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說輕軌定位只是觀光?
#高雄只能忍受市政沈淪專業不再嗎?
今天我們轉載曾任環保署副署長、兩屆高雄市議員的 張豐藤 博士文章。他以波特蘭輕軌為例, 講述波特蘭如何透過軌道運輸,結合跨域城市規劃,服務市民的通勤與生活需求。
從1986年以來,波特蘭陸續興建5條輕軌,到目前都持續擴建。並透過興建輕軌,整合公車轉乘,擴建市中心人行道的方式,成功讓波特蘭市區成為美國最具活力、商業密度最高的市中心之一,商店餐廳的密度,僅次於紐約。
除此之外,波特蘭更把市中心的第五和第六大道,轉變「大眾運輸優先區域(transit mall)」,原本約寬20m的道路,只剩三條車道,一條輕軌專用、一條巴士專用、一條車輛單行道,兩旁規劃為寬敞人行道。這種在某些高雄市民眼中看起來罪大惡極的規劃,卻成功振興了波特蘭市中心。而除了輕軌以外,街車(Streetcar)的引入,讓波特蘭市區路網更完整,也帶動原本郊區化的人口回流市區。
你可以說,波特蘭的各種特徵,有多麼和高雄不同。但不只波特蘭、從歐洲、非洲、亞洲到美洲、大洋洲,上百個特色截然不同的城市,都選擇利用輕軌改造城市,他們的輕軌,幾乎全部都不是為了「觀光用途」而建。
過去,張豐藤博士在議會中,對於輕軌觀念的引入、後續路網的推動,也是不遺餘力。很遺憾的,這樣專業的代議士,在去年那場特別的選戰中落選了。
而我們看到,現在的市府放任不實謠言與中傷蔓延,捲土重來的舊勢力民代,只會放話抹黑而毫無對市政的專業。
在幾場的公聽會過後,我們看不到有專業風骨的政務官,只看到被上級封嘴,連市民的問題都不敢回答的公務員。這樣的高雄要走向何方?是非常令人憂心的!
五場輕軌公聽會終於結束了,有一些議員和民眾反對輕軌建設説輕軌是觀光小火車,議會每年都會組團去高雄市的姊妹市波特蘭參加玫瑰花車遊行,但是大家都只注意到花車遊行。其實波特蘭的輕軌系統是相當有名的,而且她透過區域輕軌系統結合都市設計,已經成為大眾運輸導向型發展模式(TOD)的典範,尤其最近20年更是透過有軌電車計劃(Streetcar Project)進一步帶動城市發展,多次入選全球最佳宜居城市排行榜,波特蘭的經驗應該可以作為高雄市的重要參考。
波特蘭在城市規劃與交通運輸的創意,可以追溯至美國城市危機最高峰的七〇年代初期,整個國家的住民都從內城區移出去,城市中心經濟活動停止,因此消失衰退中,那時候城市被比成甜甜圈,中空而外擴,急速增加的汽車交通讓城市的環境惡化。
波特蘭是第一個改變的城市,首先在流經市中心的威拉梅特河河岸建了一座公園,原來的公路被取消而由這個公園取代。這是一個真正的革命,這城市的其他新建公路計劃也都被取消了,並且同時設立區域運輸單位來規劃發展區域輕軌系統。
以都會區快速交通(Metropolitan Area Expresse,簡稱MAX)為名的第一條輕軌在1987年開通,稍後還有更多條輕軌陸續開通。MAX是由俄勒岡州三縣都會區交通局(Tri-County Metropolitan Transportation District of Oregon,簡稱TriMet)營運,服務大部分的波特蘭都會區,MAX也是大波特蘭發展計劃‘Metropolitan 2040’的基礎建設骨架。整個計劃的基本原理就是大眾運輸導向型發展(TOD),城市發展集中在MAX輕軌站的周邊地區,而內城區是輕軌路網的核心。
由於MAX的成功,城市中心經濟振興活化,馬路變窄、停車場數目減少,但公共空間增加也更為重要,都市設計讓市民有更多機會從公共領域走近街廓內的公寓、商店及其他設施。
有軌電車計劃是波特蘭都市更新的最後一塊拼圖,第一階段的電車在2001年開始營運,提供高品質的新住宅區-珍珠區(Pearl District)容易接近、非常好的無障礙空間,電車也成為珍珠區房地產的絶佳賣點。
電車計劃開始的頭幾年就已經有許多房地產、住宅、辦公室、商店及飯店的投資,新的都市發展成功地集中在電車路線旁的街廓,不到十年,所有的都市發展有超過一半是發生在這些街廓。接下來的幾年,電車和輕軌路線一直在增加,並且和都市的投資結合在一起。
#大眾運輸導向型發展(TOD)
#人進來錢進來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