐,今年的作文題目為「在這樣的傳統習俗裡,我看見. ... [轉載] 台灣漢人過年的由來- tw-history | PTT學習區2018年2 月17日· 有關《臺灣民間文學集》 ... ... <看更多>
過年 國中 作文 在 Youtube作文|新年作文怎麼寫|2022新年|解決惱人過年作文 ... 的推薦與評價
新年 作文 該怎麼寫?#2022 作文 技巧#解決寒假 作文 功課農曆新年即將到來,今年的新年與寒假是重疊的老師通常都會派發 作文 功課,如果沒有學過 作文 或不會寫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