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文資月|實境遊戲 🎮】
2021臺南市文化資產月 #南都天光系列活動 🏮
【蟠桃仙緣 - 府城醉八仙】實境解謎遊戲
以「府城廟宇、傳統工藝」為主題,
結合八仙神話故事,陪大家邊玩邊認識文資!
探索台南古蹟及工藝文化,進行解謎小旅行👒
活動時間:9/18(六)~10/31(日) 10:00-17:00
✨活動報名:https://reurl.cc/1ogDop
➖ ➖ ➖ ➖ ➖
⚡加入 我在台南 LINE@,台南第一手訊息不漏接!
ID搜尋:@tainan
點選連結➡ https://line.me/R/ti/p/%40tainan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AhJie文王爺,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欢迎观众点击订阅铃铛然后到下面留言给我们宝贵的意见... 加入频道会员: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0hgH-nQ8zDnScoUkf6xosg/join 字幕投稿: http://www.youtube.com/timedtext_cs_panel?c=UC...
醉八仙故事 在 島內散步Walk in Taiwa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子弟戲 樂團篇)
#北管就是當時最潮的樂團
有一種由嗩吶、鼓、銅鑼、鈔等樂器所組成的重金屬樂團(疑),在農業時代最流行。他們對於在地神明信仰有共識,大家在忙田務事、做生意空檔的時候,生活有餘裕的人會聚集在社館練團練戲,並在神明的大日子一起來場劇+曲的演出。
(北管樂如果要比喻、更好想像的話,可以把他們想像成熱音社,平常做在辦公室裡敲著鍵盤上班,週末才有空聚在一起練團。)
現在因為時代改變,大家很少這樣會把假日時間都用在一個團體上,大稻埕有個今年150歲的軒社 台北稻江靈安社,平常出陣會看到有北管樂團走在隊伍中,但在10/31是睽違十年多來再次演出子弟戲,包含扮仙戲和日戲。
10/31演出的扮仙戲是「醉八仙」,是大家都知道的八仙過海故事喔。日戲是「出京都」,說的是趙匡胤皇帝北伐出征的故事。
整個表演最有趣的關鍵是他們是因為信仰、興趣將人聚在一起才有的表演。大家這樣磨合練習一起這個演出,將漸漸流失的文化,靠默契完成。在劇與曲中重要的連結靈魂角色就是鼓手。
「#能對抗壓力_有信心對鼓手來說是最重要的」
這場LIve演出,樂團會持續伴奏、用樂團的節奏來表現出劇情的轉折、高潮,所以音樂和演出的搭配非常重要,想想看?如果演員的腳步時間拉比較長該怎麼辦?演員的台詞快了一拍該怎麼辦?這時候!鼓手就是關鍵,鼓手不只是用鼓聲的節奏,更加上手勢等等來帶領樂團能跟上劇的演出,就是樂團指揮的角色。光是這點,不難想像鼓手的壓力有多大了吧!
鼓手民偉加入台北靈安社已經10年,因為靈安社很願意培養新人、傳承文化,提供樂器和老師。而民偉自己本身就有興趣,得知台北靈安社有這個機會,就一直練到現在。十年過去,其他樂器也多少通了些,在這樣的練習下才能擔任鼓手。
而這場曲目演員身段和鑼鼓點都比較複雜,清唱橋段也多,能判斷演奏節奏、音調高低、該進場的時間點的關鍵就變得細微。再加上總綱是不會寫細節,要做得好、要上台表演都要靠老師一個細節一個細節的指導修正,自己做筆記、多練習。
有自信判斷、帶領整個北管樂團,讓整場戲的張力、情緒在音樂的輔助下表現得更好。
大概就是這樣的壓力,當小編採訪詢問到民偉的下一步,民偉非常有感的說「未來想當個好觀眾,觀眾是最幸福的了,可以是單純看熱鬧,更可以是欣賞北管藝術。」
早上表演者在後台準備、上妝,跟著島內散步去拜訪一下,走進後台,演出者會和我們分享演出前的心得。下午繼續看演出。
場次時間|10/31 (六) 10:00-11:30
詳細資訊|https://bit.ly/3cLsdFE
北管戲的演出不是唱台語更不是唱中文,而是唱「官話」。那是什麼?為什麼長輩都能看得津津有味呢?下一篇再來介紹,也請男女主角一起聊聊。
-
客製預約|https://bit.ly/31TbKKT
歡迎 企業CSR合作、員工旅遊、接待外賓、教育交流
02-2556-9021 / service@walkin.tw
#島內散步 #島內散步WalkinTaiwan
#永續旅行 #旅行與土地的約定
#民俗現場 #子弟戲 #北管 #大稻埕
醉八仙故事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初三快樂!
這是1980年代台灣宮廟放映野台電影為神明祝壽時,在正片開始前常見的「扮仙戲」,你是否有印象呢?
這段影片包括了兩部扮仙戲,第一部是《天官賜福》,第二部是《醉八仙》。
《天官賜福》是常見的扮仙戲橋段,內容分為三段:「降神賜福→封贈→團圓」;第一段是福、祿、壽三仙下凡,各帶寶物、講吉祥話賜福;第二段為跳加官,帶有將「官」加於觀眾之意;第三段乃「尪某對」(夫妻),又稱「團圓」。
《醉八仙》則是描寫八仙(曹國舅、張果老、李鐵拐、漢鍾離、韓湘子、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應瑤池金母之邀赴宴時貪杯大醉的逗趣模樣,片中演員所說的語言是北管子弟戲特有的口音,融合了國語、台語、客語,名為「官話」,亦稱「湖廣腔」。
昔日台灣先民以農漁與經商為主要謀生方式,往往會面臨天災等自然風險,因此各種神明信仰便成為民眾精神上的寄託,信仰相關儀式亦成了日常生活裡的重要環節,其中以酬神還願之賽戲最為普遍,而描述神仙賜福和加冠晉祿故事的「扮仙戲」則是常見的表現方式。
扮仙戲的台詞與唱詞都是吉祥話,充分表現民眾對未來的憧憬;扮仙的內容反映了百姓的價值觀及其追求的目標,人們透過扮仙戲裡由演員假扮的仙,向神表達內心的期望,於是,人與神在扮仙的過程中得以交會與融合。
常見的扮仙戲有「天官賜福」、「三仙會」、「三仙白」、「醉八仙」、「富貴長春」、「卸甲」、「封王」、「封相」、「金榜」…等,其中以「三仙白」最為簡易,使用的也最為普遍,或許因為沒有唱腔伸縮性大,時間可相當自由的調配;也有認為仙與人一樣有階級,福、祿、壽三仙屬無品級的散仙,一般的神明均可承受,如果請「天官」,可能品級較小的(如土地公)會承受不起。
扮仙戲內容可分為三段:第一段是三仙下凡賜福,至於三仙是誰,有人認為是「福、祿、壽」,亦有人稱「財、子、壽」,各有傳說中的人物;三仙的任務是祝賀人間喜慶,其祝賀方式乃攜帶寶物前來,並各講一段吉祥話;福仙帶的寶為喜神或魁星,祿仙帶的寶為麻姑,壽仙帶的寶為財神或白猿。第二段為「跳加官」,只有動作並無口白,代表「加官晉祿」。第三段則為「團圓」,即一般稱呼的「尪某對」(夫妻),有小段口白,亦在於人間得以團圓美滿。最普遍的「三仙白」無唱腔,所有過場均以嗩吶吹牌,故其時間相當自由,一般三段演完約需二十分鐘。
在扮仙過程中另有一相當重要的儀式,即「獻七星金」(將七張壽金疊起來燒掉),其獻金時間具彈性,在扮仙起鼓時或是扮仙結束時皆可進行。獻金是用來送給當地的「好兄弟」,具有除穢與敬鬼神之意義。當壽金在燃燒時需拂過戲台上演出的道具,因此對於戲團而言,獻金是非常重要的過程。
民間的子弟社團在拜館互訪時,乃以排場扮仙為禮,而一般廟會節慶在初一、十五所播放的也是扮仙音樂,可見扮仙戲在民俗技藝與宗教信仰裡都是重要的一環。
信仰是文化的根源,在現代文明的衝擊下,我們更應致力於維護傳統文化藝術,讓更多民眾能了解文化資產的重要性。
醉八仙故事 在 AhJie文王爺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欢迎观众点击订阅铃铛然后到下面留言给我们宝贵的意见...
加入频道会员: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0hgH-nQ8zDnScoUkf6xosg/join
字幕投稿: http://www.youtube.com/timedtext_cs_panel?c=UC0hgH-nQ8zDnScoUkf6xosg
Instagram: ahjie1996
TikTok ID: WenWang0428
抖音号: WenWang960428
For Business, please email to wenwang0428@gmail.com
——————————————————————————————————————————
0:00 Intro
0:58 八位神仙
4:55 八仙过海
7:47 还原真相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l-jg3XZ-X0/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