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因某些優點而形成自然擴大的趨勢,在二都見到了反例;台北市與高雄市人口的減少,顯示了不同的問題。
台北市受外在環境影響,其生活成本持續增加的都市缺點已高於優點,而使住民向外移動;
高雄市則因新生兒補充不及,使人口不增反減,這與人口結構及生活條件都有關連,並非是過度都市化的結果,恐怕更不容易解決。
都市化的 缺點 在 普通人的自由主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很多人看高鐵南延屏東的公共建設,都脫離不了短期經濟效益評估的角度,而加以反對。但台灣更大的一個趨勢,叫全台「台北化」,恰恰需要更多的高鐵建設。
來看一下我之前給會員看的文章「北漂」的部份截文,原文發表於11/17/2018。
對年輕人而言,傳統上把年輕人綁在小地方的力量,如親族、家庭,或是教會、鄰里社區等,影響力越來越小,同時,外界的「誘惑」,也隨著網路和手機,滲透到這些年輕人的腦子裡。當Instagram、Snapchat上看到的多采多姿生活,都是在大城市才有,他們怎麼還會想留在老家呢? 所以,儘管大城市裡交通擁擠,住房很貴,人與人太近而沒有隱私,但還是讓這些年輕人趨之若鶩。加上亞馬遜這些大公司,也只在大城市招工,造成大城市工作機會也越來越多的「良性循環」。於是大城市,贏者全拿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日本的人口不再成長,但大東京的三千多萬人口,卻是一直增加。台北又貴又擠,但所謂的「北漂」,只有越來越多,沒有減緩的情況。南韓的首爾也是一樣。而中國的大城市,動輒千萬人口,雖然有戶口制,擋住了鄉下地方來的國內移民,但經濟機會的集中,讓民工還是要進城,結果反而造成同族歧視的戶口種性制度。
這種都市化的現象,是成為定局了。以後鄉下一點的地方,只剩下機器人照顧農作物,連老人都得往城市,因為醫療資源都在城裡。也許交通的方便,讓無法在人群中生活的少數人口,會想離群索居,但這樣的人群,隨著城鄉發展的差距越來越大,只會越來越少。比如說,也許有年輕夫妻,想要有空曠的地方生活,但一想到小孩的教育,就會對逃離都市打退堂鼓。現實就是這樣。
如果趨勢是這樣,那卡在大城和小地方之間的中小型城市,比如說最近選戰打得很激烈的高雄,該怎麼辦?
第一個解決方法,是把自己大城郊區化。大東京週圍幾縣,雖然是獨立的行政區,但因為方便的交通連結,讓他們成為實質的東京郊區,隨著「想要偶爾享用城市好處,但不要都心的擁擠」人口遷入,這些郊區也形成自己的副都心,但也不算脫離大城的生活範圍。這點,在台北的週圍,也逐漸顯現,捷運越蓋越多,大台北的勢力範圍就越來越大。你從來沒聽過桃園人討論北漂的問題,因為那是生活圈的一部份了。
第二個解決方法,是美式的聯邦主義。亞馬遜的誘人果實,讓許多美國的城市,看得心動,而這些政府,手上有武器,可以打場有意義的爭奪仗。這武器,除了基礎交通建設外,最重要的就是「稅」。稅,可以是單一個案的獎勵措施,也可以是整體性的稅賦環境。不要小看稅的誘因,在資本主義的美國,這誘因,可以有相當大的影響。亞馬遜最早設立在西雅圖,這地方和創辦人Jeff Bezos一點關係都沒有,完全是他精心考量下的結果,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華盛頓州沒有個人所得稅。這次拿到亞馬遜安慰獎的田納西州大城,Nashville,最近成長速度很大,成功的推手也是田納西的免個人所得稅政策。
扭曲人性的中國戶口制度,也給中國城市競爭一點聯邦主義的味道。報導說,西安、武漢這些大城,比不上北上廣深對年輕人的吸引力,於是拿城市戶口當誘因,給外立年輕人在西安、武漢一個安家落戶的理由,效果也不錯。
第三個解決方法,是「If you build it, they will come. 蓋好了,他們就會來。」最近有個例子的是奧克拉荷馬州的Tulsa。Tulsa是個百萬人口的中型都會區,靠著石油產業發達,但也面臨人才外流,產業轉型的問題。他們搞了個Tulsa Remote,把自己粘上矽谷的高科技業,看準無法接受加州灣區高房價的新創產業,讓他們可以遷到Tulsa,遠距工作和矽谷相連。而Tulsa,建好都市中心的住宅和辦公大樓,並且連通市區和機場的交通建設,接著就「大灑幣」,給這些願意搬到Tulsa的年輕人,一萬美元獎金,並且有公寓住房補貼。
但我並不看好這種吸引產業,增長人口的方式。很現實的問題是,奧克拉馬州和加州、紐約、華府等地相比,還是不同檔次,金錢誘因的規模恐怕還不夠。
真正要搞「蓋好了,他們就會來」,要蓋的是大學。大學在一個城市裡,扮演很多重要角色,一是年輕人自然會來,二是帶來多元文化,三是可以形成創新產業的群聚效應,創造出新的工作機會。但設立,或是扶持一個大學,是很花錢,又很複雜的工作,並不容易。
第四個解決方法,是「人不親,土親」。我身處中西部,看到很多年輕人外流到兩岸大城的情況,但總有一些對抗潮流的年輕人,雖然離開小鎮老家,但選擇離老家不遠的中型城市發展,過著都會生活,但還是和家庭親族有密切的來往。我也看到很多成功的中西部人士,投入時間和金錢,很努力地提升故里的經濟情況。這種依靠家鄉感情的解決方法,缺點就是「太慢了」。逆勢而為,需要更大的工夫。
如果高雄離台北遠一點,中央政府給予地方政府多一點稅賦自由,多一點私人辦學的自由,也許高雄有機會脫離「年輕人北漂」的命運。但時勢是這樣,要改變命運,沒有那麼簡單。在我看來,高雄的未來,很不幸的,就是台北郊區化的命運,新竹已經是這樣,台中也逐步台北郊區化了。但這不一定是壞事,整個台灣,才二千多萬人口,恰恰是國際性大都會的規模。隨著交通越來越發達,全台形成一個有國家公園、有海,有不同氣候的大城市,有條件和全世界競爭經濟發展的人材和機會,國際上的科技、娛樂流行,也不會跳過這個超大的台北「城」。全台都變成大台北的郊區,那是一個漂亮的遠景,沒什麼不好。
都市化的 缺點 在 王立第二戰研所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呃,如果有把左右兩邊對現代化、全球化的定義拿來比對...
應該會發現所謂的現代化就是指工業化,泛指生產工具的改變,以及掌握工具的人與權力的轉變。之所以要工業化,主要原因是這樣才有生產效率,在國家與國家的競爭間才能獲勝,所謂的商人很無良政客要貪污,都只是順水推舟的產物,不然國家整個爆了,這些人的資產也都沒了,商人要無祖國沒那麼簡單,一個不小心就會被拿破崙這種人搶光。
工業化到能確實影響人類生活,主要還是大量生產的結構出現,從這開始生產效率的提升與結果,才徹底普及到家家戶戶裡面去。但是人類的家庭組織、生活習慣等等,基本上都還是農業時代,大量都市化的結果才讓工業化小家庭,可以脫離農業思考的原生家庭的數量變多,也因此逐漸出現所謂反抗傳統的思維。各種進步價值先出現在都市,並非偶然。
後現代是一種想像工業化之後的時代的想法,問題不是想法有錯,是現實的技術進步會卡住,人心習慣轉變沒那麼簡單。左派太多進步過頭的人,大多活在高度都市化,早就不覺得農業社會習慣很重要的那些人,也因此他們力推的各種進步政策會一直被打槍,也不意外。
全球化則是一種,泛指人、貨物、思想知識的交流達到自由又全球性的結果。藉由這種交流過程產生的各種現象,沒有所謂的後全球化,這等於是要從定義根本去否認人會交流這件事,或者說認為人的交流已經突然跳躍到有空間轉送門,跟現代的各種交通運輸工具無關的程度。
廣泛點講,幾千年前的埃及帝國文化圈,跟羅馬時代的交流狀況,就非常「全球化」了,只是那時候的人類認知的世界比較小,資訊沒有瞬間傳遞這種事。
為何我講上面這一大段?因為我覺得很有趣
我大學時全球化的課本,書上寫的跟電視媒體報導的,左右派的基本概念跟優缺點與衝突,幾乎是跟現在我看到網路媒體跟教授講的「完全相反」。
相反在哪?不如說共同之處比較好,都是把好處跟優點拿來自己的學派,把壞的都推給對面那個學派。
好比新自由主義,我大學根本沒聽過這有什麼信奉者,出社會後也沒看哪個人有信奉這些,現在突然每一個資本家都相信這套。
這顯然不是資本家或是政客的問題,是新自由主義的定義被擴大,至於為何要去擴大?
去問那些想要扣帽子的學派好了
#不討論基本狀態
#不討論現實實況
#讓我們來根據理論來想像吧
都市化的 缺點 在 都市化-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的相關結果
區域收入降低,導致當地經濟衰退; · 由經濟衰退以外的原因導致的失業(例如機械化); · 政治、宗教、種族等形式的壓迫或歧視; · 個人發展空間受限; · 大災難,例如洪水、 ... ... <看更多>
都市化的 缺點 在 城市化的好處和壞處是什麼? 的相關結果
城市化的弊端:1.就業壓力變大,失業人口增多;2.對環境造成一定的污染;3.交通壓力變大,道路堵塞嚴重;4.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管理壓力加大,犯罪率提升; ... ... <看更多>
都市化的 缺點 在 都市化(Urbanization)的定義為何?有哪些影響? | OOSGA 的相關結果
都市化 是農村人口移動到城市居住的過程,隨著以農業為基礎的經濟向工業和服務業的轉變,讓越來越多的人口往都市遷移。而城市為解決社會和民生問題提供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