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吳軍的《硅谷來信》第3季。這封信和你介紹一本書,中文名叫《成長的邊界》,作者是大衛·愛潑斯坦。這本書的英文名非常簡潔,就是一個單詞「Range」,我把它翻譯成「廣度」,後面我們也用《廣度》來稱呼這本書。
你可能知道有一本非常著名的書《異類》,分析成功者為什麼能夠成功。我們之前的來信里也提到過這本書。而這封信要和你介紹的《廣度》,恰恰提出了和《異類》針鋒相對的觀點。
簡單來說,《異類》提出了著名的「一萬小時定律」,強調「刻意練習」、成為專才的重要性;而《廣度》這本書就如它的標題所言,更強調「廣度」在成長和發展中起到的作用。接下來我們就分析一下這兩本書的觀點,談一談廣度和深度的問題。
愛潑斯坦為什麼反對「深度」?
先簡單介紹一下《異類》和《廣度》兩本書各自的主要觀點。《異類》一書中有三個非常鮮明的觀點,《廣度》主要針對前兩個,我們就重點談兩本書有交集的地方。
先來看《異類》的第一個觀點,就是大環境和起步的時間很重要。你生對了時代,就有更大的概率成功;甚至你生對了月份,一開始比同年級同學大了幾個月,容易成為孩子王,後來就更有可能成為領袖。《異類》的第二個觀點,就是著名的一萬小時定律,講什麼事情要做好,需要有一萬小時的練習。
針對這兩個觀點,《廣度》這本書又是怎麼說的呢?
《廣度》的第一個觀點,就是認為早期優勢或者說早期的刻苦練習對於長期發展來講幫助不大。《廣度》的第二個觀點,就是它的副標題,講在這個專業化的世界中,通才更能夠取勝。
簡而言之,《異類》強調起跑線上的優勢,一開始佔優,後面就越發展越好;而且強調人要投入大量練習,成為專業化的人才。《廣度》則認為,早期優勢沒有那麼大的作用,比起專業化,現在的世界更需要的是通才。
《異類》的觀點你應該很熟悉了,也是現在社會的一種主流觀點。這封信我們介紹《廣度》,就稍微展開看一下《廣度》的作者愛潑斯坦是怎麼論述他的意見的。愛潑斯坦從四個角度論述了自己的觀點。
首先,愛潑斯坦把世界上的事情分為兩類。第一類是規則明確的事情,比如學鋼琴、打高爾夫球、做銷售、編程序,成功的標準非常清晰。在這些事情上,一萬小時定律是成立的。
但是還有第二類事,就是大量規則不明確的事情,比如創業。我在之前的信中講過,成為億萬富翁比登上珠峰更難,因為後者目標清晰,訓練方式固定,而前者沒有可以遵循的通用標準。愛潑斯坦認為,對於這樣的事,就算投入大量時間練會了一個單一技能,意義也不大。愛潑斯坦還特別提醒,要警惕那種「因為自己手裡有了一個錘子,因此看什麼都是釘子」的思維方式。
其次,愛潑斯坦講專業人士的判斷未必就更可靠。有的專業人士過於相信自己的訓練和固有的方法,結果有時候表現甚至不如普通人。這樣的例子我們見過很多,比如對股票的預測,對選舉結果的預測等等。
愛潑斯坦還舉了一個很特殊的例子。他說一項研究發現,每年心臟病專家聚集起來開年會的時間段內,心臟病患者死亡率反而會降低。這項研究推測,可能是因為心臟病專家忙於開會,沒時間做手術,而手術本身有風險,因此手術總量減少帶來了患者死亡數量的減少。換句話說,有些患者不做手術可能還能活過這段時間,結果因為做手術反而喪命了。這個統計結果提示,專家的判斷也有可能是不準確的。
第三,愛潑斯坦認為,方向比毅力更重要。愛潑斯坦也承認毅力是個好東西,但一味堅持、永不言退,甚至一條道走到黑,卻未必是美德。
愛潑斯坦講,世界上成功的道路千千萬,你怎麼知道自己選的路就是對的呢?如果走在錯誤的道路上,那越有毅力可能越糟糕。
《廣度》這本書講了許多改變人生道路而成功的名人故事。其中我印象比較深的是梵高。梵高年輕時做過牧師、傳教士、店員、藝術品交易員,對每份工作梵高都做得很認真,但就是做不出成績。直到接近三十歲,梵高才開始學習繪畫,並且迷上繪畫藝術。我們知道,最終他是作為畫家而流芳百世的。
最後,愛潑斯坦還舉出了很多實際案例,說明很多成功人士不是只懂某個領域的專才,而是廣泛涉獵的通才。這樣的例子你肯定也能想到不少,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總之,通過上述分析,愛潑斯坦提出結論:面對複雜問題、特別是沒有明確衡量標準的問題時,廣度比深度更有用。人要懂得放棄和退讓,不要一根筋只知道往前走。後退一步看似多花了時間,但可能因為找到了正確的道路,反而省了時間。每一次拓寬人生道路的嘗試,只要處理得好,都會成為人生的閱歷,並不白走。愛潑斯坦舉了喬布斯的例子,講喬布斯當年旁聽的一門書法課,後來對他設計麥金托什電腦和其他產品發揮了作用,因為喬布斯對藝術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來自於這門課。
要廣度還是要深度?
介紹完愛潑斯坦的觀點,問題來了:我們該信誰的呢?是《異類》作者格拉德威爾說的刻意練習、成為專才,還是愛潑斯坦說的多加嘗試、追求廣度?兩位作者都舉出了很多現實案例支持自己的觀點。當然可能你也會覺得,兩人的觀點並不完全矛盾,也可以並行不悖。
但我們在生活中要面對的問題往往更加實際。比如你剛下班,接下來有一個小時的自由時間,你到底應該做什麼?對此我們必須有一個選擇,因為做了這件事就不能做另一件。如何選擇呢?其實還是要回到理性的分析上來,而不是聽信任何現成的答案。
我常常講如果你不知道做什麼,就想一想你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不妨按廣度和深度兩個維度,把人分為四類。
第一類人,既沒有廣度,也沒有深度,這自然不是我們的目標。
第二類人,既有廣度,又有深度。這種人通常是天才,比如達芬奇、牛頓、愛迪生、喬布斯,還有用數學建模來進行投資的文藝復興公司創始人詹姆斯·西蒙斯等等。不過,這類人的數量在世界上可能連萬分之一、甚至百萬分之一都不到。我們雖然能講出不少這樣的名字,但這是因為他們站在聚光燈下,吸引了人們的目光。如果你在現實生活中看看身邊,這樣的人可能一個也找不到。當然,如果把要求放低一點,只說有一定深度和廣度的人,可能還是能找到一些的。
再看第三類人,有深度,沒有廣度。這種人我們身邊應該有不少,或許我們自己就屬於這一類。
第四類和第三類反過來,有廣度,沒有深度,這樣的人也比較多。
簡單分析一下:第一類人我們不用考慮;第二類人雖然你我都很嚮往,但很難成為這樣的人;那麼我們主要考慮的,就是在第三類和第四類中選擇。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結合你自己的情況,要成為第三類或第四類,哪一種對你比較容易?此外,第三類和第四類人,在生活中哪一種相對更受歡迎、更容易成功?根據我自己的觀察,答案是第三類,也就是比起有廣度沒深度的人,還是有深度、但廣度有所欠缺的人更容易成功一些。
那麼,這是不是意味著我完全不贊成愛潑斯坦的看法呢?並非如此。我專門和你分享這本書,正是因為雖然愛潑斯坦和我的觀點不完全一致,但仍然給了我很有益的啓發和提醒。他提醒我們,做事不要死鑽牛角尖,要注意看方向,要找到適合自己的事情,要嘗試各種新東西。實際上,愛潑斯坦講的「廣度」也不是蜻蜓點水、多而不精,他也談到了在保持一顆開放心靈的同時,我們也要選擇某個領域往深里走。
怎麼讀書才能為我所用?
最後,借著《廣度》這本書,再和你談一下讀書這件事。我們在閱讀他人想法和接受他人經驗的時候,有一個很容易進入的誤區,就是當那些想法和經驗特別符合我們的胃口,我們就會非常順暢、甚至不假思索地接受它們。
有的人讀了《異類》這本書,聽到了一萬小時定律,覺得很有道理,然後就為自己簡單低水平的重復工作找到了理由;被其他人問起來,就抬出一萬小時定律當藉口。同樣的道理,有的人讀了《廣度》這本書,就為自己不能在一條路上深入找到了藉口,說自己是要成為通才。很多人說是讀書,只是不斷為自己找藉口而已。
實際上我們讀書的時候,對於作者的觀點,既不應該輕易接受,也不應當直接拒絕。不同視角、不同觀點的書,往往能給我們有益的啓發。
比如有人覺得一萬小時定律很有道理,但自己試了好像不靈,就不知所措了。這時你讀到《廣度》這本書,就會發現一萬小時定律要成立,還需要其他條件,比如只有對於可以清楚衡量、可以明確追蹤進步的目標,一萬小時定律才有效。這樣一來,兩本書中看似不同的觀點就起到了相互補充的作用。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多讀書,而且要讀不同的書。
一本好書,不在於它的觀點都符合你的心意,而在於它能夠提供可靠的信息和視角,啓發你的思考。因此,即使我不完全贊同《廣度》的觀點,這本書仍然值得一讀。
小結
如果你自己讀這本書,也要記住我們讀它的目的是接受它的啓發,而不是聽了那些遙遠的故事就放棄努力。其實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比起廣度,更欠缺的還是毅力。成為通才並沒有錯,但更多人只是把「成為通才」當成了半途而廢的藉口。
當然,對於格拉德威爾和愛潑斯坦的觀點是如此,對於我的觀點,也是如此。我的結論應當是啓發你思考的材料,而不應該直接成為你的結論。瞭解了這兩本書,你更應當運用自己的理性去思考和審視,找到適合你自己的進步道路。」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JJJason自由攝影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嗨大家好 我是Jason 歡迎來到我的頻道 今天來教大家一個超炫的轉場 英文叫做Luma fade 中文的話..姑且叫它漸層轉場吧 這個轉場是由一個外國Youtube Sam Kolder發揚光大的 他的影片裡面很常使用這個轉場 這個轉場在Davinci resolve裡面非常簡單就可以製作...
「達芬奇英文」的推薦目錄:
- 關於達芬奇英文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達芬奇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達芬奇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達芬奇英文 在 JJJason自由攝影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達芬奇英文 在 一大粒人妻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達芬奇英文 在 [情報] DaVinci Resolve Studio17送鍵盤- 看板Filming 的評價
- 關於達芬奇英文 在 達芬奇教學5- 操作語言及自動存取設定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達芬奇英文 在 網路上關於davinci resolve中文字體-在PTT/MOBILE01/Dcard上 ... 的評價
- 關於達芬奇英文 在 網路上關於davinci resolve中文字體-在PTT/MOBILE01/Dcard上 ... 的評價
- 關於達芬奇英文 在 網路上關於davinci resolve中文字體-在PTT/MOBILE01/Dcard上 ... 的評價
- 關於達芬奇英文 在 Fate/GO 茹西教王的理想鄉 的評價
達芬奇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批判明報的公開信》
總編輯先生大鑒,
得悉 貴報於2021年5月14日刊登一篇湯家驊先生的文章,內容與事實不符,《明報 》不加查證原文照錄,有負讀者信賴。
詳情本欄已於上一篇文章《湯家驊亂丟書包》詳細解釋,於此不贅,但明報讀者甚多莘莘學子,每篇文章內容是否事實豈能馬虎苟且?
若誤人子弟,該當何罪?
希望 貴報澄清以下幾點:
1. 該文提及意大利羅馬「多利亞.潘菲利(Doria Pamphili Palace)私人博物館, 有一幅卡拉瓦喬早期名叫《徬徨埃及中》的名畫。」
經探子回報,該博物館並沒有卡拉瓦喬(Caravaggio)一幅名叫《徬徨埃及中》的作品。
編輯先生,如果有作者投稿明報,描述他「在巴黎羅浮宮,站在達芬奇名畫《蒙羅麗莎的哭泣》 前面大半天…… 」明報也會在文末加上註腳(編按:蒙羅麗莎的微笑)吧。
2. 湯家驊先生所用的油畫配圖,名稱為“Rest on the Flight into Egypt” ,西班牙文“Descanso en la huida a Egipto”,意大利文是“Riposo durante la fuga in Egitto”,本身屬於文藝復興時代的其中一個創作系列,無論英文、西班牙文或意大利文, 重點都是描繪聖母和聖嬰「休息、 恬靜、平和」。
其中尤以有天使出現的畫作,用意就是要突顯那份悠閒。
本欄收到一位讀者留言,指出定必是有人走馬看花之際,將導遊口中的flight字誤聽為fright(下圖),然後亂丢書包,弄出天大笑話!
3. 編輯先生可否指點一下,什麼人可以「呆呆地坐在這幅畫前面大半天」?
附圖(右上)就是博物館展示該油畫的現場照片,莫非席地而坐乎?
寫作時的行文用字,當然可以略加修飾, 任何人也不會深究「大半天」是否真的有幾個小時,但總不能與事實脫節。
明明是「站在校長面前」,扭曲為「坐在校長面前」,意思就有天淵之別。
最後,希望《明報》向讀者(尤其是學生)釐清該文章內容屬真孰假,以保持《明報》一貫的認真形象。
不才
李懂媽
(上文如有錯漏,敬希指正,本欄將會收回並致歉)
達芬奇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湯家驊亂丟書包》
今早看到湯家驊facebook(附圖節錄開首文字及油畫),幾乎連口中的咖啡也噴了出來……
他首先炫耀自己仍然可以和幾位領事吃飯(很多人已經不敢接觸外國勢力),話鋒一轉,說自己很喜歡去日本,因為喜歡吃魚生(真係笑死朕,我上星期才品嚐了兩板日本空運海膽,難道喜歡飲法國紅酒就要飛去巴黎?)
但最最可笑的,就是他扮藝術大師唬嚇那群無知followers!
他竟然說意大利畫家Caravaggio其中一幅作品(下圖)名叫《徬徨埃及中》,構圖把生老病死融於油畫上……真令人丈八金剛摸不著頭腦。
首先,這幅油畫屬於一個系列, 就如「三王來朝」、「耶穌復活」…… 嚴格來說並不如達芬奇的《蒙羅麗莎》 或梵高的《向日葵》般有「專有名稱」。
圖中的畫作系列,意大利文是“Riposo durante la fuga in Egitto”( 英文:Rest on the Flight into Egypt ,西班牙文:Descanso en la huida a Egipto), 如果我要翻譯做中文,就是《往埃及途中的寧靜》,什麼《徬徨埃及中》,真是笑死街坊!
文藝復興時代還有很多畫家都有同名作品,隨便google “ 荷蘭畫家Gerard David ,Rest on the flight into Egypt”,又或者比利時畫家 “Joachim Patinir,Rest on the flight into Egypt” ,就會出現無數類似畫作,當中還包括很多其他義大利畫家例如Carlo Saraceni ……
十一哥在油畫前坐了大半天,只能牛頭不搭馬嘴「悟出生老病死」這句既保險又安全的行貨評語,等於看了齊白石的「蝦」,悟出了生老病死、 看了徐悲鴻的「馬」,悟出了生老病死……
讓我這個藝術layman替湯家驊上一堂藝術課吧。
這一系列“Rest on the flight into Egypt”
的畫作,主題是描述聖母和聖嬰逃往埃及中途休息的故事,背景通常有棕櫚樹或橄欖樹,亦有畫家選用棗樹,遠處一隻悠閒小驢低頭吃草….…部分(如附圖Caravaggio 作品)更加有上帝派遣天使前來奏樂的融和畫面,在在就是要突顯出那片寧靜和安詳……
狗屁不通的「徬徨埃及中」?
哈哈哈哈哈!
亂丟書包湊巧丟到我面前,算你湯家驊今天倒霉。
(後記: 中文詞彙, 在生的人通常會說「回顧半生」或者「回顧大半生」,只有蓋棺定論,訃聞才會說「回顧一生」)
達芬奇英文 在 JJJason自由攝影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嗨大家好 我是Jason
歡迎來到我的頻道
今天來教大家一個超炫的轉場
英文叫做Luma fade 中文的話..姑且叫它漸層轉場吧
這個轉場是由一個外國Youtube Sam Kolder發揚光大的
他的影片裡面很常使用這個轉場
這個轉場在Davinci resolve裡面非常簡單就可以製作出來
只要跟著教學一步步做 你也能做出跟Sam Kolder一樣的Luma fade~
如果各位有特別想學習的顏色或者是在剪輯上有什麼問題都可以留言問我喲
Follow me on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__jjjason/?hl=zh-tw
Subscribe me on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erCKdayYpUgSFD1JZ8pvQ

達芬奇英文 在 一大粒人妻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歡迎訂閱我的 YouTube頻道➨ http://bit.ly/Mrsferrari
別忘了要把"🔔"打開讓你更快收到新片消息 ❤️
第二次來佛羅倫斯(Firenze)ㄧ直以來對這個文藝復興的誕生地印象都很好,比起米蘭我更愛佛羅倫斯的浪漫與人文氣息,雖然遊客也是非常多,但這裡光是名字(人稱翡冷翠)聽起來就有ㄧ種不凡的氣質,這個城市到處都樹立著博物館,到處都有文藝復興時期各門大師的作品,佛羅倫斯見證了藝術的歷史痕跡並華麗的展現在我們眼前~
這次來最主要的目的是ㄧ大粒先生跟好久不見的朋友約在這個城市,但ㄧ聽到要來到這(他的藝術魂又牙起來)他就立馬訂了烏菲茲美術館(Galleria degli Uffizi)的門票, 早聽說裡面收藏了許多經典作品,所以當然非看不可!
烏菲茲美術館(Gallery Uffizi)完工於1581年。在16世紀義大利梅迪奇家族的科西摩一世
找了建築師打造了Uffizi宮作為政府辦公大樓,而(Uffizi)也是義大利文中的「辦公室」的意思。
梅迪奇家族的後代喜愛藝術,不斷贊助當時的藝術大師,像米開朗基羅與達文西都是其贊助對象,他們也十分熱衷於收藏藝術品,使得文藝復興時期重要的作品均收藏在此。
1737年梅迪奇家族的最後一位後裔–Anna Maria Ludovica 以不希望家族收藏品流落出佛羅倫斯,於是將收藏品捐給佛羅倫斯政府,並於1765年正式對外開放,才有今日的烏菲茲美術館。
館內的珍貴典藏包含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提香、卡拉瓦喬等大師的作品,讓你從喬托(Giotto)的作品看到他改變了當時的畫風,到正式宣告文藝復興來臨的波堤且利 (Sandra Botticelli),再到最富盛名的文藝復興三傑─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等人的曠世鉅作都在這,是全世界最重要的美術館之一。
館內以桑德羅·波提切利 繪製的"維納斯的誕生” (The Birth of Venus)"、米開朗基羅少見的親筆蛋彩畫作品”聖家庭”(Holy Family),聖母領報,是文藝復興時期李奧納多·達·芬奇的早期油畫作品”聖母領報”(Annunciation) 為鎮館之寶。
除了名家的畫作、雕刻品,梅迪奇家族的這座建築物本身的裝飾也非常奢華,不管是天花板的彩繪、鑲邊的金質雕刻都讓人看的目不轉睛。
#人妻MerMer - 本來我不是一個多喜歡看藝術品的人,但因為家裡這位藝術魂(他說他讀米蘭理工時最想做的職業就是修補名畫),每當他看著名家作品(眼睛閃閃發亮),口沫橫飛的告訴我ㄧ件ㄧ件作品背後的故事與畫風的演變時,我就覺得「天啊!眼前這個男人好帥!我好像戀愛了~哈哈哈哈哈😍」
我們總共逛了約3個小時(其實跟本都看不完)但真的太累了,烏菲茲美術館的頂樓有一個咖啡吧,室內或戶外都有座位,非常推薦大家逛累了可以上來點杯咖啡座著休息ㄧ會兒,順便看看外面的景色真的很美!
晚上跟在地的朋友約了吃晚餐,他們推薦了ㄧ家米其林1星的義大利餐廳,隱藏在巷弄內看起來很不顯眼,菜單的內容很豐富,有很多創新的義式料理,味道也蠻好吃的,氣氛也很好~
我們兩個人點了3樣主菜和1樣甜點加上2杯House wine (含小前菜、麵包)大概是€70 (約台幣2500),我覺得蠻推薦的,大家有到佛羅倫斯可以去吃吃看!
🔸Enoteca Le Barrique🔸
✔︎地址:Via del Leone, 40R 50125 Firenze Italia
✔︎電話: +39 055 224192 (需先訂位)
✔︎營業時間: 星期二~日 12.30 - 15:00 ,19.30 - 23.00
✔︎英文菜單:http://www.enotecalebarrique.com/MenuInglese.pdf
喜歡一大粒人妻的影片嗎?
Vlog 影片每3天上新片,讓你從更日常的角度了解義大利喔!
💋 你懂ㄧ大粒人妻的義式嗎?更多關於義大利與人妻的義大利小生活動態
▒⑅ ʟɪғᴇ / ᴛʀᴀᴠᴇʟ / ʙᴇᴀᴜᴛʏ / sʜᴏᴘᴘɪɴɢ ⑅ ▒
#佛羅倫斯 #翡冷翠 #烏菲茲美術館 #藝文之旅 #florence #firenze #米其林餐廳 #義大利旅遊 #義大利 #異國婚姻 #italy #travelvlog #arttour

達芬奇英文 在 達芬奇教學5- 操作語言及自動存取設定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每集片頭增加集數重複上傳若你看過可以跳過熊爸攝影教室- 雖然 達芬奇 是有中文簡體版介面,但是個人還是比較希望大家一開始堅持用一下 英文 介面, ... ... <看更多>
達芬奇英文 在 網路上關於davinci resolve中文字體-在PTT/MOBILE01/Dcard上 ... 的推薦與評價
本来是用来更改字体显示名称的,一不小心点了下安装,安装完成后打开Resolve 发现居然可以识别字体了。 起初是先打开一个字体,将中文字体名称改为英文 ... davinci ... ... <看更多>
達芬奇英文 在 [情報] DaVinci Resolve Studio17送鍵盤- 看板Filming 的推薦與評價
非業配
提供訊息而已
DaVinci Resolve Studio
送 Speed Editor 鍵盤(價值約1萬元)
新產品 類似少掉英文字母的editor keyboard
代理商getop跟數位蘋果網之類的都有賣
以前買相機送軟體
現在買軟體送鍵盤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56.22.19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ilming/M.1605671327.A.E54.html
※ 編輯: DrEvil (117.56.22.198 臺灣), 11/18/2020 11:49:4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