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反日情緒從哪來?
#戰爭生活長怎樣!
#中日戰爭 造成中日兩國的仇恨與對立
其中最驚世駭俗的 #南京大屠殺
所造成的恐懼和浩劫
至今仍然無法消解......
而漢奸?同路人?
這不只是新聞裡出現的標籤
其實在中日戰爭結束
就大舉搜查了與日軍合作的 #通敵者
不過誰是 #漢奸 ?往往是當權者說得算
根本 #漢奸自助餐 既視感好強啊!
這樣到底是為了聲張正義,
還是另一個苦難的開始呢?
#正視歷史避免重蹈戰爭的暴行
#戰爭犧牲的往往是無辜百姓
#新角色連發🐢
_
📚 #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
▎書籍:
巫仁恕,《劫後「天堂」:抗戰淪陷後的蘇州城市生活》,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7。
郭岱君主編,李玉等著,《重探抗戰史(一):從抗日大戰略的形成到武漢會戰(1931-1938)》,臺北:聯經,2015。
Diana Lary著,廖彥博譯,《流離歲月:抗戰中的中國人民》,臺北:時報,2015。
卜正民著,林添貴譯,《通敵:二戰中國的日本特務與地方菁英》,臺北:遠流,2015。
李志毓,《驚弦:汪精衛的政治生涯》,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4。
▎論文:
陳翠蓮,〈臺灣戰後初期的「歷史清算」(1945-1947)〉,《臺大歷史學報》,58(臺北,2016.12),頁195-248。
劉毓晴,〈「漢奸」:國族認同的形塑與演變〉,《東亞觀念史集刊》,4(臺北,2013),頁345-388。
張世瑛,〈從幾個戰後審奸的案例來看漢奸的身分認定問題(1945-1949)〉,《國史館學術集刊》,1(臺北,2001),頁161-185。
羅久蓉,〈歷史情境與抗戰時期「漢奸」的形成:以一九四一年鄭州維持會為主要案例的探討〉,《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4(臺北,1995),頁815-842。
羅久蓉,〈抗戰勝利後中共懲審漢奸初探〉,《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3下(臺北,1994),頁267-292。
▎影片:
Frank Capra, Anatole Litvak, The Battle of China, 1944.
🎼 版權音樂:
Bumbly March
Hidden Agenda
The Builder
Mysterioso March
Circus Tent
Monkeys Spinning Monkeys
Sneaky Snitch
Rock Over London
Scheming Weasel faster
Guess Who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0萬的網紅Taiwan Ba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歡迎光臨臺灣吧 #中日戰爭 *勘誤:本影片裡的臺灣地圖顏色畫錯了。中日戰爭期間,臺灣屬日本統治,顏色應比照朝鮮半島與日本同色。 黑啤買買吧!指定商品5折起、2021掛曆預購中 YouTube觀眾專屬,結帳輸入『#TAIWANBAR』滿500免運! 優惠倒數計時中⏰ https://lihi1...
郭岱君 書 在 狄易達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質素
Quality qualityTranslated
以史為哈哈鏡,不知所謂!
- 「規定初中中國歷史獨立成科」動議發言稿。
鄭松泰︰主席, 這個動議肯定會成為一眾同僚,爭相借題發揮,表達對政權忠誠的場所。
做自己人的奴隸好?
青年新政兩位議員在誓詞的「支那」論,激起抗日戰爭的華人家國情懷,不期然想起近年備受好評之抗戰英文史書《被遺忘的盟友》,作者是牛津大學教授,他認為抗日戰爭是塑造現代中國民族主義的重要元素[註一]。著作引述了當時一位親共愛國記者杜重遠,抗戰早期在太原目擊一樁遊街示眾批鬥漢奸事件,其細節與後來文化大革命並無二致。作者判定抗戰引發的國族情緒,為後來中共建政後連串的政治運動打下群眾基礎[註二] 。
當下香港激起的愛國主義狂潮,又會否走上同一舊路?
魯迅被毛澤東評為:「向著敵人衝鋒陷陣的……民族英雄。」但在一九三六年,即是他生命的最後一年、日本全面侵華前一年,在其《且介亭雜文附集》卻如此說:「用筆和舌,將淪為異族的奴隸之苦告訴大家,自然是不錯的,但要十分小心,不可使大家得著這樣的結論:『那麼,到底還不如我們似的做自己人的奴隸好。』」上述文字雖然略嫌歐化累贅,但在八十年後的今天回望,卻有如未卜先知!
愛國愛港?雞,全部都係雞。
中共建政後一年(一九五○)介入韓戰,把聯合國軍從鴨綠江邊擊退;六十年代研發核子武器及彈道飛彈;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排擠中華民國,在聯合國安理會取得常任理事國的地位,並以威逼利誘,逐漸使各國承認北京當局為中國的唯一「合法政權」;近年更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早已解除「淪為異族奴隸之苦」的威脅。
然而,對不少香港年輕人的感受來說,中共收回香港的十九年半,令香港低下層及年輕一代生活困苦,不是民族解放,而只不過是「做自己人的奴隸」而已,「大家都是中國人」對他們來說,是「難聽過粗口」,這種逆反心態,久而久之日積月累,到他們當中有人得到代議士之位,年少氣盛之餘,陣營中又沒有老練但不失赤子之心的長輩點撥,結果就闖出大禍來。
當下這場民族主義之爭,看似大中國的一方佔盡上風。不過,同情北美殖民爭取獨立的英裔思想家湯瑪斯‧潘恩(Thomas Paine),在一七七六年冬美國獨立戰爭的低潮期,寫了一篇名叫《美國危機》(The American Crisis)的政論小冊子,當中說:
「這是考驗人們靈魂的時刻,那些歲寒不經霜的士兵(summer soldier)和只能見陽光不能見陰霾的愛國者們(sunshine patriot),在這個危機中將會動搖退縮而不敢再為國效勞了,但是那些堅持下來的人們,現在理應得到人們的愛戴和感激。暴政就像地獄一樣不易被戰勝,然而我們慰藉自己:鬥爭愈是艱難,勝利就愈加榮光;獲得愈廉價的東西,我們也就愈輕視…… [註三]」
Summer soldier及sunshine patriot就是香港人平日所指的「勝利球迷」了!建制派對梁、游二人窮追不捨,有風駛盡艃,但假設將來戰爭爆發,中共發行戰爭債券,並以人大釋法變相立法,強制具一定資產的香港永久居民購買,試問在座有多少人會欣然解囊?至梁、游二人及其支持者,遇上逆境則陣腳大亂,甚至棄甲曳兵,他們也算不上是真正的香港愛國者。大家都是「勝利球迷」而已,用網上用語來總括︰「雞,全部都係雞。」不要分得那麼細!
學子需要怎麼樣的歷史教育?
特區政府最近發表的《初中中國歷史修訂課程第一次諮詢稿》,內容令人驚嚇:把傳統的治亂興衰部份壓縮,多談歷朝盛世,對衰落及改朝換代的混戰,只輕輕帶過[註四] 。唐太宗李世民曾說:「以史為鏡,可知興替。」西方史學也有"Rise and Fall"的傳統敘事手法[註五],亦有鑑古知今的功用[註六] 。《香港城邦論》作者陳雲,早前在其網台節目,直斥《諮詢稿》的扭曲史觀為「反華」[註七] ,本席要加以補充,特區政府「以史為哈哈鏡」的畸形史觀,根本是反人類文明、反常識,甚至連中國大陸的初中「歷史與社會」科課程綱要也不如[註八]!
華人修抗日戰史,集中於宣揚被侵略的悲情,對日本為何走上軍國主義之路,卻甚少着墨[註九] ,對自己重蹈敵人覆轍懵然不知。日本明治維新時的《教育敕語》,是在一八九○年頒布的教育文件,內文中有「朕惟我皇祖皇宗,肇國宏遠……我臣民……億兆一心……此我國體之精華,而教育之淵源……一旦緩急,則義勇奉公,以扶翼天壤無窮之皇運……」語句[註十] ,向學童灌輸對日皇絕對效忠的思想,有極權法西斯傾向。當下的誓詞事件,中共及其同路人自詡代表「全球華人」意志的態度,也有「億兆一心」的味道!
主席,世局紛擾,歷史科當然應成為中學獨立科目,如此年輕人才不會草率犯下政治錯誤;也曉得暴政必亡的鐵律,避免盲從政權、攀附權貴。但課綱該如何撰寫,則不是靠代議士有限的發言時間,夾帶自身政見,可清議得出一個所以然來。故此,本席謹此陳詞,對原動議及所有修訂動議全投棄權票!
#立法會大會發言
鄭松泰議員
二○一六年十一月十六日
=====
註釋
註一: 芮納‧米德(Rana Mitter)著,林添貴譯,《被遺忘的盟友》(Forgotten Ally: China's World War II, 1937-1945)(台北:遠見天下文化,二○一四年六月)頁三十三、三十九及四十三。
註二: 同上書,頁一百八十七至九。事件引述杜重遠著,《還我河山:杜重遠文集》(上海:文匯出版社,一九九八年)頁二百六十。二。
註三: 翻譯節選自上海三聯出版社《美國危機》,柯嵐編譯。
原文為:These are the times that try men's souls.
The summer soldier and the sunshine patriot will, in this crisis, shrink from the service of their country; but he that stands it now, deserves the love and thanks of man and woman.
Tyranny, like hell, is not easily conquered; yet we have this consolation with us, that the harder the conflict, the more glorious the triumph.
What we obtain too cheap, we esteem too lightly: it is dearness only that gives everything its value.
Heaven knows how to put a proper price upon its goods; and it would be strange indeed if so celestial an article as freedom should not be highly rated.
Britain, with an army to enforce her tyranny, has declared that she has a right (not only to tax) but "to bind us in all cases whatsoever," and if being bound in that manner, is not slavery, then is there not such a thing as slavery upon earth. Even the expression is impious; for so unlimited a power can belong only to God.
(https://en.wikisource.org/wiki/The_Crisis_No._I)
註四:http://www.passiontimes.hk/article/2016-10-04/33062
註五:例如英國史家愛德華‧吉朋(Edward Gibbon)的《羅馬帝國衰亡史》(The History of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駐歐記者威廉‧夏勒(William L. Shirer)的《第三帝國興亡史》(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Third Reich)。
註六:英國廣播公司的著名歷史紀錄片Nazis: A Warning From History,其中文譯名正是《納粹警世錄》。
註七:(2:43-3:4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dTRLbiyc5Q
註八:參閱「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網站的《政權分立與民族融合》教學設計(http://www.pep.com.cn/…/8s/jxal…/200510/t20051021_231144.htm),及《走進歷史》教學設計(http://www.pep.com.cn/…/7s/jxal…/200510/t20051021_231093.htm)。
註九:近來少有的例外,是郭岱君編者,《重探抗戰史(一):從抗日大戰略的形成到武漢會戰(1931-1938)》(台北:聯經出版公司,二○一五年十月)頁十七至六十六。
註十:全文為「朕惟我皇祖皇宗,肇國宏遠,樹德深厚。我臣民,克忠克孝,億兆一心,世濟厥美。此我國體之精華,而教育之淵源,亦實存乎此。爾臣民,孝于父母,友于兄弟,夫婦相和,朋友相信,恭儉持己,博愛及眾,修學習業,以啟發智能,成就德器。進廣公益,開世務,常重國憲,遵國法,一旦緩急,則義勇奉公,以扶翼天壤無窮之皇運。如是,不獨為朕之忠良臣民,亦足以顯彰爾祖先之遺風矣。」
斯道也,實我皇祖皇宗之遺訓,而子孫臣民,所宜俱遵守焉。通之古今不謬,施之中外不悖。朕與爾臣民,拳拳服膺,庶幾咸一其德。」(日本殖民時期,台灣總督府官定漢譯《教育敕語》https://zh.wikipedia.org/…/%E6%95%99%E8%82%B2%E6%95%95%E8%A…)
郭岱君 書 在 說書 Speaking of Book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說書】我們都知道盧溝橋事變是開啟中日戰爭的第一聲槍響,不過,如果從世界的角度進行觀察,這項偶發的事件,引起中日兩國之間的開戰實其來有自。
#各懷鬼胎的世界各強國 #盧溝橋事變 #七七事變 #重探抗戰史
郭岱君編,《重探抗戰史(一):從抗日大戰略的形成到武漢會戰(1931-1938)》,臺北:聯經出版,2015。
郭岱君 書 在 Taiwan Bar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歡迎光臨臺灣吧 #中日戰爭
*勘誤:本影片裡的臺灣地圖顏色畫錯了。中日戰爭期間,臺灣屬日本統治,顏色應比照朝鮮半島與日本同色。
黑啤買買吧!指定商品5折起、2021掛曆預購中
YouTube觀眾專屬,結帳輸入『#TAIWANBAR』滿500免運!
優惠倒數計時中⏰ https://lihi1.com/DIsh1
--
中日戰爭 造成中日兩國的仇恨與對立
其中最驚世駭俗的 #南京大屠殺
所造成的恐懼和浩劫
至今仍然無法消解......
而漢奸?同路人?
這不只是新聞裡出現的標籤
其實在中日戰爭結束
就大舉搜查了與日軍合作的 #通敵者
不過誰是 #漢奸 ?往往是當權者說得算
根本 #漢奸自助餐 既視感好強啊!
這樣到底是為了聲張正義,
還是另一個苦難的開始呢?
#正視歷史避免重蹈戰爭的暴行
#戰爭犧牲的往往是無辜百姓
#新角色連發🐢
_
📚 #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
▎書籍:
巫仁恕,《劫後「天堂」:抗戰淪陷後的蘇州城市生活》,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7。
郭岱君主編,李玉等著,《重探抗戰史(一):從抗日大戰略的形成到武漢會戰(1931-1938)》,臺北:聯經,2015。
Diana Lary著,廖彥博譯,《流離歲月:抗戰中的中國人民》,臺北:時報,2015。
卜正民著,林添貴譯,《通敵:二戰中國的日本特務與地方菁英》,臺北:遠流,2015。
李志毓,《驚弦:汪精衛的政治生涯》,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4。
▎論文:
陳翠蓮,〈臺灣戰後初期的「歷史清算」(1945-1947)〉,《臺大歷史學報》,58(臺北,2016.12),頁195-248。
劉毓晴,〈「漢奸」:國族認同的形塑與演變〉,《東亞觀念史集刊》,4(臺北,2013),頁345-388。
張世瑛,〈從幾個戰後審奸的案例來看漢奸的身分認定問題(1945-1949)〉,《國史館學術集刊》,1(臺北,2001),頁161-185。
羅久蓉,〈歷史情境與抗戰時期「漢奸」的形成:以一九四一年鄭州維持會為主要案例的探討〉,《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4(臺北,1995),頁815-842。
羅久蓉,〈抗戰勝利後中共懲審漢奸初探〉,《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3下(臺北,1994),頁267-292。
▎影片:
Frank Capra, Anatole Litvak, The Battle of China, 1944.
🎼 版權音樂:
Bumbly March
Hidden Agenda
The Builder
Mysterioso March
Circus Tent
Monkeys Spinning Monkeys
Sneaky Snitch
Rock Over London
Scheming Weasel faster
Guess Who
--
🍺想了解 #臺灣吧 多一點點
訂閱YouTube頻道,新片不漏追| https://lihi.cc/0SEYv
瞧瞧Facebook,會有YT沒有的貼文和影片|https://lihi1.com/KUtvp
追蹤Instagram,限動看個夠|https://lihi1.com/OD9Bb
🍺想了解 #黑啤 多一點點
Facebook很可愛|https://www.facebook.com/beeru.official/
Instagram必追|https://www.instagram.com/beeru_tw/
同時也是YouTubear|https://lihi1.com/gXg6U
黑啤玩偶超軟Q超可愛?來臺灣吧線上賣場帶回家吧|http://taiwanbar.shoplineapp.com/
合作邀約,來酒吧聊聊吧|business@taiwanbar.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V_CAHWGsuw/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