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一談「徒弟」和「老師」或「師父」之間的互動,不是從理論的闡述,而是傾向於故事的模式談一談我的感受。
話說當年我前去香港修行,那時跟的師父,嚴格來說,我們每天同門與師父都沒有交流的,我們全部人的近乎沒有互動,我吃過早餐後(後來在在佛堂吃早午餐了),上到佛堂,在自己的位置不是念咒就是靜坐,整個佛堂雖然至有僅僅3-6人常來,不過全程我們都不交流的,也沒什麼談話,因爲一交談就會被訓話。
所以我們這幾位都是到了之後,就在自己的位置打坐唸咒,佛堂沒書,要看書回家看,這裏都是打坐唸咒的。
我傾向於打坐比較多,累了就做大禮拜,然後唸咒一陣,就繼續打坐。
如果要我每半年做一次總結的話,我不懂自己的「氣習」,「脾氣」,「性格」有沒有改變,人事問題有沒有長進(懂得處理人事與否,或者懂得與人相處否),我是全然不知道的。
我的意思是這樣的,如果說修儒家,中庸中庸,你的中和功夫用在怎樣的關係就會展現怎樣的變化,如用在父子關係上,互動時的靜時致中動時致和,能不能用到仁孝,有互動 情緒纔會變,沒互動,大家都不交流,我無法判斷……
唯一問的是,僅僅限於我的心會不會靜下來,有沒有入定這個身心問題罷了。
當然,這樣全天候磨練,坐得比較久的功夫,那時候還是鍛鍊回來的,譬如當年的高峯期,我是可以雙盤三個小時的,呵呵不是指入定三個小時,包括雙盤看書看電影是可以耐得住三個小時。
這個耐力是有的。
至於說,我的見地智慧有沒有提升呢?
用今天的角度來判斷,我是沒有任何長進的,意思就是三年是有盤腿坐得久,但是見地是完全沒有提升,智慧是沒有提升的。
怎樣提升呢?
師父不太鼓勵多閱讀,有時候我在家閱讀時間太久了,耽擱了,回到佛堂也會被罵。
我們唯一有談話比較多的,就是去到師公哪裏,在哪裏也不會像跟博學和尚相處一樣,會有腦洞大開的體驗,意思就是說,每隔兩個月相見,我都沒有因爲見面而增值腦袋,因爲我們見面都是僅僅談論是非,如盧勝彥找他,送了一疊美金給他,然後就拿那疊美金給我們看,如是云云。
話說有一次在佛堂,有一位師兄問起靜坐某些境界的問題,當「師父」回答了,那位徒弟再問下去,我的記憶是隻要一旦問了兩個問題,就會開始被罵,然後下一句就是你懂不懂得敬師重法實修?
那段時間,老實說,真有不太敢問的心裏反應,因爲你不懂自己問了之後會不會被罵,然後很自然想將自己的問題暫時給牙下去,什麼都不問是最安全,然後再給自己一個合理化的解釋,還是敬師重法實修最重要。
寫到這裏,我必須要說一說,當年南懷瑾先生寫了一首詩,給了馬一浮和袁煥仙看,袁老就罵說:這種還叫做寫詩嗎?
一直以來,南懷瑾老先生都有說過自己少年是很「自信」的,結果袁老當衆說他,這樣還是寫詩嗎?
要求南老回去讀一百次《伯夷叔齊列傳》,這文章南老說自己在小時候就讀過了,心裏雖然不服氣,不過還是回去被逼翻閱重讀,重讀之後,發現了,以前沒有發現奧祕的地方,現在發現了許多奧祕和厲害的地方。
對我來說,只要學過權謀心戰狼性,能多讀六家評述和伯夷叔齊,你會看到很多銷售和說話的藝術含金量在裏面的。
南老先生的言下之意就是說,他的老師是有一邊修改他的氣習,同時又提升他見地的兩把刷子,一刀下去,兩邊修改和提升都做到了。
我不是說要像袁老這樣當衆罵學生那個學生就能提升,我們可以從維摩叢書看到袁老寫給他學生每一封信看到徒弟的習性的。
當衆罵不是重點,關鍵時刻是師父推一下,然後拉一把的提升法,如果把會罵和教訓,那根本不是好老師。
切勿把手指當明月。
一個眼明手快的好師父,即便你不是跟他生活在一起,如果他跟你丟了一些勁爆的資訊給你,或者平平無奇的資訊給你,他就是有辦法從你看到這個資訊的迴應和提問當中,看到「你到了哪裏」,然後決定用拉一把,或者推一下,才能做到提升的。
不過,這種提升,還得做徒弟的看得懂,然後接得到。
用南老做例子,如果袁老罵了之後,南老沒有回去再翻閱的話,南老也未必發現其中奧祕——再說,南老雖然不服氣,不過肯翻閱 也算得上是接得住,他是先接得住(肯去接),然後纔看得懂。
至於很多人,他會罵,但是未必會給你一個方向的,如果沒有給任何方向,被罵的人一定是糊糊塗塗的。
即便我跟博學和尚,博學和尚是不會怎麼罵人的,但是,博學和尚也是會先推薦你讀一本書,然後什麼都不說破,就看你給出什麼迴應,他是可以從你的迴應當中,馬上知道該推你入更深一點的水,還是拉你去更高的地方。
我在教李小魔方塊時,每次李小都會問很多爲什麼,她學魔方塊的個性是跟李子完全不一樣的,李小偶爾會挑出一兩個爲什麼我不可以這樣對著這一面執行這個步驟方程式來做呢?
我是被問到沒有話好說的,當然,我曾經試過想說:「學魔方塊,你不必問這麼多爲什麼,直接跟着方程式模仿就對了」
我是想過這樣來教訓李小的,但是我還是忍住了,我是這樣說的,你等等,將魔方塊交給爸爸,爸爸試一試不對着這個面向來做一個方程式,直到我自己也用李小想對著的面向去做,成功做到了,我才教李小。
我可以選擇罵李小,只要跟着做就對了,問題是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李子學,他可以用這個模式學會六面六方塊,我逼李小用相同的面向他就未必學得好。
有時候我們得想想,做教的那位,或者想教的那位,難道就只有一個板斧?
或者罵的方式 或者施壓的方向是,你跟着做就對了嗎?
師父關心的應該不是逼和聽不聽話,更多的時候是你知道什麼時候用推一把,什麼時候拉一把嗎?
徒弟有時候又得更關心,我有沒有好好接得住呢?
照片的牢騷是如下:
#人都在銳變之中
#一個樂高背後隱藏了李子許多故事和想象力
#我問李子爲什麼這個樂高是這樣不那樣
#李子總說得出一個道理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暗網仔 2.0,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vabPSRIBpwSJEMAPCnzVQ/join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
道 聽 塗 說 例子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法式餐桌上的小魔鬼(上)
有一次讀到一篇報導, 採訪某位美食評論還是米其林密探, 記者問: 嘗過那麼多美食和餐廳, 人生最後的一道你希望是甚麼料理, 還是哪位大廚的名作?
受訪的美食家或密探笑笑地說: 你大概不會相信, 我只要一塊麵包加奶油或乳酪, 麵包/奶油或乳酪在我心中是最完美的美食組合!
讀到這裡心中噹了一下, 很有感啊. 我希望的人生最後一道可能就是一碗白飯或是豆腐.
拿這個例子當這篇貼文的開場, 好像應該寫個終極美味之類的哲學話題. 不過我想聊的是餐桌上的麵包情結.
說來矛盾, 我對法國餐廳裡的麵包和奶油也非常喜愛, 可是在高級餐廳裡 – 尤其是道數很多的大餐 – 我幾乎不碰麵包了. 過去侍者問的時候, 我還會客氣地要一塊放在碟子裡, 但是全程不碰. 現在則常常直接婉拒麵包.
(再偷偷告訴你們一個小秘密: 餐後消化的程度也差很多, 沒碰麵包奶油的, 身體負擔少很多. 我本以為是我自己親身經驗的大發現, 後來才知道, 許多經常上餐廳的記者朋友都有同樣的認知.)
台灣來的朋友大驚小怪: 法國麵包很好喫耶, 塗奶油又特別好, 不喫好可惜… 怎麼不喫呢?
我知道, 平常在家, 麵包奶油絕不少喫, 因為真的很讚啊.
麵包對法式餐廳, 無論是對餐廳主廚老闆, 或是對客人服務生, 都是個讓人又愛又恨的小東西.
常聽到台灣人說法國餐廳都喫不飽. 很長一段時間我對這個說法感到非常疑惑: 在法國上館子我常常喫到翻過去翻不回來, 抱著肚子回家, 還在床上翻滾撐到睡不著, 怎麼會喫不飽?
後來了解了, 原來台灣很多西餐廳是不提供麵包或是麵包另外收費. 而在法國, 麵包和自來水一樣, 餐廳有義務免費提供, 無限暢喫.
一頓法國料理中, 有沒有麵包下肚(即使只是一小塊), 最後的飽足感差很多, 加上奶油的話, 效果加乘, 撐死你. 台灣的法式餐廳讓人喫不飽很大的原因就在麵包這個小魔鬼.
這是我在品嘗法式大餐時打死不碰麵包的原因. 剛上桌時小酒下肚, 心情胃口開始開上揚, 菜沒還上, 香味撲鼻的麵包奶油活生生就在眼前, 凡人當然抵不住誘惑. 就喫一點唄.. 嗯, 好喫. 再撕一小塊, 塗點奶油… 嗯, 好喫. 菜還沒上? 再來一點…
這就上當了! 如果一開始用餐麵包奶油就如此暴衝, 到主菜上來已經覺得飽了…
台灣法國餐廳不免費提供麵包奶油可以理解, 因為成本高, 麵粉奶油都是舶來品.
法國的餐廳則是都計算在成本裡了. 可是麵包的用量還看菜色的安排. 有肉醬, 有鵝鴨肝的, 有火腿香腸的, 有乳酪的, 醬汁濃稠的… 這些統統要麵包來配合演出才行.
較新派的法國菜, 醬汁少, 味道清淡, 麵包的需求相對低很多. 餐廳在每日購入麵包數量時得衡量清楚, 買多了, 增加成本而且浪費(不能隔天再用), 買少了… 你不可能跟用餐到一半的客人說, 抱歉, 沒有麵包了 – 就算去隔壁餐廳搶也要搶來端上桌.
然而對餐廳來說, 麵包是個沒有利潤, 又無可遏止浪費的小東西: 一籃客人沒用完的麵包只能扔掉, 而且麵包不在菜單上, 沒有客人會因為麵包來喫餐廳的. 如果想省著用, 保持麵包新鮮, 上桌前才切片. 想法非常浪漫, 可是每次上桌給客人的數量少一點的話, 客人喫得多, 拿麵包次數多, 造成工作負擔. 給得多了, 沒喫完就是丟掉.
丟越多, 對餐廳造成的成本越高. 吼, 誰叫麵包是免費的? (是不是很魔鬼?)
高級餐廳高級旅館有本事條件和人手自製麵包, 盈虧自負, 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 要控制成本的小館子就不能那麼理想主義了, 那就買品質價格低一點的.
千萬不行. 法國, 特別是巴黎人, 對麵包很挑剔. 對這個免費提供的東西很有話說, 好麵包只是應該的; 麵包不行, 絕對把老闆主廚抓來抱怨, 不然就是不再回頭, 讓這種餐廳去呼嚨那些一輩子只來一次的觀光客吧.
對法國人來說, 餐廳麵包再好也是應該的; 麵包不夠好, 就該抓去砍頭. 對餐廳來說不難理解客人對麵包的看法: 只要看退回去的麵包藍或是麵包碟子裡剩的就該心裡有個譜了.
當然, 絕少餐廳有能力自己做麵包. 好餐廳(高級或是小館)很了解麵包在客人的用餐經驗裡無言的重要性, 不惜血本尋找好麵包. 認真的老闆主廚找附近的好麵包店訂購, 確保新鮮. 或是找沒有店面門市, 專門提供給餐廳的專業麵包工坊. (上)
道 聽 塗 說 例子 在 優分析UAnalyz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營收成長股怎麼操作]
小編觀察到市場上有許多投資人其實是很愛做營收成長題材的股票,因為話題性強,而且股票短期波動度很大,很容易賺到錢。
但是常常缺乏系統化的買賣股操作,常常是「看對方向,但是就是抱不住或是抱錯時機」,所以也很常賠錢或長期套牢。
*
修正式價值投資法因而誕生,若拜讀過 修正式價值投資
陳啟祥的著作,我們能真正學會這類題材股的高勝率操作系統。
*
近期由模組挑出的大甲(2221)及美琪瑪(4721)便是很好的例子。
🤙🤙🤙大甲因為本身業績成長,完全無懼於鋼鐵產業的原料下跌的利空消息,所以才能在台股鋼鐵產業中獨樹一格;
👍👍👍美琪瑪因為近月財報優於同業康普,造成市場比價追捧,同時電池材料商是台灣電動車產業最核心的需求,美琪瑪才得以在大盤不斷探底情況下,成為市場上最靓的仔。
當大家都在瘋狂搜尋美琪瑪跟大甲在漲甚麼的時候,我們的選股工具都早已顯示出不少財報轉好的跡象,也早就在談論介紹了。提早研究出市場還沒意識到的超利多消息,就能搶先佈局營收動能題材股。
*
每月10日前為上市櫃公司公布營收之期,善用選股工具,自己研究,挑出具備營收成長動能的強勢股,不再只看新聞做股票,不再道聽塗說亂買股票侵蝕本金。
市場上最夯的「營收動能策略」修正式價值投資,盤差都能挑到大漲股,盤好還得了
尋找飆股因子神器:
https://bit.ly/3saGLqk
#繼續找到下一檔營收成長股
道 聽 塗 說 例子 在 暗網仔 2.0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vabPSRIBpwSJEMAPCnzVQ/join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eepwebkid/?modal=admin_todo_tour
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vabPSRIBpwSJEMAPCnzVQ?sub_confirmation=1
電台訪問: https://www.facebook.com/AM1430Bravo/videos/560854001362076/
鬼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4rmkFI1ik0&list=PLglqLngY6gv5BCwaoP-q6DOwUmw1lIusF
我最高觀看次數的影片 (我為何不再拍暗網? 只說一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bihKaqEEQw&t=127s
曼德拉效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MutzRIE_uE&list=PLglqLngY6gv5BCwaoP-q6DOwUmw1lIusF&index=17&t=5s
我的100K成長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dhtp6A6YJE
破解Kate yup事件是假的! 不是綁架! 不要被騙! (Facebook上的證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NJVt56ORWo&t=2s
日本最殘酷的直播節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E81OKVX7wc
網上最可怕的一個字 (Ft. HenHen TV):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LedkSHc7Os&t=145s
靈異影片, urban legend 都市傳說.
香港地鐵太子站的鬼黑洞真相(曼德拉效應)
香港地鐵太子站鬼撞牆真相(曼德拉效應)
(Set up camera. Do the whole video closer to the camera, make it more intimate)
大家好又是我暗網仔. 到了2019年最後一條影片, 原本我是想拍曼德拉效應續集.
因為多位暗友留言email都給了一些非常直得探索的個案給我們. 而地鐵太子站的曼德拉效應影片中出了一個挺特別的留言: “我試過搭地鐵返大圍, 明明過左太子就石硤尾, 但過一陣又去返大圍”
之後她説周圍的人沒什麼反應. 這留言之後有多位網友說有類似經驗.
“好多好多人有過呢個經驗, 大部分都係太子站. 有個都市傳說講呢個...”
“我93至94年試過一次, 太子上車, 下一站太子. 車廂無人有反應”
Youtube上Edmond Poon也有題及 ‘大子站異空間’ 事件來自討論區, 並有多人承認曾在太子有過這樣的經驗.
在網上再深入搜查後發現原來早於2001年太子站已經有類似事件發生. 根據一個2006年的blog post 01年有一位叫明明的中五女學生在太子站開住中環. 開了很多個站之後發現自己仍在太子站. 並肯定自己列車是沒有掉頭. 當時對此事的解釋是 ‘鬼撞牆’
鬼撞牆是民間傳說. 在晚上的時候一些獨自在郊外在路上的人會迷路. 甚至多個小時在同一個地方.
多個亞洲文化也有這個 ‘鬼撞牆’ 的idea. 日本對這種妖怪叫塗壁. 台灣這種山精叫 ‘魔神仔’ 或 ‘芒神’ ‘芒’ 字之後對此事件很重要. 但先説完太子.
花崗岩 :
取名於Prince Edward 愛德華八世的太子道在1982年啟用了現在的太子站. 但原來彌敦道和太子道交界的太子原身是旺角一部份. 而前身真的和之前的 “芒” 字有關.
1819年記載的芒角村是該地區的前身. 當年這個村大約只有200人居住. 乾旱較南的低窪地帶令該田以種植通菜, 西洋菜為主. 更曾是草叢山. 到1860年芒角村一帶分了紿英國政府後芒角才慢慢變成 ‘旺角.’ 並發展成今日這樣的.
‘芒神’ 或魔神仔出沒的一些地方是荒野, 山林. 那太子站前身的芒角村正是這樣的環境.
其實在1981年香港就已經出現一個地鐵鬼故. 話說在油麻地地鐵站曾有一名紅衣女子跳軌自殺. 當年列車司機是很清楚感受車過一個人並聽到有女子的慘叫聲. 但最後卻一滴血也找不到.
維基百科指出, 當年台灣的紅衣小女孩就是一種的芒神. 如果我們照該理論去想, 油麻地站那位消失的紅衣少女也好有可能是香港版的芒神吧! 並由山森時期的芒角村徘徊到現今社會.
這樣想的話那太子站附近的鬼撞牆事件就有所解釋了.
(第二解釋)
這是一個靈異的解釋. 但如果我大膽一點用一個曼德拉效應的解釋會否能破解到1981年的紅衣女事件呢? 為什麼我會想用這個第二理論呢? 是因為一段有關當年的資訊. “據知該名少女曾向朋友透露, 當晚她目擊少女跳軌的過程, 原來那個跳軌的少女身形外貌竟然和自己一模一樣, 身穿是款式完全一樣的紅色連身裙”
為什麼會見到一模一樣的自己呢? 是鬼嗎? 還是時空交錯那一刻發生在同一個地鐵站, 讓兩個不同時空的紅衣少女在同一個畫面出現. 互相對望. 而只是一個選擇生一個選擇死. 之前我的太子站曼德拉效應那位暗友是說在出口見到不明燈牌. 我印象最深刻是一個留言說是時空交錯. 有可能太子站fu gun是一個時空交錯的熱點. 背後原因為什麼我也不知道. (No matter if it’s ghost or Mandela effect or a time shift it’s to your interpretation.)
我比較相信曼德拉效應.
我有一個問題想問大家: 你覺得護照的資料是在前面的幾頁還是後面的幾頁呢? 我本身拿加拿大護照但我也不記得是那一個.
這問題是一位暗友提供的
曼德拉效應是錯. 我們講了那麼多集Mandela effect 我們從來沒有參考過主流媒體大部分對這現象的解釋. 是集體記憶的誤差.
日常生活中: 大腦錯誤地回顧一些事件後, 會作出一個名confabulation的記憶障礙. 虛構當中的細節. 之後如果再加上一個名source-monitoring error (源監控錯誤)再加上2010年ling yi專家Fiona Broome用當時Nelson mandela的死亡日期解釋我們人類這個大腦誤差, 就到達了今時今日這樣啦.
但我仍然不相信. 因為所有exact wording的資料. 是他們大量出版這些文章影響世人嗎? 因為所有這些推出的返理論也好像是來自同一班人的. 所以有陰謀. 我就是覺得陰...因為我是陰人.
(地鐵太子站的曼德拉效應)
道 聽 塗 說 例子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安裝心靈防毒軟體,提升自己的「人際免疫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7/4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6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僅剩最後"1"位名額)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5/04(六)或 06/16(日)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哈克工作坊】~讓你的存在,成為別人想親近的禮物~06/29(六) & 06/30(日)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897
[ 7/21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08/10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0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在2011年,波士頓大學的巴塞爾,跟吉普斯這兩位學者;他們在《消費者心理學》雜誌的這一個期刊上面,他們發表了一篇論文。
論文的題目非常有意思哦,所以特別吸引我的注意,今天跟你做分享。
論文的題目是「紅牛給你翅膀有好有壞,品牌形象給消費者的雙面刃效果」。
我們知道「紅牛」(Red Bull),它是一個能量飲料;而紅牛這個能量飲料,事實上給人們的品牌印象,是非常鮮明的。
所以呢,這個論文的主題,針對一個知名的品牌,給大家的印象,並且在行為上面,會有什麼樣的影響,自然而然,就吸引了很多研究者的注意。
這篇研究會告訴我們,關於「品牌的印象」會怎麼樣去影響我們的行動、行為模式,並且在下意識之間,產生什麼樣的變化?
研究做的實驗哦,它用的方法很特別。他是讓受試者,去玩Xbox裡面的一款賽車遊戲,這個賽車遊戲,讓玩家可以自行選擇車子的塗裝。
但是呢,除了塗裝以外,這些受試者能夠選擇的汽車的車款,都是限定在同一款。在性能都一樣的狀況底下,這些受試者,他們能選擇的塗裝,分別是五種品牌的塗裝。
第一種,當然就是這一篇論文的題目「紅牛」。而第二種呢,是一個果汁的品牌,叫做「純品康納」。第三種是大家知道的「可口可樂」。
而第四種,是一個啤酒的品牌,是「健力士啤酒」。然後還有第五種,這第五種上面,沒有任何品牌的宣傳標誌,它只用綠色去塗裝這個車子。
接著他們所找的受試者有七十個,他們的平均年齡是21歲,全部都有玩電動的經驗。
並且在他們開始玩這個遊戲之前,針對這些受試者,對於紅牛、純品康納、可口可樂,跟健力士;這些「品牌印象」跟「親近度」去打一個分數。
舉個例子來說喔,這些問卷其中一個問題,就是「你認為這個商品,具有多少攻擊性?」然後讓他們評分。
如果這個品牌,完全不具任何攻擊性,就是一分;而非常具有攻擊性,就是七分。
這個問卷的結果,發現這四個品牌之間的親近度,沒有太大的差異。但是呢,「紅牛」這個品牌,在「能量、速度、強勁、攻擊性」這四個項目裡面,所得到的分數,都明顯的比其它的品牌,還要來得高。
於是呢,研究者就做了一個假設,他們認為喔,如果受試者受到車子的外觀,就是「品牌印象」的影響的話;那就表示他們在操縱各種不同品牌塗裝的車子,他們的賽車成績,也會有不同的變化。
然而這個的實驗的結果,印證了研究者的假設。他們發現喔,這些參與實驗的人,只要是開著塗成「紅牛」的車子的時候,這些受試者的成績,呈現很極端的狀況,也就是不是「大贏」就是「大輸」。
但是操縱其它三個品牌,或者是那個只有「綠色的塗裝」的車子的時候,成績則呈現中庸的狀況。
所以我們回顧一下,「紅牛」這個品牌,因為它在能量、速度、強勁跟攻擊性,這四個項目得到的分數比較高。也就是大家覺得這個品牌,是充滿這些特質的。
所以,當你在開著這個品牌塗裝的車子的時候,是不是就會採取比較冒險的開法?而冒險的開法,事實上就會讓你的成績,要不就是一馬當先,或者是在關鍵的時刻,因為冒險而能夠取勝。
再不然也會因為冒險,而讓你犯下很嚴重的錯誤,讓你可能一下子,變成了最後一名;所以,就會有這種「大好」跟「大壞」的成績結果發生。
那麼,今天跟你分享這樣的研究的用意,到底在哪裡呢?
其實喔,如果你是我們長期聽眾的話,你應該知道,一直以來我會很強調,不管我們面對任何人、任何事,我們的主觀意圖是如何?
如果我們忽略了自己「呈現的印象」,也就是像在這個實驗裡面「品牌的印象」,它真的會造成一些影響。如果你忽略了這一點的話,你可能對於很多他人的反應,就會錯誤的歸因。
你可以想想看喔,如果你在人們之間的普遍印象,是在能量、速度、強勁跟攻擊性,這四個部分都是比較高的分數的話;那麼你的人際關係,是不是就是「大好」跟「大壞」呢?
喜歡你的人、吃你這一套的人,覺得你這一個人太有意思;但是不喜歡你的人,是不是可能完全的跟你做對,再不然就是敬鬼神而遠之。
當然了,談到這裡也有一個爭論。很多人就會想,難道我要活成一個很平庸的樣子嗎?如果你問我,這裡面的區分跟關鍵在哪裡?
我會認為喔,其實不管你是什麼樣的品牌印象,真正會產生問題的,並不是你的這些特色,就像是剛剛強調的能量、速度、強勁跟攻擊性。
會產生問題的都在於,明明你帶有這樣的特色,但是你自己不知道,甚至於你還「否認它」。
所以,其實談到這裡,今天有兩個重點。第一個重點,就是我們給他人的印象,其實就是我們的「品牌標誌」。
而第二個重點呢,就是你有沒有認清「你的品牌標誌」?還是,其實所有人看你像是「紅牛」,但是你一直覺得自己是「純品康納」呢?
那你想想看,很多痛苦、很多不理解,或者是很多挫折感,是不是就是因為這樣子而發生的呢?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在4月1號,推出了一門新的線上課程,是由嘉玲老師擔綱的「人際斷捨離」。
我想在人際裡面,我們除了要能夠有意識的,呈現自己的「品牌印象」之外,那麼你還會有另外一個功課;就是當有一些在你生命當中出現,造成你很大的負擔,或者是常常侵犯你界限的人,出現的時候,這時候你該怎麼辦?
你怎麼樣能夠把一些不健康的關係斷捨離,而活出自己生命的清爽自在呢?
嘉玲老師會透過「人際斷捨離」這一門課,帶給你嶄新的發現。並且一步一步用具體的做法,來幫助你活出你想要的自在感。
關於「人際斷捨離」的詳細課程內容,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連結。我很期待在這一門課裡,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道 聽 塗 說 例子 在 XMEN330 身心靈學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線上課程 3R Reprogram Level 1 極性釋放
課程連結
http://www.empower330.com/store/p50/%E8%A6%96%E9%A0%BB%E8%AA%B2%E7%A8%8B_3R_-_REPROGRAM_-_Lv1_%E9%87%8B%E6%94%BE%E6%A5%B5%E6%80%A7.html
第一句說話「為什麼我的生活是這樣的?」
你的生活和你想的一樣嗎?如果沒有!為什麼不是這樣呢?
你有像秘密這本書一樣想正面嗎?那你現在已經得到你想要的嗎?
你是否經常聽到負面想法,讓你痛苦、批評的或擾亂你嗎?
你感覺到很差很負面但發現不到明顯的原因
你是否在一件事和另一件事之間搖擺不定,讓你的頭腦很困擾?
你有為個無休止的內在衝突發癲嗎?
你有沒有感到一塌糊塗?你此刻的感受和思想和下一刻完全不同。
你有沒有困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感到不確定或沒有動力
即使你的生活很順利仍然會感到壓力和焦慮?
你覺得很難停止擔心呀
怎樣令我的生活變得更好?
生活就是不斷學習,你有一個體驗,在當中你會學到一些東西,你決定這些東西對你來說是真實的,這個真相儲存在你的氣場,就像一系列的「信念陳述」,像電腦程式一樣,以震動或感覺記錄。
你隨身攜帶著這些個人真理,你自己的程式傳送。
你帶著這些震動在這個物質世界上體驗,不幸的是你潛意識的「真相陳述」,是錯誤的、過時的、負面的、不確定的、否定的、甚至是自我毀滅的,然後你在生活中吸引不愉快的體驗來反映了隱藏的負面真相。
舉個例子,你秘密地相信了「你的創造是不值得」的,所以這就會反映給你,你吸引的人都是不欣賞你創造的價值。
因為這些信念是潛意識的,而不是讓你思考甚至知道,你可能永遠無法發現,觸及及或改變他們,直到現在。
極性釋放大大地增加了你的自由,允許你擴展你的自我表達的選擇權。當你使用這個技術釋放你的直線判斷是,其他人就不再容易可以打擾你。
極性釋放是一個簡單的過程,可以讓你立即緩解別人的壓力和煩惱 - 通過引導你釋放自己的判斷,立即減輕你的感受。
你可以學會自己使用。你很快發現你的負面限制信念模式,很輕易就可以永久釋放,給你的生活帶來即時和巨大的改變。
轉變是永久的
你將體驗即時的轉變。Reprogram讓你感覺不一樣,你會在過程中以你自己的方式認識學習一個「真相」。讓你的生活永久變好。
加上一個簡單的「信念變化過程」,信念迅速改變,reprogram是一個強大的轉化技術,改變消極和創造個人的和平幸福成功。
什麼是極性?
“一切都是雙重的。一切都有極點:一切都有其對立面;喜歡和不喜歡是一樣的;對立面性質相同,但程度不同;極端相遇;所有的真相都只是半真半假。所有的矛盾都可能會和解。“-Kybalion
一切都有兩面。“對立面”實際上是同一事物的兩個極端,它們之間有許多不同程度的差異。這是一個連續統一體,如下圖所示。“黑暗”離開了,“白色”開始了?這是一個滑動的比例。
這兩個對立面可能會和解,因為它們本質上是一致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沒有絕對的愛或絕對的仇恨。有一個愛與恨的程度與中間點,“喜歡和不喜歡”難以分辨。
同樣的原則適用於靈魂和物質,勇氣和恐懼,冷熱等。
當熱的東西變冷時振動會降低時,恐懼的人可以通過提高心理振動充滿勇氣(在恐懼與勇氣尺度)。但恐懼不能轉化為愛或熱,因為它們存在於不同的尺度上。
這如何適用於我們的生活?
物質世界中的所有東西都包含著它們內部的極性原理。極性會阻礙你的個人展現,受困於一些童年或成長的事件當中讓你不能被釋放或走出來,知道這一點,我們可以改變自己,並通過指導我們的能量沿著連續性來處理自己的內在。
我們可以自覺或不自覺地做到這一點。當我們學習和體驗新事物,或以新的方式體驗相同的事物時,我們不以兩極為重點,簡單的隨意提高或降低振動。您可以通過將極性釋放為你的人生作業編程,並將童年或成長當中的事件泡泡釋放。
你可以選擇在這一刻感受到你想要的。你不需要根據任何人創建的內容來創建你的經驗。你可以釋放極性,由這刻分離。處於你自己的現實當中,做回屬於自己的事情。讓你有機會在振動速度上有所提升,這樣他們也可以清楚每個問題。只要你知道你專注於自己的合一,離開兩極化。
最後
我們大多數人認為衝突是不好的,或者不惜一切代價來避免。但是,事實上衝突也只是一個極點,被稱為摩擦或衝突解決。我們在這里以各種形式體驗衝突與和平,將之釋放。
極點都是我們人類經驗的一部分,這是獨一無二的,因為我們可以在地球(情感星球)上擁有最高的高度和最低的低點。
購買後將收到影片及課堂講義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