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寫完了要交給 范琪斐的美國時間的稿子,邊等著審稿(抖)邊想跟大家分享這幾天的心得。
回想起我宣布這次美國大選,我支援范姊團隊的時候,就有讀者質疑:「范琪斐的節目很有立場,一來跟妳一直以來客觀的形象不符,二來她會不會要妳照她的觀點寫稿?」
要我說幾次我都願意不厭其煩地說,完全公正客觀的,叫做訊息,這東西,過不久就能被AI取代,例如氣象、體育賽事新聞,而有「觀點」的,才是新聞。再解釋明白一點,只要是人寫的新聞就會有立場,不需要期待百分之百中立,當然,如果能做到平衡報導,可能就能「看起來」客觀一點。而身為觀眾,你應該期待記者做什麼?查證、不畏強權、報導事實,這都是你們可以期待,我們也期許自己能做到的。
所以我一直不覺得我自己客觀,寫新聞的時候是,在粉絲團寫文章的時候也是,作為一個人,我當然是用我自己的角度看待發生在我周遭的事情,只是我的人生宗旨是需要自我審視,寫新聞的時候多少要點平衡報導,寫別人壞話的時候也要看自己有沒有做錯的地方。
而范姊會不會要求我照她立場寫稿?大家真的不用太妖魔化心中討厭的公眾人物,我在新聞界六年的時間,少說寫過至少4000篇新聞,我真的敢說,除了收錢的業配新聞以外,真的幾乎沒有長官要求我以他們的觀點寫稿,新聞掛的是我的名字,我就要對每個字負責。再說,范姊真的是我遇過最free的長官,從題目交給我到今天超過一個月的時間,都沒逼問我細節😂
———————————————————————
接下來這段,想跟大家分享我這幾個星期忙著採訪學者、專家、台裔美國人的心得,但當然字數有限,大選當天我會跟范姊團隊一起直播,想聽更多就鎖定。
我觀察到的是,這次大選,很多台灣人爭的面紅耳赤,但是其中有多少人是四年前川普當選的時候,失望、訕笑的呢?這不到四年的時間,因為他狂、他挑釁中共、他吵著要退出國際組織,一瞬間變成救台灣的英雄好棒棒!
我採訪的一位學者說到:「美國跟台灣的關係,過去、現在、跟未來都是以美國利益為優先。」所以大家想想,今天川普是為了什麼在挑釁中共,如果中共讓利、可以讓川普達成目標,川普還會把台灣捧在手心嗎?
還有,美國要退出國際組織,沒錯,就是圖一個爽感,我第一反應也是送啦,但是我在過去的文章就寫過了,中國這幾年用錢、用政治,加深了在國際組織的影響力,相信大家在疫情期間對WHO的作為都很有感覺,中共正在以排除台灣為目的,無所不用其極地改寫國際組織規範,退一步以更全面的觀點來思考,如果美國完全退出了,中國的勢力是不是會更大?
而且,這是 #美國總統大選,在美國的台灣移民很少,而且美國人,本來就應該以美國的利益為優先考量來選擇要把票投給誰,我不懂為什麼一堆人覺得「選川普對台灣比較好」就要選他,一來他一直拿台灣挑釁中國,如果真戰了,他百分百會保護台灣嗎?二來他是美國總統,到底怎麼可能會對台灣好,三來,#台灣不要靠別人不是比較好嗎
———————————————————————
另外這段是探討大家的邏輯問題。
沒錯,就目前來看,共和黨是比較願意為台灣發聲,這點無庸置疑。但是,這就能讓川普變成一個好人、好總統了嗎?拜登的家族跟中國的關係匪淺,但是這就能證明他會賣台嗎?少報導了你們「覺得」應該報導的新聞,節目團隊就成了賣台者?
這是不是都犯了過度推論的謬誤了呢?
——————————————————————
今年回台灣的時候,跟范姊吃飯,地點是一個很時尚的咖啡店,但談到國際新聞、談到民主,她不自覺提高了分貝:「民主是我的信仰!」我想咖啡廳一半的人都知道民主是她的信仰了😂但是她那對新聞保有高度熱情的眼神,我到現在都還放在心裡激勵自己,她從我出道的時候到現在,都是我很崇拜的前輩,我也很榮幸這次能跨海加入她的團隊。
2000年高爾敗選的時候曾經說:「In the words of our great hymn, "America, the Beautiful": "Let us crown thy good with brotherhood, from sea to shining sea.”」(「美麗的美國」這首偉大的讚美詩中有一句名言:「讓我們以同胞愛加冕汝之善行,從此岸到彼岸。」)
如果選出一個國家領導人(甚至是世界領導人)的目的,是讓我們大家的生活更美好,打造一個更棒、更想留給下一代的世界,到底為什麼人都還沒選出來,人跟人之間就已經要反目成仇了呢?
#圖為八年前我只是個小編譯
#選前在攝影棚幫忙佈置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過度 推論 謬誤」的推薦目錄:
- 關於過度 推論 謬誤 在 翁琬柔 Joyc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過度 推論 謬誤 在 歷史哥澄清唬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過度 推論 謬誤 在 翁琬柔 Joyc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過度 推論 謬誤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過度 推論 謬誤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過度 推論 謬誤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過度 推論 謬誤 在 錯誤認知的麻煩才大!《康乃爾最經典的思考邏輯課》 的評價
- 關於過度 推論 謬誤 在 時事雙週記- 語害和謬誤分析(IV) 6. 不充分的謬誤(Fallacy of... 的評價
- 關於過度 推論 謬誤 在 生態謬誤(ecological fallacy)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過度 推論 謬誤 在 稻草人謬誤新聞在Youtube上受歡迎的影片介紹|2022年12月 的評價
過度 推論 謬誤 在 歷史哥澄清唬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澄清唬爆米花新聞:拜登將贏得美國總統大選(一)】
在說明# 福編 為何如此預測時,先說幾個重點
#川普2016的勝利正是拜登出線的原因
#拜登的特質剋死川普
#總統大選辯論是拜登勝出
#拜登只要證明他沒失智失能就贏
#BLM一度讓川營誤以為有逆轉機會
#2016民調沒有失準
#2016民主黨對鏽帶與大湖區的錯誤安全感是失敗主因
現在很多主流的「專家學者」滿口講民調不準、測不出來潛在民眾、拜登沒魅力、川普造勢超熱...
暗喻川普勢將逆轉(例如反韓先鋒新頭殼編譯,高雄大學媒體、政治大學者洪聖斐),這些推論只怕是完全的引喻失義。
因為拜登本身的出線,就是來自川普2016的勝利。
川普在2016年能打破眼鏡逆轉(福編當時是少數公開預測川普會勝選的人,本唬小編群也都知道)是因希拉蕊陣營犯了數個大錯誤:
(一)鏽帶和大湖區,特別是賓夕法尼亞州、密西根州、威斯康辛州在過去數十年選舉,傾向民主黨多。所以民主黨陣營雖然有注意俄亥俄與愛荷華可能失守,但集體(包括候選人、策士幕僚、親柯林頓媒體、「進步價值」學界、多數演藝人士)處於虛假的安全感中。在所有親民主黨陣營的預測中,沒有一份考慮過3州失守。
(二)總民調沒有失準,東西岸人口密集,但贏2千萬票,贏500萬票一樣是152張選舉人票(西岸三州74張,東北岸如紐約、麻州、德拉瓦、紐澤西...等鐵藍州78張)。當時民主黨陣營內主流的進步價值派,特別強調綠能、環保、LBGT、限縮執法工具、包容非法移民等的聲音,因為他們掌控主流媒體、學界與演藝界,不只公開聲量特別大,連民主黨內的保守派都受到壓制。但影響所及,這些掙扎求生,傳統投給民主黨的鏽帶工人與大湖區農民,對民主黨陣營感到疏離。看2012到2016的郡區選票變化就可以發現,在鏽帶與湖區向共和黨靠攏明顯。在東西岸與大城區民主黨雖然持續擴大差距,但對選舉人票的影響卻是:0。在選前,主要民調希拉蕊·柯林頓平均領先川普3.7%,實際開票希拉蕊·柯林頓也贏了2.1%,代表民調與開票總誤差也不過1.6%。
但選票過度集中東(北)與西岸,導致希拉蕊·柯林頓敗選。反而川普陣營在選前幾乎是放棄傳統紅州(例如喬治亞州贏50萬也是贏,贏15萬也還是贏),全力衝刺鏽帶,最後成功逆轉。
@附圖是2012年與2016年得票移動圖,越紅代表共和黨得票增加比例越高,越藍代表民主黨得票增加越。很明顯可以看出大湖區和鏽帶向共和黨移動,與川普近乎棄守德州大城(反正贏定了)。另外民主黨在加州更壓倒性勝利,卻無助選舉人票增加。但2016共和黨得票增加的強勢區,也正是拜登的強勢區。
(三)過度強調進步價值而忽略負面訊號。其實在2016選前,拜登正是少數認為民主黨會滑鐵盧的重要政治人物,因為拜登發現不少過去支持民主黨的工農階級對民主黨產生疏離感,而這種人口占湖區與鏽帶不小。但當時在民主黨陣營內,任何質疑進步價值的人都會被打成「落後、反人權、反進步的骨董」。
***川普致勝原因是推上拜登的原因
拜登確實相對缺乏魅力,相比Sanders 與 Warren 有狂熱與積極的支持者,拜登的支持者的確相對缺乏熱情,但正是出爾反爾的川普、立場激進的 Sanders 與 Warren 促成多數親民主黨(或反川普)的政經上層聯合支持拜登。
因為大家都認為拜登出線才有機會拿回川普逆轉勝的鏽帶關鍵三州:賓夕法尼亞州、密西根州、威斯康辛州。初選結果也證實拜登在這三州都獲強大的支持。
對這三州的多數人而言,川普是紐約的生意人,但希拉蕊·柯林頓是更遙遠的上等人,所以希拉蕊·柯林頓給他們的疏離感超級重,2016也上演選票大逆轉。但現在出身當地,也長期與各工會與酪農民往來的 Biden 更被他們視為自己人。
#拜登在賓密威三州的個人優勢也是福編一直認為拜登贏定的原因。
***拜登辯論戰略勝利的原因
川普的民調始終和 Biden 有落差,而川普陣營自然也非坐以待斃。川普陣營的負面作戰中,最成功的一環是形塑 Biden 已經失能的形象。於是一場辯論會,拜登根本不用重創對手,至要證明自己依然能視事,就瓦解川普陣營的千萬努力。
有人援引CNN民調顯示兩人好壞比與2016的總統辯論,希拉蕊·柯林頓和川普間的表現,都是約6成贊同民主黨表現佳,近3成說川普好來說川普辯論勝利。這是極大謬誤,因為柯林頓家一向被認為能言善道,希拉蕊又從政多年,卻未展現出壓倒優勢,只能和川普嘴來嘴去,一般人心中失望難免。但到了今年,本來被傳言質疑近乎失能的拜登卻依然正常展現在美國人前,於是大眾憂慮銳減。
至於有人去攻擊拜登和女性的肢體互動問題,很遺憾,在這種私德領域上,Biden確實不如嚴守禮節的 美國副總統 Pence,問題是川普與諸美女間多年的的花邊與傳聞還少過嗎? 畢竟是川普和拜登選,不是 Pence和拜登選!
***川普一度因 BLM 與 Defund Police 拉回局面
不知道是不是大幅領先讓民主黨激進派得意忘形,民主黨激進派包括副總統候選人賀錦麗(這個有自己取中文名的不能亂用其他譯名,就像前大毒梟坤沙明明有漢名張奇夫,在那邊坤沙坤沙...)在內,高調支持BLM暴動,還主張 Defund Police(砍警政執法預算),讓川普一度追到實際距翻轉只剩 2.7% 的差距(以主要長期民調平均值為準)。但拜登持續與激進民主黨勢力保持適度距離,加上辯論證實他未失智,川普的追近變曇花一現。
川普勝利的唯一機會,就是選舉人投票前拜登猝逝。
◎最後,福編來講個笑話,本來執政黨的核心們,因為「進步價值」,一直親希拉蕊·柯林頓,所以川普當選讓很多人傻眼惶恐。但川普開始勒索大陸後,這些人如獲至寶地把身家全押上川普,現在別人吃麵他喊燒的不斷幫川普加油打氣,簡直就是世界奇觀。
其實福編如果是美國人,2016也會投川普的,因為那些進步價值者,拿人權與進步包裝,實際上讓少數變異者、懶鬼與罪犯去有形、無形地強暴人世間傳統的道德價值、執法尊嚴和奉公守法、努力求生的平民。但2020,我不想說太多,我以身為中華民國人(即中國人,經3Q立委陳某認證)為榮,我沒試過拿美國綠卡與國籍,只是若我有美國籍,我會毫不猶豫地投給拜登。
雖然作業本已經改了,但福編仍教兒子:「做個活活潑潑的好學生,當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羞辱貶低自己的中國成分,不會讓你成為歐美日上等人,只會讓你真正成為世界的盡頭。
※福編小抱怨:皇家執政陣營有9台聯播,有財團獻款,我們壓力山大,只能靠忠實支持者積砂成塔建立自己自媒體管道,還要如此不斷抹黑,就是欺人太甚!
過度 推論 謬誤 在 翁琬柔 Joyc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前陣子因為我被那篇AA實測的文章激到,在IG上面做了一個調查,問大家「初次約會女生應該付錢嗎?」
問卷調查結果非常有趣,基本上99%台灣男生都覺得女生應該要付錢,60%的台灣女生也樂意在第一次約會的時候付錢,剩下的40%女生大多都是有在國外待過、或是國際經驗豐富的女生。那是哪些男生認為第一次約會男生樂意付錢呢?所有我在紐約的男生朋友(ABC、美國人)都投了男生會在第一次約會付錢。
為此我訪問了許多男性朋友,只有一位台灣男生朋友說:「我從來不讓女生付錢。」其他紐約的ABC們則是異口同聲的說:「在紐約都是這樣啊,因為是我邀請的第一次約會,我出錢很自然,而且餐廳通常會選我負擔得起的。」
當然,讓我再次強調,我沒有覺得男生一定要付錢,因為這種事本來就是雙方都能接受就好,但我個人的作法是,第一次約會我一定會帶足錢,但男方如果堅持要請客,我會接受,並且約定下次讓我出錢。
在訪問過程中我發現大多台灣多女生覺得,第一次約會,如果以後發展不下去的話我也不想欠對方,所以第一次各付各的誰也不欠誰。是的,如果我第一次約會的對象讓我覺得發展不下去,就算他要請客,我也會堅持要出錢,因為真的不想給對方任何誤會的機會。
所以,在那篇實測台女AA制的文章當中有個「過度推論」的邏輯謬誤,那些樂意出錢的女生也有可能是不想發展下去,或是,根本沒辦法證明那些回家後封鎖那位男士的女生們是因為沒被請吃飯,搞不好在席間根本就談得不愉快啊?
總之我的重點是,兩個人的交往是互相的,特別是感情,都需要長久的交往跟培養,用第一次約會男女方有沒有出錢來評斷,我會覺得都太武斷了。還有PPT下面那些留言的網友,一下攻擊女生長相一下仇女言論爆發,都讓我覺得我平常沒有看ptt的習慣真的是太幸福了。
錯過我們直播的朋友們在這看:
https://www.instagram.com/tv/CECIfeeBPoo/?igshid=zcb05gwk5kpt
過度 推論 謬誤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過度 推論 謬誤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過度 推論 謬誤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過度 推論 謬誤 在 時事雙週記- 語害和謬誤分析(IV) 6. 不充分的謬誤(Fallacy of... 的推薦與評價
generalization):以偏概全謬誤指歸納推論過程中出現樣本不具代表性,是以一小部人的樣本跨大和過度代表了整體的一種謬誤推論。以偏概全屬不充分謬誤的 ... ... <看更多>
過度 推論 謬誤 在 生態謬誤(ecological fallacy)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生態 謬誤 (ecological fallacy) 生態 謬誤 最早由美國社會學家W. S.羅賓遜(W. S. ... 數據應用到個別的情況或個案上時,因 過度 簡化或歸納而造成錯誤的 推論 。 ... <看更多>
過度 推論 謬誤 在 錯誤認知的麻煩才大!《康乃爾最經典的思考邏輯課》 的推薦與評價
這本書介紹了日常生活中的六大認知謬誤,能夠幫助你繞開理性陷阱、排除雜訊,讓你真正活在理性的大數據時代。 無中生有:對隨機資訊的錯誤解讀過度推論: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