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小說中為什麼女人不壞劇情不愛】怪美的亂正的還神壞的?
聽過華語天后Jolin蔡依林專輯《怪美的》(UGLY BEAUTY)嗎?特別是那幾首強調別太在意世俗眼光,能做好/保護自己最重要的歌單?
其實在推理中,有些女主的特質也是這麼勇敢又帶點神奇!就像歌詞所唱,既強調惡之必要,也欣賞自己怪美的亂正的還神壞的呢~
雖說關於正與美,或許讀者心中早有一把尺;可在推理中,所謂惡之必要的壞,定義可多了去…甚至可說是住海邊的管超寬管超大-
先不說美麗就是一種錯誤(?),沒符合世俗標準(就算不合理)也不行(!),不然就是特意渲染女子闇黑特質形象,讓人讀來心驚膽顫。
這類人正闇黑系多見於兩種情況:一是先天變態的性惡所以使壞,二是後天環境排擠霸凌被虐受害等讓性格扭曲使然,以後者居多。
但無論如何,擁有美少女外貌或看起來是楚楚可憐清純白蓮花絕對必要,凍齡/童顏也算,這樣配上闇黑特質的反差萌(X)效果才好。
說穿了這很外貌協會,但劇情也會隨著神奇女孩的人生階段有所變化;也就是,神奇女孩從人女/人妻/人母到各種人際網的逆轉勝。
所以常見童年過往被害受虐各種創傷,最後被害轉加害;代替月亮來懲罰誰之,誰讓你/妳外遇惹,還有閨密與愛人的雙重背叛。
想想周揚青如何以一封公開信怒鍘渣男,或許讀者心中就已了然,不管就算是誰先背叛誰使壞,甚至最後怎樣,勝利一定歸屬女方。
推理小說的結局,往往就會嘎然停止在這光榮勝利的一刻;對比過往受虐被害被外遇被欺騙設計等悲慘的際遇,讓人覺得大快人心。
不過以上幾種換湯不換藥的藍色蜘蛛網,想必讀者看了不少,最後神奇到眼鏡破掉的,應該是夏儂.科克(Shannon Kirk)《33天之後》(Method 15/33),懷孕被綁還能智取歹徒的為母則強實在有夠強~
雖說很多時候,謎團真相的業力引爆,都如日前海巡署引發爭議的貼文「孩子溺水無人理」因果邏輯導向,也就是說會和父母有關。
但特別注意的是,這並不是天下父母皆不是就可隨意將人當箭靶,辛苦的人大有人在;或天下無不是父母的漠視虐待,也有人受傷。
就像我們生活日常也會看到一些新聞報導,或在呂秋遠律師臉書上讀到一些分享,作為成人殘酷童話的推理其實是最好的負面教材。
可比慘還有更慘的大概就是致鬱系,甚至還會將惡的形象放到最大;只是說推理中這樣的女主人設,多半都具有強烈的厭女色彩。
如過往推理或其他小說的女主設定,傾城傾國佳人難再得本身就是一種紅顏禍水的禍國殃民,從頭到尾究竟有無使壞根本不是問題。
和現在數位時代的公眾人物處境很像-被抹黑抹久了,就有標籤,即便那不是真的事實真相也沒差,眾人都馬會直接反應的誤以為。
所以也常見有據說是「怪美亂正還神壞的惡女」,結果一朝得見,還真的是名不虛傳-驚為天人的美貌,叫人神魂顛倒、魄散魂消!
像江戶川亂步轉角遇到愛的《幽靈塔》,或橫溝正史月黑風高的《惡靈島》,女主無論正反派,都自帶有神秘又奪魂攝魄的氣場。
但同樣為愛犧牲不顧性命,一個是真愛,即使變臉換面改名也無妨;一個像極了愛情,但付出真心後,卻換來了毒蛛寡婦的兇殘。
近來或許可能是因為女力趨勢的流行,不僅推理的結構佈局雨後春筍的,以過去現在平行雙女的女力勝利/女力覺醒,作為劇情推進。
推理中的女主,一改過往不食人間煙火卻魅力驚人「引人犯罪」姿態,一轉為就算曾經受傷悲慘,也能靠智慧努力逆轉的神奇女孩!
結論是,如果推理中的女主群有朝一日要一起吃春酒,那麼現場來賓高歌一曲〈Ugly Beauty〉或〈惡之必要〉,簡直再適合不過了~
警語:本文僅適用推理人物劇情設計,不可作為現實任何犯罪的途徑與目的。
★如貓抓老鼠之歹徒如何以突破世俗標準框架的閃亮女孩作為獵殺的目標設定,然後被害好不容易倖存還要被檢討被害的二次傷害。
★遭遇閨密與愛人雙重背叛的(不管愛人有心還是無意),達希.貝爾(Darcey Bell)《最好的朋友》(A Simple Favor),露絲.魏爾(Ruth Ware《暗黑森林》(In a Dark Dark Wood)或艾絲特.維爾霍芙(Esther Verhoef)《母礙》等都是。
★如V. C.安德魯絲 (V. C. Andrews)《閣樓裡的小花》(Flowers in the Attic)家庭悲劇的系列五部曲,就被深受影響且喜好女子闇黑特質的吉莉安.弗琳(Gillian Flynn)一脈所承襲。
「都是月亮惹的禍小說」的推薦目錄:
都是月亮惹的禍小說 在 一本好小說的誕生(拿起筆就能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推理作品中,是否也存在渣男女?】#槙村香鐵鎚擊殺冴羽獠式
想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對「渣」字進行釋疑,但「渣」字要被定義,可能又是一樁懸案各自表述觀察的推理,這先不管。
自從豬揚變色,霸氣周怒斬渣男的江湖傳說炸鍋以來,這件事應該都引爆了人們,不管性別年齡或單身有伴,對親密關係潛藏的恐懼-誰知道有天,會不會走到遇到,就被渣傷到,更恐怖的是,渣的平日形象還很好?!天啊,這種事應該只能說:不要問,很恐怖!
但推理創作作為一個,經常性大篇幅著墨親密關係,特別是箇中的背叛、陷阱與不可信等,並屢屢對其提出質疑與表露恐懼的文體類型,熟知推理的讀者,腦海中自然而然會浮現,一些可能可以算是「渣渣」的浮光掠影-
一.雙面情人的雙面陷阱:
正如媽祖娘娘所云:「蜻蜓落蛛網-無望」的籤詩意義,雙面情人的雙面陷阱,簡直叫人避無可避,無力抗拒。
不僅僅是因為戀愛叫人盲目如瞎,某種程度來講,陷入愛河甚至等同人類本能「臉孔辨識失能」的身份認知混淆錯亂。
有朝一日得知真相的晴天霹靂,人們才後知後覺的理解-自己所知道的人其實與自己的想像不同,並差、遠、了!
導火線往往都是因為關鍵事件(對方死亡或失蹤)、關鍵物品(手機內容)的觸發追索,女主才驚覺自己深愛的人,一切都是假裝與假冒!自然所有的美好也是假的!(我不聽我不聽我不相信!)(搖頭如波浪鼓)
這類像珍.漢芙.克瑞茲 (Jean Hanff Korelitz)《假裝》(You Should Have Known)、金柏莉.貝蕾(Kimberly Belle) 《別相信枕邊人》(The Marriage Lie)與BBC影集的《威爾遜夫人》(Mrs. Wilson)都可說是箇中代表。
不過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雙面情人為題,渣有時也不分男女(!),所以,如果雙面情人推理並非是男方蓄意欺瞞哄騙或以假象包裝導致,往往多是女方精神狀況出問題,或因果溯源到女方花痴爛漫,劈腿外遇成爆炸主因。
如法國電影《雙面愛人》(The Double Lover)、S. J. 華森(S.J. Watson)《別相信任何人》(Before I Go to Sleep)與艾蜜莉・巴爾(Emily Barr)《別相信自己》(The One Memory of Flora Banks)等,這類並常有女子自我中心敘事,活在自己想像世界的陷溺情境。
但其實呴瑞凡,如果推理作品中有渣度查水表,或說渣度計可以如額溫槍這樣量測主角的渣度值(現實並沒有這種東西),不管是男是女,多數都達不到此次事件的高度渣值,財富跟時間管理的部分當然也是。
因為出現在推理當中,具備解謎角色功能的主角或說偵探等,多數時間在殺機四伏的辦案過程裡,來回逡巡就已耗去太多的青春體力,粉紅泡泡這種東西,通常意思意思一下也就過去了,除非是那種心理驚悚結合花痴爛漫羅曼史的推理,否則真要搞點什麼,比較是以下情境。
二.有色無膽/朋友以上,戀人未滿/花痴調情/曖昧
甜美教主楊丞琳曾唱過:「曖昧叫人受盡委屈」,事實正是如此,曖昧這種東西沒有證據(也不用錢),感情也不一定有跡可循,說來說去都是一件非常沒有保險,投資報酬率賠率超乎常人想像的事情。
在推理作品有關性平爭議,或可能引發討論的觀念行舉,多數會落在過度大男人主義,或厭女情結的「人正闇黑系」、「恐怖惡女」,及自己「情不自禁」還可能會說「都是月亮惹得禍是妳太美又太溫柔」之類言語(怪誰嘍)
不過出現頻率較高的,往往是有色無膽,喜歡看美女型(常露出粉紅泡泡愛心臉的毛利小五郎表示冤枉啊?),不然就是丹.布朗(Dan Brown)塑造的符號學教授羅柏.蘭登哥,每辦新案就曖昧新歡的花心羅柏(蘿蔔)?連耶穌基督的後裔都敢泡,真是Jesus Christ!好大的膽子!
三.叫他純情/癡情的男子漢
這種比較類似好萊塢英雄的男主設定,往往是喪妻失兒等悲劇引領主角踏上解謎,失去愛人的原因有很多:過度重視事業,最後妻子對人走才追悔不及;重大意外變故或生病才喪偶的不幸(車禍或生病),或愛人妻子被害為討公道還諸正義的執行,太多例不勝枚舉,之後再另開新篇分類解析。
四.恐怖情人:
恐怖情人請詳見我過去【世界暢銷小說公式:推理小說中的愛情】#你是瘋兒我是殺 #纏纏綿綿繞天涯其實是鬼故事的快逃啊(https://tinyurl.com/yd82h6pm)
暫時想到這些,也歡迎有想法的朋友分享意見~
都是月亮惹的禍小說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非典時期的情詩 ◎也斯
要來的人不能來,要去的
旅程未知能否成行
靜止在這裏,有些甚麼
在肺裏發熱,懷疑的細菌
蛀食你,蝕成了兩瓣
疏落的葉子,喉嚨在發癢
忍住了許多睡不着的夜晚
不敢咳出來,怕惹起周圍
恐慌的目光,腳踏沓雜
四邊的座位在一剎那撤空了
在橋底才用木屐打過小人
用白虎和豬肉安撫驚蟄的季節
霉雨潮濕的牆壁守候了一個春天
等的是要來的沒有臉孔的
恐懼?多年潛伏在陋巷的轉角
在門窗破舊的裂縫之間的甚麼
在一個沒有月亮的夜晚
襲擊我們胸中最黑暗的角落
呼吸變得急促的夕陽
映照在金屬大廈的玻璃幕牆上
一層病弱者迴光返照的紅暈
其實都在同一條船上,何必
盡在咒罵鄰座的人?
喉管或已生銹,積滯的
思維沒有好好疏通
秘密沒法永遠隱藏在地下了
你的非典型地擴張的熱情
一下子公開在冷漠的眼前
戴上口罩,不見羞愧或鄙夷
自嘲的眼睛也自憫,隱藏了
但也同時顯露了那麼多
我寫信給你:體溫恍惚
寫字的時候病情或昇或降
文字只能面對無盡的孤獨
在頹唐自棄中輾轉反側
荒廢的時光中我們成為了思念
看不見親人互相懷疑
隱藏了的臉孔轉向憤懣還是感激?
總有徹夜不眠的人扺抗狙擊
當他們病了,我也病了
是一曲漫長的音樂,起伏轉折
我們彼此合奏到終場
從滑坡的地方開始學習忍耐
在隔離的病床上思念彼此
牆外的人目光想穿透牆壁
看見牆內人模糊的形象
世界是一具隆隆的機器,觸手
冰涼,你摸索修理壞了的零件
在傾斜的屋樑 下嘗試站直身子
我裏面還有你相信的一部分
也許終不會完全被病菌所腐蝕
我仍要有日與你在陽光下相見
剛聽見你的聲音,一下子又消失了
是船隻在霧中呼喚彼此嗎?
遠方再一座城市失陷
多年積存的文物毀於一旦
最脆弱的不知是內心還是外壁
可是龍捲風過後,大橋的支架倒塌了
不,仍有車輛在大橋上掠過
霧鎖的對岸再現小鎮的人家
明天,我將會再見到你嗎?
經過了這一段炎夏的夢魘
你我可會對彼此更加仁慈?
--
◎作者簡介
也斯(1949-2013),本名梁秉鈞,香港重要詩人、作家、學者、文化人。
「也、斯」均為虛字,取名也斯,因為欣賞二字不受單一意義規範,也不受任一種學說或預設思想所限,似乎縹緲不可捉摸,卻更凸顯出其人不受任何媒介拘束,從文字、攝影、戲劇等不同面向建構出獨特的生命情懷。在他跨界探索的前衛性格中,卻每每回到對香港深厚情感的底蘊與反思。
著有詩集《雷聲與蟬鳴》、《游離的詩》、《東西》、《蔬菜的政治》、《普羅旺斯的漢詩》等;小說《養龍人師門》、《剪紙》、《島和大陸》、《布拉格的明信片》、《記憶的城市.虛構的城市》和《後殖民食物與愛情》等;散文集《也斯的香港》,及與日本學者四方田的往復書簡《守望香港》(遺作)等;以及評論集《書與城市》、《香港文化》、《文化空間與文學》等。
--
◎小編鄺鉅裁賞析:
2003年,我只有八歲,對於沙士(非典型肺炎)的印象十分模糊。記得當時每天早晨上學前要量度體溫,寫在家課冊裡給母親簽名。直到一天,教育局宣告停課,悠長假期從天而降。對於年幼的我來說,這一年遙遠且陌生。時至今天,在2020年讀這首詩,卻有一種錐心刺骨的震撼,如意外拾獲一封陳舊的書信,當中的內容如預言般實現,收件人是十七年後的香港人,包括我。
這首詩如時代的切片,深刻地書寫了瘟疫下的香港。字裡行間充滿了細節,如段一以「不敢咳出來」、「座位撤空」這細微的動作,表現人們面對病菌時的恐慌。詩人在散文〈戴上口罩的城市〉中,把瘟疫形容為「一場意指不穩定傳播極多元的後現代疫症。閉上眼睛 ,彷彿可以想像無數的病菌,不規則地向四方飄散」[1]。恐慌和猜忌是生活的日常,一場突如期來的瘟疫只是使它們具體化和放大。
段二中的「打小人」是一種流行於香港的巫術,在陰暗的橋底進行,如鵝頸橋橋底,籍著委託巫師以鞋子擊打紙人,鎮壓生活或職場上的小人,袪除惡運。其實小人就是引起我們恐慌和猜忌的人。我們卻無法預料,病菌是沒有名字和臉孔的小人,如命運一般降臨在所有人身上。恐慌和猜忌從陰暗角落滋生,蔓延到整個城市。迷信在瘟疫中變得徒勞,「沒有月亮」暗指神明的缺席,還是衪故意躲藏,讓瘟疫降臨?
因恐慌和猜忌,我們變成了命運共同體。
段三,「船」的意像常常被用來指涉香港,如歌曲《獅子山下》寫道:「同舟人/誓相隨/無畏更無懼」。當時的政府刻意隱瞞疫情,一眾高官眼裡只有經濟發展,防疫政策遲遲不推行。怨聲四起之際,詩人既向我們作出提醒,亦諷刺政府:同是香港人,為何能妄顧人命?彷彿在疫情的隱瞞下,人們更能洞悉真相。詩人曾寫道:「口罩遮住了臉孔,只露出一雙眼睛 ,好似隱藏了許多表情。但正因為遮住了半邊臉孔,也份外叫人去細看那眼眼流露了甚麼 、想那遮掩着的半邊臉巴在表達甚麼」[1]。縱使戴上了口罩,卻無法隱藏我們的情緒,它使我們更注意到靈魂之窗——眼睛,透露出人們矛盾的情感,如自嘲和自憫。
在危急存亡之秋,書寫顯得格外無力和孤獨。段四中的「寫信」或許在映射寫作。詩人曾在訪談中在說:「我覺得書信是一個平視的角度,不同於演講或者訓話,而是彼此來往。」[2]我們不妨回到詩的標題〈非典時期的情詩〉,情詩在大時代的脈絡下,看似微不足道,但對詩人來說,它承載著最真摯的情感。詩中的「你」不是一個特定的對象,而是所有的香港人,甚至「你」、「我」已經不分彼此。在瘟疫之下,為求自保,我們雖然保持物理上的距離,卻同時產生了一種連結、同情,甚至思念。我們思念你思念的對象,他/她在隔離的病床上,也許是你的親人、愛侶或摯友。可見,全詩的書寫角度不是菩薩低媚的憐憫,而是平視的同情與關懷。
段五,詩人把世界比喻為壞掉的機器,以傾斜的屋樑借代為家園。2003年,香港不僅有沙士,巨星張國榮自殺身亡,政府強推廿三條立法,七一五十萬人大遊行,失業率高達8.3%。縱使香港社會滿目瘡痍,詩人仍然深信,在我們當中一些重要的部分是不會消失的,也許這正是同情與關懷。他向我們承諾「在陽光下相見」,陽光是美好的將來,亦是當下的期盼。相對而言,面對未來時所感到的迷惘是迷霧。追求民主和自由不果,歷史建築被遂一清拆,回憶被強行抹去。但在霧裡,詩人確實聽見我們呼喚彼此。最後,詩人以一連串的問句,提出對香港人的關懷,和對處世的反思。「你我可會對彼此更加仁慈?」仁慈,如果我們能銘記這段非典時期的經歷,便能帶着同情和關懷繼續生活,努力讓香港變成更美好的地方。
如果我們能銘記。一年後,歌神許冠傑在《04’祝福你》寫:「04/祝福你/祈求禍劫遠離/還望/神祐香江大地;回憶/莫再追/不必憂鬱淚垂/平復你心/找生存樂趣」[3]。
回憶莫再追,人們總是急於忘記過去。不要憂慮,要快樂。今天聽起來,多麼諷刺。2003,2020,歷史的意義在兩個時間點之間跳躍,詩歌的意義不在於忘記。「在陽光下相見」,十七年後,這句話不禁使人聯想到「在煲底下相見」(煲底:金鐘立法會綜合大樓地下示威區)。不知道如果詩人還在世,會對2020年的香港人寫出怎樣的詩歌?但我能確認,這首〈非典時期的情詩〉中的愛與關懷永遠不會失效。共勉之。
--
延伸閱讀:
[1]也斯,〈戴上口罩的城市〉(2003)
[2]《今天.香港十年》,〈歷史的個人,迂迴還是回來:與梁秉鈞的一次散漫訪談(訪談:鄧小樺)(2007)
[3]許冠傑,04’祝福你,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LIC1Los_i8
[4]無線電視,2003年香港大事回顧,https://youtu.be/DA2h2mMPoPM
--
美術設計:�Nysus IG:https://www.instagram.com/nysus_/
攝影來源:Unsplash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0/04/blog-post_19.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香港詩 #也斯 #非典 #戴上口罩的城市 #疾病
都是月亮惹的禍小說 在 臺北市立美術館Taipei Fine Arts Museum - 小說家的故宅記憶 的推薦與評價
小說 家的故宅記憶,建築師的月球旅行 , 這堵牆乘載著是什麼? ... 超級難搶:https://goo.gl/UQDmgE #計畫趕不上變化#都是月亮惹的禍#寫完PO文名額馬上被搶走不是小 ... ... <看更多>
都是月亮惹的禍小說 在 [閒聊] 月亮真的會惹禍嗎? - 看板C_Chat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