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對日本首相菅義偉說,
新加坡打算完全廢除福島核災後對日本食品的進口管制。
白話的說,就是新加坡同意進「核食」了。
是的,我們台灣公投結果77%的人說不要進口的核食,
新加坡總理願意主動跑去跟日本首相說我們可以進口。
但在討論新加坡的做法之前,還得先問一個問題:
「到底什麼是核食?」
今天我們就來回顧,福島核災10年了,還有哪些國家像台灣一樣全面禁止日本五縣食品,又有哪些國家已經有條件進口了。
(本文特別感謝協助校稿的石川カオリ)
#還記得2018年公投題目嗎
我們先回顧一下2018年那場排隊排超久的九合一公投。
當時有一案的提案主文如下:
「你是否同意政府維持禁止開放日本福島311核災相關地區,包括福島與周遭4縣市(茨城、櫪木、群馬、千葉)等地區農產品及食品進口?」
因為題目太長,媒體和公眾人物就簡稱為「反核食」公投。
意及,核食只是「那些地區產出的食物」的簡稱,並不是指食物裡有輻射物質。
而且是台灣比較常說,國際間並不流行這樣一個名詞,至於台灣是誰先開始講的,已不可考。
接著我們再仔細看,這個題目其實是定義「核災附近地區」的食物不要進來,
而不是「銫含量高於某一標準」的食物不要進來。
也就是說,我們是擋下那地區的「所有食物」,
管你食物裡有沒有毒,通通不准進來。
又有個問題,這個「農產品及食品進口」,
是指從這五個縣市的土地上長出來的農產品或養殖業,
還是連送到這裡加工的食物也包含在裡面?
哇那可就多了唷。
所以台灣這個公投題目的寫法,是國際間對日本核災地區食品的處置來說,最嚴格的辣種。
我們就看看,現在國際間都怎麼審核「日本核災地區來的食物」。
我們打開核災最嚴重的福島縣政府網站吧。
這一頁寫說,目前福島縣所生產的食品,各國進口限制如下:
#全面禁止:中國、香港、台灣、澳門
#特定品項禁止:韓國、美國
#只要檢驗合格就開放進口(有附檢驗證明書):印尼、法屬玻里尼西亞、歐盟和英國、冰島、挪威、瑞士、列支敦士登、俄羅斯、新加坡
#完全解除國家或區域:39個,太多了我懶得翻
(更新至2021.1.29)
欸?啊?哪尼?
全世界只有中港澳和我們台灣一樣全面禁止福島食物嗎?
也太孤單寂寞了吧?
那美國和韓國的「特定品項禁止」是怎樣特定?
美國限定的品項大多是菇類和肉類,其他的則要抽驗,
然後一定要檢附檢驗證明,沒有檢驗證明就不給過。
韓國這邊鬧最大了。
韓國2012年起先禁止福島、青森、茨城、岩手及宮城等五縣的「鱈魚」進口。
後來東京電力公司坦承有輻射汙水流入海中後,韓國又擴大為八個縣市、共28項水產品進口。
除此之外,韓國又在2013年額外增加一項條件,就是特定區域的「所有水產品」通通都要出示檢驗,沒問題了才能進口。
這一層一層限制加上去,惹毛日本了,覺得這違反了WTO的「不歧視原則」,所以向WTO提起訴訟。
結果後來韓國二審轉勝訴,就繼續維持這樣的限制狀態。
不過我們仔細看,韓國其實是重點在於「高風險的水產品」,而不是那些縣市的食品通通不能進,所以跟台灣公投題目相比,韓國的限制至少不是全盤擋下。
#中港澳和台灣禁止的原因其實差不多
那到底為什麼台灣和中國都採取最嚴重的「全面禁止」。
我們來看中國。
中國禁止的範圍比台灣更廣,他總共禁止日本10個縣市的食品進口到中國。
但是是為什麼呢?
很大部分是 #國民的恐慌。
他們於2018年就首度開放新潟縣的大米,新潟縣本來是在那10縣市裡頭的。
結果宣布開放進口後,中國輿論一片譁然,多數民眾反應就算開放了自己也不會買,還說中國為了拉攏日本連國民健康都不要了。
其實鄉民說的也沒錯,2018年中美貿易戰開打,中國的確想拉攏日本,擴大中日貿易量。
但是李克強也只能委婉地說:「將會基於科學評估,積極考慮放寬。」
所以中國對日本的禁止,並不是完全基於「食品安全科學」基礎去想,而是輿論的阻擋。
而且,中國已經慢慢在開放了,恐怕最後只剩下台灣自己把日本食品擋在門外。
至於我們台灣為什麼也要採取這麼嚴格的全面禁止?
阿就是公投結果呀,你題目都寫得這麼嚴格了,又77%的人同意,那政府也只能照做了。
那為什麼當時公投題目要這樣寫呢?
這你就問一下提案人郝龍斌和賴士葆了。
#李顯龍為什麼要主動提出開放
我們總算要回到今天新聞主軸了。
新加坡本來就是「只要檢驗合格就開放進口」的國家,
所以李顯龍不像中國或台灣政府,有很大的心理障礙要克服。
這一次他會主動提出,我想應該是因為他即將要在幾年內卸任。
目前接班人未定(原本屬意的人主動退出),他希望趁這短暫的看守時間內完成更多外交任務。
當然,菅義偉本身也是表定做到今年9月,9月後可能會換人,也可能不會。
既然現在都熟面孔,國內也沒有太大反對聲浪,那就趁現在開一開,擴大兩國合作。
另外一個原因是,李顯龍必須幫新加坡找一個 #新的東亞盟友。
我們都知道,新加坡在外交上屬於「小國中立哲學」。
如果能站中間,兩邊都不得罪,他幹嘛非要往某一邊撲火?
李顯龍上週在全球經濟復甦論壇上主動說,
「如果美中兩國發生軍事衝突,一切都完了。」
再加上他兩個月前接受BBC專訪,說美中將會繼續摩擦,而新加坡無法選邊站。
既然如此,他得趕緊找個新的盟友依靠。
如果中美真的打起來,至少他還有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日本。
所以在這通主動開放日本食品進口的電話中,
更多的是李顯龍的政治考量。
#敏迪選讀的起點就跟公投有關
不知道你是否看過我之前的文章或採訪。
其實,「敏迪選讀」會開始,正是因為2018年那場「反核食公投」。
全台灣有779萬人投下同意票,
但是我不確定,這當中有多少人真的知道這個標準合不合理,而這又將如何影響台灣和日本的外交關係。
老實說,當時我也不太懂。
所以在公投之後,我開始用每天1500字,寫我覺得重要、會影響台灣的國際新聞。
一方面讓自己搞懂這些事,
二方面把新聞用的有趣點,讓身邊朋友對國際新聞感興趣,跟著我一起讀。
我希望身邊的親友在投下每一張票、做每個決策、傳遞每一段話之前,
都充分理解自己正在做的決定,而這個決定又會怎麼影響台灣。
我們一直自豪台灣的民主是亞洲第一名,但民主不是比投票率高、比誰開票比較快。
民主,是每個人都有決定的權利,而且每個人都會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所以,我會繼續寫我覺得重要的國際新聞,繼續把我的想法講出來,
幫助你我身邊的叔叔伯伯阿姨姐姐男友女友,輕鬆了解這些看起來高深莫測的國際大小事。
畢竟啊,
越認識外面的世界,
越能明辨近在咫尺的危險。
https://www.mindiworldnews.com/20210528-2/
本篇文章和參考資料放在官網
我一個禮拜寫五篇文章,只會轉個幾篇過來FB
有興趣的人可以去App Store下載「敏迪選讀APP」(安卓也有)
就可以一週五天通通都看到新聞了
還記得2018年公投題目嗎 在 志祺七七 的推薦與評價
《2021 公投 指南》EP001|志祺七七- YouTube ... ... <看更多>
還記得2018年公投題目嗎 在 簡稱為公投綁大選。 我知道有許多媒體都把這題放在第一個講 的推薦與評價
就是未來每個公投成案當天算起半年內, 如果遇到全國性選舉,這份公投案就要在舉行全國性選舉的當天一起投票。 ... 現行公投法第23條:「公民投票日定於八月第四個星期六,自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