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社區都市更新專案啟動
高雄鐵路地下化北起新左營車站南側,南到鳳山區大智陸橋前,地下化路段總長度約15.37公里,鐵路地下化後,縫合了南北高雄,全線闢建為綠色廊道,面積大約有71公頃,為高雄帶來新的面貌。
過去阿洳在議會就多次質詢,要求市府針對鐵路地下化後綠色廊道沿線周邊環境做整體的城市規劃,進行周邊的環境再造,沿線的老舊建築應加強輔導,研擬防災型都更或都市更新、危老重建的專案計畫,改善居住環境,活化周邊土地整合與利用,讓高雄城市再造。
很高興在 陳其邁 Chen Chi-Mai 市長上任後,帶著兩年拼四年的決心,綠廊道全線順利完工、願景館也將遷回原本的高雄車站位址、高雄新車站工程如火如荼推進中,未來高雄將會有煥然一新的面貌,在高雄城市蛻變的最後一哩路,城市整體的規劃是不可或缺。
就在上禮拜,高雄車站東區都市更新工作站成立了,首先將啟動位於高雄市三民區的民族社區都市更新計畫。
民族社區位於高雄市九如一路和民族路口,共有23棟住宅、1,987戶,總居住人數達5,000餘人,為規模相當龐大的住宅社區,自1976年興建,1978年落成迄今,屋齡已達43年,隨著鐵路地下化工程逐步完成,未來捷運黃線Y11站也會設站,預計7年後與民族站共構,是推動都更的最佳時機。
因此,高雄市政府也推出「588專案」,5成以上所有權人同意即成立都更會,8成同意跟中央要求規畫設計費和市府補貼;8成即正式進入都更審議程序。如果事業及權利變換計畫報核時100%所有權人同意且無爭議,都發局即啟動「都更168專案」專案列管,報核後6個月內核發都市更新核定函,8個月內核發建築執照。
如果民族社區的都市更新可以推動成功,高雄就沒有推動不成的都市更新,讓我們一起來期待城市的蛻變。
——
|阿洳過去質詢內容|
✅2019/04/29 工務部門業務報告與質詢
https://bit.ly/2X3JQg4
✅2019/05/01 都市計畫委員會業務報告與質詢
https://bit.ly/3l3aNcr
✅2019/05/03 研擬綠廊帶沿線建物都市更新與危老重建專案計畫會議
https://bit.ly/3ySLnmC
———
|相關新聞|
聯合新聞網/高雄都更工作站 進駐民族社區
https://bit.ly/3yVhC4q
中時新聞網/高雄民族社區推「588專案」 有利加速都更進度
https://bit.ly/2X8XIpM
自由時報/高雄民族社區都更工作站進駐 市府祭出3秘密武器
https://bit.ly/3l7vVho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4的網紅桃園市議員簡智翔,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智翔的議會質詢-市長施政報告(3/10)】 今年受COVID-19疫情影響,各級學校都延後了開學時間,所幸台灣在堅強的醫療團隊以及行政團隊的努力之下,疫情仍在控制範圍中,也讓市議會能夠順利開議,所以,久違的簡老師市政考前大猜題,又可以繼續登場啦!登登登登! 今天是桃園市議會第二屆第三會期首日,...
都市更新工作 在 MyGoNews不動產網路新聞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高雄23棟民族社區啟動分區 #都更🏠🏠
#高雄 副市長林欽榮2021年9月3日主持高雄車站東區都市更新工作站啟用揭牌,工作站將於每周三、六提供兩時段2~3小時諮詢時間,派駐專門人員進駐講解都更規定與經驗分享,讓 #民族社區 的居民更能自行掌握都更的流程,也開放綠園道周邊社區,只要有15人署名,工作站就會就近安排說明會,解決社區推動都更工作的疑惑。
MyGoNews不動產網路新聞粉絲團
都市更新工作 在 何權峰 高雄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民族社區都更工作站開張
民族社區自民國65年興建,屋齡已達43年,全區有23棟、1987戶,約計5000餘位居民。礙於共有使用執照加上戶數多意見不同,一直無法如願完成都更作業。
隨著鐵路地下化完成後的綠園道已形成,未來捷運黃線Y11站也將行經於此,為處理社區都更問題,市府今日正式啟用 #民族社區都市更新工作站 。未來將由專人進駐,提供民眾諮詢服務與協助,同時提出單一使用執照解套方法,並啟動588專案,創造更新居住環境的機會。
此外,市府先前亦已與園道沿線建物屋主們達成共識,目前正著手進行牆面彩繪翻新工作,將綠園道塑造成藝術廊道,市民將來可從鼓山到鳳山,一路欣賞27戶畫作並拍照打卡。
都市更新工作 在 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智翔的議會質詢-市長施政報告(3/10)】
今年受COVID-19疫情影響,各級學校都延後了開學時間,所幸台灣在堅強的醫療團隊以及行政團隊的努力之下,疫情仍在控制範圍中,也讓市議會能夠順利開議,所以,久違的簡老師市政考前大猜題,又可以繼續登場啦!登登登登!
今天是桃園市議會第二屆第三會期首日,智翔延續上個會期的做法,將重點議題先陳列出來,讓各局處針對題目提早準備,有些題目屬於過去質詢過的問題,在這個會期中繼續追蹤;有的則是新題目,也希望各局處在各項跨局處的業務上能及早聯繫與討論,盡量減少在質詢當下才來討論責任歸屬的狀況。
#捷運路網二期規劃
捷運路線推動程序漫長,光規劃階段就需要10年以上,根據捷運工程局的報告,許多路線目前還處於非常前端的規劃,且各路線還需接受財務、社會、工程可行性的檢驗。請盡速開展各路線的可行性研究,不要給民眾錯誤的期待。
#取得公共設施保留地的財務規劃
目前各公保地通檢案所保留的公保地,大部分都規劃透過一般徵收取得,目標年為民國130年(西元2041年),距今仍有20年左右的時間。但各公保地通檢計畫的第六章-「事業及財務計畫」內所估算的公保地徵收經費,每一個細部計畫皆需要數十億以上的金額,如果只是規劃而不落實,公保地的保留又有何意義?
所以我認為,應把未來20年,分年編列經費的計畫給定出來,把每一年針對徵收公保地到底打算編多少錢說清楚,並列入重大計畫追蹤考核,就算無法全盤列入計畫,至少也應把公體綠廣兒等公設用地的所需經費去做分年編列計畫。
#都市更新
桃園市的都更進度緩慢,是否比照其他直轄市,提升都更科為都更處,或成立都更中心?以此拉高都市更新工作的的層級,也能補足人力需求,深化都更工作。
另外,上個會期曾提過舊城區老舊校園改建的前端問題(空間轉型所需的使用執照、補助、文資保存等),我認為學校也需要因應周邊社區的發展週期來逐漸轉型,是否規劃空間充裕的學校進行改建,以提供社區內停車、社福和托幼等公共設施。
#公私幼比例
根據教育部國教署「擴大幼兒教保公共化計畫」,其目標為「於2020年底前,提供4成幼兒進入公共化幼兒園」,過去市府針對此目標也多次宣傳已達標。但所謂的達到公私幼比4:6是指「園數」,而非「招生名額」,如果看招生名額,大概到2022年公共化的名額也只占27%而已。
在249次市政會議中,游副市長的指示也說:「109年即可達到教育部標準,公共化與私立招收人數比例為4:6」,可見一字之差導致成果差異甚鉅,所以也請教育局確實提出將「招生名額」提高到4成的計畫、期程和所需經費。
#校園設施對外開放
過去多次質詢的校園運動設施開放議題,因為都是教育局主導,在教育局的考量之下,進度有限,因考慮到教育局多以學生事務與教學業務相關,也許校園設施開放的主持局處可以改成體育局,也是一種可行的辦法。
#中油煉油廠
煉油廠的遷廠進度,本會期會持續追蹤!
#桃園觀光夜市升級與再創
桃園夜市的升級議題,起因於上個月臨時會中,針對經發局、都發局所提專案報告中所做的建議,在po文之後也獲得許多市民的迴響,以及網路媒體的報導,希望在這會期中,能與兩個局處做更多的討論。
#題庫更新囉
#值日生喊在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yXjKUjdzLM/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R_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CYHBXN10Zdt-jQqQo2bfm00AnL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