獸醫一整天要忙什麼?
以我來說,很多人都以為我就是上班看診,下班打電動,殊不知我們其實還要時時進修,上課聽課參加研討會。所以我最近就參加了由希爾思寵物營養主辦的獸醫網路研討會,才發現這次研討會不同於以往,不只主題是貓,更將課程題目訂在貓的行為、營養迷思、及慢性腎病管理等三大方向來談。
在所有課程當中,最讓我期待的就是由日本知名的行為專科獸醫師—入交眞巳(Mami Irimajiri)博士,主講關於貓的減壓生活主題:Thinking like a cat: get stress out of my life,讓我獲得不少新的體悟,也覺得很有趣,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這堂課的課綱五大重點,是入交博士以貓的觀點來闡述的,分別為:
1.Nice bed with some privacy will be appreciated
2.I need to go up and hide for my safety
3.Toilet! That should be clean and large
4.Dining, how to enjoy my supper
5.I need your love and some work. I do not like boredom
如果你看到一堆英文眼睛會抽筋,那我來協助傳達貓皇的旨意:
1.給朕好睡又有隱私的寢宮啦,奴才你懂ㄇ?
2.給朕可以挑高望遠、避開世俗的別宮啦,奴才你懂ㄇ?
3.給朕又乾淨又大的馬桶啦,奴才你懂ㄇ?
4.給朕可以好好吃飯的用膳環境,奴才你懂ㄇ?
5.給朕找樂子朕不甘寂寞討厭無聊,奴才你懂ㄇ?
簡單說,貓皇最在意的就是吃、喝、拉、撒、睡跟玩,不跟你搞什麼情感糾葛的,懂了ㄇ?
以睡來說,入交博士提到,貓一整天睡眠時間佔了至少40%,所以家裡有沒有良好且不被打擾的休息空間,對貓皇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貓有偏好的休憩地點,那麼,絕對是你設置寢宮的優先考量。但說真的,祀奉過貓皇就知道事情沒那麼簡單,先別說你從網拍買的那個軟墊,貓皇可能完全看不上眼,有更多時候你花了大把錢,佈置了老半天,貓皇仍只愛去睡你的床(或紙箱)。
以爬跟躲來說,入交博士提到可以盡可能利用跳台、窗台、紙箱等來滿足貓的需求。還有我也要補充一下,提醒你們這些貓奴才,不要每次都喜歡趁貓之危,貓主子一閉上眼,你就跑去又吸又擼的,對貓來說很可怕你知道嗎?沒同理心的,想像一下你媽趁你睡著時,闖進房間替你拍照梳頭髮,那個像是吃錯藥的恐怖感,懂了ㄇ ?
至於貓的如廁環境,入交博士有提到戶外貓在自然環境排泄時,其實都有一套SOP存在。例如在排放以前,貓會探查、嗅聞、轉圈、挖坑、掩埋、(優雅)離開等。如果你家的貓皇,每次在貓砂盆裡面都展現奇怪的姿勢(如JOJO立,好啦雖然是我亂扯的,但好像還真的有),或是拉歪,或是在貓砂盆邊框空撥,或是上完後落跑(你以為的解便High),都有可能跟你貓廁所設置不當有關啦。簡單說,貓砂盆不需要太複雜的設計,大又乾淨才是王道,不要被業者的花言巧語跟鬼扯設計給騙了,好ㄇ?
然後用餐的部分,一山不容二虎有沒有聽過?注意一下,不要讓貓聚餐共餐,貓不喜歡餐桌交際,喜歡約吃飯聚餐聊天是你的事情。如果可以選,貓群之間寧願天天保持社交距離。不要再被網路專家蒙蔽你的雙眼,從古至今,貓都不是會共餐的動物。貓群共餐壓力大,搶食、護食、嘔吐、打架、吵架一堆毛,不如獨自靜靜用餐好。
至於玩樂的部分,可以人貓互動的逗貓棒,可以獨自遊玩的尋食益智玩具都是不錯選擇。入交博士有提到,貓皇很怕膩,所以時常更換玩具的擺設地點、種類、形式,都是應該被注意到的部分。另外,貓玩具的變化跟運用,最理想的還是透過日常生活可以取得的物品。例如雞蛋蛋盒、轉蛋殼、紙軸等,都是可以輕易改造成玩具的好東西,這些東西不只容易取得易改造,若貓皇看不上眼,至少也不會那麼傷荷包。
最後,說說我的課後心得感想:
首先,關於這次舉辦研討會的希爾思寵物營養,不只生產大家都熟知的肥胖、腎病等處方飼料,最近還新加入一款針對貓泌尿道的c/d Multicare Stress 舒緩緊迫配方,並持續進行貓的行為跟疾病等知識教育。相較於早年,多數獸醫師的研討會課程,內容都是著重於疾病診斷跟治療,對於如何協助貓飼主建立良好且高品質的人貓生活,其實並未有太多著墨。而入交博士的課程就顯得非常實用,課程當中有許多是我臨床常會遇到的問題,也是貓飼主會遭遇到的狀況。參加這堂課不只是溫故知新,還有一點像是參加由行為獸醫師們組成的治療團體感(誤)。
其次,課程主題的選定,也讓我體認到在貓病的預防跟治療過程中,貓飼主絕對是無可取代的角色。畢竟貓離開醫院回到家後,才是貓原有的樣子。無論是事前預防,或是事後照護,有很多時候我們獸醫師無法從中立即給予協助。獸醫師要如何協助飼主打造低壓的人貓生活、給予貓適當的營養並避開網路錯誤迷思,以及提升慢性腎貓的管理品質,都是提升貓病醫療水準的重要基礎。所以對我來說,無論是貓的食品,還是教育課程的內容,能從單純控制生理需求,到顧及貓的情緒問題,真的是我們人貓共生之間最大的進步。
適當地休息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晚間 4 小時怎麼用:訂時間軸計畫表
■ 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最有效率?
前文探討了詳盡記錄時間的方法,現在讓我們來靈活運用吧。下班或放學後到睡前的晚上時間,對多數人而言是一天當中最能騰出空閒,但也是最容易稍縱即逝的時光,想要聰明有效的利用,最好的方法是在固定時間內做固定的事。
我們要找出在什麼時間區段內做哪些事情最有效率,因此在寫記事本的同時,別忘了也要標注當時的專注力程度。我觀察我的記事本之後得到的結論是,上午時間是我體力的高峰,用來做勞力的事情效果很好,晚上的時候做創造力的事情最順利。所以我早上(上班前)用來運動,而剪輯影片和寫作則安排在晚上。就像這樣,找出適合自己的節奏,有計畫性的設定各時間區段的目標,最後養成習慣。
#STEP 1:盤點你的空白時間
先把一天中自己能運用的空閒時間全部記錄下來,你必須清點「真正」擁有的空白片段有哪些。例如我的上班時間是 10 點,比別人晚一些,因此可以利用的時間是早晨 2 小時左右,和下班後 3 ∼ 4 小時。不少人的上班時間是 9 點,但公司遠近不同,空閒時間也會不同,如果通勤時間長,那就放掉早上,只利用晚上時間也綽綽有餘。
有一個關鍵點要注意:必須固定抽出的時間也要全部記下來,再從空閒時間中扣除。例如,下班後吃晚餐的時間、帶寵物散步的時間等例行公事,扣掉固定行程之後,剩下來的才算是單純的自由時間。
要特別列出這些例行公事,是為了在全力以赴做想做的事時,不至於錯過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事情,因為這些時間是不能省略的──陪狗狗散步、跟家人說話、做簡單家事等等,這些日常之事對人生而言亦是「重要的小事」。無論是發展第二專長或開啟其他副業,許多人忙東忙西拚命向前衝,卻忽略了那些真正重要的事和重要的人們,這些才是生活的基石。這也是我的切身之痛,是我從自己的生命經驗體悟出的關鍵。
#STEP 2:了解時間成本和必須投入的專注度
在擬定事前計畫時,不免要設想做一件事情的時間成本,此時必須評估兩點:具體要花多少時間,以及投入多高的專注力程度。
特別是計畫中如果有某項事情必須持續數天,或是每周必須做兩三次以上,就更要訂出每天要預留多少小時給這件事。只在腦子裡預想花費的時間,和實際結果會有很大的差異。我們常心想「這點小事只要一小時就夠了吧?」但真正做起來沒那麼容易,總會有各種原因耽擱了過程,往往得花上兩倍以上的時間才做完!所以才需要填寫事後記錄表單,因為按照時間區段記下所有做過的事情,時間節點和過程被文字化、視覺化了,就有助於精算做每一件事的時間成本。
如果是初次嘗試的事,建議先比預估多排 1.5 倍的時間。預定的時間可以有彈性,在執行的過程中一邊修正即可。
#STEP 3:製作晚間時間表
再來就是要製作適合自己的晚間計畫時間表了。如同大學生的課堂時間表,只要以格狀方式排列,把想做、要做的事項填上就可以了。
同樣的,真正執行起來,一定會發現和預估有很大的出入,可能是某件事情比你想像的更麻煩、要花更久的時間,也可能是某件事情根本不適合安排在晚間進行,做起來反而更累人⋯⋯因此執行時可以根據需要,適當修正時間表。
很多人問我,一直修正時間表,是不是代表一開始訂的計畫很失敗?但絕非如此。把修改時間表想成策略性修正吧!就像打草稿一樣,大略抓個方向輪廓,在執行的同時保持滾動式調整,直到找到最能滿足你的生活節奏。
■ 時間表不是用來囚禁自己
對有些人來說,訂時間表、照表操課,感覺好像戴腳銬一樣,簡直有如把自己的生活給綁死。當然,排定時間表之後,必須認認真真以時間區段為單位按表做事,的確有可能帶來壓迫感。例如你預定晚上 10 點開始讀英文,如果延遲就會產生壓力,很多時候甚至會把延遲當作放棄的藉口,「反正已經超過好幾分鐘,就算了吧!」這種情況不勝枚舉。但訂立計畫,排定時間區段的目標不是為了硬逼自己、囚禁自己,而是為了方便執行,這一點必須銘記在心!我們想要的是「找出可以運用的自由時間」,避免不知道當下該做些什麼事而虛度。
尤其我是那種生性散漫,手上又常常同時進行很多事情的人,如果不訂時間表會手忙腳亂,所以我純粹是為了把該做的事情整理好,才決定製作時間表並按表操課。這就像為了從一本厚重的教科書中快速找到重點,而設計出目錄的概念。
小時候覺得學校排定的課表就好像腳鐐,因為硬性規定所以令人覺得很悶,但是現在必須做、想做的事情變多了,有具體排定好的行程反而讓我覺得鬆了一口氣。畢竟時時刻刻光忙著煩惱「接下來呢?然後該做什麼事?」這種雜亂無章的日常生活也會是另一種很大的壓力來源。相較之下,好好計畫每個時間區段,有大中小目標,按照計畫執行的生活,反而變得單純美好。萬一發生緊急的突發狀況,或臨時出現更想完成的事,我也不會對無法按計畫執行感到壓力,而是根據當天的情況彈性做出調整。
計畫是為了幫助我們而存在,並不是為了監視和囚禁自己而制定的,這一點請務必謹記。
■ 做得下去的計畫,才有效!
有些人會有「人來瘋」的特質,是屬於感覺對了就會瘋狂投入的類型,又或許是一旦開始就迫切想看到成果,野心勃勃的想得到理想成績。但在初期就瘋狂燃燒熱情是很危險的,因為能量耗得太快,消失得也快,可能做到一半就感到厭倦而放棄。因此我們也要提醒自己,再有趣再渴望的事,都要保持穩定的步調,持續慢慢前進。
維持中庸之道並不容易,所以需要在做計畫的階段就適當分配好目標,預定的時間結束了,即使想再多做一點,都必須喊停轉換下一個階段或休息。重要的是當完成計畫好的工作量時,就改做其他的事。
無論是自我充實還是經營副業,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可持續性」,有些人會因為剛開始進行某件事時,看不到明顯成果而感到焦慮,這是很正常的。「一天只唸 30 分鐘的書會有效果嗎?」像這樣產生疑慮是再正常不過了。但日復一日的進行,當你覺得 30 分鐘也綽綽有餘時,就離充滿價值的感覺不遠了。
.
本文摘自
《#原子時間》
奇蹟的晚間4小時,改變人生、收入翻倍,社畜獸醫的時間管理實證
.
作者:柳韓彬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延續昨天的重點,聚焦在內在感受,搞清楚在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最能讓我們專注投入。然後計畫性地進行,養成習慣,就能省下很多時間。
重要的事先做,即便是「重要的小事」也一樣。這是生活品質的根本,重要的事不做,其他的事做再多,常也只是虛空。
祝願您,能持續做自己真心喜歡的事!
適當地休息英文 在 賓狗單字 Bingo Bilingual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居家工作的部分,你還好嗎?
這則貼文來分享
我自己居家工作 3 年的經驗
簡化成 5 個心得
赤裸真實的建議
有聲版到這裡收聽《聽新聞學英文》podcast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p5l1lakylo50875kthwp8cb/platforms
聲明一下
這 5 點是我的「個人」心得
同個方式不一定適合每個人
純粹讓你聽聽看,刺激思考
找到適合你自己的 WFH 風格
1 接受新型態 This is the new normal.
我剛離開前公司,自由接案時
發現自己工作時間變長,變得比較混
想睡覺,床就在旁邊,立刻就瞇一下
想玩電動,Switch 就在旁邊,來一場大亂鬥
沒辦法,畢竟沒有主管監督、沒有同事壓力
比較容易混,也是很正常的
不過回頭想想
雖然這樣混,會比較晚「下班」
但中間也多了很多休息時間
甚至可以跟家人來聊天
我想說的是
雖然 WFH 跟辦公室不一樣,但它有好有壞
是時候放下執念
辦公室的工作型態並不是滿分
不要硬逼自己複製辦公室的生活到家中
取而代之的是
意識到 This is the new normal.
在家工作就是這樣
即使你只是因為疫情
暫時必須 WFH
還是可以利用這樣的精神
正視居家工作的優缺點,順其自然地生活
2 手機計時不失控
Set a timer to drive your productivity.
上一點我說 This is the new normal.
我確實接受自己的工作與生活界線會比較模糊
或是切換頻率高
但是,我仍然非常尊重我的工作啊
還是想把事情做好
所以,我會在光譜上,找適合的平衡
想玩電動、想睡午覺?
Ok, use a timer.
Timer 是計時器
也就是用計時器控制休息的時間
例如:
我吃完午飯,腦袋通常很昏,無法清醒工作
這時候就會很想玩薩爾達傳說(任天堂遊戲)
恐怖的是,薩爾達傳說隨便一玩
3、4 個小時就過去了
這樣下午就完全沒有工作產出耶,太可怕
這時候,我不會禁止自己玩
我會設定 1 小時的 timer
timer 響之前就好好玩個高興
響了就結束遊戲,開始工作
也就是說,讓自己可以休息玩樂
但是用 timer 控制,適量就好
3 你的休息可以是聽 podcast、運動或做輕鬆家事
You can listen to podcasts and do some exercises or house chores as a way to take a break from work.
在家工作,毅力比較差,會常常想休息
這是環境造成的,很正常
但說不定這個危機,也是轉機
以前坐在辦公室
一不小心就久坐一整天
沒有站起來活動筋骨
對身心都不太好吧?
現在 WFH
可以善用這些打混的欲望
照顧一下自己的健康
覺得想休息
可以閉眼睛聽《聽新聞學英文》podcast(自肥時間)
或是做輕鬆簡單的家事(家裡還能變整齊 #怦然心動)
所以,挑健康的活動來休息吧
說不定整體身心狀態變好
工作效率更高!
4 體諒同住者,好好溝通
Don’t forget that this is a living space for your family or roommates.
WFH 很煩的一點是
家人、小孩、室友會發出各種噪音
我在家工作三年了,我真的懂
所以要跟家人約法三章
讓他們瞭解,有人在忙,請尊重
但也不要忘記,這個家,原本就是個生活空間
你的家人跟室友,也都有自由生活的權利
我們在工作,是值得被尊重,但生活空間,也應該有適當的自由
理解這點之後,再去跟家人溝通,氣氛會比較和諧
例如我會在錄音前,請求家人稍微安靜
錄音完的時候主動告知,並且好好說一聲「謝謝」
就是盡量練習、彼此尊重
用語言溝通,不要用情緒溝通
5 工作被打擾,保持冷靜再溝通
Stay calm when you’re disturbed.
最後,除了噪音,還會有家人直接找你講話
你最愛的家人,就是喜歡你啊,所以找你講話
但你在需要專心工作時,被打擾會一陣火大
像是我跟 Leo,喜歡彼此的陪伴嘛
所以也是會彼此打擾 XD
剛開始在家工作的時候,我們也是會鬧脾氣
後來才慢慢練習
如果被打擾時,工作正起勁,或是十萬火急
就冷靜告訴對方:「我正在專心,工作告一段落再聊好嗎?」
總之真的要避免發火
不然破壞關係、心理壓力又大
而且發火後會懊悔,覺得自己人很差
懊悔情緒一來,你又無法專心工作
下次被打擾,你更容易發飆
親子關係搞得更差,完全是惡性循環
以上 5 點個人心得與建議,簡單整理核心概念:
· 有技巧地打混
· 用語言溝通
· 不要用情緒溝通
你呢?這段時間 WFH,有什麼獨到心得嗎?
歡迎留言告訴我,並把這則貼文分享出去喔!
#賓狗 #聽新聞學英文 #podcast #英文 #怎麼說 #學英文 #英文單字 #播客 #中文podcast #遠距工作 #宅在家防疫 #防疫 #親子 #居家工作
適當地休息英文 在 More content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休息 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 維持充足的休息與睡眠才有健康的身體和繼續走下去的精神、體力今天跟小編一起早早入睡吧! ... 看BBC學英文, profile picture · 看BBC學英文.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