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快訊】日本自民黨總裁選舉結果出爐 岸田文雄當選黨魁
日本執政黨自由民主黨總裁選舉29日進行投開票,前外務大臣岸田文雄在第二輪投票,稍早以總票數257票跨越過半門檻,當選自民黨總裁。
|完整報導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6918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11月05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Ni92sD_wth4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選舉票數門檻 在 信傳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公民權下修至18歲的修憲公投可能延至2024綁大選,而要達到通過門檻需要965萬票,比蔡英文2020的得票數還高⋯⋯😧😧😧
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29962
#修憲 #18歲 #公民權 #民進黨 #國民黨
⭐快加入【信傳媒財神到】社團一起財富自由:https://is.gd/pMrY87
⭐掌握更多訊息,快加入信傳媒Telegram:https://is.gd/a5lUNM
⭐好玩有趣的新聞分享,歡迎加入信傳媒IG:https://tinyurl.com/y6oqqqbh
選舉票數門檻 在 邱顯智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修憲工程即刻啟動!推進國家憲政發展
今天上午, 時代力量立法院黨團召開修憲記者會,正式提出時代力量的修憲草案,並提出四大訴求:
1️⃣降低修憲門檻
2️⃣國會選舉聯立制
3️⃣廢除考試院監察院
4️⃣重要基本人權寫入憲法
一、降低修憲門檻
自從2005年憲法第七次修正以來,就再也沒有修憲。
原因很簡單,公民複決的門檻超級高,有效同意票要「過選舉人總額之半數」。
以2020年總統大選為例,選舉人總額是1931多萬人,過半數就要965萬5千多人,比歷屆總統當選人最高得票數817萬票還要高。
修憲變成幾乎不可能的任務,但是時代不會停止進步,憲法當然也不能停滯。因此,時代力量希望降低修憲門檻,只要一半的選舉人出來投票,並且有效同意票超過總投票數1/2,就可以通過。
只有這樣,才能讓憲法更容易貼近人民的需求和時代的脈動。
二、國會選舉聯立制
目前的國會選舉,是採取「單一選區兩票制」。在每一個選區,只會有一位當選人。同時,除了投給特定候選人的選票之外,選民還會有一張政黨票,得票率到5%的政黨,就能分配「全國不分區」的立委席次。
單一選區最大的問題,就是「贏者全拿」。就算兩位候選人分別獲得50.1%和49.9%的選票,有席次和沒有席次的差異,這也讓「民意支持度」沒辦法100%反映在代議士的組成上。
這樣的選舉制度,除了犧牲相對少數人政治參與的可能性之外,更可能因為零和的選制競爭,深化社會的對立。
為了避免相對多數人被過度代表,以及相對少數人代表不足的問題,「政黨票」就會是重要的調節方式。
時代力量的版本上,我們嘗試調和了「尊重地區民意」、「政黨全國支持度」和「代議士運作成本」三個面向。
在席次設計上,會有73席區域立委、10席原住民立委,以及73席不分區立委。立委的總席次是固定的,以避免立法委員人數增加所帶來的成本。
同時,政黨的總席次會在尊重區域立委和原住民立委當選結果的前提下,透過不分區席次的分配,盡量接近政黨的得票率。
如果某個政黨在區域和原住民立委所得到的席次比較多,那麼不分區的席次最多補到和政黨票得票率相當的差額;如果區域和原住民立委席次相加,已經多於政黨票的得票比例的話,就不再分配不分區的席次。
最後,目前5%的當選門檻,也不利於小黨的發展,難以在國會呈現台灣多元的聲音。因此,當選門檻應該也要適度下修至3%。
三、廢除考試院、監察院
所謂的「五權憲法」,是孫中山吾人兄弟所獨創的制度,但也帶來許多問題。
例如考試權是典型的行政權內容,但因為「五權分立」的結構,掌理考試權的考試院,和實際用人的各機關「考用分離」,也造成組織肥大和效能不彰的問題。
又如監察院,從第二次修憲之後,就不再是如同立法院一樣的民意機關,也沒有包括政治問責在內的可能性,但仍然掌握調查、彈劾及審計等廣義立法權的權限。也不斷有監委不當以職權介入行政、司法的質疑。
廢除考監兩院,將憲政機關的權力重新進行適當的分配,是國家正常化的重要一步。
四、重要基本人權寫入憲法
自從憲法1947年公布以來,憲法第二章「人民之權利義務」,完全沒有修正。
然而,國際憲政潮流早就對人權的保障都有了長足的進步。例如第二代人權的健康權、工作權、對婦女兒童之保障、經濟社會弱勢團體之實質平等保障等權利,以及第三代人權的環境權。
歷次的憲法增修條文,雖然嘗試將一些價值納入增修條文第10條的規定,但性質上是屬於「基本國策」,和人民基本權的保障程度有相當落差。
大法官們雖然也努力透過憲法解釋的方式,將新興的基本權利納入保障,但除了未必有能釋憲的個案之外,也會受到憲法解釋極限的限制。
也因此,需要用「修憲」的方式,系統性地建立、擴張人民基本權利的範圍。
時代力量的修憲草案,廣泛盤點各項基本人權,並特別將勞動權、兒童權和環境權寫入憲法。
憲法的調整,已經遲到了太久。我希望能在接下來的任期中,有看到憲法修正的機會。我也會邀請朝野共同連署修憲草案,將這些重要的價值帶進討論。
選舉票數門檻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11月05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Ni92sD_wth4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美國大選未分高下,特朗普提早稱勝,拜登亦對勝選樂觀,然而兩人皆未正式達到當選門檻,三大游離州密歇根、賓夕法尼亞和威斯康星成為焦點所在。特朗普誓言入稟阻止計算郵寄選票,拜登則強調「票票要點齊」,官司戰一觸即發,可以糾纏甚久。美國民主制度設計,有機制確保明年1月總統就職日,必定有人領導國家,問題是民情能否接受特朗普、拜登甚至民主黨眾院議長佩洛西,在爭議下入主白宮。大選結果存在不明朗因素,考驗美國民主韌度,選舉爭議糾纏愈久,出現社會動盪和憲制危機的可能愈大。過去數十年的美國大選,鮮有投票翌日仍未知道結果,今次很可能是繼2000年小布殊戰戈爾後,再度出現選舉爭議。
蘋果頭條
受疫情影響,郵寄選票和提前投票數量大增,總統特朗普此前曾質疑,大量增加的郵寄選票可能助長舞弊。一旦大選中任何一方拒絕承認選舉結果,或沒有一名總統候選人能取得270張選舉人票,將可能造成巨大爭議,最壞的情況將是無法及時產生正副總統,需由眾議院議長甚至參議院臨時議長署任總統。目前尚餘下7個點票結果未明朗的州分,包括威斯康辛州、內華達州、密歇根州、賓州、喬治亞州、北卡羅來納州及阿拉斯加州,點票仍在繼續。以下是最新進展:特朗普陣營除入稟法院要求密歇根州停止點票外,亦要求法院暫停賓夕凡尼亞州的點票工作,直至點票「有意義透明地」進行。賓州有20張選舉人票,根據最新預測,特朗普目前以52.6%領先,拜登的票數則為46.2%。
東方正論
美國大選出現近年最激烈的選情,尋求連任的特朗普和挑戰者拜登選情咬緊,於多個搖擺州份各有優勢,未到最後一刻亦難言勝負。儘管特朗普率先宣布大勝,又聲稱選舉出現舞弊,擬尋求最高法院停止點票,預示變數仍多,好戲還在後頭,但姑勿論如何,今場選舉對美國和全球而言都起着分水嶺的作用,既標誌美國社會撕裂難補,民粹主義愈走愈遠;亦預示中美兩國將會長時間處於對抗狀態;而美式民主來到今天亂象叢生,更是路人皆見。
星島社論
美國總統大選全球矚目,卻再度寫下選舉史上混亂一頁。兩名候選人未能於投票日就分出勝負,在數個搖擺州殺得難分難解,選情陷入膠着。各方現聚焦三個北部關鍵工業州,三州被認為可左右大局。總統特朗普昨日聲稱不惜打官司到聯邦最高法院,確保自己得票勝出,昨日更推文指控,他原本領先的多個州,「意外出現大量選票」。拜登競選團隊聲稱有法律團隊隨時待命。拜登競選總幹事狄倫昨聲稱,拜登有望贏得選舉。總統大選選情異常膠着。截至香港時間今日凌晨,拜登暫取二百三十八張選舉人票,特朗普二百一十三張,差距相當接近。
經濟社評
美國大選結束卻仍未有最終結果,總統特朗普靠民粹主義箍票,跟對手拜登叮噹碼頭,難分難解,成敗關鍵還看多個搖擺州份的郵寄選票。今次大選令美國社會兩極化加劇,不管誰當選,都要着手處理,否則美國社會將會更撕裂。開票之初,拜登曾大幅領先,其後特朗普得票率從後趕上,收窄距離,截至今晨零時30分,據美聯社統計,拜登以238張選舉人票暫時領先特朗普的213張。選前民調顯示,多個關鍵搖擺州可能變藍(代表民主黨),但暫時只有亞利桑那州成真,特朗普拿下佛州和俄亥俄州,並在餘下多個搖擺州領先。
選舉票數門檻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政黨法2017年修法,將補助款門檻下修為3%,節目中誤植為3.5%。
11月22號就是2020立委選舉登記的最後期限了,從半年前吵初選,到最近各黨喬不分區名單,終於要塵埃落定了。
不過這兩個禮拜各個黨討論不分區的名單也是戲碼很多,有人哭、有人靜坐、還有人因為名單罵來罵去,不過說到這個不分區名單,這個名單上面的人是要怎樣被選進去立法院?為什麼一直要吵誰排在第幾名誰要往後排?
一般來說呢,選舉體制有分成:票數最多就當選的「多數決」、按選票比例轉換成席位的比例代表制,以及混合制這三大類。那我們2020的立委選舉就是混合制,也就是說因為我們在選立委的時候會拿到兩張票,一張投給區域立委、一張投給政黨。
投給區域立委的就是票最多的當選,很好懂,但是為什麼要多一張政黨票咧?
其實過去選立委其實是跟我們去年選地方民意代表一樣,是採「複數選區相對多數決」,複數選區涵蓋的範圍會比較大,雖然每個人還是只有一票,但會依照最後的得票數高低選出相對應人數的民意代表。但是2008年以後立委席次減半,改成「單一選區兩票制」,一個選區只會選出最高票的一位立委,所以候選人比較不會只打特定議題、標新立異,因為必須要拉攏中間選民才有機會選上。BUT!這種做法其實對小黨很不利,而且可能讓大黨獨大,高票落選的聲音也沒有辦法呈現在席次上。
那這個政黨票是用來選不分區立委的,不分區立委跟區域立委除了選法不一樣,性質也不太一樣。
因為立委就是希望各個政黨可以推出專業的、弱勢代表的、以及可代表黨的立委人選,目的是要更兼顧全國的利益來問政、修法,可是很多社會上各領域的專業人士,要叫他們去透過「地方選舉」來進入國會實在太困難了。所以他們就能夠透過這份不分區名單,走進立院。不過,不分區立委因為是政黨提名的,所以若是被「撤銷黨籍」就會跟著失去立委資格,像是前陣子時代力量的高潞以用,就因為退黨失去立委資格,但林昶佐、洪慈庸因為是區域立委,所以退黨也不會影響立委資格。
計算到底有幾位不分區立委當選,其實也有不同的做法,像我們是採並立制,也就是把不分區跟區域立委分開算,政黨得票的比例只會去乘不分區的席次。但如果是德國或紐西蘭他們採用聯立制,就是政黨票比例會先乘以全部的總席次,再扣掉該黨區域立委當選的席次。等於說政黨的得票率就會比較接近立委的總席次,所以聯立制是有利於小黨,讓小黨也能夠為民發聲,不再只有大黨獨大。
但是聯立制也有一些問題,像是如果小黨林立,可能會導致一直在換內閣、國會運作失能。像當初一戰後的德國威瑪共和國就是完全的比例代表制,也就是說不管你的黨多小、或有多極端,都可以得到席次。有部分學者認為,這也是納粹能建立他們政治勢力的一個漏洞。所以後來就設立了政黨票門檻來制衡,如果沒有超過門檻,還是不能進立院的。
這個門檻其實也很多種,像目前台灣的門檻是5%,丹麥則是2%、希臘3%,義大利、瑞典4%,土耳其則高達10%。有些國家還會加上區域席次門檻,比如說南韓是3%或分區得五席以上。
那如果投給小黨,但他們沒達到門檻,我的票不就浪費了?
其實就算你投的票沒有辦法讓他們得到席次,但如果政黨票得票率有1%,政治獻金就可以抵稅、有2%,之後可以不用提滿10席區域立委就可以提不分區立委,有3%就可以領取政黨補助款。這些都是能夠幫助小黨繼續存活經營的養分。
當然也有聽到不少呼聲,希望政黨票的這個門檻能夠下修,避免總是兩大黨在把持立法院。
你對於立委選舉的制度有什麼看法呢?快在底下留言告訴我們。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十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3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選舉票數門檻 在 陳其邁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人民做主
公民投票法,在2003年我擔任立法院民進黨黨團幹事長時推動立法,但因居於國會少數,以致成了公投法成了鳥籠公投。過去共六案的全國性公投,皆因「雙門檻」設計問題遭到否決,阻礙人民落實權益。其他更有10案被公審會駁回。
面對過去的鳥籠公投,民進黨這次修法有以下重大修正,希望落實人民做主:
1.降低投票至18歲
世界大部分民主國家,其公民年滿十八歲即擁有選舉權,同為民主國家的台灣,更應將投票年齡下修至18歲,讓更多年輕人得行使公民權。
2.廢除公審會
刪除公投審議委員會之組織,並明文規定僅由「中選會」,負責關於公民投票「程序事項」之審查,保障人民直接行使創制權、複決權。
3. 電子提案及連署系統之建立
在科技發達的今日,電子認證系統亦已日漸完備,我們有責任建置電子系統,來大幅減輕提案人之負擔,便於人民公民投票案的推動進行。
4.降低連署門檻
將提案門檻從千分之五修正為萬分之一;就成案後的第二階段連署,從百分之五修正為百分之一點五。
5.降低通過門檻
修正為有效同意票數多於不同意票數,且有效同意票達投票權人總數四分之一以上,即為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