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有《林肯在中陰》,2020 年有《正常人》,而這就是 2021 年繁體書市翻譯文學的年度大書,前年普立茲文學獎作 —— Richard Powers《#樹冠上 The Overstory》。無懼疫情衝擊,由吳明益老師導讀,連明偉老師專文,且比照王鷗行《此生,你我皆短暫燦爛》,一樣有限量作者越洋親簽版,並於今夜十二點開放預購。《樹冠上》是這裡的七月選書,也是今年最不容錯過的重量級文學作品。
⠀⠀⠀⠀⠀
▍《樹冠上》博客來:https://bit.ly/3pZRsL7
⠀⠀⠀⠀⠀
⠀⠀⠀⠀⠀
2019 年普立茲得獎小說
歐巴馬、比爾蓋茲 2021 年度選書
休傑克曼與《權力遊戲》團隊聯手改編 Netflix 原創影集
⠀⠀⠀⠀⠀
「這是一部『敘事如樹』的小說,也是一部暗喻人的『生命如樹』的小說。縱然西方有些評論者認為鮑爾斯偶爾會有命題太過宏大,而懷疑他的故事魅力是否能支撐,但我得說,這絕對不是鮑爾斯在落筆時會在意,也輕看了作品的後勁。通常我們所見的樹冠有多大,深藏地底下的樹根廣度通常相當,甚至超過,鮑爾斯為一本小說所經營的根系,遠超過我們的想像。他以栽植一棵樹的態度來寫一部小說,等待它以自身的方式『長成』,那些下過苦功面對泥土、暴雨、苦旱而發育成的根系,支持著樹冠上的萬千樹葉,化成無數姿態,吸引我們反覆展閱,讓人讀之不盡,如同迷人的生命真相。」
⠀⠀⠀⠀⠀
— — 吳明益導讀〈敘事如樹,生命亦如是〉
⠀⠀⠀⠀⠀
⠀⠀⠀⠀⠀
一部關於樹木與人類命運、無可挽回遺憾和心靈救贖的生態史詩巨著。全書宛如盤古巨樹般自樹根揭開半世紀美國西北部的伐木浩劫,帶出九名主角與最後一片原生林木之間生死相繫的命運。當中包括青年藝術家、華裔女工程師、心理學博士生、專利法律師夫婦、越戰退役上尉、半身不遂的 IT 科技鉅子、言語障礙的植物學家,以及一名曾因縱情玩樂觸電身亡但死而復生的女大學生,據說銀閃閃的樹靈在幽冥中對她說話,伸出援手,將她拉回人世。生命究竟對人類有何要求?多少人願意為了保護樹木而犧牲?生命如此豐富,為何人類擺脫不了物種孤獨,總是感到孤單、無助又寂寥?
⠀⠀⠀⠀⠀
全書以樹根、樹幹、樹冠、樹籽為架構,鋪陳九位主人翁的個人生命,如何與樹木命運環環相扣,彼此交會激盪的故事,當中記錄環境運動現場,辯證環境倫理困境,意在突顯當今地球最基本且最具破壞性的衝突,即人類與自然的對立。然而樹木智慧浩大、緩慢、互連、共生、獨具創見、別出心裁,可惜只有少數人發現並相信那個世界,深受吸引,因而捲入災禍,卻義無反顧。當護樹者擁抱樹木,他真正擁抱的是誰?
⠀⠀⠀⠀⠀
生命早已息息相關,有如地下根莖般深深相連。
⠀⠀⠀⠀⠀
你和你家後院的樹來自同一個祖先。時至今日,人類和樹依然共享四分之一的基因。納博科夫曾說:「作家應該要有詩人的精準以及科學家的想像力。」這本普立茲得獎小說更從植物學、認知心理學、法律、人工智慧、環境倫理等各層面書寫樹木的智慧。不僅是有史以來寫樹寫得最好的小說,也是最好看的小說。樹是我們的圖書館、博物館、藥局、文史資料館。樹木記得人類遺忘的過往。為了明日世界,我們最應該做的一件事是什麼?當樹送光了它們所有的一切,人類已受贈的種種,我們必須爭取的種種,會不會有終止的一天?我們究竟希望自己想要什麼?我們為什麼要去做?
⠀⠀⠀⠀⠀
「世間最精闢的論點也改變不了人們的心意。只有精彩的故事才辦得到。」
⠀⠀⠀⠀⠀
人類很像樹木,也有向光性。
若心懷渴望,光是保持靜立,每棵樹都有遠大前程。
⠀⠀⠀⠀⠀
⠀⠀⠀⠀⠀
⠀⠀⠀⠀⠀
(以上內文節錄自編輯與出版社書介。)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