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如何打破孤獨的詛咒?
孤獨是我們的現代詛咒,解除居家隔離令也不能緩解疫情之前就存在的人際隔絕狀態。我們是否有婚姻之外的替代模式來打破這個詛咒?
對於我和所有其他人,情況是怎麼變得如此嚴重的?所有這些孤獨的人都從何而來?首先,請拋棄那種孤獨者都是養老金領取養者的刻板印象。2018年的這項研究發現,在以上三個國家中,超過一半自稱孤獨的成年人不足50歲。他們大概率也是貧窮和單身的。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他們也在面臨外部環境改變帶來的困難,比如近期失業或一種新的生活狀態。他們孤獨不是因為他們性格不好。
有些關於我為什麼孤獨的問題是容易回答的。我一直是那種典型的「無根」的專業人士。我18歲時從特拉華州搬到芝加哥,之後我的地址一直變來變去,我自己都數不清搬了多少次家。這換來了有趣的工作和許多給我帶來滿足感的冒險,而最簡陋的技術——電話——讓我保持與家的聯繫。不過,這種方式有其局限性。
疫情期間,我家開啟了一項每周日進行視頻晚餐的新傳統,但8月份我回家看父母,開車橫穿美國花的那13個小時提醒我,地理位置很重要。
地理位置對工作也很重要。今年1月,我離開芝加哥的新聞編輯室(那裡有好幾個記者同事是我的好朋友),加入英國《金融時報》,開始居家辦公。再多的群聊也無法取代現實中與人接觸帶來的親密感:每天見到同樣的人,和密友八卦,或者原本只是打算出去「喝一杯」,結果三個小時後醉醺醺地回家。我告訴別人,我比其他所有人早兩個月就討厭遠程工作了,他們笑了,因為我是笑著說的。我不是在開玩笑。孤獨令人感到羞恥,但這種孤獨往往是結構性的。我與人相處的時間變少了,就是這樣。
工作和家庭方面的原因就是這些。那麼友誼呢?這是一個小心翼翼的、令人困惑的問題,因為如果我說我感到孤獨,別人可能會笑。表面上看,我是那種朋友遍天下,從來不愁沒人陪的人。我總是那個提議喝一杯、去看場表演、過個節、吃個早午餐的人。我的公寓是大家聚會的地方,至少在疫情之前是這樣的。我舉辦派對、做晚餐,這種時候我每分每秒都很高興。
無論過去還是現在,我都確信友誼很寶貴。但這個我尋求情感滋養的地方,正是許多人傾向於偷工減料的地方。這種偷工減料也很有必要,因為一天只有24個小時,而且隨著工作佔據的時間越來越多,留給家庭、有意義的愛好或者友誼的時間越來越少了。
更糟糕的是,友誼往往不在成年人生活的日程表上。人們一周工作40多個小時是因為這是僱主的要求。他們見自己的配偶和孩子是因為住在一起。(有家庭的人並非就不會孤獨。與親密伴侶之間的心靈阻隔是一種特殊的「地獄」,凱澤家族基金會的研究稱29%的人正生活在這種「地獄」中。)但友誼是需要額外規劃的,當你想到取消約會有多容易、多輕鬆時,友誼的廉價性就顯而易見了。
過去幾年裡,人們寫了無數故事,講述如何在不顯得粗魯的情況下取消約會,或者頌揚放棄約會在家看Netflix的喜悅。疫情爆發後,Twitter上的搞笑博主開玩笑說,他們想念還有約會可取消的時光了。當然,另一個永恆的流行故事是,為什麼成年人很難交到朋友。集體性的健忘令人嘆為觀止。
我懂。真的。我有時也犯同樣的錯誤。將遵守約定看得如此重要看起來很傻,或者顯得小氣。但實際上,這是對時間這一稀缺資源的分配。所有的關係都需要時間和見面,更新再多的Facebook狀態也無法代替見面。甚至無法代替接起你臨時打過來(而沒有提前一周安排)的電話。
我會在周六早上和一個朋友聊天,聊我們這一周的事情;當我在工作中情緒崩潰時,我會打電話給另一個朋友;還有一個朋友,最近我們在芝加哥一個公園裡轉著圈散步,聊了好幾個小時。這些互動是有趣的、有意義的。這些都很有用。但這些還是不夠。我不確定什麼才算「足夠」。
孤獨不是客觀的隔絕狀態,而是對隔絕狀態的感知。已故神經學專家約翰•卡喬波(John Cacioppo)以對孤獨的突破性研究而聞名,他在2016年一次採訪中表示,「失去與他人的連結會帶來不同程度的痛苦。對有些人來說,這根本不算困擾;但對有些人而言,其痛苦程度甚至使之成為一種疾病。」對我來說,他人的關心就像星光一樣:看得見,但離得太遠了,無法溫暖我。
儘管我有廣泛的熟人圈子,但這並不能使一個人脫離孤獨。這場疫情讓我明白,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我是他們情感框架中一個「錦上添花」的裝飾,而不是必不可少的組件。我們在3月份去除冗餘裝飾,回歸家庭,回歸那些住在我們家裡的人,但我之前說過,我自己住。
儘管我和很多人關係都很好——我和鄰居聊天,和教堂的教友聊天,和各種各樣的陌生人聊天——但此時此刻我卻很難說出誰了解我生活的微小細節。小說家安•帕切特(Ann Patchett)在2003年寫道,真正的親密「不是打電話告訴你『我有外遇了』的那個人;而是打電話問『為什麼我的冰箱裡有4罐腌菜?』的那個朋友。」也就是那個聽你講述你看啄木鳥抓蟲的事情的人。
現代美國社會試圖用婚姻解決這個問題。為什麼我沒有男朋友或者丈夫呢?我經濟狀況穩定,有自己熱愛做的事情。(基本上吧。)可惜,我還沒有找到我願意嫁給他、他也願意娶我的人,這讓我感到悲哀。帶有性別歧視的回答是,無論如何我都應該結婚——我很樂意把這個回答和用「傳統女性氣質」做成的餅乾一起,放在烤箱裡烤焦。
孤獨很可怕,但我寧願一個人過,也不願對一些基本的事情妥協:我要找一個喜歡的人,和他待在一起要很愉快,他要承擔家事,而不是理所當然地把他的事業放在第一位。二十年的戀愛經歷讓我能夠更快判斷出誰不適合我。(跟比自己小15歲的女人約會毫無問題,但跟比自己大哪怕兩歲的女人就不行?這樣的人但願我永遠不會遇上。)從理論上說這很實用,但這也意味著我有更多時間處於單身狀態。那也只好如此。
但是有一個比「她為什麼不結婚?」更好的問題,那就是「為什麼婚姻是成年人唯一的一種長期、體貼的親密關係模式?」作家傑薩•克里斯平(Jessa Crispin)和布里艾倫•霍珀(Briallen Hopper)探討了這個問題,從過去發掘出了一些替代模式。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美國新英格蘭地區的女性像伴侶一樣生活在一起,這種行為被稱為「波士頓婚姻」(Boston marriage)。
在中世紀的低地國家(Low Countries,通常指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三國——譯者注),被稱為「beguine」的女性一起住在城市的單獨區域。她們可以工作、擁有存款、在沒有男人的情況下生活,但她們不是修女。她們沒有誓言一生貧窮、貞潔和服從,她們也不會一輩子都呆在那個單獨區域。我們不需要大規模地重建這種模式,但如果有更多模式讓不是情侶的人們也能結成夥伴共同生活,如果這種生活更常見,對我們這個孤獨的世界會更好。
解除居家隔離令也不能緩解疫情之前就存在的隔絕狀態。這場疫情對人們生活的影響,很好地說明了導致孤獨的原因,其實常常是與我們的個人價值毫無關係的一些狀況。我們的社會認為每天工作10個小時有價值、認為婚姻的價值高於所有其他關係,我承擔著生活在這樣一個社會中的後果,雖然這是我面臨的問題,但這並不是我的錯。這跟我一點關係都沒有。
忽然之間,這場情感飢荒看上去有了不同的潛在解決方案。也許是我們自己做更多,約好了就不要放鴿子。也許是我們要求我們的僱主做更多,奪回我們時間的所有權。也許是降低對我們配偶的要求,不再期望親密關係來承擔我們整個情感生活的重擔。
也許如果孤獨不是我的錯,那麼我就不必感到羞恥了。也許大家都不必感到羞恥了。
#人生 #生活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醉 好 的時光 外遇」的推薦目錄:
- 關於醉 好 的時光 外遇 在 BennyLeung.co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醉 好 的時光 外遇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醉 好 的時光 外遇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醉 好 的時光 外遇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醉 好 的時光 外遇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醉 好 的時光 外遇 在 醉好的時光上映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素食蔬食資訊集合站 的評價
- 關於醉 好 的時光 外遇 在 醉好的時光上映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素食蔬食資訊集合站 的評價
- 關於醉 好 的時光 外遇 在 媽媽好神之俗女家務事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醉 好 的時光 外遇 在 趁特價去好市多,看到大家分享這款元進莊的紹興醉雞腿不得了欸 的評價
- 關於醉 好 的時光 外遇 在 精神出軌ptt 女友精神出軌發現老公外遇想離婚該怎麼辦@ 找徵 ... 的評價
醉 好 的時光 外遇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少說廢話】
今晚我們分享一篇梁實秋先生的文章。
主要是勸人「少說廢話」,無論是言談或寫文章。
雖然最後一段舉例稍嫌「古老」,但還是讓大家參考看看。
-
少說廢話 / 梁實秋
常有客過訪,我打開門,他第一句話便是:「您沒有出門?」我當然沒有出門,如果出門,現在如何能為你啟門?那豈非是活見鬼?他說這句話也不是表訝異。人在家中乃尋常事,何驚詫之有?如果他預料我不在家才來造訪,則事必有因,發現我竟在家,更應該不露聲色,我想他說這句話,只是脫口而出,沒有經過大腦,猶如兩人見面不免說一句「今天天氣……」之類的話,聊勝於兩個人都繃著臉一聲不吭而已。沒有多少意義的話就是廢話。
人不能不說話,不過廢話可以少說一點。十一世紀時羅馬天主教會在法國有一派僧侶,專主苦修冥想,是聖•伯魯諾所創立,名為Carthusians,蓋因地而得名,他的基本修行方法是不說話,一年到頭地不說話。每年只有到了將近年終的時候,特准交談一段時間,結束的時刻一到,儘管一句話尚未說完,大家立刻閉起嘴巴。明年開禁的時候,兩人談話的第一句往往是「我們上次談到……」一年說一次話,其間準備的時光不少,廢話一定不多。
梁武帝時,達摩大師在嵩山少林寺,終日面壁,九年之久,當然也不會隨便開口說話,這種苦修的功夫實在難能可貴。明蓮池大師《竹窗隨筆》有雲:「世間釅醯醇醴,藏之彌久而彌美者,皆繇封錮牢密不洩氣故。古人雲:『二十年不開口說話,向後佛也奈何你不得。』旨哉言乎!」一說話就怕要洩氣,可是這一口氣憋二十年不泄,真也不易。監獄裡的重犯,常被判處獨居一室,使無說話機會,是一種懲罰。畜生沒有語言文字,但是也會發出不同的鳴聲表示不同的情意。人而不讓他說話,到了寂寞難堪的時候真想自言自語,甚至說幾句廢話也是好的。
可是有說話自由的時候,還是少說廢話為宜。「群居終日,言不及義,難矣哉!」那便是廢話太多的意思。現代的人好像喜歡開會,一開會就不免有人「致詞」,而致詞者常常是長篇大論,直說得口燥舌幹,也不管聽者是否懨懨欲睡欠聲連連。《孔子家語》:「廟堂右階之前,有金人焉,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能慎言,當然於慎言之外不會多說廢話。三緘其口只是象徵,若是真的三緘其口,怎麼吃飯?
串門子閒聊天,已不是現代社會所允許的事,因為大家都忙,實在無暇閒磕牙。不過也有在閒聊的場合而還侈談本行的正經事者,這種人也討厭。最可怕的是不經預先約定而闖上門來的長舌婦或長舌男,他們可以把人家的私事當做座談的資料。某人資產若干,月入多少,某人芳齡幾何,美容幾次,某人帷薄不修,某人似有外遇……說得津津有味,實則有傷口業的廢話而已。
文也最忌廢話。《朱子語類》裡有兩段文字:
「歐公文,亦多是修改到妙處。頃有人買得他醉翁亭稿。初說滁州四面有山,凡數十字,末後改定,只曰『環滁皆山也』五字而已。如尋常不經思慮,信意所作言語,亦有絕不成文理者,不知如何。」
「南豐過荊襄,後山攜所作以謁之。南豐一見愛之,因留款語,適欲作一文字,事多,因托後山為之,且授以意。後山文思亦澀,窮日之力方成,僅數百言,明日以呈南豐。南豐雲:『大略也好,只是冗字多,不知可分略刪動否?』後山因請改竄。但見南豐就坐,取筆抹數處,每抹處連一兩行,便以授後山,凡削去一二百字。後山讀之,則其意尤完,因嘆服,遂以為法,所以後山文字簡潔如此。」
前一段說的是歐陽修的《醉翁亭記》。開端第一句「環滁皆山也」,不說廢話,開門見山,是從數十字中刪汰而來。後一段記的是陳後山為文數百言,由曾鞏削去一二百個冗字,而文意更為完整無瑕。凡為文者皆須知道文字須要鍛煉,簡言之,就是少說廢話。
醉 好 的時光 外遇 在 醉好的時光上映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素食蔬食資訊集合站 的推薦與評價
在醉好的時光外遇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cameleon也提到馬偕紀念醫院疼痛治療中心的唐宗詠醫師是臺灣少數已經具備美國區域麻醉及疼痛醫學會疼痛及肌肉骨骼 ... ... <看更多>
醉 好 的時光 外遇 在 媽媽好神之俗女家務事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姊妹時光喝醉超失控?閨密破格「做這事」讓女星崩潰!【#媽媽好神之俗女家務事】20220120 part3 做客NG行為EP428 潘若迪佩甄. 844 views844 views. ... <看更多>
醉 好 的時光 外遇 在 醉好的時光上映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素食蔬食資訊集合站 的推薦與評價
在醉好的時光外遇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cameleon也提到馬偕紀念醫院疼痛治療中心的唐宗詠醫師是臺灣少數已經具備美國區域麻醉及疼痛醫學會疼痛及肌肉骨骼 ... ... <看更多>