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這兩部電影,都是幾個屁孩經過二十多年之後,又回到老家的鄉下,然後遇到像鬼的外星人,幾個成人屁孩幾乎差點就要被GG,後來卻劇情大反轉,不是把外星人給趕跑,就是把外星人給弄死。因為,人性真偉大。
《醉後末日》(The World's End, 2013)是 Edgar Wright 和 Simon Pegg 寫的詭異故事,由 Edgar Wright 導演(也是 Baby Driver 的導演),Simon Pegg 飾演長大了也還一樣幼稚任性的酒鬼老屁孩 Gary King。高中畢業二十年後,仍舊一事無成的Gary,還是一直想起畢業當天尚未完成的黃金任務——繞巡全鎮的酒館,要一個晚上喝遍全部酒館,留下壯舉。
於是,二十年後,當四個朋友早就已經搬出英國鄉下的小鎮 Newton Haven,早就在大城市有所發展成家立業了,Gary 還是硬要把這些朋友凹回 Newton Haven,強迫他們一起跟他完成當時有人吐倒昏倒而無法完成的「一個晚上喝遍十二間酒館的壯舉」,而那個排在最後的酒館,就剛好名叫 The World's End。看這電影時,有種感想——那個最敢耍賴不要臉的人,最後一定會贏。
結果,喝著喝著,竟然發現原來小鎮早已被外星人給失魔佔據,於是他們得用力逃、努力逃,不能被早有計劃殺遍人類的外星人給得逞。
於是,酒鬼老屁孩不只一邊要贏得小時愛戀女孩的心(第六位),要躲避外星人追趕,還要對外星人咆嘯,說出人類最深的心願感想,強調「人性」不過如此,就讓我們頹廢地當著我們想當的那種廢人吧~~。此時,也是一群長大的屁孩圍成一個圓圈,雖不能說是眾志成城,但是卻有種好似團結的神聖力量。
於是,最後,Garry 和四個朋友,還有小時候的心儀美女,總算一起同心協力,克服萬難,趕跑外星人了。
.
... ... ... ... ... ...
.
《牠:第二章》(It, Chapter Two, 2019)是根據史蒂芬金小說改編的恐怖電影,由 Andy Muschietti 導演。第二章的《牠》延續第一章,是七個原本生活在緬因州德瑞鎮(Derry, Maine)的小屁孩長大之後的故事。
27年之後,除了麥克還住在德瑞鎮,其他六位早就搬出小鎮,到大城市去發展事業成家立業。不過,麥克始終無法抵擋心中的懸念,一心想要把小丑幹掉,才能放心甘心,於是也是硬要把那些遠離家園的同伴們,一一通通扣回來。其中有位怕怕不想回家的同伴,乾脆只好先把自己再見掉。
回到家鄉,大家也是先來乾一杯,六個人,一樣是五個男人一個女人。接著,就是一連串的冒險。他們遇到的壞人對象,是小丑,其實是外星來的死光,也可算是一種外星人,能夠變化形體形象,目標是啃食恐懼吃掉人類。
結果,六個長大的屁孩,眾志成城,圍成一圈,以人性中最美好的合作、愛、互助、信任、信心、勇氣等等,總算把小丑給殺死了。
.
... ... ... ... ... ...
.
看完《牠》與《牠:第二章》一直無法釋懷,只有一種感覺,這是嚴肅恐怖版的《醉後末日》吧。
《醉後末日》非常搞笑又無理頭,Simon Pegg那種無來由的自信與理所當然,真是讓我萬分佩服,真希望我一輩子都有那種沒來由的「我想怎樣你就是拿我沒辦法」的底氣。
這兩部電影,一樣都是「屁孩回鄉喝一杯,再去幹掉外星人」的故事,你喜歡哪一個呢?我比較喜歡《醉後末日》。XD
看完最好還去補完Edgar Wright和Simon Pegg的「冰淇淋三部曲」,一定會更開心。《醉後末日》現在在Netflix上面就有。
醉後末日 劇情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再補了血腥冰淇淋三部曲之一《活人甡吃 Shaun of the Dead》,快速俐落的特寫剪接、緊湊爽快的衝突違和,殘暴血腥又幽默溫馨,讓人看得大笑也看得興奮,證明喜劇片也能拍出格調,到底誰能不喜歡 Edgar Wright、Simon Pegg 和 Nick Frost 組成的英倫怪咖鐵三角呢?
之前在專欄裡寫過導演的色彩美學,Edgar Wright 為一位個人風格極其強烈的導演,總能創造出觀眾最佳的視覺停留效果,而色彩的趣味運用更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從《活人甡吃》的鮮豔紅色,到《終棘警探》的飽和藍色,再到《醉後末日》的詭異綠色,當然更少不了《歪小子史考特》,鮮豔明亮的繽紛色彩已經成為了他的正字標記,更是為人所稱道的視覺喜劇裡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血腥冰淇淋三部曲英文為 Blood and Ice Cream Trilogy,又稱 The Three Flavours Cornetto trilogy,顧名思義只是單純因為三部電影都置入了符合劇情的不同口味 Cornetto 冰淇淋而得其趣名。而個人非常偏愛英式幽默,導演最新的《玩命再劫》因為是美國故事所以看不見這種拿手的迷人元素,這三部曲卻濃厚的極為正統,從命名由來就英國的讓人會心一笑。
劇中 Simon Pegg 飾演的 Shaun 過著糜爛頹廢渾渾噩噩的生活,已經中年卻依然不知長進一事無成,每天和沉迷於毒品電動的待業室友廝混,對週遭漠不關心,對生活毫無熱情,甚至被甩了也想不出原因,就是時下用語所說的魯蛇,直到旁邊的人一個一個變成了活屍,才開始展開母親與前女友的救援計畫。
Edgar Wright 的獨特鏡頭下連滿臉血腥的怪咖都帥到無以復加,諷刺著世界上自以為融入社會,實則盲從跟風缺乏判斷力的群眾,托爾斯泰曾說,並不會因為多數人都犯同一種錯誤,那種錯誤就變成對的。反觀世俗價值下那群被定義為失敗者如 Shaun 和 Ed,在導演的故事裡,他們或許平時愚笨散漫、膽怯懦弱、只會出一張嘴,反而才是被活屍這種失去靈魂的怪物追殺的人類,為了求生而努力掙扎,此類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嘲諷再再令人大呼過癮。
▍延伸閱讀:
《玩命再劫》,獨領風騷的犯罪飆車音樂劇。
http://cm3350658.pixnet.net/blog/post/459980611
《玩命再劫》,動漫風格的服裝色彩美學。
http://cm3350658.pixnet.net/blog/post/460094821
醉後末日 劇情 在 DJ恆星的小宇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囧大叔的非影評時間:「俠盜聯盟」+「玩命再劫」
兩部都跟「車」與「犯罪」有關的動作電影,雖然各有風格,音樂與配樂的選擇也都挺棒的,各自找來了「終極殺陣」與「捍衛任務」的飛車特技來指導設計動作場面。
兩部都算是很值得一看,不過硬要評分⋯還是「玩命再劫」略勝一籌~
說到兩部電影的導演「馮德倫」與「艾德格.萊特」都是頗具有自己的風格~
馮德倫之前的「太極1、2」與美劇「荒原」都頗受電影圈的肯定,當然也有蠻多熱愛電影的朋友也給予好評。
這次的「俠盜聯盟」除了有那麼點向「吳宇森」致敬,因為電影劇情類似《縱橫四海》,不過還是有許多馮德倫式的步調。
畢竟是音樂人出生的電影導演,電影中的音樂也讓電影多了一點「蓋瑞奇」的《紳士密令》或是「馬修.范恩」的《金牌特務》般的動作旋律與氛圍,當然也有那麼一點「不可能的任務」或「玩命關頭8」的Fu~
電影中的動作場面雖然沒有預期的多,刺激度也屬於中等,但劉德華、尚雷諾、舒淇與楊祐寧的演技與互動,也確實讓整部電影很有火花,同時電影中的一些高科技展示也算亞洲電影難得的安排。
總之,整體來說算是馮德倫進軍美國好萊塢拍美劇「荒原」之後,再次展現一種港式動作老靈魂融合歐美風元素的一部佳作!
至於「玩命再劫」就真的超乎我原先預期的好看!
畢竟「飛車」或「盜賊」片早就拍到爆炸的題材,這次在這位英國鬼才導演「艾德格.萊特」的執導下,簡直是一部經典啊!
算是丹麥鬼才導演「尼可拉.溫丁.黑芬」的暴力美學經典「落日車神」之後,又一部讓我超愛的電影啊!
雖然跟「落日車神」風格不同,但兩部電影的音樂都很厲害,「落日車神」的動作場面很少,但導演的運鏡與劇情張力卻讓電影有許多經典的畫面,而暴力的畫面也非常有味道。
這部「玩命再劫」則是導演在「血腥冰淇淋」三部曲(活人牲吃、終棘警探、醉後末日)之後,又一部超酷作品!
除了幽默之外,電影中的每一個場面都跟音樂玩命結合!而且飛車場面也夠帥氣~
男主角「安索.艾格特」演出的Baby也如「雷恩.葛斯林」在落日車神中的無名氏一樣,很有一種獨特的魅力!
當然「安索.艾格特」本人也超多才多藝,除了會跳芭蕾與各種舞蹈風格之外,也是很音樂創作人、DJ,會樂器跟電子音樂,又熱愛各種運動,也算文武雙全啊!這次也因為拍這部電影特訓了許多開車特技⋯只能說⋯賺到了!
而女主角「莉莉.詹姆斯」也很有「艾瑪.史東」的Fu⋯也很有一種令人心動的氣質,難怪台灣片商宣傳會打「飛車版La La Land」,雖然我也覺得很「進擊的鼓手」(畢竟兩部是同一位導演啦)
總之,這部真的超讚!非常推薦大家一定要看。
兩部好片跟大家分享,有機會都去看看,華神超帥、Baby也超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