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鮭魚之亂,讓我想到以前當學生時很喜歡的寄生蟲學😅我本人是很怕各種蟲,但是當時的寄生蟲老師郭奶奶實在上課太生動,讓我願意看著各種蟲標本努力背很長的英文單字😅
根據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建議,#5歲以下的小孩跟孕婦不建議吃生魚片喔☺️
五歲以下小孩的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全,如果得到寄生蟲🪱感染病情會特別嚴重~
而鮭魚裡面,最常見的寄生蟲是—#海獸胃線蟲。
🔹海獸胃線蟲是一種線蟲,顧名思義也就是「寄生在海獸胃裡的線蟲」;海獸指的是海洋哺乳類,如:海獅🦭、鯨魚🐳、海豹等等,海獸胃線蟲會在牠們身上交配產卵發育成蟲,有時候蟲卵會附著在鮭魚、鮪魚等魚肉內,被人類吃下肚會附著在胃黏膜上,但最終無法生存,#所以人類是鮭魚的”#終結宿主”。
👉🏻症狀:海獸胃線蟲在人體內會附著在 #胃黏膜上,可能造成噁心、嘔吐、腹瀉 、腹痛或大便帶血,甚至有些人會產生過敏反應,蕁麻疹、甚至過敏性休克,不過這些症狀通常在 48 小時內出現、持續數天後,症狀會自行痊癒。
👉🏻診斷:#內視鏡可以看到胃部是否有寄生蟲,如以下的圖片是節錄自著名醫學雜誌。
👉🏻治療:目前並沒有藥物可以有效治療,#通常是透過內視鏡手術將蟲體夾出。因蟲體無法生存,所以通常對人體威脅不大,在台灣目前確診案例也很少。
❗️美國🇺🇸的FDA 跟衛福部有規定,魚肉必須先經過冷凍處理,#在攝氏零下攝氏35度C以下冷凍15小時或是在攝氏零下攝氏20度C冷凍7天以上,可以將寄生蟲殺死!才可做為生魚片🍣~
🙋🏻♂️聽說山葵可以殺菌?
👩🏻⚕️一點山葵是無法完全殺死寄生蟲的,#但加熱到攝氏70度C可以殺死寄生蟲🪱
⚠️ #五歲以下的小孩其實也不建議吃生菜沙拉🥗想起小時候郭奶奶說有個家庭全家人都很愛吃自己種的生菜,結果全家都感染了廣東住血線蟲(大多寄生在蝸牛🐌裡)😭😭😭廣東住血線蟲症狀及治療完全不同,以後有機會再細說☺️
#佳鴻診所
🔽以下是取自於著名美國醫學雜誌,海獸胃線蟲鑽進胃壁的示意圖
過敏性休克英文 在 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香港朋友新冠疫苗該打哪一支?
最近也有遇到香港朋友問我,目前進的三支疫苗:中國科興,AZ,輝瑞/BNT,若可以選的話,該打哪一支?鈞傳媒今日分享香港媒體的這張圖(連結在留言中)
羅一鈞說明:
1.香港疫苗超級比一比,放在第一欄的是效力50.66%的中國科興疫苗、第三期臨床試驗的結果還未正式載於科學期刊。
2.在這圖裡AZ「發燒33.6%」是指「有發熱感(英文是feverish)33.6%」,同份AZ報告有另一個欄位「發燒(>38度)」只有7.9%。
3.另外AZ效力70.4%是起初公布的間隔28天,最新結果是兩劑間隔拉長到12週以上,效果就提升到81-82%了。
04b補充說明:
1.輝瑞/BNT打完發燒比例應該是14.2%,注射處腫脹則是10.5%。
2.科興的副作用我找不到是從哪裡出來的,有大德看到請提供我。我在新聞媒體上有看到過敏性休克比例是百萬分之一(根據已施打600萬人的資料)。不知道發燒的比例為何。
3.輝瑞/BNT疫苗的過敏性休克比例目前應該是百萬分之5,這是根據到1月18日前美國已施打994萬人的資料,表上的萬分之11是施打前9天比較早期的資料。
4.香港電台報導,香港專家委員會召集人劉澤星表示,目前近1200萬人已接種科興疫苗,其中有2人罹患「吉巴氏綜合症」,44人罹患顏面神經麻痺,皆低於兩種疾病的背景發病率。
5.面癱是指顏面神經麻痺:貝爾氏麻痹症(Bell’s palsy,一種暫時性的面部癱瘓)。在輝瑞/BNT疫苗兩萬受試者中有4例,莫德納一萬五千受試者有3例,AZ臨床試驗中則沒有看到,但有看到一例橫斷性脊髓炎。科興則在1200萬受試者中有44例顏面神經麻痺。比例上似乎還好。美國英國後續大型疫苗施打的監測中,顏面神經麻痺發生率也沒有異常增加。
6.記得去年打流感疫苗時有兩例格林-巴利症候群嗎?格林-巴利症候群(Guillain-Barre,GBS)是神經學相關的副作用,曾在1976年豬流感疫苗後被認為和當年疫苗相關。科興宣稱1200萬人中發生2例,應該算是可接受的範圍。但這當然值得繼續密切觀察。
7.科星宣稱已經施打這麼多人,但第三期完整報告遲遲不發表,好神秘的疫苗...
8.要注意的是在疫苗大量施打下,若發生一些不良反應都要去釐清他和疫苗本身的因果關係。這我們在去年施打流感疫苗時經歷過一次了。只要沒有超過原本疾病自然的發生率,都不需要太擔心。
過敏性休克英文 在 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家庭醫學】~ 蜂螫
上週去臨場服務時,廠護說他前幾天騎機車被蜜蜂迎面刺到,然後就過敏反應了!(還說是人生第四次...是有沒有那麼衰呀?)
叫我一定要寫一下這個題目...
※ 蜂的種類:
台灣常見會叮人的蜂有兩種:蜜蜂 & 胡蜂 (虎頭蜂)
對民眾來說,差別就在於蜜蜂的針會留在皮膚裡;虎頭蜂不會,所以能一直螫你!
※ 蜂螫的高峰期:
夏秋交界之際...(就是現在這個時節囉!)
秋天是蜜蜂開始分巢、築巢交配的季節;虎頭蜂為護巢警戒或覓食過冬,對於人類的攻擊性也會較強。
※ 蜂螫後的身體反應:
1. 急性局部症狀:局部紅腫、麻、癢、刺痛感。
約有10%的人,會產生嚴重的局部反應 (就是會腫的超大,直徑超過10公分);但是產生嚴重局部反應的族群中,再次被螫到,只有5~10%會產生過敏性休克的情形。
2. 過敏反應:
從最輕微的局部大紅疹、搔癢、全身蕁麻疹、焦躁不安、噁心、嘔吐、胸悶、暈眩、腹痛、腹瀉;一直到嚴重的呼吸困難、意識混亂、吞嚥困難、喉頭水腫、肺水腫、低血壓、意識喪失、休克都有可能。
如果注入大量毒液,也有發生急性肝衰竭、瀰漫性血管內溶解、橫紋肌溶解與急性腎衰竭的報告。
過敏反應,大多在30 分鐘以內出現,可能持續超過24小時,甚至2~3天;然而也有延遲型過敏反應的可能,即蜂螫後7-10 天才出現過敏症狀。
※ 如何處理:
基本三件事:
1. 「去除螫針」:移除時避免更多毒液注入 (虎頭蜂不需移除螫針),移除後要避免傷口感染。
2. 「局部冰敷」:可以減少局部的不適,減少發炎反應。
3. 「使用藥物」:視症狀使用止痛藥及抗組織胺(抗過敏)。
如果出現過敏反應,則需要儘速就醫。
如果有蜂螫嚴重過敏病史者,需要反覆前往高風險區,隨身應攜帶腎上腺素注射器,如:EpiPen 注射筆,避免發生過敏性休克;或和你的醫師討論減敏治療的可能性。
※ 預防勝於治療:
其實,最重要的是『預防蜂螫』...
(只要不被螫到,前面那些處理都可以不用學了!)
1. 避免衣著過分鮮豔,不塗抺有香氣的化粧品及防曬
2. 食用過的食物、果皮等,應妥善包裏,避免招蜂引蝶
3. 目擊蜂群時,切忌過大的動作或聲響驚擾蜂群
※ 最後,門診常有人問到蜂螫傷口那麼小,要不要打「破傷風疫苗」,答案是要唷 (只要皮膚有傷口,就有感染的風險)。
〔延伸閱讀〕
1. UpToDate 病人衛教:蜂螫 (英文資料)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bee-and-insect-stings-beyond-the-basics
2. 誰需要打破傷風疫苗?
https://www.facebook.com/FMOMdoctor/posts/2030148360549560/
#蜂螫 #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