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對IPP民營電廠購電換約潮將來臨,綠能發電採購量已超越汽電共生,台塑麥寮承諾將燃煤轉成燃氣,預計電力排碳係數將可持續降低..... (07/11/2021 自由時報)
目前台灣能源轉型的階段性目標,就是在維持供電穩定的前提下,有秩序地讓核電退場,同時在短中期的過渡期以最大的可行性下用燃氣發電汰換燃煤發電,以有效減少空污以及溫室效應氣體的排放量,並爭取時間最大限度地提升再生能源綠電的發電量佔比,再以再生能源綠電陸續替換燃氣發電,以達成最終的零碳排、零溫室效應氣體排放的電力供應目標。
購電PK》 綠能發電超越汽電共生
(記者林菁樺/台北報導)台灣在一九九○年代起階段性開放民間蓋電廠,總計九家火力電廠的裝置容量約七七五萬瓩(7750MW = 7.75GW )、占系統十五%;根據台電資料,每年對民營電廠採購金額約上千億元,其次為再生能源與汽電共生。
台電採購民營電廠電力 每年千億元
台電年報揭露前兩年外購電力主要供應商資料,因民營電廠數量多,各家機組數量、燃料別都會影響採購順序。年報公布麥寮電廠買最多,去年採購金額約二七○億元;排名第二為和平電廠約二三五億元;長生電廠前年金額約一五三億元,但去年購電比重未達十%、未公布金額。
另外,汽電共生看似占比不多,但也是供電小尖兵,能接受台電調度有沼氣、垃圾發電,約六十一.八萬瓩 (618MW),其他煤、油類別的汽電共生廠則約四三九萬瓩(4390MW),通常是有餘電才會躉售台電;不過汽電共生廠的尖峰保證容量卻有一九五萬瓩(1950MW),也就是在用電尖峰時,台電給予較優惠費率收購,所有汽電共生廠保證可以供應的容量,換算約是兩部核電機組。
台電也公布去年總外購電力金額約一五二九億元,比前年多十三億元,其中民營電廠一○三七億元最多,占六十七%;而再生能源購電費用也隨大量發展提升,已在二○一八年超越汽電共生,再生能源去年採購金額約三五三億元、占二十三%,汽電共生一三八億元、占九%。
至於去年的購電度數,民營電廠約四○三億度、再生能源七十六億度、汽電共生約六十八億度。平均購價則是再生能源每度電約四.六五元,民營電廠二.五七元,汽電共生為二.○四元;我國目前的平均電價為二.六二五三元。
購電換約潮到 和平電廠成唯一燃煤IPP
購電百億元換約潮到!國內兩家燃煤、七家燃氣民營電廠(IPP)與台電簽訂長達二十五年合約將陸續到期,台電表示,燃氣續約較無爭議,但燃煤要看未來社會氛圍,不過台塑麥寮已將由煤轉氣;另一座燃煤為台泥的和平電廠將在二○二七年到期,因官方公布的除役表上並未排入,加上北部已無核四、深澳,核一、核二又除役,和平在分區供電上會更重要,預料將是我國僅剩的燃煤IPP。
一九九○年代初期電廠開發因環保意識抬頭受阻,一年內曾發生十多次限電,衝擊民生、經濟,因此九○年代後期政府開放民間興建電廠,由台電收購,讓台灣遠離限電之苦。
麥寮電廠機組2024年起到期 已簽MOU轉燃氣
因IPP約可使用四十年,台電表示,與IPP簽約期限為二十五年,約滿後可重新議約,每次延長合約期限最多為五年,會在合約到期前兩年左右,開始重談新合約內容。
首個是麥寮電廠機組自二○二四年起到期,不過,台塑過去與雲林縣政府簽訂MOU,將從燃煤轉燃氣,且在長期電源開發表上也列出除役時間,台電二○二四年的IPP標案一百萬瓩也已由森霸電廠 (以天然氣為燃料之燃氣複循環發電廠, 具有高效率、低污染、穩定供電、彈性運轉等優勢) 得標。
燃煤和平電廠 續約可能性高
我國燃煤IPP預料將僅剩位於花蓮的和平電廠,與台電合約在二○二七年期滿,而長期電源開發表中的除役欄未見和平電廠,意味續約可能性高,台電最快在二○二五年開始議約。
和平電廠特殊性還有地理位置,雖是蓋在花蓮,但和平的電力是送往宜蘭冬山超高壓變電所,且北部核電都除役,也沒有深澳電廠,和平電廠有助分區穩定供電。
最新一波IPP採購,二○二五、二○二六年合計約二七○萬瓩(2700MW = 2.7GW)將在本月中正式對外公告,台電指出,一年的總採購量大,以二○二五年為例,預計會拆成大、小機組,例如一百萬瓩 (1000MW)、搭配五十萬瓩 (500MW) 等模式進行。
PS. 相較於燃煤發電,燃氣發電的確可大幅減少很多空汙物排放,如硫氧化物(SOx)、重金屬、PM2.5等,這是相當確定的。
而如果從區域性的化學物質,如硫氧化物(SOx,如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如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臭氧(O3);懸浮微粒(PM10)、細懸浮微粒(PM2.5)來看,燃氣所排放的硫氧化物低,二氧化硫也較燃煤少很多(約20%-40%,參考) 。
根據中興大學環工系教授莊秉潔的整理,顯示(如下圖),即便是排硫量最低的「超超臨界」燃煤電廠,實際的表現(燃煤的林口新火力發電廠vs.燃氣的大潭火力發電廠),仍然差距100多倍。
莊秉潔說,更重要的,是一般認為,燃氣機組並不會排放如鉛、鎘、汞、砷這些重金屬、致癌物質,而台灣的重金屬,差不多有一半,是從這些燃煤電廠、汽電共生設備排放出來的。
目前台灣能源轉型的階段性目標,就是在維持供電穩定的前提下,有秩序地讓核電退場,同時在短中期的過渡期以最大的可行性下用燃氣發電汰換燃煤發電,以有效減少空污以及溫室效應氣體的排放量,並爭取時間最大限度地提升再生能源綠電的發電量佔比,再以再生能源綠電陸續替換燃氣發電,以達成最終的零碳排、零溫室效應氣體排放的電力供應目標。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459997
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459996
https://eventsinfocus.org/issues/1881
♡
過渡金屬氧化數 在 國立清華大學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有神快拜😍 2020全球論文 #高被引學者✨
恭喜材料系李奕賢教授、物理系鄭弘泰教授再次上榜🎉🎉
科睿唯安公司每年都會選出對學術界具有重大影響力的研究人員,獲選者在過去10年曾發表了多篇高被引論文,這些論文的被引用次數在該領域文章中排名前1%,而台灣今年總計有12位學者入選。
去年清華上榜的兩位教授,今年再次入選啦!
👤李奕賢教授的研究方向為 #二維材料應用於量子科技及先進元件技術,橫跨材料、物理、電資、化學領域。論文總共被引用次數約1萬6千次,有43%著作被引用超過百次,關於二維半導體的論文有3篇超過1500次引用🤭
👤鄭弘泰教授的研究方向為凝態物理領域,特別是在 #量子力學理論計算模擬新穎材料 上。高度被引用論文主要是關於拓樸材料、二維材料,以及過渡金屬氧化物材料的論文🤩
#引領全球的頂尖研究學者
#恭喜進榜教授🎉🎉🎉
#老師的小粉絲們快來一起喝采👏👏👏
____________________
📌相關報導:
2020年論文高被引學者 台灣12人入選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1119002273-260405?chdtv
過渡金屬氧化數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能源轉型正在一步一腳印地向前邁進之中 -- 加油站OUT加電站IN,工研院帶你揭「水系電池」 之“釩液流循環電池儲能系統”的神秘面紗..... (03/16/2020 蘋果日報)
工研院團隊正和中油公司聯手打造全國第一間智慧綠能加油、充電站。
(突發中心黃羿馨/新竹報導)台灣近年來積極推動再生能源政策,但太陽能、風力等「綠電」來源時間有限,要如何將這些綠能安全、穩定的儲存起來,並能24小時源源不絕供應成為重要課題。
工研院最新研發一種「水系」的釩液流循環電池儲能系統,不但具有適合長時間儲存特性,且因其安全、壽命長優點,非常適合做為定置型儲能設備,現階段除了和日本昭和電工簽署合作備忘錄外,也和中油公司聯手打造一間智慧綠能的「加電站(加油外亦能充電)」,為國內儲能產業開創新的里程碑。
釩液流電池幕後重要推手工研院綠能所組長張文昇,本身是化學背景出身,從2015年起,就與台灣電力公司綜合研究所合作開發「全釩液流儲能系統」,並於2016年完成全台第一個本土化全釩液流電池儲電系統,為台電的「綠能生態園區」提供穩定的儲電系統。
談起背後的辛苦,張文昇說,由於釩液流電池不同於一般常見電池,是將能量儲存於流動式的電解質中,而系統的心臟—也就是電池組,在設計上首要考慮就是避免「滲漏」的問題,以及如何讓液體流動平順,加上為了要改善電池體積大、笨重的問題,因此花了很多時間在電堆設計、材料、改質、密封以及操作控制上,團隊從2009年起至今,至少花了11年的時間改良、設計與測試,才走到今天這一步。
釩液流電池是以化學能的方式儲存在不同價態釩離子水溶液中,跟一般電池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它是透過泵浦循環釩離子水溶液,經過碳電極後使釩離子的氧化價數轉變,藉此釋放與儲存能量,達到電化學儲能之功效。
由於本身沒有材料結構或是組成成分變化,只是簡單的氧化還原反應,因此不但安全性高,貴重的電解質材料也幾乎可以百分之百回收,能量效率更可達80%以上,比起同樣是水系的鉛酸電池,壽命更可長達10年以上。
此外,釩液流電池能儲存的能量,可隨著電解液槽體來擴充,也因其容易隨使用情境改變且壽命長的特點,未來可應用在電動車輛充電以及加油站自給自足使用上。
由於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力發電都屬間歇性綠電,釩液流電池更具有長時間儲存的優點,能將這些綠電儲存起來,未來就可以24小時源源不絕提供綠電,且也因兼具調解電力優點,讓再生能源輸出更穩定。
張文昇表示,目前工研院綠能所已和日本昭和電工合作投入「新型態全釩液流電池系統」研究,將透過改善全釩液流電池的電堆方式,大幅提升電池效率,未來可直接應用於電網儲能、離網電力、工業儲能、供電站等系統,現階段工研院已和中油公司,聯手打造一間智慧綠能加油站,為電動車等設備提供充電場所,未來加油站也有望成為加電站,帶動能源大革命。
釩液流電池小檔案:
原理:利用過渡金屬釩元素的多種氧化還原特性,透過泵浦循環含釩離子之水溶液,使釩離子經過碳電極,藉由釩離子的氧化價數轉變釋放或儲存能量,達到電化學儲能之功效。
特性:材料容易回收,儲存的能量,可隨著電解液槽體來擴充,較一般鋰電池安全、比鉛酸電池壽命長。
應用:電網儲能、離網電力、工業儲能、供電站等系統。
(資料來源:工研院提供)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200316/17151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