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treon堅離地國際日報🇷🇼】現年67歲盧旺達胡圖族人魯塞薩巴吉納(Paul Rusesabagina),在1994年盧旺達大屠殺期間,利用酒店經理的身分,設法保護了1,268名圖西族和胡圖族難民。他的故事在2004年被改編成電影《盧旺達大酒店》,曾獲奧斯卡多項提名及多個電影獎項。魯塞薩巴吉納因而知名度大增,但他與家人流亡至布魯塞爾後,成了反對派領袖;2020年,他被誘騙綁架回國,被政府指控他「資助叛亂組織」、及涉及多宗「恐怖襲擊」。日前他終於被判「恐怖主義」罪成,判處25年徒刑。香港人對此,或許已經不覺陌生,而且充滿啟示......
⏺全文見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posts/56609362
▶️白羅斯逼降客機捉政治犯:「空中恐怖主義」十級警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R_H5uKFeag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MPWeekly明周,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娛樂圈經常都有臥虎藏龍的人,在劇集中飾演小角色,但現實往往是一名專業人士, #張本立(Billy)就是其中一人,在演員的身份背後,張本立是一位大廚之餘,更是酒樓的老闆,父親做飲食生意,雖然不是大富大貴,不過自小也是衣食無憂,「小時候爸爸因為工作及應酬,見面較少,對他的印象比較模糊,一星期大約見到一、...
酒徒全文 在 元照出版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上下班通勤途中食用早餐是否為日常生活所必需/徐婉寧(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裁判時報第110期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106年度簡上字第50號判決認為,上下班途中食用早餐鹹粥係臺南地區部分人日常生活所必需之私人行為,故期間仍屬於通勤過程中,理由引發網路及媒體關注。徐婉寧教授以本件判決為例,討論通勤災害認定之爭議,分析法條中的「適當時間」、「應經途中」,以及「日常生活所必需之私人行為」等要件歷來實務見解,並援引日本法例比較,指出現行職災保險制度認定欠缺標準,值得參考。
✏關鍵詞:通勤災害、應經途中、適當時間、日常生活所必需之私人行為
✏摘要:
原告X為職業災害保險之被保險人,其於2014年1月23日早上7時許夜班結束下班途中,於中山東路吃鹹粥當早餐後,返家途中發生車禍,致受有「頭部外傷左側併蜘蛛網膜下腔出血及硬腦膜下出血、左側顱骨骨折」等傷害,故於民國(下同)103年11月19日檢據申請職業傷害傷病給付及職業傷害醫療給付。嗣經被告Y(勞動部勞工保險局)審查,認為X下班後前往中山東路吃早餐之行為,已脫離自就業場所返回日常居住處所之應經途徑,非屬勞工保險被保險人因執行職務而致傷病審查準則第4條第1項所定得視為職業傷害之情形,核定職業災害保險不予給付。X不服,申請爭議審議,訴願皆被駁回,遂提起行政訴訟。
✏試讀
勞工上下班途中於適當時間在往返就業場所之應經途中遭遇通勤災害,依勞保條例授權訂定之勞工保險被保險人因執行職務而致傷病審查準則(下稱「傷病審查準則」)之規定,視為職業傷害。惟同準則第18條規定,若係非日常生活所必需之私人行為或有違反交通規則等同條各款時,則不得視為職業傷害。然而,何謂「適當時間」、「應經途中」,以及「日常生活所必需之私人行為」則有所疑義。事實上,如果勞工有傷病審查準則第18條第1款「非日常生活所必需之私人行為」,則不得視為職業傷害,此時,根本無需審酌勞工所遭遇者,是否為上、下班,於適當時間往返於就業場所之應經途中所發生之事故。
而關於「日常生活所必需之私人行為」,中央行政主管機關認為「順道接送小孩上下幼稚園」、「順道接送配偶上下班」皆屬之。而實務見解則認為勞工搭載其妻及岳母返家、「陪同其公公赴醫就診,為處理私人事務,而與執行職務無關」,而與同公司之員工7至8人一同至餐廳用餐飲酒,或勞工因下班途中飲酒之私人行為11,為非日常生活所必需之私人行為,法院皆認為依勞工保險被保險人因執行職務而致傷病審查準則第18條第1款規定,不得視為職業傷害。此外,關於勞工於事故發生前之返途中,曾先後至圖書館如廁、查閱上課資料及於迴龍寺禮拜等事實,法院則認為,勞工「如廁行為係基於生理所需,自屬日常生活所必須之私人行為,並不中斷其執行職務後之返途」,然勞工續滯於圖書館查閱上課資料,乃其為求職務之遂行,於非執行職務期間所為之個人行為,已逾越「日常生活所必需之私人行為」之範疇,其執行職務之返途歷程自此中斷,其後所生事故即非得視為職業災害。
然而,雖然如前所述,勞工若從事非日常生活所必需之私人行為,則不得視為職業傷害,而無須審酌事故發生之時間、地點,是否為適當時間、應經途中,但事實上,許多法院見解仍於勞工從事私人行為時,未論述該私人行為是否為「日常生活所必需」,而逕自判斷是否為「適當時間」於「應經途中」發生事故。
例如勞工於中午時完成洽公任務後,騎乘機車沿途欣賞風景及不定時休息時發生事故的事件中,法院認為「發生事故距完成洽公已相隔5小時之久……而發生事故地點(臺東縣知本)亦非原告當日在臺東市洽公完畢後返回公司所經之必要路線內,可見原告於『完成工作後至發生車禍』之前揭5小時內,並未執行職務,而係因私人行為延遲返回,並脫離其當日執行職務及返回公司應行經路線之範圍,原告當時係從事與執行職務無關之私人行為甚明,其於此時發生車禍,與審查準則第3條規定不符,難認係因執行職務所致」。
而於勞工返家途中至他處用餐後發生事故的事件中,法院亦認為,「本件原告發生事故之時間縱如其所稱為89年4月13日凌晨零時40分左右,然距其所稱下班時間亦達1小時30分,扣除行車時間約10分鐘至20分鐘後,實難認係符合首揭審查準則第4條第1項規定之『適當時間』,且其下班後並未直接返家之原因,據其陳稱係因於返家途中前往他處用餐,以致延誤返家時間,而核其前往他處用餐喝酒之行為係屬因處理私事而脫離應經途徑之私人行為」。
此外,法院認為「縱原告曾載原告之女上學,並未脫離上班應經途徑,自不影響其係在日常居、住處所往返就業場所之應經途中發生事故而致之傷害之事實,被告徒以原告送女兒上學及發生事故地點已脫離上班應經途徑,顯係因私人行為云云,應不可採」。而在另一件也是載小孩上學後去上班途中發生車禍的事件中,法院則認為,「所謂『應經途中』,即指從日常居、住所往返就業場所客觀上應經之途徑而言,若已脫離該應經途徑而非屬上、下班所需,自當不符合此一規定。依本件而言,從原告之住處前往工作地點即祥○公司之方向,應往西行駛,而依原告自陳原告係先載送小孩往反方向至月○國小,嗣於折返途中在臺中市外埔區六分路五崁板46電桿前發生車禍,該相反方向部分之路線客觀上已非行駛從原告住家至祥○公司之應經途徑,原告於此路線發生車禍事故而受傷,應非屬職業傷害」。
🗒全文請見:臺南長者通勤途中吃鹹粥當早餐是日常生活所必需?,徐婉寧(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裁判時報第110期
📕本期目錄:http://www.angle.com.tw/magazine/m_single.asp?BKID=3816
📢訂閱 #月旦雜誌,最新優惠:http://qr.angle.tw/gyj
📢#月旦知識庫 最新購點優惠:http://qr.angle.tw/dzl
📚#元照新書:http://qr.angle.tw/pp8
酒徒全文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06 【三立新聞網】獨家/狠甩20公斤!賴銘偉近況曝 當CEO卻慘被戲謔
《全文報導》→ https://www.setn.com/m/ampnews.aspx?NewsID=993448
從《超級星光大道》第二屆冠軍出身的賴銘偉,比賽結束後,和同屆的黃美珍組了雙人團體「神木與瞳」發行過兩張專輯,單飛後推出個人台語專輯就入圍金曲台語男歌手,實力備受肯定,家裡從小就在桃園開設宮廟「廣澤宮」的他,也為了幫忙家裡接當「宮主」,並推出單曲《萬年香火》,日前接受《三立新聞網》專訪,他有感於台灣民俗信仰,都會想要將香火傳承下去,而寫下這首歌,不過對於當宮主,他也坦言很容易被外界貼標籤。
家裡從小就開宮廟的賴銘偉,在同儕之間沒有受到太多的異樣眼光,反而是社會上會有非常多歧視與標籤,很常被戲謔,「外界眼中的廟公,就是無所事事,幫忙換茶水的雜工,教育程度落後,也沒什麼技能」,但他直言要做的事,就是一條龍,包含宮裡面的信徒的生活教育,遇到的問題,甚至擲筊出來的問題,解籤詩,還要行銷,現在還得因時代變化跟疫情,做自媒體的行銷,改用線上問事,他笑說,就是公關或者CEO。
賴銘偉坦言要從事這方面的工作,就是需要一點天分,還有對這件事的熱忱,他自己可能從小就生長在這環境,所以即使不像爸爸一樣能被附身,但還是能夠當人和神溝通的橋樑,不過他也透露,很多人來問神明,神明給的建議,還是必須要信眾去理解,就像看醫生,如果給你指點,還是不改善,那結果還是一樣沒用。
而被問到先前有豬哥亮被弄成神像祭拜的事件,賴銘偉以他的立場,也表示這種事就是見仁見智,或許廟方是被告知這麼做,那他認為有需要的人,就會去拜,就像業務一樣,要找到相應的業務,才能幫助,過往也有祖先變成神,鄧麗君死後也被當神拜,但對他來講,這種東西就是個問號,而且可能會曇花一現,百年後還會不會存在,就會備受考驗,如果是善意,還可以包容,但就看民眾接不接受。
現在的賴銘偉除了在宮廟幫忙,也參與音樂劇、酒吧、電台等工作,他直言宮主是沒有薪水的,所以還是需要演藝工作的收入維持生活,而他也因為瘦了20公斤,讓自己身形體態變好看,工作也漸漸變多,至於感情,他則是很享受單身生活,畢竟自己除了演藝工作還有宮廟的事務,暫時還沒有時間可以談戀愛,順其自然。
★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民俗傳說僅供參考,請勿過度迷信。
酒徒全文 在 MPWeekly明周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娛樂圈經常都有臥虎藏龍的人,在劇集中飾演小角色,但現實往往是一名專業人士, #張本立(Billy)就是其中一人,在演員的身份背後,張本立是一位大廚之餘,更是酒樓的老闆,父親做飲食生意,雖然不是大富大貴,不過自小也是衣食無憂,「小時候爸爸因為工作及應酬,見面較少,對他的印象比較模糊,一星期大約見到一、兩次,媽咪管教比較嚴厲,我都算百厭,但不是最曳,是一個比較心散的小朋友,小學成績不是太好,中三時有機會到英國讀書,但都是比較迷糊,不是十分習慣,不過喜歡運動,所以英文有進步,但數學一般,直至認識了一個比我大一、兩年的女朋友,她讀書很叻,對我起了鼓勵作用,加上當時有一班很好的基督徒帶我成長,就有了一個很大的變化,一年內追回很多的成績,還入了大學讀時裝設計。」全文:https://bit.ly/3nswQZV
-----------------------------------------------------------------------------------------
明周娛樂 https://www.mpweekly.com/entertainment/
https://www.instagram.com/entertainment.mpw
明周文化 https://www.mpweekly.com/culture/
想食明周 https://www.facebook.com/foodiempw/
INNER https://www.facebook.com/innermpw/
https://www.instagram.com/in__ner
酒徒全文 在 MPWeekly明周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林嘉欣 與丈夫 #袁劍偉 繼《暗色天堂》後,相隔四年夫妻檔再度合作電影《 #死因無可疑》,戲中的嘉欣無論外表和內在性格都同樣叫人心寒,原來是丈夫一手策劃,要打破太太美好的形象,要她幾個月不染髮、不塗潤手霜,令白髮長出來,雙手變粗糙,還要增肥十磅,拍攝時每次上妝前更要先塗一層酒精,外形上徹底將太太 「摧殘」,看過該片的觀眾覺得嘉欣今次演出很有突破,演技更上一層樓,嘉欣為了演活角色去了賭場觀摩,「我從未去過賭場,我去了澳門一天,目的是看那些家庭主婦賭錢的狀態,吸收一些演戲靈感,導演還給我一千元上賭枱,第一次賭錢很緊張,一上賭枱就被荷官罵,因為我玩廿一點,他問我要不要牌?我嗯了一聲,他就發忟,很暴躁說:『阿姐,呢度講手勢。』我好少被罵,緊張起來更加講不出聲,原來他們有CCTV,講不夠明顯,要做手勢,硬着頭皮玩下去,贏了三千幾元就即刻走,我的性格真的不適合做賭徒,到真正拍賭錢場戲時,我都覺得太不像自己,問秋生我做得如何?他說handle到,我就好開心了。」全文:https://bit.ly/3fTrBhx
-----------------------------------------------------------------------------------------
明周娛樂 https://www.mpweekly.com/entertainment/
明周文化 https://www.mpweekly.com/culture/
想食明周 https://www.facebook.com/foodiempw/
INNER https://www.facebook.com/innermpw/
https://www.instagram.com/in__ner
酒徒全文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給我們的訓誡書:伊格言的瘟疫書單8 種〉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03/11/%E3%80%90%E7%AB%AF%E5%82%B3%E5%AA%92%E3%80%91%E7%B5%A6%E6%88%91%E5%80%91%E7%9A%84%E8%A8%93%E8%AA%A1%E6%9B%B8%E2%94%80%E2%94%80%E4%BC%8A%E6%A0%BC%E8%A8%80%E7%9A%84%E7%98%9F%E7%96%AB%E6%9B%B8%E5%96%AE8%E7%A8%AE
☞ 本文首發於香港端傳媒: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00223-culture-booklist-virus/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FB:https://www.facebook.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書單 #隔離 #卡謬
─────
瘟疫來襲,你被隔離了嗎?或者很宅又沒朋友(?)的你,其實已經「自我隔離」很久了呢?
你知道即使沒有瘟疫,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阿宅,其實也等於長期自我隔離嗎?
你知道世界文學史上眾多名著都是以「孤獨」為核心的嗎?
這是本集的主題,來自伊格言老師的文章:〈給我們的訓誡書──瘟疫書單8種〉。這是伊格言應邀為香港端傳媒所寫的文章,你可以在影片下方的頻道資料處找到全文連結。
你聽過英國間諜小說家勒卡雷(John le Carré)嗎?事實上,「間諜」很可能就是世界上最孤獨,最「隔離」的職業之一。
我們今天要讀的倒不是勒卡雷的小說,而是他的自傳《此生如鴿》(The Pigeon Tunnel:Stories from My Life)。
沒錯,勒卡雷自己就曾在冷戰時期的德國柏林當過間諜。
當間諜都在幹嘛?每天都跟007電影一樣飛簷走壁、殺來殺去嗎?當然不是;這是完全錯誤的印象。伊格言這樣寫:
勒卡雷當然是位大師,你不會懷疑這件事──如果你看得下他的小說的話。這其實是種恭維,因為正是他的博學、精密、旁徵博引、拒絕簡化,遂令我們得以一窺一個隱遁於煙硝之外的,間諜的真實世界。是的,你以為間諜成天都在殺人或被殺嗎?當然不。幹嘛殺人呢?殺人多麻煩,屍體難以收拾,要是在他國領土殺人,還得去「按捺」別人的治安機關和情報組織;稍一不慎,還可能引爆外交危機或戰爭。對,非不得已,間諜當然不殺人──他們的大宗日常工作,也就是在蒐集情報、傳遞情報而已。
有道理吧?說穿了,驚險、血腥能免則免;我們對情報工作的誤解,其實來多數自於電影的誇大戲劇化效果。
真正的「間諜日常」,其實非常寂寞,近乎自我隔離,因為那幾乎都是一個人的資訊蒐集作業──
沒錯,當然是「近乎一個人」,難不成你還能酒後對好友吐露心事說你正在當間諜,蒐集情報很辛苦嗎?
所以間諜當然是孤獨的──情報員的快樂,就是這麼樸實無華,且枯燥。
勒卡雷的回憶錄《此生如鴿》英文題名原為「鴿子隧道」(The Pigeon Tunnel)──鴿子隧道是什麼?
那是蒙地卡羅賭場的娛樂設施。還是個青少年的勒卡雷有一次被他不成材的父親帶去賭場開眼界;那裡養了一群鴿子,配置了隧道。
鴿子們依序由隧道飛出,此生唯一目的是讓賭累了想活動筋骨的紳士們舉槍進行不定向飛靶射擊,權充娛樂。伊格言如此述寫:
你覺得鴿子很可憐是嗎?是的,勒卡雷說,許多他尚未定名的小說檔案,在電腦裡都先叫做「鴿子隧道」。為什麼呢?讀者們可以自己想想看:若有一日,大自然或上帝心血來潮,突然決定以病毒對人類進行不定向飛靶射擊,你覺得人類像什麼?
這是作家勒卡雷的悲觀;也幾乎是所有他小說的共同主題──愛國的疲憊,間諜的虛無。
為國熱血奉獻的情報員,在過了大半輩子提心吊膽的生活之後,也總會有那麼一瞬間,懷疑起這一切是否值得吧?
問題是,人真能有選擇嗎?或者其實我們的一生,總像那些依序飛出隧道的鴿子一樣,徒勞且別無選擇呢?
講到這,伊格言說,我們也該來讀讀法國作家卡謬的名作《異鄉人》了。
對,此刻我們可能更容易聯想到他的另一本書《瘟疫》;但提到孤獨與隔離,最令人難以忘卻的卻是《異鄉人》。
讀過這本書的朋友們都知道,這是殺人犯莫梭的故事。
對,莫梭沒什麼朋友,無疑是個孤獨的人;但我們要問的是,在日常中,你難道沒有「不太清楚為什麼」而做了一件錯事的經驗嗎?
比如,被老闆訓話時,突然覺得自己站在這裡聽訓似乎有點可笑;於是你福至心靈,笑了那麼一下──其實並沒有強烈對上司不敬的意思,但你卻因此被開除了......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
☞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香港文匯報報導:棄醫從文 伊格言闖進精神世界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OT1909020001.htm
☞ 關鍵評論網專訪:透過YouTube頻道展示文學,我的小說虛構其實是把刀子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3126?fbclid=IwAR05NUrcGYIO3CsGLtBwld1XzR2nRnADvGqidEEJzqqpytThgaI2-lABsGc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