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媽媽的房仲系列我終於追完了,德媽自己寫了一份懶人包(時間軸與我查到的資料符合),有興趣的小夥伴請去爬文。
其實我這次不只是吃瓜,還抱著瞧瞧德州是否適合偶居住的探索心態。邊吃瓜邊看看奧斯丁房價如何,發現我要是賣掉手上這間可以在那兒住大房子還夠錢養三隻貓(開心轉圈圈)。
為了衝在吃瓜第一線,我肉搜了房仲(對不起啊我很久沒辦案了拿您練習一下)。我竟在她身上嗅到了我老公的氣味:上進心爆棚。是的,事件主角之一的房仲本人是一枚上進女青年。各種考執照、不斷求精進、努力把事情做到最好,如果她沒有洩漏客戶個資的習慣,我也會找她合作。
於是就說到重要的關鍵點:房仲是否有洩漏德媽個資?根據我的判斷,是有的。房仲的問題在於,她太急於想對外界展露她的能力。因此她會將前客戶買了哪個物件、把 listing price 和她爭取到的價格一併提供給新客戶。這已越界。網絡或許可以查到這些資料(前提是需有真實姓名),作為房仲,主動對外揭露這些明顯違反職業道德。
再者,房仲沒有認知到每個人對個人隱私的敏感程度是不一樣的。舉德媽的案例,當有人問起房仲是否認識德媽,她的回答是:認識、是客戶、正在幫買第二間房、居住地大區域。其實這回答很母湯,從一開始就不該揭露客戶關係,美國職場忌諱這個。何況還主動對外人告知正在幫物色第二間房。這牽扯到財務狀況隱私,跟告訴別人此人賺多少錢一樣沒禮貌。
我相信房仲在那個當下並無惡意,可是行為和動機是兩回事。德媽感到被冒犯,我完全可以理解。後來的退佣一事,是另一個故事。我為大家講解一下。
雙方原本談妥,如果帶看 10 間房以下可退佣。在這過程中,房仲告訴德媽因為她有介紹客戶給房仲所以決定去除 10 間房這個門檻。於是他們共看了 13 間房。交屋前幾日,房仲發現德媽介紹的那個客戶與德媽無直接關聯,又決定履行 10 間房的門檻拒絕退佣。
欸,沒搞清楚狀況就先抽掉門檻,搞了烏龍又反悔到底是誰的問題啊。
以上是我對房仲方的不滿。她的努力和認真我都有看見,可是她的職業操守我給差評。上進青年的通病:顧著往上爬忘記了細節也同樣重要。
至於德媽,在處理路人的叫囂上,我會勸其三思。路人與您存在話語權不對等,截圖鞭他們先不論誰對誰錯,路人沒有粉專可以為自己辯駁,因此我會建議針對房仲就好。路人是不是親友團,有時也很難分辨。吃瓜群眾很容易跟同類打成一片,看起來好像認識了八百年,但壓根不認識也是有的。
德媽在社團的第一篇指名道姓文章,我並無覺得不妥。發投訴文,不講清楚是誰是要投訴啥?不給房仲活路走、斷了單親媽媽的生計,我是不這麼看。房仲出來做生意,接受客戶公開評價是這份職業必須承受的,管妳是誰。
德媽在發那篇文的時候,並無使用自己的網絡聲量。該版版主那次刪了德媽文,我覺得版主 484 應該衡量一下自己是否具備當版主的能力。社團的存在意義是給德州當地人交流的機會,交流包含了開戰。只允許正能量交流,那是邪教。
總結:房仲對保護客戶隱私觀念不足,建議重修這門課。希望房仲能儘早認知到自己光有努力和上進心是不夠的。得罪人專業戶我想勸德媽對路人儘早放下,路人就是路人,是鐵粉還是黑粉根本不重要,鞭打他們沒必要。重要的是處理好與房仲的糾紛,把事情釐清,過好每一天。
祝事件早日落幕。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關心「親密關係」看這裡~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tWhUGYRH7MogudldI0jtC9Qaq3mh1VD3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
違反職業道德案例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社會對於「理想媽媽」的形象相當苛求,過於違反人性。這讓很多人壓力很大,其實不少女性不覺得自己是個稱職的媽媽,這裡面的情緒又藉著親子互動,進入孩子的心裡。
上一篇談到孩子不一定喜歡父母,這一篇講到父母不一定喜歡孩子。這其實都不是新聞了,只是常常被忽視。
因為要承認對至親有負面情感,特別在公開的場合。那些磨人的道德,就會不知道從哪裡鑽出來,開始攻擊那些願意誠實面對自己的人。而那些採取攻擊態勢的人,正可能是藉此催眠自己,讓自己以為自己符合傳統刻板印象的描述,想消弭內在的不安與恐懼。
有些長輩,特別喜歡搬出傳統道德。遇到職業婦女,就說她很多家事都沒辦法好好做,沒時間陪小孩。遇到全職主婦,就說沒有經濟能力,沒辦法分擔家用,只能在家當黃臉婆。
反正,傳統道德很多種,只要願意講,正面、反面通通有。罵東罵西,就順勢襯托自己,刷刷存在感。把人罵到怎麼做都不對,藉此彰顯自己的權威感。
然後,只要女性結婚沒生孩子,就會被問說「什麼時候要生小孩啊?」生了一個之後,就會被問說「什麼時候生第二個啊?」不是男性就不會被問,而是那種被問的壓力感截然不同。
母愛這種事,很多時候要現實條件一起來配合。隊友願意分擔,經濟不虞匱乏,支援部隊夠力,孩子身心狀況良好…
當媽媽特別容易生病,因為常常沒時間休息,照顧家庭優先於自己。又常常是,自己正在生病著,照顧著正在生病的孩子,身心兩頭煎熬。這種情況下,是要母愛多飽滿?
就是這幾天,一位朋友告訴我,她不適合當媽媽。說實話,通常願意自省的,願意在我面前坦承自己有限性的媽媽,我還不會那麼擔心。反而是那種缺乏自覺的,才比較讓人感覺憂慮。
下文有不少朋友有共鳴,我很期待藉著新書出版,在接近母親節的前夕,跟各位朋友好好再想一想怎麼面對這個角色。然後願意看待母職的多元扮演,給媽媽自由!
*******************
【洪仲清】
這是一個很禁忌的題目,相當違反刻板印象。如果有人承認自己沒有母愛,看到孩子只覺得煩,道德壓力就會跟著來。
從動物研究來說,可以觀察到沒有母愛的猴子,甚至會攻擊與殺害自己的孩子。
以人類來說,如果往受虐兒的案例去看,也就能明白,母愛不是理所當然。或者說,縱然有母愛,也很淡很淡,相對於壓倒性的負面情緒,根本看不出來。這樣的母親,我是真的碰過的。她們帶著對自身的滿腹質疑,生活也沒有多好過。
回到動物實驗來說,當一個母猴從小被隔離,沒有經歷過猴子媽媽的溫暖照顧,只有實驗人員提供基本的食物供給。那麼,當這樣的母猴受孕後,便不一定懂得育幼,甚至可以看到對自己的孩子殘忍。
所以,能愛一個人,跟自己有沒有好好地被愛有關。
有些母親本身有心理上的困難,這份艱難讓她只能關注自己,或者連自我都破碎。人類的大腦設計很精細,少了某些功能,或者哪個神經傳導物質沒有適當發揮作用,這都是想像得到的事情。
育兒是相當不容易的事情,牽涉到體力、腦力、心力是否足夠,還有環境的限制要考量。譬如,在沒有支援系統的情況下,只帶一個,或是同時帶兩個,或者有三個孩子滿屋子跑,個人資源的耗損就會有大大的不同。
之前有朋友提到,現在的媽媽都很會給自己找幫手,沒那麼脆弱。有時候是人算不如天算,我不知道各位有沒有遇過孩子找不到人帶,只好帶去上班的狀況?又或者,各位朋友自己就曾是這樣?
很多困境,沒寫出來,真的沒人懂。寫出來了,還不見得有人相信。
帶孩子壓力不小,如果沒有人支援,甚至不被理解,常因為孩子被責備。像是孩子哭鬧就被白眼,感冒就說都是媽媽沒照顧好,母愛會不會有被磨光的一天?
有些夫妻打定主意不生孩子,結果還是意外懷孕,孩子被迫生下來,這能怪媽媽沒母愛嗎?有些媽媽是很有自知之明,不是真的不喜歡孩子,而是沒辦法承擔這麼大的責任。可是,有時候社會壓力更強大,然後孩子生出來了,那些本來口口聲聲要提供的幫助突然全都噤聲,所有的壓力還不是媽媽要一肩扛 ⁈
做媽媽有時很倒楣,因為那些喜歡叫人家生小孩的人可以跑掉,媽媽跑不掉。真的狠心跑掉也是可以,可是各種壓力會追上來,包含實在跑不掉的內心罪咎!
不是所有女性在懷孕前,就對育兒這件事有充分的認知。有時候是愛情會給人無比的信心,覺得有愛就能克服所有的難題。結果,糟了……,知道自己做不到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所以我不太談責怪,我不太說,沒有準備好,就不要生小孩。因為很多事是發生之後才知道,特別是社會上常常用過度美化的方式吹捧母愛的偉大力量,好像有母愛什麼都不用怕。
什麼「為母則強」,多少媽媽聽到這句話就覺得心酸,就覺得討厭。不是說這不是事實,而是一個母親之所以越來越強,常常是另一半不參與育兒。
對我來說,沒有母愛的媽媽,本身會有一定的痛苦。我們還可以期待父愛啊,為什麼要讓父愛缺席?為什麼跟孩子相關的事,就是媽媽一肩挑起?
沒有父愛,還有奶奶愛、爺爺愛、外婆愛、外公愛啊……
我常常會看到一個老阿公,接幼兒園的小孫女放學,那種景象非常美好。我很喜歡小女孩的天真,阿公的慈祥。如果在這樣的狀況下,這個小女孩真的就剛好沒有母愛,孩子一定過得很糟嗎?現在我們社會上,有多少隔代教養的孩子,這就是現況啊!
母愛是很重要的,可是母愛的缺乏,是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彌補的。甚至我碰到有朋友,在心理上是把奶奶或外婆當成媽媽,對自己的媽媽反而沒有多少好感。我沒有要幫誰開脫的意思,我只是希望大家能就現況來說,找到一個讓大家都過得好的折衷方案。
就放過沒有母愛,或者已經被折磨得給不出愛的媽媽吧。除了責怪,用實際的行動幫助孩子,讓大家共同面對未來,這比較實在。
.
以上文字改編自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違反職業道德案例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社會對於「理想媽媽」的形象相當苛求,過於違反人性。這讓很多人壓力很大,其實不少女性不覺得自己是個稱職的媽媽,這裡面的情緒又藉著親子互動,進入孩子的心裡。
上一篇談到孩子不一定喜歡父母,這一篇講到父母不一定喜歡孩子。這其實都不是新聞了,只是常常被忽視。
因為要承認對至親有負面情感,特別在公開的場合。那些磨人的道德,就會不知道從哪裡鑽出來,開始攻擊那些願意誠實面對自己的人。而那些採取攻擊態勢的人,正可能是藉此催眠自己,讓自己以為自己符合傳統刻板印象的描述,想消弭內在的不安與恐懼。
有些長輩,特別喜歡搬出傳統道德。遇到職業婦女,就說她很多家事都沒辦法好好做,沒時間陪小孩。遇到全職主婦,就說沒有經濟能力,沒辦法分擔家用,只能在家當黃臉婆。
反正,傳統道德很多種,只要願意講,正面、反面通通有。罵東罵西,就順勢襯托自己,刷刷存在感。把人罵到怎麼做都不對,藉此彰顯自己的權威感。
然後,只要女性結婚沒生孩子,就會被問說「什麼時候要生小孩啊?」生了一個之後,就會被問說「什麼時候生第二個啊?」不是男性就不會被問,而是那種被問的壓力感截然不同。
母愛這種事,很多時候要現實條件一起來配合。隊友願意分擔,經濟不虞匱乏,支援部隊夠力,孩子身心狀況良好…
當媽媽特別容易生病,因為常常沒時間休息,照顧家庭優先於自己。又常常是,自己正在生病著,照顧著正在生病的孩子,身心兩頭煎熬。這種情況下,是要母愛多飽滿?
就是這幾天,一位朋友告訴我,她不適合當媽媽。說實話,通常願意自省的,願意在我面前坦承自己有限性的媽媽,我還不會那麼擔心。反而是那種缺乏自覺的,才比較讓人感覺憂慮。
下文有不少朋友有共鳴,我很期待藉著新書出版,在接近母親節的前夕,跟各位朋友好好再想一想怎麼面對這個角色。然後願意看待母職的多元扮演,給媽媽自由!
*******************
【洪仲清】
這是一個很禁忌的題目,相當違反刻板印象。如果有人承認自己沒有母愛,看到孩子只覺得煩,道德壓力就會跟著來。
從動物研究來說,可以觀察到沒有母愛的猴子,甚至會攻擊與殺害自己的孩子。
以人類來說,如果往受虐兒的案例去看,也就能明白,母愛不是理所當然。或者說,縱然有母愛,也很淡很淡,相對於壓倒性的負面情緒,根本看不出來。這樣的母親,我是真的碰過的。她們帶著對自身的滿腹質疑,生活也沒有多好過。
回到動物實驗來說,當一個母猴從小被隔離,沒有經歷過猴子媽媽的溫暖照顧,只有實驗人員提供基本的食物供給。那麼,當這樣的母猴受孕後,便不一定懂得育幼,甚至可以看到對自己的孩子殘忍。
所以,能愛一個人,跟自己有沒有好好地被愛有關。
有些母親本身有心理上的困難,這份艱難讓她只能關注自己,或者連自我都破碎。人類的大腦設計很精細,少了某些功能,或者哪個神經傳導物質沒有適當發揮作用,這都是想像得到的事情。
育兒是相當不容易的事情,牽涉到體力、腦力、心力是否足夠,還有環境的限制要考量。譬如,在沒有支援系統的情況下,只帶一個,或是同時帶兩個,或者有三個孩子滿屋子跑,個人資源的耗損就會有大大的不同。
之前有朋友提到,現在的媽媽都很會給自己找幫手,沒那麼脆弱。有時候是人算不如天算,我不知道各位有沒有遇過孩子找不到人帶,只好帶去上班的狀況?又或者,各位朋友自己就曾是這樣?
很多困境,沒寫出來,真的沒人懂。寫出來了,還不見得有人相信。
帶孩子壓力不小,如果沒有人支援,甚至不被理解,常因為孩子被責備。像是孩子哭鬧就被白眼,感冒就說都是媽媽沒照顧好,母愛會不會有被磨光的一天?
有些夫妻打定主意不生孩子,結果還是意外懷孕,孩子被迫生下來,這能怪媽媽沒母愛嗎?有些媽媽是很有自知之明,不是真的不喜歡孩子,而是沒辦法承擔這麼大的責任。可是,有時候社會壓力更強大,然後孩子生出來了,那些本來口口聲聲要提供的幫助突然全都噤聲,所有的壓力還不是媽媽要一肩扛 ⁈
做媽媽有時很倒楣,因為那些喜歡叫人家生小孩的人可以跑掉,媽媽跑不掉。真的狠心跑掉也是可以,可是各種壓力會追上來,包含實在跑不掉的內心罪咎!
不是所有女性在懷孕前,就對育兒這件事有充分的認知。有時候是愛情會給人無比的信心,覺得有愛就能克服所有的難題。結果,糟了……,知道自己做不到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所以我不太談責怪,我不太說,沒有準備好,就不要生小孩。因為很多事是發生之後才知道,特別是社會上常常用過度美化的方式吹捧母愛的偉大力量,好像有母愛什麼都不用怕。
什麼「為母則強」,多少媽媽聽到這句話就覺得心酸,就覺得討厭。不是說這不是事實,而是一個母親之所以越來越強,常常是另一半不參與育兒。
對我來說,沒有母愛的媽媽,本身會有一定的痛苦。我們還可以期待父愛啊,為什麼要讓父愛缺席?為什麼跟孩子相關的事,就是媽媽一肩挑起?
沒有父愛,還有奶奶愛、爺爺愛、外婆愛、外公愛啊……
我常常會看到一個老阿公,接幼兒園的小孫女放學,那種景象非常美好。我很喜歡小女孩的天真,阿公的慈祥。如果在這樣的狀況下,這個小女孩真的就剛好沒有母愛,孩子一定過得很糟嗎?現在我們社會上,有多少隔代教養的孩子,這就是現況啊!
母愛是很重要的,可是母愛的缺乏,是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彌補的。甚至我碰到有朋友,在心理上是把奶奶或外婆當成媽媽,對自己的媽媽反而沒有多少好感。我沒有要幫誰開脫的意思,我只是希望大家能就現況來說,找到一個讓大家都過得好的折衷方案。
就放過沒有母愛,或者已經被折磨得給不出愛的媽媽吧。除了責怪,用實際的行動幫助孩子,讓大家共同面對未來,這比較實在。
.
以上文字改編自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違反職業道德案例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關心「親密關係」看這裡~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tWhUGYRH7MogudldI0jtC9Qaq3mh1VD3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嘉玲的新書看這裡喔~《我決定,生活裡只留下對的人》~
博客來 https://bit.ly/2PeJwG6
誠品 https://bit.ly/2PQePnx
金石堂 https://bit.ly/2R8ZwGF
三民 https://bit.ly/2CyRjYq
讀冊 https://bit.ly/2Sd8rIt
MOMO https://bit.ly/2CCPs4G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02/24(日)或 03/16(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 2019.04.13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二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2019.04.14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545
【2019/05/03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9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在生活裡或職場上,你有沒有被情緒勒索的經驗?明明心裡不願意,但又必須配合對方的要求?似乎沒有辦法Say No。
我講兩個你一定聽過的例子喔。原本相處還不錯的朋友,在對方談了個戀愛之後,他變得不再跟大家來往。
以前呢,大家都一起吃飯、聯絡感情,可是他現在常常苦著一張臉對你說:「我的男朋友或女朋友,為了我跟家裡鬧翻,他說自己喔,為了我犧牲這麼大,要我下班之後就回去陪他,所以我不能跟你們出去…」
或者是一些職業婦女,在談到對小朋友的教養,她就會很困擾的說:「我是個媽媽,因為工作沒有辦法陪孩子,所以孩子只要一哭,說要買玩具,我就沒辦法拒絕…」
你有沒有想過,他們明明不開心,但卻沒有辦法「拒絕」。聽出來了沒有?這兩個例子,他們的共通點,都是被「罪惡感」綁架了!
在我繼續講之前喔,其實我們思考一下,「罪惡感」難道是一件壞事嗎?其實它不是,相反的「罪惡感」它是幫助我們,區分好人或壞人的一個指標。
一般我們來說喔,在普通的概念裡面,壞人因為他沒有罪惡感。所以他做犯法的事情,他心裡不會有負擔;所以他對於造成別人的困擾、社會不安的這件事情,他沒有內在的自我阻止的這樣的功能。
可是好人就相反。所以我們知道「罪惡感」可以幫助一個社會的運作。可是如果放到人際關係裡面,如果你為了當好人,而讓罪惡感無限漫延,你覺得會發生什麼事呢?
如果我們撇除道德,「罪惡感」的另外一個側面,就是我們太在乎別人的評價,我們不想讓別人失望,所以呢,只好讓自己失望啊!
如果是在愛情裡面的關係,你交往的對象是那種整天抱怨,而你因為這樣的罪惡感,總覺得先提分手就是個負心漢,或者是就是一個無情的人、拋棄了對方。
你開始這樣想的時候,其實不用等到結婚,你的愛情就已經躺到棺材裡了。而且這段關係,早晚會讓你爆炸的。
其實呢,「罪惡感」不是天生的,它而是後天學習來的一個觀念。所以,如果我們不想要被「罪惡感」綁架,我們就要知道這裡面的關鍵在哪裡。
說文解字一下,我們先把「罪惡感」三個字,拆開來理解。
先談「罪」,「罪」之所以成立,是為了某個組識,或者是團體可以順利的運作,而制定了一套法律或者是規則。那只要違反的人,就會被「定罪」,它的目的是讓人感覺到畏懼。
而「惡」呢,是依照剛剛的「罪」的這個規範,或者是法律,有了好壞之分。如果違反了,就會覺得自己是不好的、就是一個惡人。
那「感」呢,是一種心理上的情緒狀態。
當你理解「罪惡感」之後喔,那現在的問題來了,是誰規定先提出分手的人,就是負心漢?是誰說職業婦女就不能以事業為重,否則呢,她就不能成為一個好太太、好媽媽?
這就像過去的黑奴政策、女性沒有投票權。這些不合理,而且不合時宜的價值觀,但是一直到現在,卻深深的影響著我們,你覺得這合理嗎?
現在一個人要告訴你,女人沒辦法參政,你會不會覺得他腦袋有問題?可是當我們對人際,或者在我們的關係裡面的某些罪惡感綁住;我們卻很少去檢查,那是不是自己腦袋有問題,或者是這些觀念有沒有調整的必要?
其實我們人喔,也因為感受的到「罪惡感」,但是卻感受不到過時價值觀,帶給我們的這種束縛,所以會讓我們這麼辛苦。
就像是喔,職業婦女她不敢對孩子提出必要的要求,是因為她內心認為,女人就要為家庭犧牲自己。而自己選擇了工作,好像自己是個不是太合格的女人,或者是媽媽,感覺到對孩子的虧欠。
所以,當她被「罪惡感」綁架的時候,她就不敢適當的管教自己的孩子,跟孩子的關係,就只能朝向一個可能是一種很扭曲、很不健康的方向發展。
事實上呢,這樣的捆綁跟束縛,不止是對女性,其實對男性也是一樣。就像有些爸爸,因為忙於工作,沒有辦法陪伴孩子。所以,只要孩子一開口他就買禮物、他就買玩具。
因為他不願意看到孩子不開心,這也是他內心的罪惡感,讓他去覺得哦~我好像一定要做這樣的補償的動作。
所以囉,當我們理解到這一層,那要怎麼擺脫「罪惡感」的束縛?作法其實很簡單,就是要問自己喔,為什麼我需要覺得自己有罪?這個罪到底是怎麼來的?一定要這樣想嗎?
你只有想通了這一點,重新改寫自己的信念,你的罪惡感才會消失。
也就是說,熱愛工作的職業婦女,不是透過滿足孩子,或者是辭掉工作,這種二選一,來處理「罪惡感」。
你可以換個想法,一個好媽媽,不等於要無時無刻的陪伴孩子,而是要做孩子的好榜樣,這樣才是一個好媽媽。
也就是說,妳自己追求夢想,妳成為一個獨立的人,妳是不是為孩子,就起了一個很重要的示範?
所以,你可以在工作上有所表現,而且回到家之後,也能夠對小孩有所要求。這樣子才是一個健康、而且是相互滋養,能夠前進的關係。
它不是二選一,它不是二分法,它是一示範我活出什麼樣子?我讓你孩子看到,於是呢,我除了要求我自己之外,我也可以要求我的孩子。
所以,如果你知道喔,「信念」是罪惡感的源頭,那你更加要知道的就是,這樣子不自覺的信念,很有可能變成一種「控制」跟「被控制」的武器。
就像是現在,很多年輕朋友的困擾。很多年輕朋友,因為買房子不容易,所以在投入職場之後,依然跟父母親同住,所以就很難拒絕父母親的規定。
比如說,父母親要你下班就要早點回家,不要太常跟朋友出去玩,或者是他們希望你沒事不要亂跑,不管買任何東西,或者上任何課程都是浪費錢。
那好不容易有了穩定的工作,就要趕快成家、生小孩。如果年輕人不聽話,就說他們自私、不孝,讓孩子充滿「罪惡感」。
那基本上呢,子女應該要孝順父母,這概念一點錯都沒有。只是我們必須知道,這樣的「應該」啊,是在什麼樣的背景底下成立的?而不是讓原本的善意,扭曲成對子女成長的一種負擔跟妨礙。
該讓子女長大、放手,是不是就要放手呢?人都應該要有「罪惡感」,但人也有基本的需求。我們都要避免因為罪惡感,而不斷的用美麗的謊言來合理化,用麻痹自己的方式,留在一個不健康的關係裡。
你想想看這樣長久下去,關係裡面最重要的關鍵叫做愛,它還能剩下多少?
所以,如果你的生活裡面,也有因為罪惡感,讓你覺得動彈不得、而又讓你覺得不斷消耗…不管消耗自己的時間、消耗自己的情緒、消耗自己的能量。
當你卡在這種關係裡的時候,我很推薦你可以讀讀這本《我決定,生活裡只留下對的人》,這是我的伴侶,諮商心理師楊嘉玲老師,在2018年出版的一本書喔。
在這本書裡面,我們會用很多實際的案例,讓你體會怎麼樣改寫自己「罪惡感」的信念?
而且還會幫助你看見,一而再、再而三的利用「罪惡感」來操弄你的人,事實上在癱瘓你的行動跟思考的能力,這樣的一個事實,讓你繼續的留在一個不健康的關係裡。
所以,如果你也很想要處理,這樣子令人困擾、又挫折的關係,想要有一個清爽人生,那你千萬不要錯過這一本書。其實人生說到底,你永遠可以決定,生活裡只留下對的人。
這一本書相關的購買連結,在我們影片說明裡面都有,我很相信你在讀完之後,你會更瞭解「罪惡感」它的全貌。
怎麼樣控制你、怎麼樣困住你,你會知道關係可以怎麼調整,才能夠讓自己跟別人都舒服;不會因為情感的過份牽絆,讓彼此越活越不開心。
很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除了今天談到的《我決定,生活裡只留下對的人》這一本書,希望你繼續支持之外。
我們近期也推出了一門線上課程,這一門線上課程,叫做《時間駕訓班》。因為是透過線上的學習,所以很方便你不管在任何的時空、地點,或者是狀態,而且只需要用聽的。
那我本身是一個心理學家,這麼多年這樣下來,結合了很多心理學的理論跟實務,最重要一點是自己的實踐。
因為很多人很好奇哦,我本身是個老闆,心理學家,我還要做很多的個案教練、「一天聽一點」…等等這麼多事。可是似乎看我的整個生活品質,又能夠維持得很好,而且還活的還蠻游刃有餘的。
那到底我怎麼做到的?其實不是我有三頭六臂,也不是我天賦異稟,我只是回到大腦運作的核心關鍵,而開啓了效率最重要的核心能力。
所以我相信這一門線上課程,可以幫助你回到最根本的核心;不僅是讓你建立起正確的觀念,還能夠讓你掌握一些必要提升自己效率的工具。
很希望能夠跟你一起前進,歡迎你的加入,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