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能喝水、無法動彈……」赫爾曼因為呼吸困難,被父親緊急送到醫院治療。期間堂弟透露赫爾曼每天都抽電子菸,此話一出,嚇壞不知情的母親與醫療團隊。赫爾曼呼吸衰竭,需要靠呼吸器維生
赫爾曼是從15歲開始接觸到電子菸,謊報已滿22歲就輕易地在商店裡買到電子菸。原本身體健康的她在大學時是舞蹈隊成員,她每天用一個電子菸彈匣,尼古丁含量與一包菸相同。
「我沒想過自己是吸菸者,我以為它只是不同的菸霧,我不覺得自己做錯事。」赫爾曼目前已經出院,逐漸恢復健康,正努力戒除菸癮。她呼籲大家遠離電子菸,不要像她一樣受害。
自2019年7月開始,美國各州傳出神秘肺部疾病,受害者多為青少年,症狀為呼吸困難、咳嗽、胸痛,也有腸胃症狀如噁心、嘔吐、腹瀉。6成個案入住加護病房,3分之1插管使用呼吸器。
至9月中期已經蔓延至36州,380名個案,6名死亡。引起肺部疾病原因不明,共同特色是都有使用電子菸。美國疾病管制局呼籲民眾暫停使用電子菸,直至原因調查清楚為止。
【網傳:電子菸有助戒菸】 --- 國健署表示「電子菸無助於戒菸,錯誤迷思反而有礙健康」
■電子菸構造及其危害物質
電子菸主要結構由電池、霧化器與菸彈組成。菸彈或霧化器內含化學溶液稱為電子液體,或俗稱菸油。電子液體包含的化合物以丙二醇、甘油為主,並含有調味劑(如各種水果、咖啡、薄荷等),尼古丁則大部分產品皆有添加。值得注意的是,電子菸霧並非水蒸氣,而是揮發性化學物質,故應避免使用「蒸氣」形容電子菸霧。
依據2018年一項歐盟市售電子菸研究,總共測出171種化學物質,其中41種有危害警告。傳統菸草中危害物質及致癌物經數十年研究不斷攀升,電子菸有害物質亦非僅限於目前研究,未來仍有增加可能,包括尼古丁、多環芳香烴、揮發性有機化合物、重金屬等。
■尼古丁的危害
尼古丁是菸品成癮的物質,作用於中樞神經的接受器,釋放出多巴胺。成癮者感到愉悅、放鬆並減低焦慮,然而非成癮者並無上述效果,相反會覺得噁心、頭痛。
▶長期刺激中樞神經接受器會導致接受器敏感度下降,需要更高的尼古丁濃度才能產生滿足感,為其成癮之原理。
▶尼古丁是一種興奮劑,會使血壓上升、心跳加快、心臟血管收縮,造成心肌缺氧。尼古丁亦促進血小板凝集,造成血栓,若發生在心臟造成心肌梗塞,發生在腦血管造成中風。
▶青少年腦部尚未發育成熟,使用尼古丁造成腦部傷害,會導致情緒障礙、衝動控制、注意力不足、學習障礙等問題。即使開放電子菸的國家,也都禁止青少年使用。
■立法禁止青少年使用
有證據顯示電子菸廠商利用各種媒體,吸引青少年。因為青少年是好奇、嘗試使用菸品的年齡,如果不在這個階段誘惑,到了成年便很少嘗試菸品。
美國青少年使用電子菸已經失控,2011年僅1.5%高中生使用電子菸,2018年增加至20.8%,引起FDA震驚,並採取一連串反制的措施。2019年發生多起疑似電子菸導致嚴重肺部疾病後,最新公布資料顯示高中生已經有27.5%使用電子菸,一年之內增加1百多萬青少年使用者。
美國川普總統已經下令禁止電子菸添加口味(如水果、薄荷),因為這是吸引青少年使用的主要原因。
■成為青少年入門菸品、毒品
青少年若使用電子菸,未來使用傳統菸品的風險會增加,此稱為入門效應(gateway effect)。依據一個統合分析,未曾吸菸的青少年及年輕成人使用電子菸有2.2倍的風險,未來會嘗試傳統菸品。
臺灣的學者亦有相同的研究,顯示7年級及10年級的學生,使用電子菸追蹤兩年以後,有2.14倍的風險使用傳統菸品。根據美國的研究,使用電子菸不但會增加菸品使用,還會增加酒精濫用及大麻等物質濫用。 (資料來源:【註1】)
■阻礙腦部發展 心臟病發機率倍增
研究發現,電子菸與吸菸一樣會造成肺部發炎,使心臟病發作的機率倍增,並會阻礙內分泌系統和腦部發展,使思慮變得遲鈍,延緩青春期成長、抑制身高,故預防青少年接觸電子菸是相當重要的議題。(資料來源:【註2】)
■5/29-菸害防制法草案出爐 抽菸年齡改至20歲、全面禁賣類菸品
國健署公布了《菸害防制法》的修正草案,將加熱菸和電子菸歸類為「類菸品」,需要全面禁止輸入、製造、販售,同時也將合法的吸菸最低年齡提高到20歲。國健署署長王英偉表示,本次修法兩大重點,其一是跟進美國,將合法抽菸年齡提高至20歲;另外,首次將「類菸品」字樣入法,定義更有彈性,以便更全面禁止變化快速的電子菸、加熱菸品等新興菸品,力拚本會期過關。(資料來源:【註3】 )
【Reference】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論壇發展計畫「新興菸品健康危害研議」
∎議題召集人:李志恒教授
∎吸菸是死亡與失能的重大危險因子,對健康影響甚鉅。但從1976年Russell提出 - "人因尼古丁而抽菸,但卻因焦油而死”,建議以減少香菸使用、從而減少其造成的傷害作為管理之道,導致以公共衛生為導向的”香菸減害(Tobacco harm reduction)”策略應運而生,惟迄今仍有許多爭議。
在此前提下香菸衍生出兩類主要的新興菸品:電子菸(E-cigarettes or vaping)、及加熱菸(heat-not-burn)。新興菸品在減害的旗幟下已在世界的傳統菸品市場上攻城掠地,加上其外型酷炫及品味多元,容易得到年輕族群的認同。
在此同時,新興菸品造成的危害時有所聞,並因添加大麻或新興影響精神物質(New Psychoactive Substances, NPS)而加重其危害。但是,美國在內的許多國家卻仍允許新興菸品的販售;反觀國內對新興菸品的分類、定位、及上市仍未達成共識。
因此本計畫的目的,希望先以回顧、整理新興菸品的由來、訴求、成分、毒理及對人類健康的危害、及世界各國的管理方式,然後由科學實證方式與傳統香菸做比較,並對政府的新興菸品管理做出建言。
∎ https://bit.ly/2zNrZip
1. 來源
➤➤資料
∎【註1】:台大醫院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ospital -【健康電子報(2019年11月144期】-「電子煙與青少年」:
https://bit.ly/3e05V2K
∎【註2】: 國民健康署- 健康九九網站-「電子煙無助於戒菸 錯誤迷思反而有礙健康(健康醫療網)」:https://bit.ly/3cZBzMK
∎【註3】:(udn.com 聯合新聞網)「菸害防制法草案出爐 抽菸年齡改至20歲、全面禁賣類菸品」:https://bit.ly/3dWTZyQ
➤➤照片
∎( 董氏基金會 菸害防制中心-華文戒菸網)電子煙構造圖:https://bit.ly/3d1Yy9Q
∎ 蘇一峰醫師「使用電子菸(E-cigarettes)真的安全嗎? 而背後的真相是如何呢?」:https://bit.ly/3dZA02C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forum.nhri.org.tw/forum/book/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forum.nhri.org.tw/forum/category/conference/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健保署 #中央健康保險署 #五南圖書 #國家書店 #五南網路書店
#電子菸 #戒菸 #國健署 #迷思 #有礙健康 #尼古丁 #多環芳香烴 #揮發性有機化合物 #重金屬 #成癮 #興奮劑 #中風 #菸害防制法草案
立法委員: 蔡易餘 家己人 劉建國 何志偉 王郁揚 WHO FCTC 菸草減害專家 立法委員 江永昌 吳秉叡
立法院 / 中華民國立法院 /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 / 疾病管制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無煙台灣基金會Foundation for a Smoke-Free Taiwan
董氏基金會 菸害防制中心
酒精濫用 定義 在 貓心—龔佑霖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關於分手]
關於分手,在過去已經有大量的研究了,但是從我碩士論文所收集到的一些資料,或許可以提供一些新的思考方向,因此,在這邊分享給大家。
以下,將以問答的方式提出四個問題:
1.對於分手的調適,焦慮傾向跟逃避傾向會有什麼影響呢?
2.失戀後不要急著找下一個?
3.不同依附傾向對於分手後關係的影響。
4.分手後關係對分手調適的影響。
以及兩個有趣的小發現
1.同性戀與異性戀,在戀愛的本質上似乎是一樣的。
2.男女性之間,在分手調適上與依附特質上有一些差異存在。
3.焦慮依附、矛盾依附特別愛填量表,逃避依附、安全依附特別不愛填依附研究問卷
Q1:對於分手的調適,焦慮傾向跟逃避傾向會有什麼影響呢?
關於這個部分,我曾經在 #泛科學 的《老是想著前任的焦慮依附者,如何面對分手後的傷痛?——依附理論系列(十一)》一文中,寫過焦慮傾向對分手調適的影響──焦慮傾向會讓一個人變得比較難以走過分手,但是在分手後的成長會比較多[1]。而關於逃避傾向高的人,則能在分手之後快速地走過分手後的三階段[1],這可能是因為他們很擅長隔離自己的情緒(詳見 #泛科學《不是不痛只是把感覺關在自己的世界之外:不安全依附者該如何面對壓力事件?──依附理論系列(十三)》)。
而在我的研究中確實發現,焦慮傾向越高的人,同時也是情緒適應較差的人,同時,他們也比較容易出現自傷傷人的意圖及行為,在經過迴歸分析之後,焦慮傾向越高也確實能夠顯著的預測情緒適應較差,以及高傾向的自傷傷人。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生活適應上,焦慮傾向和生活適應之間是沒有關聯的,在迴歸模型中反而顯示著,分手時間才是主要預測生活適應的指標,也就是分手的越久,自然而然就越能回歸正常生活。
而逃避傾向呢?雖然逃避傾向在情緒調適上有些微的相關性,也許逃避真的能讓他們調適得稍微比較好,但是在迴歸分析上,逃避依附卻無法顯著的預測情緒適應;倒是在生活適應上,逃避依附的人確實適應得比較好,無論是相關或迴歸模型都顯示了這樣的傾向,也就是說,逃避依附的人可能真的比較能把重心轉移到分手之外的生活上。但有趣的是,雖然沒有像焦慮傾向的關聯性那麼強,但逃避傾向和自傷傷人傾向在相關及迴歸上都顯示著顯著的相關性。
而這些統計數據代表著什麼呢?焦慮傾向的人強烈的情感,確實容易讓一個人難以從分手後的負面情緒走出來、比較容易出現自傷傷人的衝動,但同時,他們在生活適應上,焦慮傾向似乎沒有辦法左右一個人重新適應分手後的生活;而逃避傾向雖然能讓一個人從分手後很快地回歸到感情之外的生活世界,但是他們的情緒似乎沒有辦法真的被壓抑下去,因而在情緒調適上,逃避傾向和情緒調適之間並不具有關聯性,甚至在自傷傷人的傾向上,逃避依附也對其具有顯著預測力。
這或許呼應著過去的研究:逃避依附在分手之後,很可能會不斷地責備自己(self-blame),畢竟斷然分手的往往是逃避依附,而這很可能會讓他們揹負著罪惡感 ,甚至出現藥物濫用與酒精濫用的情形[2][3]。因此,逃避依附在分手後,可能並不是真的不痛,只是他們擅長用切斷情緒的策略,強迫自己回到日常生活中罷了。
Q2:失戀後不要急著找下一個?
許多人都說,失戀之後不要急著找下一段,但是除了我曾在海苔熊的演講中聽到,失戀後找下一段讓一個人恢復的效果遠遠大於心理諮商之外,我的研究也出現了這樣的效果。在情緒適應上,失戀後有下一段感情的人,確實比沒有下一段感情的人好上許多,比較不再受困於前一段感情的失落感當中,但是,在生活適應上,兩者卻沒有顯著的差距。
這代表著什麼呢?我認為這代表著,雖然失戀之後找下一個確實有它的好處在,但同時也有它的風險在:讓前一段感情走得不順的個人議題,或許會在新的感情中又再次冒出來,因為生活適應的概念包含著「能不能讓自己不再把感情看得太重」、「能不能讓自己恢復以往的生活秩序」,雖然情緒上或許受惠於新的感情而不再痛苦,但在生活模式上,卻不會因為交了新的男女朋友而有太大的改變,這依然是我們必須得去面對的議題。
Q3:不同依附傾向對於分手後關係的影響。
誠如前面提到的,台灣過去並沒有關於分手後關係的研究,而我的研究資料卻發現了,有21.1%的人和對方依然是朋友,2.6%的人則仍然和對方維持著類似情侶的關係(雖然可能只是暫時的)。那麼,不同依附傾向是否造就了不同的分手後關係呢?
比較讓人意外的是,交往時的焦慮分數,在四組人之間並沒有顯著的差異,即便類似情侶關係的人的焦慮分數比較高,但依然離顯著水準有一段差距;但逃避分數對於分手後關係,就有著十分顯著的影響了:在「我和對方幾乎/已經完全斷絕聯絡了。」、「我和對方依然有聯絡,但那是基於一些不可抗力的因素,我並不想和對方維持聯繫。」這兩組上,他們的逃避分數顯著的高過於「我和對方依然是朋友。」這一組的逃避分數,這顯示著逃避依附才是真正決定一個人在分手之後,和對方會不會維持朋友關係的重要因素。
Q4:分手後關係對分手調適的影響。
既然分手之後,彼此不一定會就此斷乾淨,那麼不同的分手後關係,是否也會影響分手調適呢?很顯然的,答案是肯定的。在分手後依然和對方維持類似情侶的關係,會讓一個人的情緒調適遠比斷絕聯絡以及依然是朋友這兩組來得糟糕。有趣的是,完全斷絕聯繫的人,和分手後依然是朋友的人,他們在分手後情緒調適上的平均數沒有顯著差異,且數值上也差不多(斷絕聯絡2.78、依然是朋友2.83,六點量表),因此,分手後做朋友,似乎沒有我們印象中想像得那麼糟。
同樣在生活適應這一點上,分手後仍然和情侶很類似的這一組,他們的生活調適遠比另外三組來得差,但是依然是朋友的這組,他們的生活適應程度,和完全沒有聯繫、被迫有聯繫這兩組也是差不多的,也就是說,分手後做朋友,似乎並不是一件多麼糟糕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在分手後是朋友的這組,他們自傷傷人的程度,竟然是四組之中最低的。或許讓關係用另一種形式維持下去,是讓這些人能夠釋懷的原因吧!
但是回到前面來看,逃避分數越高的人,越會選擇在分手後和對方斷乾淨,這或許也代表著,雖然分手後做朋友或許有其好處,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辦法在分手後和對方變成朋友。
總歸一句,統計上有太多太多的東西需要被忽略掉了,每一個人的狀況有所不同,資料是一個參考,找到合適自己的調適方式,或許才是最重要的。
其他一些有趣的小發現
除了上述的發現之外,從我的資料裡面,也有一些有趣的小發現,我就在這裡一併列出來了:
1.同性戀與異性戀,在戀愛的本質上似乎是一樣的
根據我所跑出來的統計資料,無論前任是同性戀或異性戀,受試者在分手調適的程度、交往時的依附分數上,都是沒有顯著差異的;唯一有差異的在於分手後關係,當中有20筆「我和對方的互動仍然和情侶很類似。」的資料,都是屬於異性戀的,在刪除這些資料之後,同性戀和異性戀在其它三種關係的分佈上,都是沒有顯著差異的。
2.男女性之間,在分手調適上與依附特質上有一些差異存在
在情緒適應的模型上,男性顯著的比女性來得更差,這或許代表著社會文化依舊影響著我們,讓男生比較難找到情緒的出口,因此在失戀之後依然適應的比較差。同樣的,在自傷傷人這一點上,男性也顯著的高於女性,雖然只有高一點點而已(6點量表,平均數1.7和1.8的差距),不過這或許不代表什麼,因為在自傷傷人的量表中,大多數人都填1分而已,因此自傷傷人是一個很明顯的左偏分佈。而在生活適應上,女性依然顯著地比男性適應得更好,這些可能都反映著傳統社會的價值觀,讓男性依然比較難從分手中調適過來。
除此之外,在焦慮的程度上,男性和女性雖然沒有差異(平均為女3.41、男3.54),但分數其實都蠻高的,都落在臨界值3.5左右,或許代表著這個社會的焦慮依附情形其實蠻普遍的,而且有趣的是,女性的逃避依附程度顯著地比男性來得高(女3.14男2.86),這也是過去論文中沒有提及的。
3.焦慮依附、矛盾依附特別愛填量表,逃避依附、安全依附特別不愛填依附研究問卷
從下圖來看,X軸為焦慮平均,Y軸為逃避平均,橘線為3.5,總樣本數為762筆。有49.7%受試者的焦慮分數≦3.5,51.3%>3.5,63.8%受試者的逃避分數≦3.5,36.2%>3.5;若按照定義來看,安全依附者約有31.7%、焦慮依附者約有32.7%,逃避依附者約有18%,矛盾依附者約有18.6%。
就一般而言,安全依附者大約占50%,焦慮依附大約占25%,逃避依附大約占25%,矛盾依附則十分罕見來看,矛盾依附的人在本研究中是蠻多的,焦慮依附也超過平均值,而相對的,安全依附和逃避依附的樣本是少的。
由此可以推之,焦慮軸似乎暗示著促使個人更想瞭解自己,而逃避軸則讓人更不願意去瞭解自己。
引用文獻
1.Marshall T. C., Bejanyan K., Ferenczi N. (2013). Attachment styles and personal growth following romantic breakups: The mediating roles of distress, rumination, and tendency to rebound. PLoS ONE, 8, e75161.
2.Kellas, J.K., Bean,D., Cunningham,C., Cheng,K,Y.(2008).The ex-files: Trajectories, turning points, and adjustm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post-dissolutional relationships.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5 (1), 23-50.
3.Davis D, Shaver PR, Vernon ML (2003) Physical,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reactions to breaking up: The roles of gender, age, environmental involvement, and attachment style. Pers Soc Psychol Bull 29: 971–884.
酒精濫用 定義 在 謝伯讓的腦科學世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最近的心理學研究顯示,恐同的氛圍越強,該社群或地區的性小眾(sexual minorities)壽命就越短。但驚人的是,恐同的氛圍越強時,該社群或地區的性大眾(sexual majority)壽命也會越短。
心理學實驗和社會學研究時常發現,受到歧視和排擠的人,通常會出現心理和生理的負面效應,例如壓力上升、藥物濫用、酒精濫用等等。
但是,負面的健康問題只會發生在「被歧視者」身上嗎?「歧視者」(懷有歧視念頭的人)本身,是否本身也會有負面的健康問題呢?
我們還可以更廣泛地問:當一個社群或地區的歧視想法高昂時,該地區的人們整體健康狀況又是如何?歧視排擠的氛圍,和該社群或地區的「人均壽命」又會有怎樣的關係呢?
針對這些問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海森伯勒(Mark Hatzenbueler)決定審視一項大型資料庫(美國綜合社會調查,General Social Survey)中的資訊。該資料庫包含了美國各地區的性小眾人數、平均壽命、以及該區域的恐同程度。
從1988年到2002年,該資料庫中共有21045位受試者,其中有914位是性小眾,其餘都是性大眾。
(性小眾的定義為過去12個月、過去五年、或從18歲以來曾經有過同性性經驗者。性大眾的定義,則是在這三段時間中只有過異性性經驗者。)
恐同(反同)程度,則是由一個地區的人對以下四個問題的回答來決定:
一、 你是否贊同從公立圖書館中移除對同性議題友好的書?
二、 公開出櫃者,是否可以在大學中教書?
三、 公開出櫃者,是否可以在你的居住地區公開演講?
四、 同性性關係是絕對錯、幾乎總是錯、只有一點錯、還是完全沒錯?
--
恐同程度高的區域,性小眾的預期壽命短12年
--
結果發現,當一個地區的恐同程度越高,該地區性小眾的平均壽命就越短。
如果以存活率來看,在恐同程度低的地區,有92.4%的性小眾在調查期間的最後階段(2002年)仍然存活。但是在恐同程度高的地區,只有77.8%的性小眾仍然存活。
如果換算成預期壽命,恐同程度高的區域,性小眾的預期壽命短12年。
--
提早18年自殺
--
在恐同程度高的區域中,性小眾的主要死因為自殺、謀殺、以及因暴力傷害死亡。
仔細分析自殺數據後發現,高恐同區域的性小眾有6.25%死於自殺,低恐同區域的性小眾只有2.94%死於自殺。
此外,高恐同區域的性小眾自殺時平均年齡為37.5歲,低恐同區域的性小眾自殺時平均年齡則為55.7歲,差距長達18年!
如附圖右下角的小圖:在恐同程度低的地區,有92.4%的性小眾在調查開始的22年後仍然存活。但是在恐同程度高的地區,只有77.8%的性小眾仍然存活。
也可參考GQ圖文版中的圖:
https://www.gq.com.tw/women/relations/content-37745.html
--
恐同程度高的區域,性大眾的預期壽命短2年
--
上述的發現,基本上並不讓人意外。畢竟,受到歧視者,本來就容易出現心理和生理壓力。預期壽命減短,也是意料之中而已。
但是在恐同程度高的區域中,性大眾的死亡率又是如何呢?海森伯勒分析後發現,恐同程度高的區域,性大眾的預期壽命竟然也短了2.5年(主要死因為心血管疾病)。
--
如何解釋?
--
為什麼恐同程度高的區域,性大眾的壽命會較短呢?最直覺的解釋,就是懷有偏見者,在社交和日常生活中的壓力也會比較大。
例如研究已發現,懷有種族偏見者在和其他種族社交時,會備感壓力,並使身體產生較多的可體松,而這種壓力賀爾蒙的濃度如果長期過高,就會導致心血管等健康問題。
除了上述可能性之外,我們也得反思一下這項研究的可能瑕疵,以及其他的可能解釋:
一、另有它因:在恐同程度高的區域,性大眾的較短壽命或許並不是因為他們的恐同偏見,而是他們心中的「其他偏見」。
我們可以合理懷疑,如果一個地區中的人的恐同程度較高,那這一個地區的人很可能也帶有其他類型的偏見,例如種族偏見和性別偏見等。或許是其他偏見造成了身體健康問題,而不是恐同偏見所導致。
二、還有它因:此研究已經控制了多項變因,例如個人和該地區的整體社會經濟地位、種族和年紀等等,但是仍有許多變因沒有被納入考量。
比方說,受試者的飲食習慣、是否抽煙、酒精飲料使用量等等。恐同程度高的區域居民,有可能是因為壓力較大而出現較不健康的飲食和菸酒使用,才間接導致健康問題,而非「懷有偏見」本身直接導致健康問題。
三、共因:恐同可能不會導致短壽,而是有其他生理或心理因素,同時導致了恐同心態和生理健康問題。(例如可能有人因為個性極度保守,因此無法接受新想法導致恐同,而保守的個性也同時導致足不出戶而產生健康問題。)
四、倒因為果:可能是因為生理健康已經先出現問題,導致心理上的退縮和保守,因此才無法接受新想法而恐同。所以是生理問題導致恐同,而非恐同導致生理健康問題。
然而,儘管我們還仍無法完全確定「恐同」究竟是否直接導致短命,但我們可以確定的是:偏見會導致社交壓力,而壓力則會導致身體健康問題。
如果卸除偏見,就能消除壓力並且助人利己,你,願意試著理解並放下嗎?
GQ 圖文版:https://www.gq.com.tw/women/relations/content-37745.html
--
參考文獻
--
Page-Gould E, Mendoza-Denton R, Tropp LR. (2008). With a little help from my cross-group friend: reducing anxiety in intergroup contexts through cross-group friendship. J Pers Soc Psychol. 95(5):1080–1094.
Hatzenbuehler, M.L. et al. (2014). Structural stigma and all-cause mortality in sexual minority populations. Social Sciences & Medicine, 103, 33-41.
Hatzenbuehler, M.L., Bellatorre, A., & Muennig, P. (2014). Anti-gay prejudice and all-cause mortality among heterosexuals in the United States.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104, 332-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