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沐浴陽光才對,寫錯了。
-
原以為凌晨夜涼,但落雨的空氣悶濕,體內的精力彷彿隨著毛細孔出走。
⠀
路燈下的水蒸氣逕自飄渺成寂,擴散了光明,一盞一盞的走,一盞一盞的看,半條枯枝也沒見,眼前卻燿出篇句。
⠀
山靜雲閒,如是機緣如是法。
鳥啼花放,爾時休息爾時心。
⠀
一山一山走,滿眼滿耳,不過是鳥啼花放,領悟與不領悟,都是機緣。
⠀
是從蔣勳的文字中,抄寫下來的,在《捨得,不捨得》這本書當中,印象特別深,因為在看完這本書之後,國三的會考作文題目正出了:《捨得,捨不得》,但我並沒有因為看了這本書,也聽了本人的講座而揮灑的完滿。
⠀
並非篤信佛法,十四十五歲的年紀,捧著竹林七賢,背的起清靜經,贏得掌聲的閱讀心得是道德經。在興許還不懂得壓力但已經認定那是壓力的年紀,恣意瀟灑的那份閑靜是嚮往,玄之又玄的大妙之語方能慰藉。 「算都只是術,道才是本。」「道何所指?」「無它,平心而行,後果自負已。」 但仍在眾多作家筆下,為佛家字句而動容。
⠀
接著是癡迷各種西洋哲學流派,才認自己不應擅自歸屬任何一處。
⠀
九月,實質季秋,夜逢雨,台灣或許根本沒有節氣之分,踩著踏板,凝重的空氣方才流轉了起來,伴著雨,還有過長的耳墜發出的鏗鏘聲響,灌入鼻息的是屬於這個國家的氣味,是相隔時日步入國門才會恍然的香味分子。
⠀
三點剛過,地平線上,浩空的邊際已染上層洋紅,日出沒那麼早,傻傻在公海上苦苦等過早該知道。在廢棄鐵路的盡頭,天空格外薰紅,但農曆七月為了避免拍出不該顯於這個次元的事物,望了望,便離開了。
⠀
農曆與陽曆重疊之日,十九年一輪,是剛發現這個巧合一查之下才知道的。
哪有人在鬼月生孩子的,聽說當初是這麼說的。
但這個生辰八字,算出來貌似是整個家族最重的斤兩。關於算命和面相,說出來又是另一個故事,興許有空再提。
⠀
凌晨,馬路空蕩,蹬著踏板細雨中等待黃燈是浪漫,踩著步伐緩慢的走在紅燈下是妄為。
⠀
18.09.05 4:23AM
⠀
如果可以,我想去夏威夷。
⠀
時隔三個月以上的垃圾麥當勞很好吃。
散盡二氧化碳的糖水,沾著雨水,裝著油炸物牛皮紙袋的氣味。
⠀
這是四時,是庸俗的詩
#19歲又四個小時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雲泉仙館源於南海西樵山雲泉仙館,為一間註冊廟宇及有限公司。一九四零年,內地淪陷,道侶因此紛紛來港,組織臨時賀誕會。一九四四年,吳禮和、陳鑑坡、高廉、陸本良等道長以遵奉呂祖仙師訓示,以尊師重道,積德行仁為宗旨,於香港德輔道西創立雲泉仙館。自創立以來,雲泉仙館曾經兩度搬遷,至一九八三年,始遷入大道西現址...
道德經清靜經 在 宅媽花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如何陪伴家中凡事都愛抱怨的長輩?
受到COVID-19的影響,從五月進入三級警戒至今已經一個月了,最好的防疫就是不要出門,但也因為與家人相處的時間拉長,平常不太會去留意到的問題也都一一浮現。
“對對對、你們以前的時代最棒了,都沒有流行病也沒有這些社會亂象。”
“能不能請爸爸媽媽不要再看新聞了,他們平常有那麼愛抱怨嗎?”
“天吶、拜託別再來教我妳當年是怎麼帶小孩的,這週已經講第三十七遍了!”
關於家庭問題,我一律建議不要同住就好,但在現實上當然沒有那麼容易執行。撇除了平常的親情道德情緒勒索外,在這疫情下也不適合搬家或是往外移動。面對愛抱怨又愛拿過去跟現在做比較的家人,該怎麼做才能夠不傷害他們同時也讓自己耳根子清靜呢?
“想必奶奶從前比較有錢,因為到現在她還會回想當年的好日子。(中略)…奶奶總覺得從前好!她在從前也年輕一些,太陽在從前也溫暖一些,鮮奶油在從前也不那麼快變酸——都是從前好呀!”《白夜》杜斯妥也夫斯基(1848)
心智的成熟與生理年齡無關,而是受個體自小到大的成長環境所影響,得寵的孩子、經常被拿來比較的孩子、長期遭到漠視的孩子,特別容易形成優越情結且影響個體的一生,用個較容易理解的名詞來解釋的話就是:巨嬰
他們的特徵是特別喜歡強調自己的能力,但因為某種不可抗的因素才讓他們無法發揮所長;或是拿曾經的豐功偉業(即使只有一件)講一輩子,好像這一生都無法再有所突破;也可能是抱怨現在的人事物都大不如前,只有他們的年輕時期是黃金年代。
“並不是只要歲數增加就會成為大人,成為大人必須具備三項條件。”《幸福之書》,岸見一郎,台北市,春天出版,2021年。
一、 能夠決定自己非決定不可的事。
二、 自己的價值自己決定。
三、 不以自我為中心。
將自己的失敗怪罪在大環境的衰退,或是為自己的未來去占卜、求籤,問他人「你覺得我應該要....還是要...比較好?」。
不具備為自己做決定的能力,是因為缺乏了對自己人生負責的勇氣;把自己該做的選擇推給他人幫忙決定,或是將自己的不願意改變解釋為「因為OOO所以我才無法改變」,這樣一來,人生的不順遂就可以說全都不是自己造成的了。
不去改變所要承擔的結果,就是因自己的無能為力而產生的自卑感。人類會透過尋求優越感來彌補自己的自卑,心智還不夠成熟的個體則是會透過貶低、怪罪他人來獲得優越感(又稱優越情結)。
當然,改變是需要勇氣的。個體必須要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才能夠從中獲得勇氣;價值並非是他人給予自己的評價,而是由自己去定義的。成熟的個體會將自己的能力貢獻於社會群體並從中獲得優越感(又稱貢獻感),當能夠將自身能力貢獻給他人,明白「我有能力幫助他人」時,就能夠從中感受到自己的價值。
面對讓自己感覺不舒服的環境時,其實我們大可以選擇改變。但改變往往伴隨著不可預期的風險,雖然有可能會讓自己變好,但也可能讓情況變得比當下還要更糟,因此大多數的人都會選擇不去改變。
「王者之兵,勝而不驕,敗而不怨。」《商君書.戰法》
我們的成長環境多半都是不斷地在競爭,因此雖然從小就聽過「勝不驕;敗不餒。」這樣一句經典名言,但大多數人只能夠做到表面上的不驕傲與不氣餒;在內心深處還是會為自己比他人優秀感到得意,也會為自己不如他人而感到自卑。
每一個人都需要去理解,這個世界的運作並不是圍繞著自己,只要處在社會當中,人就不會總是一帆風順,而挫折也是人的一生當中會持續出現的固定戲碼;面對心智尚未成熟的巨嬰,其對待方式同正向教養孩子,幫助他們重新開始訓練對自己的價值認同,成為真正成熟的個體。
一、接受他們的情緒但不要去附和他們的抱怨。
我們可以接受他們對於自己的某些能力不如從前而氣惱,但不要去附和他們的抱怨,附和會更加強化它們的巨嬰特質,使他們堅信自己現在的不順遂都是他人造成的。當他們在抱怨現今環境有多糟糕並不斷提起自己的當年勇時,可以嘗試著去引導他們回顧自己的過去,並從中發現自己的其他能力。
例如抱怨著現在的小孩都沈迷電玩,小小年紀就戴起厚厚的眼鏡,他們從前都是玩踢毽子啦、打陀螺啦,哪有什麼近視問題;不要嘗試跟長輩解釋近視可能是遺傳或是其他因素,可以表現出驚喜的反應詢問「爸爸現在還會打陀螺嗎?」。
當然,可以猜想得到十有八九早就不會打陀螺了,長輩唯一寶刀未老的能力可能只剩下打你而已。
二、幫助他們尋找自己的價值。
問這些的目的並不是要長輩真的現場表演打陀螺,而是從這個角度將話題帶離抱怨;可以接著詢問以前的陀螺跟現在的差別在哪?以前的孩子真的都是自己做陀螺來打嗎?甚至可以問問他,現在還能不能自己做個陀螺出來;趁著居家防疫期間帶著孫子玩點手工藝啊。
鼓勵長輩做陀螺的目的,是讓他們明白退休後的自己還能做其他事;在製作過程中也能夠想起自己孩提時期那些愉快回憶,成功將陀螺做出來還會帶來滿滿的成就感,若能夠增進祖孫感情或是讓孫子遠離那些電玩,長輩就能夠從中獲得貢獻感。
就算孫子不感興趣也沒關係,幫他們拍攝些製作過程以及遊戲中的照片影片放上社群網站。網路使用者那麼多,總會吸引到感興趣的孩子們,甚至釣出有共同回憶的同輩群,讓長輩的社交圈得以向外發展,並從中不斷地發掘自己的價值。
以上只是舉例,讀者們可以自行去思考能夠如何幫助家中的長輩;成熟的第三項條件「不以自我為中心」,個體要去學習接受他人的協助同時,也要去思考自己可以如何協助他人而非一味地索取。
當我們在幫助長輩尋找自己價值的同時,就是在做「協助他人」這樣的社會貢獻。說到底人類終究是群體生物,我們必須靠著互相信任與合作,才能共同打造出一個越來越好的環境。
抬高自己、貶低他人、怪罪政府、撕裂族群等等的這些行為,都只是巨嬰的表現。即使想法與立場不同,成熟的個體還是會尊重彼此的差異。成熟的個體能夠坦然接受自己不會是完美的,他人也不會是絕對差勁的;他們能夠互相截長補短,透過合作來創造出雙贏局面。
合作互惠,才是健康的人類社會應該有的共同價值觀。
#阿德勒 #個體心理學 #被討厭的勇氣 #生命的意義 #自卑與超越 #理解人性
👇🏻簡單三步驟加入社團一同學習個體心理學
1.先填寫google表單: https://lihi1.com/lIqUe
2.再去社團按加入: 花花遇見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實際應用
3.等待管理員審核批准(未填表單無法批准入社唷)
道德經清靜經 在 飛碟早餐-唐湘龍時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天的閱讀單元,邀請中華奉元學會理事長、咸臨書院山長 劉君祖來到空中,帶大家導讀書籍《從易經看老子道德經》/ 時報出版。《道德經》是劉君祖接觸的第一部子書,當時雖然年輕涉世未深卻非常喜愛,如今歷經歲月滄桑,一再重讀或上課講述時體會日深,他曾多次嘗試以《易經》通《老子》,相互印證,有許多驚喜的發現。
📻聽重播按這裡!https://youtu.be/U3Zkzpi_-io
▶ 飛碟聯播網 YouTube《飛碟早餐》頻道 http://bit.ly/2QVQsFh
▶ 網路線上收聽 http://www.uforadio.com.tw/stream/stream.html
▶ 飛碟APP,讓你收聽零距離
Android:https://reurl.cc/j78ZKm
iOS:https://reurl.cc/ZOG3LA
▶ 飛碟Podcast
SoundOn : https://bit.ly/30Ia8Ti
Apple Podcasts : https://apple.co/3jFpP6x
Spotify : https://spoti.fi/2CPzneD
Google 播客:https://bit.ly/3gCTb3G
KKBOX:https://reurl.cc/MZR0K4
◎節目介紹:
《道德經》是劉君祖接觸的第一部子書,當時雖然年輕涉世未深卻非常喜愛,如今歷經歲月滄桑,一再重讀或上課講述時體會日深,他曾多次嘗試以《易經》通《老子》,相互印證,有許多驚喜的發現。
《道德經》至今流傳的版本分為道經和德經兩部分,上篇道經共37章,下篇德經共44章,五千言中充滿悲天憫人的情懷,也提出不少警世箴言。其中關切政治的表述相當多;例如「治大國,若烹小鮮」(第六十章),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第五十七章), 「愛民治國,能無為乎」(第十章)。在第七章中老子講「長生」講「天長地久」,老子說想要長久永恆,必須效法天道的無私。影響了後世許多修道、求道之人追求長生的養生思想,包括煉丹、畫符咒等等。按照老子的思想,是要清心寡欲、隨順自然才能夠做到。歷史上大家熟知的秦始皇、漢武帝,掌握了最高權力,渴望長生不老,想盡辦法運用權勢滿足自己無窮的欲望,卻與大道背道而馳,怎麼可能長生呢﹖
一般人以為老子主張清靜無為,其實並不是真的無所作為,而是去除私心私欲後道心堅固的無不可為。《道德經》中的警世箴言,對於治國平天下的政事,濟弱扶傾的王道理想,以及職場上的進退謀略,都有深刻的洞見。
現今國際間博弈加劇,國與國之間的矛盾衝突不斷,劉君祖認為這些國際紛爭最好還是要以外交談判協商來解決。老子注重生態也是個反戰者,許多觀點論述至今仍值得執政者參考。面對瞬息萬變的國際情勢和突如其來的失序困境,若能運用老子處於亂世、面對憂患的人生態度和生命格言,可以增長智慧、靜定人心,讓人不憂不懼的承接外在的一切變化。
◎作者介紹:劉君祖
祖籍湖南寧鄉。台灣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碩士。曾任牛頓出版公司總經理兼總編輯,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創會理事長,台灣中華孫子兵法研究學會副會長。現任中華奉元學會理事長,咸臨書院山長。
道德經清靜經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雲泉仙館源於南海西樵山雲泉仙館,為一間註冊廟宇及有限公司。一九四零年,內地淪陷,道侶因此紛紛來港,組織臨時賀誕會。一九四四年,吳禮和、陳鑑坡、高廉、陸本良等道長以遵奉呂祖仙師訓示,以尊師重道,積德行仁為宗旨,於香港德輔道西創立雲泉仙館。自創立以來,雲泉仙館曾經兩度搬遷,至一九八三年,始遷入大道西現址。又於一九七五年,購得新界坪輋園林勝地,作為發展宗教活動、及旅遊渡假之用。至一九八六年已建成呂祖殿舉行開光陞座典禮,同時舉辦第一屆菊展會開幕。從此正式開放給旅遊人士,各界善信進香參觀,不收門票,進場人數,每年遞增。雲泉仙館屬於純陽道派,有弟子約二百六十人。正殿為「純陽殿」,另有荷花池、圖書館、湖心亭、孔子聖像、呂祖字碑及道德經臺等。雲泉仙館以仿古中式宮殿建築群為主體,門樓橫額「雲泉僊館」四字,佔地甚廣,大部分是園林區,有荷塘曲橋、盆景園、碑刻雕塑,佈局巧妙。荷塘大小各一,大塘中央建有觀魚亭,以曲橋與兩岸相接。兩塘間立有孔子像一尊。盆景園外的頤真園,園內的碑刻與陶塑令人歎為觀止:多塊巨大雲石拼成的道德經碑亭,刻有老子道德全文的「道德經碑」,氣魄雄偉。矗立在假石山上的呂祖百字碑,上有書法家以隸書寫就的百字圖,還有八仙圖壁,陶塑手工精細,八仙造型栩栩如生。雲泉仙館供奉呂祖仙師為主神,館內之主要誕期包括上元誕、呂祖誕、玉皇誕、道祖誕、中元誕等,主要慶典則有周年紀念、歲晚酬神及菊展會等。雲泉仙館不定期舉行扶乩活動,誠求祖師指示,解決疑難;館內並設有靈牌位,方便大眾奉祀先祖親朋。遇有需要時,仙館亦會為弟子舉行功德法事,超幽度冥。此外,仙館又於每月朔望及神誕開壇禮懺誦經,每年中元節舉辦超薦法會,利幽薦祖。雲泉仙館曾經捐資國內三元宮、畄虛觀、洞真古觀、惠州元妙觀及西樵雲泉仙館等,協助各道觀重修興建。雲泉仙館除捐資重修國內道觀,又與各道觀時有聯繫,交流互訪。雲泉仙館曾重印贈閱《善與人同錄》、《醫道還元》、《三教幽科》、《西樵白雲洞志》、《呂祖無極寶懺》、《正陽仁風寶懺》、《東嶽寶懺》、《三清寶懺》、《玉皇寶懺》、《三元寶懺》、《三元水懺》、《慈航法懺》、《北帝寶懺》、《太乙寶懺》、《土皇寶懺》、《文帝寶懺》、《武帝寶懺》、《道德經》、《清靜經》、《靈官經》、《呂祖覺世經》、《呂祖全書》、《七真傳》等數十種道書,致力宣揚道教的文化。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HqFR_eYnqw/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CJpegGHpRLRTWJuc_pPHsjMEAblw)
道德經清靜經 在 太上清静经-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清靜 真道,既入真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 老君曰:執著之者,不明道德。 既 ... ... <看更多>
道德經清靜經 在 老子道德經全文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對道教的認識太歲與人之 ... 的推薦與評價
《老子道德經》第廿九章做事要認真,但不要執著;要用心,但不要擔心! 一方面說,好在有我,一方說,可以沒有我。緊抓不放的人,只能做小事;做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