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來,與過去的自己相遇》
16天飛也似的結束了,鬍子長到可以用手撥動的我,坐在普悠瑪號的車廂間,隨著路途擺盪著。窗景時而與南下的列車交錯,一瞬間好像能瞥見兩週前有點疲憊,卻滿心期待、腮幫整潔,伴著巨大背包的身影,帶著壯志往花蓮而去。
年復一年的大計畫,是我追逐夢想的實踐,也是我檢驗登山與組織能力的指標。從2016年的20日馬博谷地巡禮一行開始,我有意無意的跟隨當年領隊秋豪的腳步,將自己的旅程越拉越長:10天、12天、14天,到這次的17天縮成16天。每一趟旅程都是在突破自己的極限,倒不是重量或速度,而是能不能平安上下山、帶回豐盛記憶與感悟的極限。這次的平安歸來,也正式將我能妥善安排與帶領的天數推展到17天,一段以這座島嶼的尺度而言,到任何一個點去待個幾天都沒問題的時間,是這趟旅程最數據化的收穫。但之間的過程與留下的幾個片段,才是真正讓我永生難忘的寶藏。
登山是一種直白的逐夢。
人們會先許願,指著一個聽過或看過的點,說著「我要去那裡」。接著經過各種體能上、知能上、心智上甚至經濟上的努力後,最終得以站在那個心中的嚮往之地,欣賞自己設下的目標、感受逐夢的踏實與真切。
超長行程更是夢的串連,那個一口氣把想去的地方都走完的野心,在面對山的嚴峻與天氣的無情,而不得不有所妥協與取捨後,依然能帶回一些什麼、抱著快樂心情平安下山的人,都是逐夢路上的贏家。哪怕當初的夢想藍圖,早就被刪的面目全非、剩下零碎的斷簡殘篇,只要能拾起其中任何一個篇章,其他的苦楚風雨不順遂,都會成為讓整趟行程閃閃發光的妝點。
2016年28日南三馬博大迂迴,歷經多次更改與迫降才成了20日谷地巡禮,我仍在哈伊拉羅溪南源見到這輩子無法再現的林隙月光。2017年的丹郡童話,12天下9天雨,卻在放晴的那天見到絕美的童話世界與東郡大山彩虹橋。2018年的七彩嘆息,深陷朽敗的林田山鐵道絕境後,被大雨狂襲的我們原路撤退,卻成就了這趟行程的基石。
一次次經驗與教訓,成為了最好的養份,讓這趟旅程就算歷經了兩個擦邊球颱風,也依然能平安完成,同時讓我感動萬分、滿載而歸:七彩湖到丹大山的中央山脈主脊、關門古道、丹大山全貌、九華池、九華瀑布頂、錐錐谷… 還有太多無以名狀與歸類的美好。至於那些與山妥協被捨棄的夢,下次再來就好。
甚至,災難往往也會帶來意外的絕美,就像這九華池畔的銀河帳棚倒影,若非前幾日大雨,絕對看不到如此滿溢的九華池。
這些美好之上的喜悅,則是在那些山徑與谷地之間,看見自己過去的殘影:2016年的懞懂青澀、期待與痛苦,2017年的掙扎奮進與初見童話世界的動容… 有許多地方初訪,也有更多路段再臨,我已不是第一次來到南三段區域,這趟新舊參雜的旅程,就像走在自己的登山小史上,看著自己成長、感受自己和山的相處愈趨成熟自然。
過去我曾經覺得背很重、走很多天是一種成就。然而,現在的我卻覺得,我們只是走在前人的道路上,探尋早已不是第一次被拜訪的那些地方,圓自己一個又一個的嚮往,只是時間長了點罷了。
比快快不過跑山,在我們16天的旅途中有人剛完成2日馬博橫斷。
比重重不過協作,那些能背50公斤以上的比比皆是。
我兩年前感悟了我的登山不在追求成就,而是如何讓每一趟旅程更加平安、充實與快樂。
這16天的日子裡,我在中央山脈上找到了我想要的那些純粹之美:乍見的驚奇讚嘆、重遊的溫存美好、難以重現的光影絕景,還有那一次又一次的滿足長嘆「啊~好爽!」
對我來說,這趟旅程是一個里程碑與一段2016至今的心路總結,驗證自己的能力、檢視自己的成長、思考自己的不足。山總是能用新的美或事物打動我,但這一次與過去的自己會面,才讓我看見了,原來是在學會自省、學會妥協、學會放下、學會包容以後,我才能與夥伴在風雨之間的山稜上,踏出穩健而自信的一步,屢屢歷險、皆化為宜。
感謝所有夥伴的支持與包容,讓這趟行程能無比的任性與精彩,更是關關難過關關過。
更感謝山神的照顧,讓我們能在幾次改變計畫後,都能迎來最好的結局。
今後,我仍會繼續在山裡找尋我的夢想,可能是一個地方,也可能是一段路。
時間或許不會那麼長,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能平安回家,哪怕僅有一個感動的瞬間,也會成為一趟成功的旅程,又一次感動遙遠未來後的自己。
又一個不知何時會完結的連載,開張!
#南三屋脊大散步
---
然後我又要消失七天去小鬼湖了...
感謝大家的包容呀~ 先容我帶孩子們上山去玩囉!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