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4 黃偉民易經講堂
香港的盛筵已過,很多人魚貫離場。
但總要有人留下來,打掃收拾的。
人散後,一鉤新月天如水。
鄒幸彤留下來,告訴你,香港土生土長菁英的追求。
菁英的意義,不在於學歷,不在於收入,而在於他們的追求——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這些年,很多人都被林鄭搞糊塗了。
她愛標榜自己小學中學階段年年考第一。
香港大學畢業後又考上AO政務官,做高等華人。
她終日乾乾,每日工作十六小時,一星期工作七天。
她斷六親,和丈夫都少溝通。
她刻意告訴你,她不懂用八達通坐地鐵:她不知道7-11沒有廁紙賣……
這些都是你們的日常生活,她全不懂。她做的事更重要,她是菁英!
到鄒幸彤的新聞出現,我們才見識到什麼才是香港菁英。
她因支聯會副主席的身份被捕。
新聞界才開始注意到她的學歷背境。
她有沒有像林鄭一樣中小學年年考第一?不知道,她從沒有提及。
記者從舊剪報中,得知她的A-level成績,是全優5A,拿獎學金,入讀劍橋大學。
2008年因為汶川地震的義工工作,她看到人間的需要,她轉攻法律,做一個人權大律師。
她沒有將這些掛在嘴邊。
她背起支聯會的工作。
1989年,北京天安門的大屠殺,他們要拉他們自己的總書記、國家主席下台。不惜動用軍隊,血洗在天安門靜坐示威的學生。
整個香港沸騰,所有香港人都投入了這個時代的洪流。
但鄒幸彤當年只有四歲,今日為什麼要背負起這個沉重的歷史包袱?
我曾當面問過她這個問題,她淡淡的輕聲說:
總要有人做。沒有人接力,她便攞來做囉!
她輕描淡寫,沒有化解我的不安。
青山個個伸頭看,看我庵中喫苦茶。
佛教的本義是蓮花。
蓮花出於泥濘之中,但卻可以一塵不染。
佛教行人的修行在骯髒的淤泥,但他們的目標是蓮花。
淤泥,只是成就他們心中蓮花的養料。
愈是骯髒不潔的泥濘,愈能開出燦爛一塵不染的蓮花。
不在乎際遇的苦難,因為這些都是滋養你心中的白蓮花開。
這也是《周易》乾卦的總結論:
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九,是陽爻。
乾卦六爻都是陽爻,都是九。
人間六個階段,六種際遇。
初九:潛龍勿用。懷才不遇。
九二:見龍在田。虎落平陽。
九三:終日乾乾。埋頭苦幹。
九四:或躍在淵。知所進退。
九五:飛龍在天。大權在握。
上九:亢龍有悔。眾叛親離。
六支陽爻,支支都是九。用九,用那支九?
乾卦的結論苦口婆心,教我們用九,不要為九所用。
際遇可以變,但你不能變。
際遇,是成就你的養料,用它,不要因際遇影響你的追求。
因為際遇是動態的,群龍無首。
無首,即是無尾。
無首無尾,即是一個圓圈,周而復始。
任何的處境,都可以成就你的追求,任何的處境,都可以幫你開出你心中的白蓮花。
方法是用坤卦的精神。
坤卦六爻皆陰,陰就是六。
坤卦的結論是:
用六,永貞吉。
用六,不要為六所用。
乾是天理,坤是人生。
人生要因應時勢,無論是那支爻,那個處境,用它,不要被它左右。
精神基礎是:永貞吉。
這個貞,是坤卦的大原則,牝馬之貞。
母馬永遠要跟著雄馬走,不能因形勢而超越。
乾為天,為馬。
我們在人間,要因應形勢,但大原則,是跟著天理走,不能超越天理,這樣便永貞吉。
跟天理,盡人事,無論那支爻,那個六,都永遠吉祥。
乾坤兩卦,教我們用九用六,就是這個意思。
任何處境,都可以用,都可以成就我們的理想。
儒家教我們頂天立地,做中流砥柱。
《論語》中,子路說:
君子之仕也,
行其義也。
道之不行,
已知之矣。
子路認為,在亂世中,很多人,潔身自愛,做隱士,忘記時代,忘記自己,把自己身心人格搞得很清高。但這樣做,將社會的責任,人倫的角色,搞亂了。
只計算自己一塵不染,對時代,對社會沒有盡責。
一個頂天立地的大丈夫,行其義也,見到要做的便做了。至於利害得失,理想能否實現,沒有計算,已知之矣,心裡有數的了。
與鄒幸彤有十幾次的碰面之緣。印象中,她都是低調沉默,坐在一旁不說話的。原來,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是一個有絕藝傍身的俠女!
杜甫有一首七言古詩,記述一位武功絕世的女劍客。
《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
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
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
霍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羣帝驂龍翔。
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
絳脣珠袖兩寂寞,晚有弟子傳芬芳。
臨潁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揚揚。
與余問答既有以,感時撫事增惋傷。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孫劍器初第一。
五十年間似反掌,風塵澒洞昏王室。
梨園弟子散如煙,女樂餘姿映寒日。
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蕭瑟。
玳筵急管曲復終,樂極哀來月東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繭荒山轉愁疾。
詩的開頭八句:
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
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
霍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羣帝驂龍翔。
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
從前有位女劍客,公孫大娘,她的劍法震驚天下。
睇過她出劍的,都神色驚訝;天地間都隨著她的劍氣而起伏低鳴。
跟著杜甫用神話來描述他當年所見的:
好似后羿射日,一招接一招,連綿不斷;又好似天神騎龍,在天際飛翔。
出劍時,勢如雷霆萬鈞,令人無法呼吸;收劍時,萬籟俱寂,像江海風平浪靜,水光清澈。
絳脣珠袖兩寂寞,晚有弟子傳芬芳。
臨潁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揚揚。
與餘問答既有以,感時撫事增惋傷。
但自從公孫死後,江湖寂寞了,再沒有見到這樣的高手。幸好,原來她晚年收了弟子,傳承她的絕藝。
今次在白帝城,重現公孫劍法。和她一席傾談,始知她劍法淵源。但這樣一來,又引起詩人杜甫的無限回憶了。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孫劍器初第一。
五十年間似反掌,風塵澒洞昏王室。
梨園弟子散如煙,女樂餘姿映寒日。
由這位弟子李十二娘的劍法,勾起了杜甫初見公孫神劍的往事。當年仍是開元盛世,玄宗成立教坊和梨園,單是人數就有八千人,而公孫就是第一高手。
一場安史之乳,大唐由盛而衰,由開元轉天寶,也像詩人自己,由壯年已變衰弱,也像九七後的香港,繁華不再。
五十年如反掌便過,見過繁華,如今憑弔衰敗,多麼令人神傷。人才四散,往事如煙。
用師徒兩人舞劍,襯托人世盛衰,就像今日香港人憑弔往事,不勝滄桑。
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蕭瑟。
玳筵急管曲復終,樂極哀來月東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繭荒山轉愁疾。
全詩結尾,杜甫感慨的說,當年盛世時的皇帝,玄宗已經死了六年,在金粟山上的陵墓旁的樹,已雙手才能拱抱了。我這個玄宗時代的小吏,今日流落在蕭條的白帝城裡,唔知做乜!
今夕又一曲急管絃歌,但人散後,一鉤新月天如水,自己盛年年已過,世情又衰敗,四顧茫茫,行不知所往,止不知所居。雙腳生滿雞眼,本來就寸步難行,心情沉重,反覺得自己是否腳步太急呢!
香港無論在行政、立法、司法,都在急速衰敗之中。百多年多賴以生存和信任的法庭,都成為香港良心的奪命之所。
你和我都是杜甫,借鄒幸彤的一劍而神傷之中。
鄭則仕過世 在 盧斯達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盧斯達:王佳芝時刻 — 溫和泛民被 DQ 的遠因及其影響】
林鄭月娥引用《緊急法》推遲大選一年,選舉主任則取消了 12 個候選人的提名資格。其中公民黨黨魁楊岳橋和會計界梁繼昌竟然被 DQ,大概最令反對派不同板塊難以消化。這麼一出手,「35+」和「議會攬炒」這兩粒望梅止渴的梅,馬上崩潰腐爛,策略和士氣亦即時進入真空。
以上這兩下重手的意義和影響,至今仍未被解讀和消化。DQ 楊岳橋的即時意義,是香港政治界仕途和產業鏈的馬上崩潰。公民黨作為傳統泛民大黨,如今亦被摘下,也許是北京要傳達「游說外國即死罪」的新習慣法,然而更重要的是,這個結果說明「楊岳橋路線」將成絕響。以後沒人能成為楊岳橋,以專業、溫和、依循議會自由派路徑,進入議會,達成階級流動、影響政治的可能性,已經被判死刑。主權移交之前,司徒華曾經擔憂支聯會將被解散,一班領袖會被收監。事情沒有發生,因為上一個大政策,是需要花瓶和擺設。
立法機構的有限度反對,本來就被接受,也是要演給外國看,看這個制度夠西式了吧?對外這是演給世界看,好令「改革開放」的大局繼續,中國與世界繼續水乳交融;對內這是安定香港人心,即使「愛國不愛黨」,在政治界還是可以有一席之位。可以選舉,然後議員助理、黨工、外圍支持者,俱得其所哉。看著劉慧卿或楊岳橋,也是上一個年代社運人士會想,自己若果夠幸運,也可以成為他們,一個月拿十萬薪金,還有津貼、有事會有記者來訪問、甚至北京也可能會跟你商談港事。
這是安定時期香港社運界一個普遍奮鬥目標。學聯 — 社運 — 議員助理 — 議員,這條產業鏈形成了一股龐大的安全感,令香港人自身也覺得,還是可以參與體制。體制有「合法性」,不由法律賦予,而是各種板塊欲罷不能地參與體制的結果。等於考科舉。每屆中舉的只是極少數,但天下億萬儒生對政權開放的遐想,才是制度真正的政治影響力。當儒生有一個「早晚我也有份參與管治」的想法,平時就會自覺維護秩序。
所以過去一年真正被遺漏的歷史細節,不是誰人去過外國游說、說了甚麼,這些全世界的網絡都有記載,而是北京也許有一個時刻,痴痴地等待自己「寬容開恩」而培育的忠誠反對派,站出來說話、動員反對街頭出現的騷動和大規模違法。當然選舉權是天賦人權,但這是我們的想法。中國的傳統,是皇帝授權的傳統。在自由貿易、自由主義思想在歐美高唱入雲的時候,大清皇帝給你一口通商,這是嘉惠遠人,恩賜你的,不是你本來就有權在中國做生意。「參政權」也一樣,正如那句「你們(泛民)能活著,已顯出中央的包容」。當權者認為給了你權利,你也該投桃報李,自覺維護社會繁榮穩定,你們是社會賢達嘛。
結果沒有發生,或者他不滿意表現。於是轉念一想,剝奪你政治權利就合情合理。當然這只是單方面要求。對於自由派社會賢達而言,情況早就改變。司徒華已經不在,沒有人具備充份政治權威出來一錘定音,像六四之後那樣「叫停三罷」;而多年來的普選延遲,溫和派已經被人民狙擊到焦頭爛額,進退維谷,再出來維穩只是找死,同樣可能在選舉失去議席。民主黨入中聯辦談判之後跌票,已經說明選民的屁股摸不得;至於守法主義和法律迷信,自「佔中倡議」違法達義之後,已經開始鬆動;網絡發達,民眾啟蒙日深,不是誰人想叫停就能叫停。當然特區政府也完美操作,導致民間對抗一發不可收拾。
於是最終結果,就是中國越來越覺得,香港英殖以來發展的公民社會,在關鍵時間沒有發揮穩定大局的作用,那麼留著給你們自己快慰,就只有香港人自己高興。於是就動手拆毀流動階梯。這最終也可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正如當初如果沒有 2016 年的 DQ,開始有人無法參與體制,乾脆放棄「有得參與政治」的幻想,力量便轉到街頭,否則反送中也不會爆到如此激烈。如果連楊岳橋都沒有,維持超穩定結構就更加困難;越來越少人以議會作為奮鬥目標,香港只會越來越亂,越來越加速。或者因為困難,所以乾脆不做,所謂破罐破摔,拋棄過去的操作。
最後一個因素,是北京或者香港的流官最難理解,即感情因素。歷經集體創傷,忠誠反對派只會越來越走向反對,而不是忠誠那一邊。在某些時刻,痛楚戰勝了理智。局勢一日千里,令本來溫吞的人,也一度戰勝了角色設定。李安談《色,戒》,曾說過王佳芝這個角色,有相當的存在主義調性。她本來的角色設定,是愛國志士,要去刺殺漢奸;但與易先生互動越深,她也許發現自己的角色,只是王力宏飾演的那班愛國書生所賦予,她自己是怎樣的呢?真正的王佳芝,是在易先生懷中後天形成。她發現真實的感情,勝過單方面的理性和主義。
於是在暗殺現場,她忍不住背叛了國家,但那一刻卻似乎找到自己真實的存在。如果要總結反送中的最大成果,也許不是街頭衝破了甚麼,而是向來理性、大格局、好問「之後又如何?」的社會賢達,也突然沉默了,或者不敢,或者不忍出來說句「公道話」,而衝動地、後天地發現自己真正的屬性。這種突然發現,也許招致巨大的報復,但勝過自身,等於勝過世界。歷史將記下這場屬靈也屬世的險勝。在歷史的單行道,有時不阻路已經是貢獻。
鄭則仕過世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盧斯達:王佳芝時刻 — 溫和泛民被 DQ 的遠因及其影響】
林鄭月娥引用《緊急法》推遲大選一年,選舉主任則取消了 12 個候選人的提名資格。其中公民黨黨魁楊岳橋和會計界梁繼昌竟然被 DQ,大概最令反對派不同板塊難以消化。這麼一出手,「35+」和「議會攬炒」這兩粒望梅止渴的梅,馬上崩潰腐爛,策略和士氣亦即時進入真空。
以上這兩下重手的意義和影響,至今仍未被解讀和消化。DQ 楊岳橋的即時意義,是香港政治界仕途和產業鏈的馬上崩潰。公民黨作為傳統泛民大黨,如今亦被摘下,也許是北京要傳達「游說外國即死罪」的新習慣法,然而更重要的是,這個結果說明「楊岳橋路線」將成絕響。以後沒人能成為楊岳橋,以專業、溫和、依循議會自由派路徑,進入議會,達成階級流動、影響政治的可能性,已經被判死刑。主權移交之前,司徒華曾經擔憂支聯會將被解散,一班領袖會被收監。事情沒有發生,因為上一個大政策,是需要花瓶和擺設。
立法機構的有限度反對,本來就被接受,也是要演給外國看,看這個制度夠西式了吧?對外這是演給世界看,好令「改革開放」的大局繼續,中國與世界繼續水乳交融;對內這是安定香港人心,即使「愛國不愛黨」,在政治界還是可以有一席之位。可以選舉,然後議員助理、黨工、外圍支持者,俱得其所哉。看著劉慧卿或楊岳橋,也是上一個年代社運人士會想,自己若果夠幸運,也可以成為他們,一個月拿十萬薪金,還有津貼、有事會有記者來訪問、甚至北京也可能會跟你商談港事。
這是安定時期香港社運界一個普遍奮鬥目標。學聯 — 社運 — 議員助理 — 議員,這條產業鏈形成了一股龐大的安全感,令香港人自身也覺得,還是可以參與體制。體制有「合法性」,不由法律賦予,而是各種板塊欲罷不能地參與體制的結果。等於考科舉。每屆中舉的只是極少數,但天下億萬儒生對政權開放的遐想,才是制度真正的政治影響力。當儒生有一個「早晚我也有份參與管治」的想法,平時就會自覺維護秩序。
所以過去一年真正被遺漏的歷史細節,不是誰人去過外國游說、說了甚麼,這些全世界的網絡都有記載,而是北京也許有一個時刻,痴痴地等待自己「寬容開恩」而培育的忠誠反對派,站出來說話、動員反對街頭出現的騷動和大規模違法。當然選舉權是天賦人權,但這是我們的想法。中國的傳統,是皇帝授權的傳統。在自由貿易、自由主義思想在歐美高唱入雲的時候,大清皇帝給你一口通商,這是嘉惠遠人,恩賜你的,不是你本來就有權在中國做生意。「參政權」也一樣,正如那句「你們(泛民)能活著,已顯出中央的包容」。當權者認為給了你權利,你也該投桃報李,自覺維護社會繁榮穩定,你們是社會賢達嘛。
結果沒有發生,或者他不滿意表現。於是轉念一想,剝奪你政治權利就合情合理。當然這只是單方面要求。對於自由派社會賢達而言,情況早就改變。司徒華已經不在,沒有人具備充份政治權威出來一錘定音,像六四之後那樣「叫停三罷」;而多年來的普選延遲,溫和派已經被人民狙擊到焦頭爛額,進退維谷,再出來維穩只是找死,同樣可能在選舉失去議席。民主黨入中聯辦談判之後跌票,已經說明選民的屁股摸不得;至於守法主義和法律迷信,自「佔中倡議」違法達義之後,已經開始鬆動;網絡發達,民眾啟蒙日深,不是誰人想叫停就能叫停。當然特區政府也完美操作,導致民間對抗一發不可收拾。
於是最終結果,就是中國越來越覺得,香港英殖以來發展的公民社會,在關鍵時間沒有發揮穩定大局的作用,那麼留著給你們自己快慰,就只有香港人自己高興。於是就動手拆毀流動階梯。這最終也可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正如當初如果沒有 2016 年的 DQ,開始有人無法參與體制,乾脆放棄「有得參與政治」的幻想,力量便轉到街頭,否則反送中也不會爆到如此激烈。如果連楊岳橋都沒有,維持超穩定結構就更加困難;越來越少人以議會作為奮鬥目標,香港只會越來越亂,越來越加速。或者因為困難,所以乾脆不做,所謂破罐破摔,拋棄過去的操作。
最後一個因素,是北京或者香港的流官最難理解,即感情因素。歷經集體創傷,忠誠反對派只會越來越走向反對,而不是忠誠那一邊。在某些時刻,痛楚戰勝了理智。局勢一日千里,令本來溫吞的人,也一度戰勝了角色設定。李安談《色,戒》,曾說過王佳芝這個角色,有相當的存在主義調性。她本來的角色設定,是愛國志士,要去刺殺漢奸;但與易先生互動越深,她也許發現自己的角色,只是王力宏飾演的那班愛國書生所賦予,她自己是怎樣的呢?真正的王佳芝,是在易先生懷中後天形成。她發現真實的感情,勝過單方面的理性和主義。
於是在暗殺現場,她忍不住背叛了國家,但那一刻卻似乎找到自己真實的存在。如果要總結反送中的最大成果,也許不是街頭衝破了甚麼,而是向來理性、大格局、好問「之後又如何?」的社會賢達,也突然沉默了,或者不敢,或者不忍出來說句「公道話」,而衝動地、後天地發現自己真正的屬性。這種突然發現,也許招致巨大的報復,但勝過自身,等於勝過世界。歷史將記下這場屬靈也屬世的險勝。在歷史的單行道,有時不阻路已經是貢獻。
鄭則仕過世 在 69歲鄭則仕近況淒涼,住貧民窟10年病痛纏身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香港四大癲王命運坎坷,有人被富商戲弄後輕生,有人精神失常令人唏噓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aVH30wM4to1婚被騙3女一夫,2婚为萬梓良 ... ... <看更多>
鄭則仕過世 在 [新聞] 心寒!「肥貓」鄭則仕欠巨債無人伸援手- 看板HK-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1GcBid-K ]
作者: acln0816 ()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新聞] 心寒!「肥貓」鄭則仕欠巨債 無人伸援手
時間: Tue Nov 6 15:24:21 2012
心寒! 「肥貓」鄭則仕欠巨債 無人伸援手
記者翁新涵/綜合報導
鄭則仕在電影《何必有我》中飾演「肥貓」一角,廣為人知,並因此勇奪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男主角,但沒想到給人憨厚形象的他,竟在自己最無助、欠下鉅款的時候,沒有任何
朋友願意幫助他,令他飽嘗人情冷暖,發誓再也不要跟圈內人交朋友!
這幾年主力在內地拍戲的鄭則仕,日前為了新劇《媳婦的美好時代》,出來做宣傳,跟大
陸媒體透露,1993年他與友人創辦電影公司,可惜生意很差,最後讓他欠下千萬巨債,在
最落魄的時候,他也曾試圖找娛樂圈的熟人幫忙,結果以前口口聲聲跟他稱兄道弟的人,
卻沒一個人肯伸出援手,只好歷經「十年寒冬」來還清鉅款。
他坦承這十年期間,為還債過著簡樸生活,最難過的時候,全家幾乎沒錢吃飯,心裡非常
難受,覺得對不起家人。他直言再也不會投資拍電影,但更令他心寒的是,那些所謂的好
朋友,他說:「圈內人合作拍戲可以,但交心很難,可以對朋友好,但千萬別求回報。」
他也信誓旦旦再也不願跟圈內人交往。
但有一個人例外,那就是黃日華(如下圖/劇照),鄭則仕表示他是自己圈內唯一的好友
,彼此間可以聊聊心事,其他人幾乎少有來往。如今的鄭則仕,並不介意在圈內沒啥朋友
,說幸好他家庭幸福,一對子女很孝順聽話,足以彌補友情的缺失。
https://ppt.cc/y8a~
肥貓確實感人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40.171.187
肥貓那部的巨星是賭神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Kulan (118.161.59.248), 時間: 11/06/2012 15:42:4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