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求世 21
從時事看世界遺產:柬埔寨皇家舞劇(2003)
許多人在旅途中,喜歡食衣住行育樂全方位體驗,能看個歌舞表演也不錯,但柬埔寨皇家舞劇若沒有了解背景,慢動作加上慢節奏,簡直就是急驚風遇上慢郎中,往往看了讓人呵欠連連,卻又不好意思說要離開,只好繼續假掰坐在那裏顯氣質。來到吳哥窟通常安排邊吃飯邊看表演,但餐廳表演的水準不足,再加上台下通常只自顧自的吃飯聊天,往往飯吃完了,表演還沒結束,看大家興趣缺缺招呼大家提前離開,感到大家都如釋重負的感覺,每次對表演者總覺萬分抱歉。
要看懂皇家舞劇除了要略知《羅摩衍那》及《摩訶婆羅多》兩大印度史詩故事外,舞劇中最吸睛的角色類型:女人,她是飛天仙女Apsara。印度教的創世神話《翻攪乳海》,善神和惡神為了取得長生不老的甘露,經過千年的攪拌,甘露終於出現,就在要被惡神飲用之際,毗濕奴擔心惡神能長生不老,對眾生不利,在乳海翻騰的過程中,除了各種新生命和寶物隨之誕生,乳海濺起的浪花化成無數Apsara,飛天仙女的曼妙姿態,美麗服飾,赤裸上身,赤腳跳著誘人的舞蹈,惡神一時鬼迷心竅,忘記手中的甘露,於是善神奪回甘露,獲得長生不老。小吳哥的雕刻壁畫上,以及眾廟護城河上的欄杆,皆是在描繪這段故事。
Apsara後來成為天庭樂師乾闥婆(Gandharva)的妻子,乾闥婆為服侍眾神之首因陀羅的樂神,負責為眾神在宮殿裡演奏音樂,Apsara隨丈夫在天界中伴舞,也算夫唱婦隨,適才適所,因此皇家舞劇其實概念有點像酬神劇,是跳給神明看的。但說實在話,就算都了解以上所述,要從頭到尾看完也是極大的修行,一不小心就會涅槃,畢竟人不是神,難怪看得如此厭世。Apsara傳入中國成為飛天,敦煌莫高窟的洞窟壁畫裡,幾乎都有飛天,成為敦煌藝術的重要特色。
Apsara除了活生生在你面前以舞劇出現外,最精采的就是透過浮雕,精華在小吳哥,估算總共約1800個,像跟你玩捉迷藏一樣,隨時都有不經意的驚喜,而且姿態、神情、裝扮、髮型有異有同,要一一將她們拍照紀錄也是浩大工程。
沒人真正看過仙女穿什麼,若看過就變成董永了(邪惡笑),所以浮雕上仙女服飾其實反映出的正是那個時代的穿著,元代周達觀《真臘風土記》中記載吳哥王朝的服飾:自國主以下,男女皆椎髻,袒裼,止以布圍腰。人惟國主可打純花布。頭戴金冠子,如金剛頭上所戴者。或有時不戴冠,但以線穿香花,如茉莉之類,周匝於髻間。頂上戴大珍珠三斤許。手足及諸指上皆帶金鐲、指展,上皆嵌猫兒眼睛石….大抵一布纏腰之外,不論男女皆露出胸酥,椎䯻跣足。雖國主之妻,亦只如此。文字對照雕刻,完整呈現。我2003年第一次去吳哥窟,總能和她四目交會,但隨之走紅之後,要多看她一眼總是遊人如織,干擾太多,再也無法互訴情衷。
柬埔寨皇家舞劇以其優美手勢和迷人服裝而聞名,千年來伴隨皇家儀式和紀念活動,每位舞者扮演神聖和象徵性的角色,都擁有獨特的色彩、服裝、妝容和面具,透過手勢和姿勢,喚起不同的情感,劇目延續了與高棉人起源相關的傳說。在紅高棉的專制統治下,皇家舞劇幾乎毀滅消失,許多舞蹈大師和音樂家面臨斷層,在列入非物質遺產後,試圖重拾昔日輝煌,但仍面臨諸多困難。
有興趣可看一小段介紹的影片:
https://youtu.be/Je1WY9O4bkU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圖解台灣戲劇史綱」介紹 訪問作者: 黃宣諭 內容簡介: 歌仔戲、南北管、京劇、崑曲、布袋戲、傀儡戲、車鼓陣、採茶陣、番婆弄、桃花過渡、布馬陣……無論歲時節慶或迎神酬神,永不停歇的在地「歌」、「舞」、「演」、「樂」 自漢人來到台灣,戲曲及戲劇活動與庶...
酬神意思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從語言人類學的角度出發,可以發現語言不僅僅是溝通的工具,更影響了人對於世界的理解與認知方式。那麼,當語言之間相互交流,我們又能看到什麼呢?
這篇來自【CUP】上的文章,帶我們看到日本和制漢語對於近代華人認知世界與自身方式的影響,也帶我們進一步思考今天我們的語言又受到哪些語言交流的影響?
-----------------------------
清中葉後,中國國勢急速衰落,日本同樣成歐美列強侵略的對象,卻能把握歷史機遇,走上現代化之路。1868 年開始的明治時期,日本厲行西化,為了掌握西方社會文化和科技,把大量西方著作翻譯成日文,當中包括很多漢字譯詞。中國洋務運動的時侯,已經有從「日語借詞」,參考一些日文翻譯,把西方知識帶到中國。這種日本的漢字譯詞,又稱為「和製漢語」。當時清代保守派知識分子對這些新名詞大加批判,其中翻譯大師嚴復就試圖用自己的方法鑄造新詞;例如「社會」是日文翻譯,嚴復就譯為「群」,林鄭月娥所讀的「社會學」就是「群學」;「自由」則作「群己」,穆勒的著作「自由論」,就是「群己權界論」。
可是到甲午戰爭後,清政府慘敗,更多中國人想到日本留學,包括魯迅、周作人、郭沫若、郁達夫等,加快日本漢語傳入的速度;加上後來的白話文運動,嚴復一派的古典翻譯就沒落了。日本史學家尾形勇曾作統計指,劉正埮的「漢語外來詞詞典」收錄過萬外來語,當中有 10 分 1 是和製漢語。尾形勇把「和製漢語」分為四類。第一種是利用古漢字意譯外語,例如「社會」在漢語原意指酬神活動;「民主」也是古代漢語,「尚書」也有記載,「天惟時求民主」,民主是「民之主」,即是王,與現代民主是兩碼子的事,五四運動時,學者會直譯為「德謨克拉西」,但後來就跟日本用「民主」;還有「歷史」,中國人只稱為史學,「歷史」一詞本來只是歷代史書的意思,到光緒年間,政府進行現代教育改革,才把「歷史」一詞代替史學。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https://www.cup.com.hk/2020/05/19/wasei-kango/?fbclid=IwAR3FClEOtip4ytRhw0fuXKqQYI2rnZRNt_BA2G5J0QZBm-Aixxwvh3RLYgE#.XsN3_Fp-NPI.facebook
酬神意思 在 無妄合作社 No-nonsense Collectiv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二十一世紀的破青年》發片巡演結束好幾天了,這次我們接連在台北、高雄、台中與台南舉辦專場,同時前往恆春山羊飯館告別式與嘉義福山宮的山眾(酬神?)市集演出,每場演出感受都截然不同
這是我們首次密集且長時間的演出,也做了許多嘗試,找來信任的夥伴搭建舞台聲響、燈光、視覺以及各種行政庶務,找來喜歡的音樂人合作,演唱對我們意義重大的歌曲,在對我們極富意義的場地演出,讓每次演出總是獨一無二
老實說在台上都看得非常清楚,發現有許多新面孔,也有更多一路以來都在的,也發現有幾個特地北上南下跟著我們一起roadtrip的,在各地都看到你們的臉孔,似乎也找到各個時期的我們
更高興的是每個場館幾乎都被塞滿了,但不好意思的是我們部分場次準備的周邊有些不夠,如果有需求可以參考這個表單:
https://forms.gle/tq8sYUf9WWw3q6oW6
感謝你們大家!
【GUEST】
類比梭羅
呱吉
施彥宇(from 問題總部 It's Your Fault)
鄭敬儒(from Deca joins)
老貓偵探社
美秀集團
【STAFF】
製作 & 宣傳執行|無妄合作社 & Airhead Records.
F.O.H|王小天(from 力挺 硬體統籌合作社)
Monitor|陳星奎 (Hsin Kuei Chen)
燈光|橘小憲(from 梵宇娛樂設計)
VJ設計執行 & 協力|阿浮 & 柏廷(from BOFU )
Stage|顏均晏
攝影|賴謙暉 & 龐亮軒 (Thomas Pong)
舞台總監|Sz Yu
主視覺設計|Sherry Chen
主視覺攝影|陳藝堂 (Etang Chen)
主視覺書法字|尤俊明 (Jiunn-Ming You)
場務|Sherry Chen & 陳俞伶
【VENUE】
台北場 & 台北加場 The Wall Live House
高雄場 LIVE WAREHOUSE
恆春 山羊飯館 The Goat Restaurant & Bar
台中場 Legacy Taichung
台南場 TCRC Livehouse
嘉義 山眾 Mountain Gang
照片攝於
《二十一世紀的破青年》發片巡演 - 台中場 (by 賴謙暉)
《二十一世紀的破青年》發片巡演 - 台南場 (by 邱孝齊)
嘉義山眾 森Treepay (by Chi-Hsiu Wang)
我們很快會再碰面的!
Next:
10/26 (Sat.) B Festival@吉姆老爹 B is for beer!
11/09 (Sat.) ▐ 立冬▐ -北風社開幕慶 (不插電演出)
酬神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圖解台灣戲劇史綱」介紹
訪問作者: 黃宣諭
內容簡介:
歌仔戲、南北管、京劇、崑曲、布袋戲、傀儡戲、車鼓陣、採茶陣、番婆弄、桃花過渡、布馬陣……無論歲時節慶或迎神酬神,永不停歇的在地「歌」、「舞」、「演」、「樂」
自漢人來到台灣,戲曲及戲劇活動與庶民生活便有極為密切的關係。每逢歲時節慶或迎神酬神往往可見到各類戲曲演出,如梨園戲、亂彈戲、皮影戲、傀儡戲、掌中戲、歌仔戲、高甲戲、車鼓戲、採茶戲、京戲等。不但是民間地方的風俗與特殊表演展現,也是傳統社會最興盛的娛樂休閒活動。
清領時期,戲曲的盛況甚至牽動官府頒布禁止演戲的規約。顯見戲曲在日常生活上受到民眾歡迎的程度。
而日治時期雖見民間戲劇被迫轉型為改良戲,服膺於皇民化運動。仍無法改變戲劇與常民的連結。其次,新劇的加入,更是讓西方的戲劇類型進入台灣民眾的觀劇活動中。雖然型態會因應時空而改變,但是人們看戲時的內心,那源自古老的慶典祈福與當下的情感淨化卻永恆不變。
了解戲劇史除了可以增加賞析深度外,本書更採地毯式走訪,搜羅了全台灣在地戲曲、劇團、老戲院、特殊慶典等綜合藝術文化介紹。堪稱第一本圖說台灣戲劇發展史書。
作者簡介:黃宣諭
台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研究所。專長:戲劇教育、劇場編導、演員。曾任道禾實驗學校戲劇教師。現職:童顏劇團副團長、台灣體育大學體育系兼任講師。2015年劇本《媽祖的眼淚》獲選台中市媽祖文化節劇本甄選,傳統戲劇組優選。2016年童顏劇團年度製作《綠野幻想曲》編劇、導演。道禾實驗小學畢業演出《童年心事》編劇、導演。教學專長:現代及傳統戲劇劇本創作、技術劇場概論、西洋戲劇發展史、台灣劇場發展史等。
作者粉絲頁: 圖解台灣戲劇史綱
出版社粉絲頁: 晨星出版、 晨星圖解台灣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酬神意思 在 嗇色園黃大仙祠Sik Sik Yuen Wong Tai Sin Temple | فيسبوك 的推薦與評價
嗇色園黃大仙祠太歲元辰殿將於2017年12月1日起,為各善信準備酬神福物,讓善信虔誠禮拜斗姆元君、值年太歲及本命太歲, ... 計劃包含豐盛、和諧、安逸及鼓勵的意思。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