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柯學?說一套、做一套啊!
柯文哲最沒法治概念的一個人,習慣自以為是的對所有事情批評,扣別人帽子,事後發現自己無理卻又偷偷改口,因循苟且毫無任何建樹,但東窗事發後又甩鍋給屬下!
大巨蛋案如此,文化大學違建案也是。
2019年2月 文化大學大典館違建火災 柯:無法無天,不同意補照
2020年7月 文大大典館違建緩拆 柯市府:年底完成補照
柯學
2019/2不得補照👉可以補照👉2020/6第一次限改補照期限,文化未改👉2020/7再緩拆延半年補照
試問:
1️⃣柯市長說過去違建一拖再拖,都是有人關說,請問文大違建多次緩拆是誰關說?
2️⃣違建爭議處理小組以什麼理由,讓文化違建緩拆,文化可以,一般小市民可以嗎?
3️⃣說一套做一套,讓下屬無所適從,這樣的人才該自我了結辭去市長職務吧?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PNN livehouse.in頻道 ( ...
違建緩拆 在 好房網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裡違建緩拆
#違建 #拆除
違建緩拆 在 羅智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去年,我以四萬票、台北市最高票當選台北市議員,第一件事,就是要求辦公室不受理違建緩拆的關説請託!因為違建不只是柯文哲説的「國恥」,也是台北的「城市之癌」。
因為,打破違建文化,就從自己做起!
我也在質詢時,建議柯文哲,「違建協調100%透明化」。柯文哲不但當場同意,對違建愈拆愈多,也感慨的說,如果都像羅智強議員就好了。
拆除違建,守護台北城市安全,是沒有黨派之分的。
對我來説,合於公道、對台北有利的事,我都會全力支持、努力去做!
https://youtu.be/tnEpQVb0pzk
違建緩拆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PNN livehouse.in頻道 ( http://livehouse.in/channel/PNNPTS )
違建緩拆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150322TVBS 頂加違建剩4件 北市3月23日強制拆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MBghfS9aFFo
謝謝記者 侯慶莉 的採訪,關於頂加,目前市場上完全極凍,沒人詢問;至於有沒有下跌,因為沒有成交量,無法判斷是否下跌;不過,因為四樓公寓的頂加,土地持分較高,所以四樓頂加多少還有一點投資價值,投資客願意為了都更效益,拿柯P打頂加題材進場殺價;但如果是五樓公寓的頂加,就真的乏人問津了。
以下是新聞報導……↓
台北市長柯文哲去年底下令,要拆除北市「隔出三房」的頂樓違建,當時統計全北市共有226戶,過了三個月「自行處理」時段,現在剩下4戶,北市府明天開始強制拆除。市府透露接獲檢舉違建的電話數暴增3到4倍,不排除規劃下一波違建拆除名單,買家擔心哪一天被強拆,過去搶手的「頂加」現在買氣直直落。
違建戶vs.記者:「很怕下雨,你看現在要是下雨一定漏水。」
大片帆布克難擋雨,原本遮風避雨的屋頂,現在成了散落一地的碎裂磚瓦,牆壁敲落一大半加上變形鋁門框架,斷垣殘壁過去是民宅的一部分。
違建戶vs.記者:「陳情,陳情沒有用,向副市長陳情也沒有效,我說孩子沒地方住,你知道他怎麼跟我講?去找社會局啊!我又不是難民。」
濃濃無奈卻有深深不平,信義區虎林街二樓加蓋,屋主過去隔成三間房讓子女住,但被市府認定違法,小老百姓沒別的路,只能速速拆除!同樣在信義區永吉路的老公寓,樓梯間掛著柯文哲「萬象更新」的春聯,原本4樓加蓋的鐵皮屋,被市府鎖定列為強拆第一案!
3月23日起市府強制拆除,信義、中山、南港、大安區的違建,列管專案從226案剩下4案,但檢舉拆違建的電話更是暴增三倍。
房仲陳泰源:「以前『頂加』真的是加分,因為會覺得說一坪抵兩坪用,現在買氣真的是急凍。」
台北市「頂加」違建緩拆戶,數字超過7萬,除了自住,過去投資客看上隔間出租商機潛力超愛買,以信義區30年以上老公寓為例,過去4樓每坪大約80萬,頂加一起賣房價多1/3,每坪可以落在百萬,但自從柯文哲表態要對違建開刀後,買家就怕砸錢買下的住沒多久被強拆,不確定因素下沒人想冒險。
新聞網址→http://news.tvbs.com.tw/entry/572173
部落格網址→http://blog.yam.com/taiyuanchen/article/87946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