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爾芙:如何閱讀一本經典?】
如果想成為優秀的寫作者,閱讀肯定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功。但在面對眾多經典文學作品時,我們該閱讀什麼、該怎麼閱讀呢?
底下這篇文章,是英國作家吳爾芙對於閱讀的一些建議。分別提到了小說、傳記和詩歌的閱讀。
一起來看看她的觀點吧。
-
關於讀書的建議 / 維吉尼亞·吳爾芙
首先,我想要強調一下,這個題目是個問句。而這個問題,即便我答得上,怕也只是對我自己合適,並不適合你們。關於讀書,能給別人的建議,最多只有一點,那就是,不要去聽別人怎麼講,只管順著自己的天性,動動腦筋,得出自己的結論就好。在任何其他地方,我們或許都要受到法律和習俗的約束,唯獨這裡,我們絲毫不需要。
怎樣才能在這片紛擾的混亂中理出頭緒,才能從讀書中得到最大的快樂呢?
一、如何讀小說?
說來似乎簡單,既然書有不同——有小說、傳記、詩歌的分別——我們就該把書分門別類,從每門每類中挑出他理所應讀的書就好了。可讀者對書抱有的期望,跟書所能給予讀者的相比,往往是大相徑庭。我們最常做的,就是三心二意、不明就裡地翻開一本書,讀小說希望它真實,讀詩希望它虛幻,讀傳記又要滿紙美言,讀歷史必要迎合我們的成見。我們讀書的時候,只有摒棄這些先入之見,才能有一個值得稱道的開端。不要對著作者指手畫腳;而要站在他的立場之上,成為他的同道和共謀。或許,想要對小說家都在做些什麼有一個大致的瞭解,最快的方法不是去讀小說,而是自己寫一寫;親身體驗一下駕馭文字的艱難萬險。我們可以回想一下某件讓你印象深刻的事情——譬如,街角那兒,有兩個人在聊天,而你,是如何從他們身邊走過的。有一棵樹,在搖曳;燈光,在閃爍;那兩個人的交談,聽上去很好笑,卻又讓人覺得悲傷。這樣一幅畫面,整個構思,似乎全被包含在那一瞬間。
但如果,你也來試一試,把這一幕付之於筆端,你就會發現,這一瞬間變成了千千萬萬支離破碎、互相矛盾的印象了。有些印象需要我們去淡化,另一些則需要強調;就這樣寫著寫著,說不定,原先體會到的那種情緒就已經蕩然無存了。這時候,再把這幾頁思緒不清、雜亂無章的稿紙丟在一旁,去讀一讀狄福,簡·奧斯丁,哈代,讀一讀那些偉大的小說家他們的作品。這樣一來,對他們的偉大之處,想必你一定更有體會了。也才能明白,這不單是讓我們看到了一個與眾不同的人——狄福也好,簡·奧斯丁也好,湯瑪斯·哈達也好,還讓我們活在了一個與眾不同的世界。
讀《魯濱遜漂流記》,我們就是在一條坦途上跋涉;一樁樁的事情接踵而至;這些事兒和它們先後發生的順序就是一切。可對狄福來說,如此至關緊要的戶外生活和探險歷程,到了簡·奧斯丁那裡就一文不名了。取而代之的,是客廳和人們的閒言碎語,以及從這些閒言碎語中,像鏡子一般,折射出來的人物性格。等我們習慣了這客廳和其間的鏡像,再轉向哈代時,便又會覺得峰迴路轉了。成片的沼澤環繞四周,群星在我們頭上閃爍。這兒,展現給我們的,是人性的另一面——獨處時最易浮現的黑暗,而非陪伴時的光明之面。與我們相關的,不再是人類,而是自然和命運。不過,儘管這些世界千差萬別,每一個卻都和諧一致。因為它們的造世主,都莫不小心謹慎,在自己獨特的視角下,恪守其規。或許他們也會讓我們殫精竭慮,但他們從不像二三流的作家那樣,經常在一本書裡,混淆了兩種現實,讓我們無所適從。這樣看來,讀完一個大作家的作品,再去讀另一個——從簡·奧斯丁到哈代,從皮科克到特羅洛普,從司各特到梅瑞德斯——這就好像讓人連根拔起,被丟來拋去;從這兒給扔到了那兒。讀小說,是一門艱難而複雜的藝術。要想從小說家,尤其是那些偉大的小說家那裡,領悟到他們所給予的一切,那就一定要有非常敏銳的感覺,和非常大膽的想像力。
二、為何讀傳記和回憶錄?
但是,只消看上一眼書架上那些五花八門的書,便可以知道,沒有幾位作家,可以稱得上「偉大」;更沒有幾本書,稱得上藝術。比方說,和小說、詩歌肩並肩放在一起的這些傳記或自傳,無非是些名人傳記,寫的都是死去已久、為人遺忘了的人。不過,就因為它們算不上「藝術」,我們就不去讀了嗎?還是說,我們應該讀一讀,只是,需要我們換一種方式,帶著不同的目的去讀?譬如,為了滿足我們不能自已的好奇心,就像有時,夜幕降臨後,我們從一幢大房子前經過,看到家家戶戶點亮了燈火,又還未放下窗簾,一層一層都在上演著人生戲劇的方方面面,我們會情不自禁停下腳步。這時,我們對這些人的生活,便會滿腹好奇——僕人們在傳閒話,紳士們在吃晚餐,女孩子為了聚會在梳妝打扮,窗邊的老婦人打著毛衣。這些人是誰,他們都做些什麼,姓什麼名誰,工作地位怎樣,都有些什麼想法,又有些什麼樣的經歷?
傳記和回憶錄就是在回答這些問題,就這樣,點亮了萬家燈火;向我們展示人們的日常生活,他們的辛苦勞作,成功失敗,飲食愛恨,直至他們死去。有時,在我們的注目下,這幢房子漸漸消失了,鐵柵欄也消失了,我們來到了海上;我們去打獵,遠航,戰鬥;我們站在了野蠻人和戰士們之中;我們參加了偉大的戰役。或者,要是我們高興留在英格蘭,留在倫敦,場景同樣改變了;街道變窄了,房子變小了,窗子成了小格子,屋裡擠得很,還散發著一股臭氣。我們看到一位詩人,多恩,就被迫從這樣的一所房子裡走了出來,因為這兒的牆壁太薄,抵擋不住孩子們的哭鬧。我們可以跟著他,沿著書間的小路,到特威克南;去著名的貝德福德夫人公園看看,這是貴族和詩人愛去的地方;接著,路一轉,我們又走到了威爾頓莊園,那座建在山坡下的豪宅,聽一聽錫德尼給他的妹妹讀《阿卡狄亞》;接著,就去那片濕地間走一走,親眼看看那著名的浪漫故事裡獨具特色的鷺;接下來,再次向北,跟著另一位彭布羅克夫人,安妮·柯利弗德,去看一看她的廣袤荒野,要麼,讓我們沖向城市,看一看加布裡埃爾·哈威如何一身黑絲絨,與斯賓塞爭論詩歌,不過,一定要小心別笑出聲來了。
伊莉莎白時期的倫敦,既黑暗又輝煌,在這裡跌跌撞撞地摸索前行,沒有什麼比這更有趣了。不過,我們也不能總待在那兒。因為鄧普爾和斯威夫特、哈利還有聖·約翰在召喚我們繼續前行;要搞清楚他們之間的爭執,弄明白他們每個人的性格,會花上我們太多時間;等到我們對他們感到不厭其煩了,我們就繼續前進,走過一位一身珠光寶氣的黑衣女士,走到撒母耳·詹森,走到戈德史密斯,走到加里克那裡;要不然,我們就穿過海峽,只要我們願意,去見一見伏爾泰和狄德羅,見一見杜·德芳夫人;然後,再折回英國,再回到特威克南——有些地方和有些名字總是一再出現!——貝德福德夫人曾在這裡擁有過自己的花園,之後,教皇也曾安居於此,還有草莓山莊,沃波爾的家。不過,沃波爾又向我們引薦了許多新的面孔。這麼多的房子等著我們去拜訪,這麼多的門鈴等著我們去敲響,恐怕我們一時都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了。比如說,我們來到貝裡斯小姐的門口,正在遲疑,就在這時,薩克雷走上前來;沃波爾鍾情的這位小姐,恰是他的好友。
就這樣,我們只是跟著一位朋友去見另一位朋友,從一座花園走到了另一座花園,拜訪了一幢房子,又去了另一幢房子,就已經從英國文學的一頭走到了另一頭,然後,才意識到,我們又回到了此時此刻,倘若此時此刻和已然逝去的時時刻刻可以如此判然分開的話。而這,便可以算作是,我們閱讀傳記和書信的一種方式;我們可以借此重新點亮舊窗子裡的燈火;可以看到那些故去的名人,他們的起居生活,還可以想像一下,我們離他們是如此之近,可以時不時地,趁他們不備,抓住他們的小秘密,或是,抽出一部劇作、一首詩,看看當著作者的面讀起來,會不會有什麼不同。不過,即便如此,新的問題也會隨之而來。
我們一定會問,一本書,在多大程度上,會受其作者生活的左右呢——在多大程度上,我們可以把生活中的這個人等同於作者呢?要知道,文字是如此敏感,太容易受到作者的性格影響,那麼,因為他的生活所帶給我們的喜怒哀樂,在我們讀書的時候,有多少可以保留,又有多少可以聽之任之呢?讀到傳記和書信,這樣的問題就接踵而來,而這些問題,必須由我們自己一一作答,因為,要是在如此私人的問題上,還被別人的喜好牽著走,那簡直是太要命了。
不過,讀這類書倒也可以抱著另外一種目的,不為品讀文字,不為瞭解名人,而是為了讓我們的創造力保持活躍、得以鍛煉。書架右手邊不是有一扇打開的窗子嗎?把書放在一旁,看看窗外多好!這樣的畫面真讓人耳目一新,渾然天成,不費心思,不相關聯,又永不停歇——馬駒在田間奔跑,水井旁的女人正往水桶裡打水,驢子昂首嘶鳴。
圖書館裡的大部分書,不過就是對此的記錄而已,不管這些轉瞬即逝的片刻,屬於男人也好,女人也好,驢子也好。而任何文學,隨著它日漸老去,都會留下一些故紙堆,用一種再也聽不到了的口音,顫顫巍巍地,講述著那些消逝了的瞬間和被遺忘了的生命。不過,要是你一頭鑽進了這些故紙堆,並且還能以此為樂的話,一定會大有所獲,因為即使這裡記錄的人類生活已為人所棄,註定會湮滅,可留下的遺跡也會讓人嘆為觀止。
三、讀詩歌的樂趣
但故紙堆終究會讓人厭煩,我們再也懶得去絞盡腦汁,把威爾金森們,班伯里們,還有瑪利亞·艾倫們告訴我們的隻言片語拼湊完整。他們缺乏藝術家的才能,不懂得運籌帷幄、刪繁就簡;就算是他們自己的生活,也難以說出個所以然來;就算是個好素材,到了他們手中也會走了樣。他們最多,只能給我們羅列一些事實,而僅只是事實的話,還遠遠稱不上小說。就這樣,在看夠了這些半吊子的所謂作品之後,我們就不再樂意去尋找一些人物的只光片影,而是要去領略小說的那種,更宏大、更抽象、更純粹的真實。就這樣,我們的心中孕育出了一種情緒,強烈、普遍、不關注細節,而是隨著節奏,反復出現。這種情緒最自然的流露,就是詩歌;也就是說,等到我們差不多能寫出詩來了,便是到了讀詩的最好時機。
西風啊,何時你才會刮起?
才能讓細雨,淅淅瀝瀝。
可愛的人兒啊,何時我才可以
再把你擁入懷中,同床共語。
詩歌的感染力如此之強,又如此的直截了當,這一瞬間,詩歌完全佔據了我們的心靈,吞噬了一切感覺……
可話說回來,目標固然美好,但誰讀書是為了什麼可為啊?就沒有什麼追求,僅僅是因為它們自身的美好,才讓我們孜孜以求嗎?難道追求樂趣本身,不可以視為我們的最終目的嗎?讀書不正是如此?至少,我有時會這樣想,等到最後的審判來臨的那天,所有偉大的征服者、大律師和政治家們都將獲得上帝的獎賞——王冠,名譽,和不朽的豐碑上鐫刻的名字;可看到我們夾著書走來,萬能的上帝一定會轉過頭去,不無幾分嫉妒地跟彼得說,「你看,這些人不需要我的獎賞。我們這兒也沒有他們想要的東西。他們就愛讀書。」
-
❤今年不追煙火了,1500人一起知識跨年
http://s.accupass.com/Ky6rjG
❤明年不說道理了,三分鐘說18萬個故事
https://hahow.in/cr/storyteller
同時也有1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050的網紅Let's拓客,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歌詞挑戰 #IG #熱門歌曲 一般人的反應時間大概為0.2秒 就算是運動員訓練過後 也不會低於0.1秒 這是一款考驗反應力跟記憶力的遊戲 看到一個字 馬上唱出相關的歌詞 非常適合推薦給大家聚會玩 如果沒有朋友的話 也可以自己去IG玩^_^ #IG有濾鏡 #好久沒發片 #我們要復出了辣 _ _ _ ...
「鄧倫復出」的推薦目錄:
- 關於鄧倫復出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鄧倫復出 在 君子馬蘭頭 - Ivan Li 李聲揚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鄧倫復出 在 Eddie Tam 譚新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鄧倫復出 在 Let's拓客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鄧倫復出 在 新聞挖挖哇!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鄧倫復出 在 新聞挖挖哇!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鄧倫復出 在 [情報] 鄧倫... - 看板China-Sta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鄧倫復出 在 達人秀新聞- 粉絲的愛真的好感人... 大家還會想看到鄧倫復出嗎 ... 的評價
- 關於鄧倫復出 在 盤點9位轉戰YouTube藝人!落選港姐講「性經」爆男星專食 ... 的評價
鄧倫復出 在 君子馬蘭頭 - Ivan Li 李聲揚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匯豐強勢,小小啟示]2021有息派,咪好咯。根本最初就無辜之極,畀英國政府夾硬屈。但,之後又點?
1. 前作(睇最好,唔睇都不影響本文)領展70蚊,小小啟示 (https://fbook.cc/3JCl)。同系列仲有「中概股冇事,小小啟示.迪士尼歷史新高,小小啟示.銀行年尾減按揭息,小小啟示.」, Patreon已寫(https://bityl.co/4Y0h),請訂。或者睇完呢個Post覺得精彩再訂都得。
2. 久休復出,呢篇有啲火。寫文有火係好重要的,冇火嘅應該收檔,唔好呃飯食—雖然我冇收你地錢。咁唔收錢都咁有火,Patreon就仲有火!月頭支持下出火啦(https://bityl.co/4Y0h)
TLDR:2022年5厘息,很好。但2023年呢?會唔會都係買4厘息嘅領展好啲?當然啦,都係睇價。唔買股票嘅人其中一個最大嘅盲點。故事好多人識講,但再好嘅公司都有個價,再垃圾嘅公司都有個假。呢下先最難判斷嘛。你知人地未來十年搵幾多錢,都未必判斷到個股價之後會點的。
3. 匯控近嚟走勢唔錯,上到3個月新高,44蚊了。短答案,當然都係唔應該買。但仲想探討幾樣嘢。首先留意,近期係強,但年頭都仲60蚊,都仲係跌咗三份一。
4. 至於低位?穿過30蚊添,咁有咩人低位撈?多數都唔係你。低位買嗰個叫做平保。服未?3億買落去。錢多咪自然心安,幾時都係財不入急門,你拎啲救命錢去賭,必然輸死。
5. 另外,的確嗰時係全城皆死心,一沉百踩(其實4月已踩咗好多腳)。咁亦都真係有人話,喂,嗰時已經極悲觀啦。事實見到果然如此。都係老教訓,別人恐懼時我貪婪。不過,亦係成日重覆嗰句,當局者迷啦。你而家睇返當然容易,但當時好難去睇到幾時先係「最恐懼」。你代入下,你係個有1000萬身家買晒匯控收息退休嘅老嘢,4月息都唔派,股價仲係咁插 — 而你仲有500萬,你真係仲會買落去?
6. 講返近期,咁呢排升乜?正如寫領展時都討論過,講舊年嗰啲咩9厘息,算吧啦,意義近乎零。講咗N咁多次,「股票係炒將來」,你舊年派幾多厘息,關我乜事?又唔係我有份。好少少嘅你至少應該睇Bloomberg之類嘅2020派息,但更正路應該睇2021 2022,因為,老細,而家都2020年12月啦。投資者會睇幾遠,呢啲真係冇得量化,但very rough rule of thumb,大半年至一兩年都還好。
7. 咁但,當然,係有傳英國(同歐洲)會容許返銀行派息,咁當然會幫到公司,但,傳都傳咗好耐,乜都反映晒。話說回頭,由頭到尾我都覺得係一場鬧劇。你有啲英國銀行,金融海嘯幾乎沒頂,要政府打救。咁拎得政府錢當然有代價,你成為半間國企,總不能亂咁派息益啲Fat Cat.問題係,大佬,匯控08年根本冇問政府拎錢!供股嘛。但今次危機政府一樣管你,「喂我唔使要你啲錢,上次都冇拎到」「到時你就會話要架啦」。
8. (最新你見到超市Sainsbury 回返水畀政府,就係唔想阻撚住派息派花紅。當然香港就有大快活拎咗補就業照派息,又冇話唔得,補就業畀你出糧嘛,咁有出糧咪得)
9. 而另一方面,官嘅嘢,梗係最緊要唔好爆鑊。唔派息,你啲股東咪嘈咯,嘈嘈嘈嘈飽佢,吹得我脹?而我冇見嗰班鬧匯控嘅人去英倫銀行度嘈。事實而家見到,監管當局係過慮,銀行嘅情況遠比佢地想像中好—但,再講一次,官嘅嘢,話知你啦。畀你派息又唔係佢有份,但出咗事佢要孭鑊嘛
10. 但講返股價,都係唔好有乜期望。係呀,會派返息,但派幾多先得?寫文時唔在公司,但睇返大行高盛報告(大約都有個譜)(https://bityl.co/4hwI)—2020年就雞碎咁多啦。但2021就 3毫美金,2022就 4毫美金。即係2021就5厘息,2022就7厘息左右,還好啦
11. 之但係又,以上,係高盛估計啫。而高盛係比較進取嘅(唔進取點justify 51蚊目標價?)(*)。2021 2022 佢估 3毫同4毫美金派息,街(大圍嘅consensus)就估2毫半同3毫咋(如圖)。如果用大圍(沙田嘅未知)嘅數,就即係2021 就4.5厘,2022先5厘—又唔係好吸引咋
12. 因為仲有一樣嘢,樓上講嗰啲派息—派到先係。銀行始終唔同領展咁,2022咩世界,邊個知?就算2022年得,2023呢?唔係玩嘢,而係真係得罪講句,「好撚多人呢,唔識就咪撚講啦」。唔係咩好火箭科學,你考CFA Level 1都要學,大學讀Finance 101 都一定學,discounted cashflow.你老味你收息收一年架?收兩年?收三年?你計條式係將未來咁多年嘅嘢discount 返晒嘛,直到無限—因為企業可以永生,永生過羅永生(又,唔係有人以為加到無限結果都係無限架可?邊個教你數學?我啲學生一定唔會咁。香港地STEM嘅嘢)。
13. 你要嘅,今年派10厘息都得架,咪預支蜜月畀你(**),之後冇得派咁解之嘛。成個諗法都唔make sense:你買落間公司,梗係覺得啲錢在佢度好過在你自己度啦。否則點解你唔自己炒股票?聽講呢排個個都一個星期執幾成喎。
14. 而N咁多人,都係唔知公司係可以忽然唔派息嘅。4月咪領教過咯,宣佈咗都可以收返,除埋息亦唔會加返畀你(***)。由始到撚都合法,亦一路公司做,只係之前啲公司冇咁大冇咁多人受害。嗰班話去法庭投訴去證監告嘅,你見有冇have a case?當然而家股價彈返上嚟咪唔嘈。升上返200蚊錫晒你添。
15. 然後你睇下,領展連今年咁嘅情況都唔使減租 仲似乎唔使減派息,應該真係要核戰或者外星人侵略地球領展先要減租減派息。
16. 事實係,領展上市咁耐(當然都唔係好耐,未夠20年),從來冇減過派息。未必去得到美股講Dividend Aristocrat 嗰種水平(有啲要睇廿年甚至廿五年),但,呢15年間,匯控已經兩次reset派息啦(如圖),仲要供股添。
17. 而舊文都寫過(https://fbook.cc/3JCl),領展呢種穩定性,十分值錢。牙醫同你自己炒股嘅分別,牙醫今日搵80萬,你炒股搵100萬—但佢都係有錢過你(除非你係1億本搵100萬嗰種)。背後嘅alternative path唔同,佢再衰都有幾皮嘢個月,你炒股嘅,倒輸都仲得。
18. 反轉頭講,你見咁多人「靠匯控收息退休」,咪知道呢種「穩定提供派息」嘅嘢係好有市場—只係你嘅期望錯咗啫。呢個年代,冇得穩穩陣陣8厘息架小朋友,怪邊個?美國聯儲局啦,歐州央行啦,英倫銀行啦,日本央行啦,人民銀行啦。其實人類好似幾百年歷史都係玩印銀紙,你有冇見有得收返?你有邊樣嘢會平過五十年前?有嘅,去日本咯,同埋電視機之類(****)。只係近十幾年更加肆供忌憚咁解。Another Story.
19. 仲有最後一樣,近期銀行股強勢(國際同香港,中資另一回事),亦都同美國長債債息反彈不少有關。銀行就係借短錢放長錢嘅一個遊戲,長債債息升,對銀行息差係好事。
20. 咁做乜長債債息彈?又有人話係因為通脹預期,如是我聞。「不過債息高唔係應該不利股市?」「earnings yield gap嘛」。係就係,但又係嗰句,真實世界唔係科學實驗咁,唔係債息忽然抽上嚟,股市即插—正如之前都唔係債息一跌股價就升。
==========================
月頭訂最抵,Ivan Patreon,港美市場評點,專題號外,每日一圖,好文推介。每星期6篇,月費100蚊唔使,4個月已800人訂!(https://bityl.co/4Y0h)
==========================
(*)大行報告往往要寫sort of「how we different from consensus」嘅東西,因為要同客交代,「做乜要睇你」。但實情多數係浪費時間,self defeating,好似匯控呢啲,閒閒地五六十個分析員寫,點樣人人都唔同?人人都contrarian,咪人人都唔係contrarian 咯。最後根本大家個consensus都係稻草人。你又話街度個個睇淡我地睇好,佢又話出面間間睇淡我地睇好,事實係人人都睇好。哲學呀。
(**)預支蜜月呢個term幾耐冇聽人講過?證明而家婚前性行為係default,甚至拖前性行為都係default。世界係進步嘅(*****)
(***)而我到而家都唔明點解有人覺得除咗淨要畀返佢。全世界都唔會咁做。而講嘅十個有十個都唔知咩係除淨。
(****)呢個亦係量度通脹嘅一大問題,係呀,而家啲電視機平過當年,even in nominal terms.正如你而家啲電話咁撚勁,都係賣幾千蚊,config勁過晒幾十年前嘅 電腦 電話 相機加埋喎,仲要平一大截。不過人類係進步嘛,而家仲叫你睇大牛龜電視用大哥大咩。所以官方「通脹」啲嘢唔好太過走火入魔。
(*****)問題永遠係,後生仔就有時間有體力但冇錢溝唔到女,出嚟做嘢就有體力有錢冇時間溝唔到女,到老嘢就有時間有錢但冇體力溝到女都冇用。解決方法?偉哥。所以點解輝瑞股價升極都有(******),「你估真係靠疫苗」。或者,做富二代。亦證明偉哥幾咁偉大—佢幫你補返做唔到富二代嘅不幸。
(******)任何人同我講 有志者鄧竟成 或者 when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嘅,我都係傳返輝瑞嘅股價圖畀佢—如果你講嘅嘢成立,人地應該執咗笠。
==========================
月頭訂最抵,Ivan Patreon,港美市場評點,專題號外,每日一圖,好文推介。每星期6篇,月費100蚊唔使,4個月已800人訂!(https://bityl.co/4Y0h)
鄧倫復出 在 Eddie Tam 譚新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哈佛中國民調結果:95.5%人民滿意中央政府
美國針對中國的行動又再升級,周二突然勒令中國在72小時內關閉在休斯敦的總領事館。首先,我僅代表在休斯敦總領事館的工作人員感謝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決定,因為休斯敦和整個得州已成為Covid大流行的最熱點之一!得州人口不到3000萬,Covid確診宗數已多達35萬,且仍以近幾何級數增長,遠多於整個中國,死亡人數超過4300,恐怕亦將在短期內超越中國!相信整個領事館同人及家人,都極期望早日回到相對安全得多的祖國!
休斯敦總領事館有點特別意義。1979年鄧小平出訪美國,行程包括參觀在休斯敦的Johnson太空中心,和留給人更深刻印象的Rodeo(牛仔競賽)!同年11月,中國就在休斯敦開了在美國的第一間總領事館。現在美國命令休斯敦總領事館關閉,似乎暗示美中41年來關係正常化的完結。我想知道,下一步是否要跟中華人民共和國斷交,然後重新再跟中華民國建交?
早前某雜誌訪問中,我提到傳統政治和經濟體制都已過時,需要冷靜、客觀和深入重新思考,加上考慮如何利用現代科學和科技,達到更佳、更有效率、人民更滿意的社會管治效果。政治和經濟體制是一個非常大、非常複雜,且非常敏感的議題。對很多人來說,政治體制已升至「信仰」層面,堅信某種體制代表正義、善良、美好、道德、完美(接近),甚至神聖!反之,不同或被視為「敵對」的體制,則當然被當為不公、兇殘、醜陋、不道德、 糜爛,甚至邪惡!
這是一個常見,但非常不幸和極度危險的現象。因為如把體制當為一種如宗教般的信仰,就即是拒絕以科學、邏輯、數據和理性來作討論和分析!一切都只倚賴盲目信仰(blind faith)!歷史上當然充滿以宗教信仰為名義的戰爭,包括中世紀持續數百年的多次Crusades(十字軍東征); 從哥倫布所謂「發現」新大陸起,歐洲人開始其數百年在美洲的掠奪和殺戮,尤其西班牙和葡萄牙的Conquistadors(征服者),都是左手拿着聖經,右口拿着劍,迫使原住民改信天主教,如不順從,他們當然毫不猶疑,以天父之名替天行道,消滅「邪惡異教徒」!近代美國的中東外交政策,支持以色列,多次攻打伊拉克、敘利亞和阿富汗等,殺害超過100萬伊斯蘭教徒,又與Crusade有多大分別?Al-Qaeda和ISIS等恐怖組織發動襲擊,當然是非常殘忍和必須阻止,但這是因還是果?
政治和經濟體制,作為一種值得去打仗的信仰是一個較新的事物,到了20世紀才出現。第二次世界大戰,可說是法西斯主義與較傳統帝國主義加一點自由主義之爭。另外當然就是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之爭,雖然幸而未有帶來世界大戰,但就出現過美蘇冷戰,和好幾次proxy wars(代理人戰),包括韓戰和越戰。現在似乎又逐漸出現美中冷戰(希望不加溫變熱)。
改變體制充滿不確定 交易成本無法承受
今天無暇詳細分析不同體制的好壞,和如何可以透過科學和科技作出改變和改良,未來數周如有空可討論。但我要指出非常重要一點,就是理論上政治和經濟體制只應是一種工具(means),絕不應該被當作一個神聖的最終目的(end)。任何政治和經濟體制最基本目的,必須包括社會穩定、和平、人民生命和健康得到保障,加上經濟平穩增長,人民生活得以改善,和愈來愈重要的環保目標等。同時,政治和經濟體制絕非一門理論性科學,它最多只可算是一門應用技術(加點藝術)。所以不可對任何體制太過理想化,更不要以為可隨便拉倒重來。任何改變都充滿不確定性和風險,交易成本可以是無法承受的高。法國大革命後,社會動盪歷時近一世紀,其中包含多場革命、戰爭、經濟災難和無數人命犧牲。中國過去200年的歷史更坎坷,即使不計晚清的衰落,到了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皇朝,但絕未即時帶來社會穩定和人民溫飽,更似是多場新噩夢的開始。民國建立不久,即變成軍閥割據年代,未幾又到日本侵華。八年抗戰後不久,又墮入國共內戰,即使新中國建立後,旋即又被拖入韓戰,內部大型政治運動亦不停。整個中國,可說要等到鄧小平1977年復出,1978年走上改革開放之路,才終穩定下來。大動盪歷時超過60年!
到了今天,中國人民已得到基本溫飽,但當然仍有不少人生活並不富庶,中國確仍在發展中,所以更需要穩定。但即使只是正常的願望,只想繼續改善生活、發展經濟和科技,已嚴重挑動美國神經,被只具狹隘眼光的帝國主義者視為挑戰美國霸權。
近日美國不斷攻擊中國,且企圖挑撥離間人民和政府的感情。自稱是中國人民的「朋友」,不忍見他們被政府欺壓,活在水深火熱中!好一個自欺欺人的天大笑話。
美國人對聯邦政府滿意度僅38%
一周前,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發表了一個有史以來最詳盡,歷時最久(2003至2016年,8次民調),覆蓋範圍最廣(沿岸城市和內地的32,000人受訪),針對人民對政府滿意度的深入民調。最主要發現是在2016年,中國人民對中央政府的滿意、加非常滿意的比例,升至95.5%的超高水平!其實高的滿意度也不意外,完全符合過去其他由外國學者如George Washington大學Bruce Dickson教授進行的較短期和小規模的民調結果。哈佛的研究同時發現人民對最下級地方政府的滿意度遠低於中央,非常滿意的只佔11%。此情况與美國剛相反,美國人對聯邦政府的滿意度只有38%,但對本地政府的滿意度則反而高達70%。此分別的主要原因應該是中國的中央政府權力非常大,更控制財政,地方政府則權力小兼且窮,但又有責任提供大量福利和服務,結果吃力不討好。美國的聯邦制,中央對內政權力有限,每個州分和城市的權力較大,且人民參與度較高,所以亦較滿意。
不少人當然質疑這研究結果,不願相信中國人民如此滿意中央政府表現,拒絕相信任何來自中國,與他們既定偏見不同的客觀科學數據。首先此報告出自哈佛,當然有相當高的權威性和可靠性,而哈佛亦當然並非一個討好取悅中國的機構,相反,哈佛曾培訓不少美國鷹派代表人物,包括Peter Navarro和Steve Bannon等。
有些人亦會認為中國人不敢講出真心話,所以數據不可信。當然這是有可能的,但領導這次民調的是具有豐富政治體制研究經驗的權威哈佛教授Anthony Saich,Ash Center for Democratic Governance and Innovation主任。訪談是以保密面對面,不記名方式進行的,可信性頗高。如果大家有跟內地朋友傾談的經驗,就會知道私底下,他們都很樂意表達自己的政見,也非全為正面。
那麼為何滿意度如此高,且有愈來愈高的趨勢?我相信有5個主要原因:
1. 最重要當然是中國經濟持續發展。大部分中國人對過去貧窮的日子,記憶猶新,與現今相對豐足的生活有天淵之別,所以對中央政府的滿意是可以理解的。
2. 近年,除經濟進步外,其他方面,包括環保、醫療、教育和治安,以至文娛康樂等,亦有明顯改善和進步。即是已不止經濟上量的增長,人民的生活素質也在不斷進步。值得指出的是科技進步,包括高鐵、再生能源和尤其互聯網,智能手機和各種Apps的發展對此有極大貢獻。
3. 近年中國嚴厲執行反貪腐,頗有成效,最少地方層面的貪腐情况已大大減少。當然派系分歧和個別權金交易可能仍然存在,但對比20年前,已有所改善。雖然中國堅尼系數仍然過高(約0.47),貧富懸殊嚴重,但除差距外,亦要考慮全民生活水平不停上升。有一點非常重要,在中國,貧窮的定義已不再是絕對性的赤貧和飢餓,逐漸變成相對性的心理不爽,與西方類似。
4. 當然內地資訊有所限制,傳媒和教育都不停灌輸政治正確的文化和價值觀。人民未必照單全收,但潛移默化,必然有一定效果。我不完全認同此資訊策略,但眼見西方所謂自由傳媒,包括《紐約時報》、CNN、Fox,甚至彭博、CNBC和《金融時報》等金融媒體,全部都有既定立場,對中國的報道充滿偏見和錯誤!西方真的還有獨立、持平、客觀和理性,代表公義的媒體嗎?
5. 自從2008年金融海嘯起,中國人開始對西方經濟體制產生懷疑。近年隨着西方民粹主義崛起,瘋狂領袖如特朗普和約翰遜的冒起,帶來充滿憤怒、仇恨、愚昧、反科學的國家和種族主義政策,且非常針對中國,當然反令到中國人更愛國,民粹亦變得高昂。加上香港的動亂,和中國處理疫情較成功,亦令中國人更加團結。如哈佛再做民調,現在人民對中央政府的支持度,肯定比2016年的95.5%更高!
在雜誌訪問中,我提出一個觀點來解釋中國體制的穩定性。不少人認為如美國般的體制,有定期選舉,必然較穩定和具自我修復能力。即使特朗普太過瘋狂、無能和種族主義,下次選舉或將選上較溫和,較傳統路線的拜登。但問題沒這麼簡單,選舉人票制度漏洞仍然存在,隨時可選出另一個比特朗普更極端的人。况且西方政治兩極化情况非常嚴重,無論選出哪一邊,都只會極力討好支持他們的51%或更少的49%。請記得特朗普是輸了普選的,而他的政策更其實只對最富有的0.1%有利,他的base實在太蠢,懵然不知!這制度下的政策也不擔保具科學性和符合全人類和地球利益。過去半年美國採取漠視疫情政策,很可能符合民意,但完全反科學,更連累全球!政治兩極化亦令到很多包括氣候變化、醫療、教育和基建等政策,變得搖擺不定,結果一事無成。
政策不停修正 中國制度較穩定
中國制度看似較不穩定,如政策錯誤太大,可導致社會動亂甚至崩潰。但可能正因如此,政府更需要密切觀察所有政策效果,和不停動態式修改政策和執行的方法,務求達到更佳效果。重大政策如基建,醫療,教育和巿場制度等,必須得到遠比只51%或49%的更大多數,最少七成至八成人民的支持,才會成功,才能確保社會穩定。
大家還記得物理和微積分嗎?一個物理系統可以有不同平衡狀態,穩定和不穩定(stable and unstable equilibrium),取決於Second derivative是正還是負數。一個圓球在山谷底處於穩定平衡狀態,如圓球是在山峰頂,就是不穩定的平衡。事實上所有政治體制都是某一程度上的unstable equilibrium。
但是否unstable equilibrium的系統就一定不能持久,很快就崩潰?當然不是,最新的隱形戰機,為了盡量減少雷達反射和增加靈活度,機身設計故意導致飛行不穩定,全靠電腦不斷微調引擎動力和機翼角度等,才可保持高速飛行時的平衡。
各大國須互相合作 才可維持平衡
另一個更好的例子是核武出現後,全球倚賴MAD(Mutually Assured Destruction)的阻嚇作用來維持世界和平。理論上這是一個極度不穩定的平衡,世界末日,隨時一觸即發,對人類構成前所未有的威脅。但是反而MAD帶來了75年的大致和平,對比兩次世界大戰,相隔只有約20年,已大有進步。
如要繼續防止第三次世界大戰,單純倚賴MAD是不足夠的。美、中和其他核武和經濟大國,必須不斷作出外交、軍事、貿易、科技、醫療和經濟政策的自身動態微調,和更重要的互相合作和配合,才可繼續維持世界和平所倚賴的unstable equilibrium!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鄧倫復出 在 Let's拓客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歌詞挑戰 #IG #熱門歌曲
一般人的反應時間大概為0.2秒
就算是運動員訓練過後
也不會低於0.1秒
這是一款考驗反應力跟記憶力的遊戲
看到一個字 馬上唱出相關的歌詞
非常適合推薦給大家聚會玩
如果沒有朋友的話
也可以自己去IG玩^_^
#IG有濾鏡
#好久沒發片
#我們要復出了辣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Kiang系列
跟朋友們玩遊戲就要喝啤酒!實測!哪款啤酒最好喝
▶https://youtu.be/FID-N5u3l40
團康必備遊戲!Reverse倒轉遊戲
▶ https://youtu.be/42s_03bhaWs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Let’s Talk 👅》
訂閱 #Lets拓客 頻道 ▶ https://pse.is/GGE9E
按讚 #Lets拓客 粉專 ▶ https://pse.is/GJ8BN
追蹤 #Lets拓客 Instagram ▶ let_us_talkkk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2Ltd0tcdnAA/hqdefault.jpg)
鄧倫復出 在 新聞挖挖哇!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鄧惠文談不倫戀!
http://yt1.piee.pw/KVEZT
鄧惠文打臉阿翔
http://yt1.piee.pw/K4HB8
不倫戀道歉差很大?
http://yt1.piee.pw/F6KY7
阿翔復出你買單?
http://yt1.piee.pw/HHKPF
阿翔狠心踩謝忻?
http://yt1.piee.pw/G7UW2
每周二到周六凌晨00:30準時上傳最新節目!
支持正版,尊重版權請訂閱【新聞挖挖哇】
官方 Youtube 頻道喲!
臉書請搜尋【新聞挖挖哇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newswawawa
#新聞挖挖哇#鄭弘儀#文化差異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YhUZkLZ_qI/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7ZIJxMBr-Vfb8FOxXvP31HwkEmg)
鄧倫復出 在 新聞挖挖哇!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命理師周映君兒子是易胖體質,
一路胖到長大還被霸凌!
現在怕孫子也是易胖體質,
竟然從小控制卡路里!
#虛胖#易胖體質#新聞挖挖哇
快60歲練出六塊肌
http://yt1.piee.pw/GAUQH
20多年沒嘿咻的下場
http://yt1.piee.pw/JVS9E
不倫戀道歉差很大?
http://yt1.piee.pw/F6KY7
阿翔復出你買單?
http://yt1.piee.pw/HHKPF
這邊流汗會失智!
http://yt1.piee.pw/J9TVP
流汗不等於排毒!
http://yt1.piee.pw/KFF2S
鄧惠文打臉阿翔
http://yt1.piee.pw/K4HB8
【20190820 我的胖不是罪 】
完整版請點▶▶http://yt1.piee.pw/HDGTK
精華版 請點▶▶http://pse.ee/5PTNK
每周二到周六凌晨00:30準時上傳最新節目!
支持正版,尊重版權 !
請訂閱【新聞挖挖哇】https://goo.gl/3dAk9f
官方 Youtube 頻道喲!
臉書請搜尋【新聞挖挖哇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newswawawa
#新聞挖挖哇#鄭弘儀#汪潔民#劉怡里#王樂明#閃亮亮#周映君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3bidpIKjNDU/hqdefault.jpg)
鄧倫復出 在 達人秀新聞- 粉絲的愛真的好感人... 大家還會想看到鄧倫復出嗎 ... 的推薦與評價
鄧倫 沉寂3個月首露面!出道10周年「粉絲送花籃海」 本尊親現身逼哭陸網|TTshow 台灣達人秀. 中國男星鄧倫3月時爆出逃漏稅近5000萬人民幣(約2.2億台幣),遭重罰1.06 ... ... <看更多>
鄧倫復出 在 盤點9位轉戰YouTube藝人!落選港姐講「性經」爆男星專食 ... 的推薦與評價
淡出娛圈十多年的劉曉彤近日復出幕前,與老公開設YouTube頻道,主打醫療資訊,最近以乳癌、骨質疏鬆為主題,為觀眾提供不少健康知識。 ... <看更多>
鄧倫復出 在 [情報] 鄧倫... - 看板China-Sta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https://tw.appledaily.com/entertainment/20220315/6M3SO4XLPVFZVDBR3DTH5QVUMU/
今天的新聞,
看來會涼一陣子...(也可能會成為范冰冰2.0)
跟倪妮合作的夜旅人 我看也永遠冰封了
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24.247.2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hina-Star/M.1647336152.A.10F.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